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西安小学)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小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德育的渗透。语文作为小学教学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其中包括了丰富的德育资源,成为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良好品质的重要课程。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渗透德育,是教师探索的问题。结合教学经验谈谈渗透德育的幾点看法,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写作实践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更多品质高、德行好的高素质人才。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良好品质的形成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质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让学生逐渐明白做人的道理,成为一名文明懂礼的新时代学生。另一方面,德育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促使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做一个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勤勉好学的学生,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道德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等,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小处着手,字词渗透德育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词一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而字、词、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在此环节渗透德育,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打下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接受知识的能力,结合一定的教学内容,发掘字词句中有关德育的元素,将其随堂整合,并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和道德教育规范。比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让学生根据文中周恩来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展开探究,并将其和“诸生”为何而学进行对比,让学生逐步体会到周恩来当时的思想感情以及把握其立此志的原因,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激励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的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形成荣辱与共观。
(二)挖掘教材德育元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优秀作品,其中蕴含了很多深厚的德育文化因素,具有教育意义,对学生的成长起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教材,坚持从教材文本出发,发掘其中的德育元素,并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让学生逐渐明是非,知善恶,并从文章人物的身上受到启发,学习他们良好的精神品质,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比如,教学《可爱的娃娃》一课时,教师可预设几个问题,如“珍珍看到一个可爱的娃娃之后,她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她得到了娃娃之后应该高兴的,可她为什么反而变得不快乐了?”“珍珍是个怎样的小女孩儿?”“她后来做了什么决定,又变得像以前一样快乐了?”等等,教师可让学生自主探究这几个问题,找出珍珍变得痛苦的原因,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会到知错就改的重要性,只有诚实的人才能生活得快乐。
(三)德育渗透,写作实践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标尺,是学生将写作素材内化成自己思想文字的再创造过程。在小学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德育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导向标,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写作,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文章的思想境界,还能使学生文章中透露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能很好地掌握写作的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写作有着重要作用。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将德育渗透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首先,从积累素材来讲,教师可将优秀的文学作品带入课堂进行品读,以使学生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其次,加强学生日常的思想行为规范,以便学生在作文写作、日记写作或随笔写作中主动将这些思想行为规范转化成自己的思想,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比如,教学完《礼物》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体会文中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贴父亲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有关亲情的作文写作,以便加深学生对亲情的理解,让学生感悟亲情,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总之,小学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和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阶段,需要教师将德育渗透进教学中,以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用德育滋润学生心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颜筠.“化知为德”: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湖北大学,2012.
[2]郝晶.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A].全国智慧型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模式学术会议二等奖论文集[C],2016.
编辑 孙玲娟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小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德育的渗透。语文作为小学教学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其中包括了丰富的德育资源,成为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良好品质的重要课程。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渗透德育,是教师探索的问题。结合教学经验谈谈渗透德育的幾点看法,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写作实践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更多品质高、德行好的高素质人才。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良好品质的形成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质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让学生逐渐明白做人的道理,成为一名文明懂礼的新时代学生。另一方面,德育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促使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做一个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勤勉好学的学生,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道德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等,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小处着手,字词渗透德育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词一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而字、词、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在此环节渗透德育,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打下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接受知识的能力,结合一定的教学内容,发掘字词句中有关德育的元素,将其随堂整合,并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和道德教育规范。比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让学生根据文中周恩来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展开探究,并将其和“诸生”为何而学进行对比,让学生逐步体会到周恩来当时的思想感情以及把握其立此志的原因,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激励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的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形成荣辱与共观。
(二)挖掘教材德育元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优秀作品,其中蕴含了很多深厚的德育文化因素,具有教育意义,对学生的成长起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教材,坚持从教材文本出发,发掘其中的德育元素,并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让学生逐渐明是非,知善恶,并从文章人物的身上受到启发,学习他们良好的精神品质,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比如,教学《可爱的娃娃》一课时,教师可预设几个问题,如“珍珍看到一个可爱的娃娃之后,她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她得到了娃娃之后应该高兴的,可她为什么反而变得不快乐了?”“珍珍是个怎样的小女孩儿?”“她后来做了什么决定,又变得像以前一样快乐了?”等等,教师可让学生自主探究这几个问题,找出珍珍变得痛苦的原因,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会到知错就改的重要性,只有诚实的人才能生活得快乐。
(三)德育渗透,写作实践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标尺,是学生将写作素材内化成自己思想文字的再创造过程。在小学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德育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导向标,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写作,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文章的思想境界,还能使学生文章中透露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能很好地掌握写作的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写作有着重要作用。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将德育渗透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首先,从积累素材来讲,教师可将优秀的文学作品带入课堂进行品读,以使学生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其次,加强学生日常的思想行为规范,以便学生在作文写作、日记写作或随笔写作中主动将这些思想行为规范转化成自己的思想,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比如,教学完《礼物》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体会文中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贴父亲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有关亲情的作文写作,以便加深学生对亲情的理解,让学生感悟亲情,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总之,小学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和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阶段,需要教师将德育渗透进教学中,以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用德育滋润学生心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颜筠.“化知为德”: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湖北大学,2012.
[2]郝晶.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A].全国智慧型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模式学术会议二等奖论文集[C],2016.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