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的文化力量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am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风本身就是一种家族文化,它既是家族历史的积淀,又是家族文化的传承。琅琊王氏自汉代步入历史舞台,历经两晋的兴盛,流风余韵延续至隋唐之世,数百年冠冕不绝,固然与外在之社会政治、经济财力有关,但像他们一样能保持门户不衰的并不多见,这与其良好家风有莫大关系。
  有人根据二十四史中的记载统计,从汉代到明清,琅琊王氏家族共培养出了王导、王睿、王抟等92位宰辅和王融、王羲之、王献之等600余位名士,任何一个中古家族都难以望其项背,这种家族成就无疑得益于王氏家风中“与时推迁”的应世态度。这与王氏家风初创阶段的魏晋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当时正值国家分裂之际,政权更迭频仍,国势衰落,个人与家族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与时推迁”的应世态度是一种积极入世,建立事功,不落窠臼,不尽愚忠的处世哲学。二十四孝之一的王祥是王氏家风的奠定者,王导则是王氏走向极盛的引领者。晋室衣冠南渡,王导与堂兄王敦一内一外协助司马睿建立东晋。王导安抚南渡的北方士族,联络南方士族,极力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为稳定江东局面,立下汗马功劳,时人言“王与马,共天下”,道出了王导对晋朝的再造之功。
  身为近臣有时刻规劝皇帝的职责,王导成功劝谏晋元帝司马睿戒酒、放弃随意改变储君等行为。
  后来,晋明帝当着王导的面,询问中书令温峤晋朝得天下的原因。温尚未回答,王导上前一步,说:“温峤年轻不熟悉本朝旧事,我来为陛下陈述。”王导便详细地讲述了司马懿创业初始,诛杀名门望族,宠信培植亲近之人,一直讲到司马昭除掉魏帝高贵乡公曹髦等不光彩的事情。王导以此来规劝晋明帝要远小人,行德政。明帝听后很内疚,掩面伏于坐榻之上说:“如公所言,晋室皇祚安得长久!”
  历史进入南朝,琅琊王氏子弟王弘、王昙先后辅助刘裕、刘义隆父子建国称帝,将王氏家族再次推向鼎盛;齐代宋,王俭对萧道成的功业立有大功。虽然这种“与时推迁,为新朝佐命,以自保其家世,虽朝市革易,而我之门第如故”的做法,为一些人所诟病,但是放眼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也不过是一部帝王易代的周期律而已,只要顺应历史发展,不为腐朽王朝尽愚忠,维护安定大局,尽可能减少战乱,让百姓少受乱离之苦,就是对历史有功。不为一家一姓尽忠,而为国为民建立事功,是琅琊王氏家风的成功之处。
  作为个人,若缺少文化知识的熏陶滋润,便难有君子之风,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样,一个家族若缺少学识文化底蕴,其家风层次也不会太高,更难持久。因此,家风的高下不在于家族中出过多少大官、多少大款,而在于文化之高下。除了立德、立功,琅琊王氏家族的另一个治家之道便是立言,注重家学养成,做文化世家,家学与家风互为促进。当然,其成功的诀窍不全在此,而是家族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和多元性,每每能够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文化风尚。王家注重名士集会,作为熏陶培养子弟的机会,最著名的当属王羲之召集的兰亭雅集,就连年仅九岁的小儿子王献之也在列,可见其对子弟的培养是不遗余力的。
  家风是家族的精神文化传统,关乎家族文化的底色和基调,琅琊王氏家风的底色便是立德、立功、立言。為国为民建立功绩,培养家族文化底蕴,保持了王氏家族的长盛不衰,这便是祖德家风带来的文化力量。
其他文献
儿子:“刘秋生也在南京市区内买了房子。爸爸听见了吗?我说的是刘秋生买房子了。哪来的钱?人家的父母给的。不仅首付款150多万全是父母给的。每个月还帮着还3000元贷款。当然,我说了,你们当着没听见。”  父亲:“你说了,我们听见了,怎么当着没听见呢?是呀,我们要是像刘秋生的父母就好了。可这辈子我们学不了刘秋生的父母了,还是你学人家张伯生吧。他比你还小1岁,不仅买房子沒花父母1分钱,每年还带父母出门旅
期刊
我们“混”的不行的时候,希望有人请咱们上饭店、下馆子。后来混出名堂了,求的人多了,总上饭店、总下馆子,结果就烦了,把上饭店、下馆子变成了应酬!应酬应酬,由此“酬”变成彼“愁”了?愁苦的愁!  于是,今天有“酬”事了,就研究今天的对手是谁,他能整几瓶,整不过他就先害怕了,然后想点子,怎样让他“俯首称臣”,花里胡哨的歪主意五花八门,这时,过度的应酬就成为了负担。  如此“愁”下去怎么得了?  可現实是
期刊
大凡当了官的人,脸就会变。鲁迅有一句诗“一阔脸就变”,就是讽刺那些身份变了,地位变了,面目也就变了的人。可也有人身份变了,地位变了,其面目却一如既往,在任何人面前都是一个面孔。北宋名将狄青,就是这类“坐不改名,官不改貌”的人。  狄青出身贫寒,16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面涅”配军,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宋廷择京师卫士从边,狄青入其选,任延州指挥使,当了一
期刊
杂志是带在身上的学校。无论走在哪里,都可以把这所学校带着———坐公交车出行,在银行排队等候,到医院就诊……甚至在洗手间“方便”的短暂空闲,也可以“上学”。  杂志这所学校的老师,就是杂志文章的诸位作者。这些未曾谋面的老师,把思想倾注笔端,把知识变成文字,和我沟通交流。通过阅读,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  杂志令我有了当“上帝”的感觉———在琳琅满目的众多杂志面前,看哪本,买哪本,订哪本
期刊
杀一儆百的故事,时下几乎是无人不晓,可故事的主人公尹翁归却未必被众人所知。  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此人。  尹翁归,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62年,字子兄(音况),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是西汉时代一位干练而又廉洁的官吏。  尹翁归幼年丧父,依靠叔父过活。成年后他当了一名小獄吏,通晓文法,又练得一手好剑术。当时大将军霍光在京城掌握朝政,霍家族人居住在平阳。霍家族人的某些奴客仗势妄为,经常携带着兵器在街上
期刊
以长篇小说《白鹿原》享誉文坛的陈忠实,在谈自己的人生体会时说:“不疯魔,不成活。”他的意思是,如果不发疯似的痴迷,不会取得成功。他每天凌晨起床开始写作,终生不懈,这话正是他的写照。其实,每一个杰出的人几乎都是如此。有人曾经问美国篮球巨星科比成功的秘密,他反问:“你看到过洛杉矶凌晨四点的风景吗?”他每天都看见,因为他每天四点就到篮球馆练球了。  任何人都一定要努力让自己的劳动有价值。什么是价值?价值
期刊
年近四十的我去理发,帅气的小伙子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地叫起来:“姐,你有一根白发了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外表看起来还像二十七八呢?”听罢笑而不答,心曰:老了,快四十岁了,外表或许用化妆品还能凑合凑合,可身体年龄说不了慌,所谓的不老童话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人生就这样,嘻嘻哈哈、糊里糊涂地翻过了生命的山脊,似乎还未成熟,就将要老去。对着镜子看这张老成的脸,有时也会仔细端详,鱼尾纹、抬头纹、法令纹又
期刊
空话与大话、假话一样,是个顽疾,历史不绝。  北齐颜之推曾在《颜氏家训》的《勉学》篇中,记载了一则博士买驴的笑话:有个博士,熟读四书五经,满肚子都是经文。他非常欣赏自己,做什么事都要咬文嚼字一番。有一天,博士家的一头驴子死了,就到市场上去买一头。双方讲好价后,按照当时习惯,买主应该写一张买卖契约给卖者,要是买主不识字,还非得请个识字的人来代写。现在既是那博士买驴,写张简单的契约,当然轻而易舉。于是
期刊
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歌颂过不怕死的精神。这可以理解,毕竟死是可怕的,不怕死是要有勇气的。而有一种说法,叫做“生不如死”。既不如死,那这种活(生)就比死还要可怕。如果一个人能不怕这样的活,就要有更大的勇气,也就更值得赞扬。  我的一个朋友多次对我说过,如果他患了重病,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他就会主动地放弃活、选择死。他说,他这样做,是因为他不够坚强,不愿经受病痛的折磨。可后来他不幸患上癌症,一旦疼起
期刊
天地有阴阳,所以,能孕育万物。  地球有昼夜,所以,能让一处风景,昼夜迥异。  2018年暮春,我赴商丘市睢县采风,报到当晚我和几位文友相邀散步夜游北湖。  湖光灯影中,夜的情绪蔓延开来,开始感怀———朦朦胧胧的夜景,到底是真实的面貌,还是修饰的幻景?灯光营造出的明暗对比,到底是掩盖了丑陋,还是增添了美丽?  我承认,灵魂,会随着夜深人静,更贴近生命本真,更直视内心彷徨。当我洗漱后躺在床上,思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