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结束的市模拟考试,文言文阅读成绩不甚理想。总分19分,平均得分12分。经过一轮地复习和训练,学生的文言水平不见提高,其中原因何在?为此,笔者从阅读和解题两个层面对84名学生的考情做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阅读一遍就开始解题的57人,平均分为10.87分;阅读两遍以上开始解题的27人,平均分为13.13分;
2、阅读后文本中没有标注的54人,平均分为10.74分;阅读时能关注人、事,注意概括段意的14人,平均分为15.21分;
3、解题时能够回归原文,结合语境的69人,平均分为11.93分;
4、写完翻译和简答题有意识检查所写答案是否合理通顺的4人,平均分为15.23分。
调查发现,学生在解答文言文时,只管通读,不管理解,缺乏圈点重要信息、归纳段落层意的意识;只管翻译,不管信、达,缺乏结合文本语境答题的意识,缺乏对所写答案负责的态度。但在课堂上,通过适当地引领和提示,学生却能够比较准确地说出文本内容及正确答案,并不像试卷上反映的那样差。考场和课堂上的迥异现象,正反映了学生重答题轻读文,重泛读轻细读的现象。因此,要改变文言文阅读分数不见提高的现象,须从帮助学生构建有效的阅读思路入手。以此次模考题《吕氏春秋·乐成》为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培养。
一、抓关键 明启示
文言文阅读该抓住哪些关键?每位教育者都有自己的经验总结。但只有建立在学生自身实际的阅读方法才是最为有效也是最能让学生接受的。标题是文本的核心,阅读时应重视标题的作用和启示。比如江苏省2015年高考题《欧阳伯和墓志铭》,从标题中便可抓住关键人物欧阳伯和,自然得出“围绕此人写了哪些事情?”的启示;再如江苏省2014年高考题《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从标题抓住关键事件是柳宗元答复严厚舆秀才的来信,来信的主要内容是“论为师道”,自然得出“柳宗元针对严秀才的来信回答了哪些内容?”的启示。此次模考的文言文,虽然没有标题,但文末交代了选材的来源——《吕氏春秋·乐成》。“乐成”其实就是文本的标题。以此思考“‘乐成’是什么意思?文章怎么来写‘乐成’?”等问题。因此,善于抓住标题中相关的人、事、文体等关键信息以及思考由此得出的启示,就打开了读懂文本的第一扇大门。
在把握标题信息的基础上,如何读懂正文内容?笔者认为关键是明确文本段落中每句话的主体以及与主体相关联的重要字词,并思考由此表达的事件、情感、道理等。以《吕氏春秋·乐成》第二段为例:“子产始治郑,使田有封洫,都鄙有服。民相与诵曰:‘我有田畴,而子产赋之。我有衣冠,而子产贮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后三年,民又诵之曰:‘我有田畴,而子产殖之。我有子弟,而子产诲之。子产若死,其使谁嗣之?’使郑简当民之诽訾也,而因弗遂用,则国必无功矣,子产必无能矣。舟车之始见也,三世然后安之。夫开善岂易哉!”
如何读懂此段?第一句话抓住“子产治郑”,明确主体对象是“子产”,主要事件是“治郑”,那么“使田有封洫,都鄙有服。”就是“治郑”的主要方法。二、三两句话主要抓住“民诵”,明确对象是“民”,行为是“诵”,民诵什么?抓住关键信息“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和“子产若死,其使谁嗣之?”得出疑问,百姓对子产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地变化:前面恨而欲杀之,后面忧其死后无人嗣?联系前一句中子产对百姓田地和衣服的行为“赋”、“贮”,可知百姓不理解子产的治理策略,看到的是其弊端。而后者是坚持三年后的变化,抓住子产对百姓田地和子弟的行为“殖”、“诲”,得知百姓感受到了益处,幡然醒悟,感恩颂德。第四句首先抓住“使”,可知是假设,抓住“郑简”,明确人物郑国国君,抓住“当民之诽訾”的“当”,可知是“面对”,结合“因弗遂用”思考“弗用”的对象,得出子产,由此得出国君在面对百姓非议时,不能轻信非议的启示。第五句抓住“舟车始见”明确事件“船车开始出现”,“三世”交代时间,“安”交代了态度,思考为什么要写“舟车”呢?联系前文,得出此句为比喻论证,意指人们接受新事物、新举措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第六句“夫开善岂易哉!”为总结句,也是中心句。“开善”是事件,“岂易”表示行为程度“不容易”,意思是讲“开善这件事不容易”。
其实,考场上的文言文不需要学生做到字字落实,句句读透,学生如果能够抓住主要人物、重要实词,结合语境,联系实际,发挥想象,理解主要事件,那么就基本可以读懂文本内容了。
二、理思路 明主旨
要读懂文言文,除了抓关键信息、理解文句外,学生还要具备段落概括和全文梳理的能力,培养整体全面理解文本的习惯。综观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材,前期的文本选材主要是人物传记,文本结构为一整段,内容围绕主人公写了不同的人生经历等,层次感强,可以将文本分为若干层次加以概括分析。近几年的选材多为墓志、事状类文本,段落分明,学生阅读时,应以段落为单位,概括段落,理清思路,把握整体,明确主旨。
比如《吕氏春秋·乐成》节选部分第一段文字写大禹治水,重点写禹和民的关系变化,突出大禹的见识深远、坚持有为,老百姓的目光短浅、贪求利益。第二段文字写子产治郑,重点写子产和民的关系变化,而子产能够坚持下去,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因为国君“郑简”力排百姓诽訾坚持为善,借此突出国君的贤明,子产的贤能,百姓的愚昧。第三段文字写魏攻中山,重点写乐羊前倨后恭的行为变化。乐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因为一个关键的人物——文侯。面对群臣宾客的责难,文侯力排众议,用人不疑,从而让乐羊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取得战事的胜利,除了自己善于作战外,更重要的是文侯的信任与支持,突出了文侯的贤明。第四段文字写史起治邺,重点写史起与民、史起与魏襄王之间的关系变化,治邺之所以取得成功,一方面是史起见识深远,考虑周全;另一方面是魏襄王察纳雅言、坚持为善。突出魏襄王的贤明,史起的贤能。
概括内容,理清层次后,学生还应具备整体分析的能力。思考文本内在关联和主旨表达。以本文为例,文章标题是“乐成”,即为成功而快乐。文章的每一段故事都反映了这一主旨。同时,揭示了极为相似的现象:君作为开善的决策者,必须贤明,能力排众议,知人善任并坚持到底;臣作为开善的执行者,必须贤能,能有远见并考虑周全;民作为开善的享受者,起初目光短浅,坚持反对,得利后幡然醒悟,感恩颂德。通过四个故事,宣扬了“民不可与虑化举始,而可以乐成功”的观点,强调了贤主忠臣在事业成功上的决定作用。
养成概括段意或层意并整体把握主旨的习惯,有利于全面地理解文本并构建有效地读懂文本的阅读思路,从而为后面解题的正确率提供保障。
三、读答案 明责任
高考语文的考查,看似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其实更多地是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多时候,学生把文章基本读懂了,但分数丢了不少。丢分的原因是表达不准确。表达不准确是因为学生答题后缺少回看、再读答案的意识。以此次翻译题第一题“子产若死,其使谁嗣之?”为例,有学生这样翻译:“子产如果死了,能让谁来抚养我们呢?”如果学生在译完后依据“字字落实、语意通顺”的要求再读自己的答案,就会发现“嗣”译为“抚养”是不合理的,抚养一般是父母养育子女,而这里是官民的关系,显然有误。“嗣”在平时的学习中常见的意思有“后代、继承”,在这里究竟是名词还是动词,结合语法结构,此处应为动词,解释为“继承”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再如概括题:“作者感慨“夫开善岂易哉”的原因有哪些?结合全文概括回答。”有学生如此回答:“1、统治者要有远见、胆识;2、统治者不能畏惧民怨,要坚持到底;3、统治者要善于用人、识人。”再读答案,首先发现答题的角度都是从“统治者”出发的。此时如果思考文章所讲的“开善岂易”所涉及的人物只是统治者吗?立足对文本的整体把握,理解文本涉及的三个对象:君、臣、民。学生就会发现自己的答案角度是比较单一的。再有,考题的要求是概括原因,而答案更像是回答应该如何开善,是建议与方法,造成了答非所问的错误现象。
考试中有意识地回看所写答案,是一个被忽视的环节,但它却是答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之一。再读答案,不仅可以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提高分数,同时也是一种责任,是对自我负责的精神体现,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
虽然,文言文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谈文言而色变,但从考试层面而言,解答文言文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只要我们构建有效的阅读思路,养成抓住关键,句段概括、整体分体的习惯,读懂文言文将不再是难事。如果我们在解答题目后,有一个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再读自己的答案,审视答案和题目要求的吻合度,提高文言文的正确率又何尝困难?
顾海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教师。
1、阅读一遍就开始解题的57人,平均分为10.87分;阅读两遍以上开始解题的27人,平均分为13.13分;
2、阅读后文本中没有标注的54人,平均分为10.74分;阅读时能关注人、事,注意概括段意的14人,平均分为15.21分;
3、解题时能够回归原文,结合语境的69人,平均分为11.93分;
4、写完翻译和简答题有意识检查所写答案是否合理通顺的4人,平均分为15.23分。
调查发现,学生在解答文言文时,只管通读,不管理解,缺乏圈点重要信息、归纳段落层意的意识;只管翻译,不管信、达,缺乏结合文本语境答题的意识,缺乏对所写答案负责的态度。但在课堂上,通过适当地引领和提示,学生却能够比较准确地说出文本内容及正确答案,并不像试卷上反映的那样差。考场和课堂上的迥异现象,正反映了学生重答题轻读文,重泛读轻细读的现象。因此,要改变文言文阅读分数不见提高的现象,须从帮助学生构建有效的阅读思路入手。以此次模考题《吕氏春秋·乐成》为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培养。
一、抓关键 明启示
文言文阅读该抓住哪些关键?每位教育者都有自己的经验总结。但只有建立在学生自身实际的阅读方法才是最为有效也是最能让学生接受的。标题是文本的核心,阅读时应重视标题的作用和启示。比如江苏省2015年高考题《欧阳伯和墓志铭》,从标题中便可抓住关键人物欧阳伯和,自然得出“围绕此人写了哪些事情?”的启示;再如江苏省2014年高考题《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从标题抓住关键事件是柳宗元答复严厚舆秀才的来信,来信的主要内容是“论为师道”,自然得出“柳宗元针对严秀才的来信回答了哪些内容?”的启示。此次模考的文言文,虽然没有标题,但文末交代了选材的来源——《吕氏春秋·乐成》。“乐成”其实就是文本的标题。以此思考“‘乐成’是什么意思?文章怎么来写‘乐成’?”等问题。因此,善于抓住标题中相关的人、事、文体等关键信息以及思考由此得出的启示,就打开了读懂文本的第一扇大门。
在把握标题信息的基础上,如何读懂正文内容?笔者认为关键是明确文本段落中每句话的主体以及与主体相关联的重要字词,并思考由此表达的事件、情感、道理等。以《吕氏春秋·乐成》第二段为例:“子产始治郑,使田有封洫,都鄙有服。民相与诵曰:‘我有田畴,而子产赋之。我有衣冠,而子产贮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后三年,民又诵之曰:‘我有田畴,而子产殖之。我有子弟,而子产诲之。子产若死,其使谁嗣之?’使郑简当民之诽訾也,而因弗遂用,则国必无功矣,子产必无能矣。舟车之始见也,三世然后安之。夫开善岂易哉!”
如何读懂此段?第一句话抓住“子产治郑”,明确主体对象是“子产”,主要事件是“治郑”,那么“使田有封洫,都鄙有服。”就是“治郑”的主要方法。二、三两句话主要抓住“民诵”,明确对象是“民”,行为是“诵”,民诵什么?抓住关键信息“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和“子产若死,其使谁嗣之?”得出疑问,百姓对子产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地变化:前面恨而欲杀之,后面忧其死后无人嗣?联系前一句中子产对百姓田地和衣服的行为“赋”、“贮”,可知百姓不理解子产的治理策略,看到的是其弊端。而后者是坚持三年后的变化,抓住子产对百姓田地和子弟的行为“殖”、“诲”,得知百姓感受到了益处,幡然醒悟,感恩颂德。第四句首先抓住“使”,可知是假设,抓住“郑简”,明确人物郑国国君,抓住“当民之诽訾”的“当”,可知是“面对”,结合“因弗遂用”思考“弗用”的对象,得出子产,由此得出国君在面对百姓非议时,不能轻信非议的启示。第五句抓住“舟车始见”明确事件“船车开始出现”,“三世”交代时间,“安”交代了态度,思考为什么要写“舟车”呢?联系前文,得出此句为比喻论证,意指人们接受新事物、新举措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第六句“夫开善岂易哉!”为总结句,也是中心句。“开善”是事件,“岂易”表示行为程度“不容易”,意思是讲“开善这件事不容易”。
其实,考场上的文言文不需要学生做到字字落实,句句读透,学生如果能够抓住主要人物、重要实词,结合语境,联系实际,发挥想象,理解主要事件,那么就基本可以读懂文本内容了。
二、理思路 明主旨
要读懂文言文,除了抓关键信息、理解文句外,学生还要具备段落概括和全文梳理的能力,培养整体全面理解文本的习惯。综观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材,前期的文本选材主要是人物传记,文本结构为一整段,内容围绕主人公写了不同的人生经历等,层次感强,可以将文本分为若干层次加以概括分析。近几年的选材多为墓志、事状类文本,段落分明,学生阅读时,应以段落为单位,概括段落,理清思路,把握整体,明确主旨。
比如《吕氏春秋·乐成》节选部分第一段文字写大禹治水,重点写禹和民的关系变化,突出大禹的见识深远、坚持有为,老百姓的目光短浅、贪求利益。第二段文字写子产治郑,重点写子产和民的关系变化,而子产能够坚持下去,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因为国君“郑简”力排百姓诽訾坚持为善,借此突出国君的贤明,子产的贤能,百姓的愚昧。第三段文字写魏攻中山,重点写乐羊前倨后恭的行为变化。乐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因为一个关键的人物——文侯。面对群臣宾客的责难,文侯力排众议,用人不疑,从而让乐羊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取得战事的胜利,除了自己善于作战外,更重要的是文侯的信任与支持,突出了文侯的贤明。第四段文字写史起治邺,重点写史起与民、史起与魏襄王之间的关系变化,治邺之所以取得成功,一方面是史起见识深远,考虑周全;另一方面是魏襄王察纳雅言、坚持为善。突出魏襄王的贤明,史起的贤能。
概括内容,理清层次后,学生还应具备整体分析的能力。思考文本内在关联和主旨表达。以本文为例,文章标题是“乐成”,即为成功而快乐。文章的每一段故事都反映了这一主旨。同时,揭示了极为相似的现象:君作为开善的决策者,必须贤明,能力排众议,知人善任并坚持到底;臣作为开善的执行者,必须贤能,能有远见并考虑周全;民作为开善的享受者,起初目光短浅,坚持反对,得利后幡然醒悟,感恩颂德。通过四个故事,宣扬了“民不可与虑化举始,而可以乐成功”的观点,强调了贤主忠臣在事业成功上的决定作用。
养成概括段意或层意并整体把握主旨的习惯,有利于全面地理解文本并构建有效地读懂文本的阅读思路,从而为后面解题的正确率提供保障。
三、读答案 明责任
高考语文的考查,看似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其实更多地是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多时候,学生把文章基本读懂了,但分数丢了不少。丢分的原因是表达不准确。表达不准确是因为学生答题后缺少回看、再读答案的意识。以此次翻译题第一题“子产若死,其使谁嗣之?”为例,有学生这样翻译:“子产如果死了,能让谁来抚养我们呢?”如果学生在译完后依据“字字落实、语意通顺”的要求再读自己的答案,就会发现“嗣”译为“抚养”是不合理的,抚养一般是父母养育子女,而这里是官民的关系,显然有误。“嗣”在平时的学习中常见的意思有“后代、继承”,在这里究竟是名词还是动词,结合语法结构,此处应为动词,解释为“继承”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再如概括题:“作者感慨“夫开善岂易哉”的原因有哪些?结合全文概括回答。”有学生如此回答:“1、统治者要有远见、胆识;2、统治者不能畏惧民怨,要坚持到底;3、统治者要善于用人、识人。”再读答案,首先发现答题的角度都是从“统治者”出发的。此时如果思考文章所讲的“开善岂易”所涉及的人物只是统治者吗?立足对文本的整体把握,理解文本涉及的三个对象:君、臣、民。学生就会发现自己的答案角度是比较单一的。再有,考题的要求是概括原因,而答案更像是回答应该如何开善,是建议与方法,造成了答非所问的错误现象。
考试中有意识地回看所写答案,是一个被忽视的环节,但它却是答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之一。再读答案,不仅可以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提高分数,同时也是一种责任,是对自我负责的精神体现,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
虽然,文言文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谈文言而色变,但从考试层面而言,解答文言文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只要我们构建有效的阅读思路,养成抓住关键,句段概括、整体分体的习惯,读懂文言文将不再是难事。如果我们在解答题目后,有一个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再读自己的答案,审视答案和题目要求的吻合度,提高文言文的正确率又何尝困难?
顾海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