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艾滋病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zhaox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艾滋病会摧毁两样东西:免疫系统和信心。
  HIV病毒是导致艾滋病的元凶,它藏匿在能杀死它的人体免疫细胞内,几乎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进行着变异,神秘而持续地分布在人体的肠道、肾脏、肝脏、大脑中。科学家们尝试用各种药物去延缓病情,但病人停止服药后,它又能卷土重来,一筹莫展的科学家们将它比作“生物界的特洛伊木马”。
  感染了艾滋病毒后还能活多久?每一个艾滋病患者都面临着死神的威胁。更可怕的是,艾滋病患者心灵所受的折磨甚至比随时降临的死亡更加煎熬。艾滋病患者马治发曾通过媒体呼喊:“我只是病人,不是坏人。”他曾在一年里丢掉了五份工作,原因是老板知道他患有这种病。
  就在感染艾滋病毒的人们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时候,美国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博士发明了治疗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它不能被治愈,但只要长期服药,病人可以长期生存下去。”何大一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出,艾滋病人治疗后的平均寿命只比正常人少5年~8年。
  针对比死亡更可怕的敌人——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冷漠和敌视,何大一倾尽一生之力,努力向全世界,特别是中国民众,宣传抗艾知识。普及艾滋病知识,让人们关爱艾滋病人,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具有生命的尊严,是同发明治疗艾滋病药物同样重要且伟大的事业。
  神圣的责任
  何大一的父亲是工程师,在儿子只有4岁时,何父乘上一艘货船在海上漂了18天来到了美国,一边求学深造,一边打工赚钱。
  何大一12岁那年,母亲带着他和弟弟移民美国,一家人终于团聚。初到美国,何大一在学校听不懂老师讲课,同学也不愿和他打交道。面对语言关,何大一依靠一本初级英语教程和动画节目,仅用六个月的时间就解决了。高中毕业后,何大一以优异成绩考入麻省理工学院,后转入加州技术学院攻读物理专业。在他大学毕业那年,非洲大陆发现一种人类从来没有见过的传染病。时常关注国际时事的何大一很快意识到,科学中最耀眼的大奖不在物理学,而是分子生物学中的细胞粘合学。“我那年时常翻看医学书籍,这种新出现的疾病让我认为药学研究更加具体,所以我选择了去哈佛医学院继续深造。”
  1981年新年第一天,在洛杉矶西达赛奈医学中心担任内科住院实习医生的何大一,遇见了一个来就诊的病人。也就是在这一天,何大一走上了一条荆棘丛生的科研之路。这个年轻的病人叫杰克,是何大一在篮球场上的球友,杰克说自己有些感冒的症状,浑身无力。但是经过检查后,何大一发现杰克不仅有肺炎,连脑部与身体内部也有多重感染现象。何大一给他开了一些药,两个人还约定等杰克病好了去打一场篮球比赛。一个星期后,何大一得知杰克竟然死了。“这令我非常费解,杰克非常健壮,从发病到死亡只有一个星期。几天后,就有第二个病例,紧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五个病例一连串来到了我们中心,并且都是一两个星期就死亡了,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这些病人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何大一有点害怕,这是什么病?从哪里来的?何大一查找了无数书籍,都没有找到类似的病例。“这更激发了我的探究兴趣,我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何大一开始对这种病的病理进行研究。他对患病的人群进行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些人全部是同性恋和吸毒人员。医学解剖后,何大一发现疾病的发生是源于脆弱的免疫系统。
  与此同时,世界医学界对这种未知的病毒也有了一些初步的定性,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
  1985年,一个到中国旅游的阿根廷青年在北京机场突然晕倒,在送往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得知消息的何大一心里暗叫一声:“不好!”他知道,中国云南一带吸毒人员众多,河南省一些地方非法采血的现象屡禁不止,要不了几年,这种疾病就会在这些地方传播开来。
  “要想最终战胜HIV,唯一的方法是更了解它,并知道它薄弱的地方在哪里。”何大一觉得自己突然有了一种神圣的责任,“我虽然生长在美国,但我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为了龙的传人,我要和死神赛跑。”
  发明鸡尾酒疗法
  艾滋病成了人类的公敌,何大一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但是在发现这种病毒的前十年时间里,几乎每个患艾滋病的人都活不下来。何大一看到病人一个个死亡,而自己却束手无策,非常沮丧。他的朋友劝他说:“你才华横溢,艾滋病毒是冷门疾病,感染的不是同性恋就是吸毒人群,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十年了,你还没有任何研究成果,人生有几个十年?你这样做风险太大了。”何大一告诉所有人:“我相信肯定会有重大发现,所以我一直坚持着。人如果过度规避风险,最终就是流于平庸,我宁可先尝试,然后再谈是不是失败。”
  1990年,美国成立洛克菲勒大学艾伦·戴蒙艾滋病研究中心,艾伦·戴蒙邀请何大一出任研究中心主任。何大一不顾家人的劝阻,放弃了自己在加州做得很好的研究院,走马上任。“科学大体上讲究集体努力,我个人得到的认同只具有象征意义,因为很多重大发现和贡献,是靠行内一帮有才华的科学家共同奋斗创造出来的。”
  何大一做了领头人,雇用人员,完善设施,筹集资金,还要拍板决定科学研究任务。最困难的是,许多人怀疑他将怎么进行这种研究。
  何大一每天保持着14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我要把所有人怀疑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太多的痛苦和无助,让我感到自己工作的自豪和迫切性,这种‘贪婪’的迫切性也使得医学有了质感。”
  很快,艾滋病研究上升到了美国国家战略,当时,刚上任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给中心调配了一亿美元的研究资金,何大一招收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一百多名科学研究精英,共同向艾滋病毒展开攻坚战。
  在指挥研究艾滋病的过程中,何大一的物理学功底给他带来了运气,他将更多的数学方法应用到了研究中,通过一些跨学科的研究,何大一发明了一种联合抗病毒疗法。
  1996年,世界医学界响起一声惊雷。艾伦·戴蒙艾滋病研究中心宣布,何大一发明的鸡尾酒疗法可以有效地治疗艾滋病。鸡尾酒疗法在美国迅速推广,给千万个感染艾滋病毒的人带来了生的希望,何大一因此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鸡尾酒疗法发明以后,很多科学家将它带到了非洲、泰国等艾滋病疫情严重的地区,身为华裔科学家的何大一,长久以来对于中国的艾滋病防治分外关注,这样的背景自然把他引向了中国。
  何大一以每年一美元象征性的价钱,把他与艾伦·戴蒙研究中心所拥有的抗艾药物制造专利技术转移给了中国政府,以支持对中国内地艾滋病防治事业。
  同时因一次走访,使何大一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中国。在云南的一个小山村里,他看到一个男子因为卖血染上了艾滋病。眼前的男人瘦得皮包骨,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而他的妻子有一点智障,两个未成年女儿睁着无神的大眼睛看着何大一。何大一看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只有一张用石头堆起来的床。男人伸出瘦骨伶仃的手握住何大一,“您救救我的两个女儿吧,她们没有染上病毒。”何大一看着旁边两个无声流泪的女孩,心中一疼,“你放心好了,我会帮助她们的。”
  何大一在那天,仿佛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他知道,在中国有许多人感染了艾滋病毒得不到救治,只能慢慢死去,而这些人,往往都是养家糊口的顶梁柱。何大一感觉那一刻,自己像一个将军,他要指挥一场战役,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在中国,携手抗艾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肆虐中国大地,何大一放下手中的艾滋病研究,穿梭两岸三地,寻求对抗非典病毒的药物和方法。
  何大一特意去了河南“艾滋村”——上蔡县文楼村。在那里,他看到了令他震惊的一幕:文楼村的诊所里,村民排着长队在等着救治,有的全家都感染上了艾滋病毒。而感染的原因竟是当地的穷困迫使他们去卖血,卖血过程中,不洁的针头使他们交叉感染上了艾滋病毒。“其他地方的人不敢买当地农民种的粮食、养的鸡,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贫困,陷入恶性循环。”何大一有了一个想法,一方面要促成政府层面重视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消除人们对于感染艾滋病毒的人的歧视和恐慌心理。
  非典被有效地控制,何大一在中南海受到了时任中国副总理吴仪的接见。会见中,他向当时兼任中国卫生部部长的吴仪提出,与中国卫生部合作实行“中国艾滋病防治行动”的构想,并建议吴仪亲自到文楼村看一看。“当年年底,吴仪副总理果真亲赴文楼村,走访艾滋病患者家庭。后来的事态发展果真按照我的想法进行着,在有关吴仪的公开报道中,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始占据中国政府的重要日程。”
  北京迎来了当年第一场鹅毛大雪的时候,何大一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清华大学,与中国卫生部、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大学等机构一起创建了“中国艾滋病防治行动”。这个机构每年筹措资金400万美元推动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在河南、安徽、陕西、湖北、云南、新疆、广西等艾滋病疫情严重的省份实施预防、治疗及培训项目,力争在十年内将主要省份的预期艾滋病感染病人数降低四成至五成,并尽可能遏制艾滋病从高危人群传播到一般人群。
  落实到行动上,何大一首先选择了云南省作为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启动的试点。当时的云南,艾滋病母婴传染比例高达40%,何大一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高效抗转录病毒治疗方法进行母婴阻断。项目共覆盖云南省13个艾滋病高流行县区,其中多数为边境、少数民族聚居和经济不发达地区。项目启动后,何大一前后二十多次来到云南,每次来他都要亲自到边疆民族村寨去工作,并先后提供了1400万人民币的经费支持。他为云南艾滋病患者免费提供药物,不仅挽救了一批病人的生命,还为云南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艾滋病防治医疗队伍。五年时间里,云南艾滋病母婴传染比例已经降到了2%以下。“这个比例即使在美国也算得上是好的结果,其实这不是科研的成果,而是政策彻底实施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已经成为中国的典范。”
  2015年4月,何大一获“世界华人奖”荣誉称号,组委会在颁奖词中,称他是一个人打败了艾滋病。面对荣誉,何大一很淡定,他知道,自己与艾滋病搏斗了35年,从未感觉自己赢了,全世界每年新增的两百多万感染患者更是让他忧心忡忡。
  研究还在继续,好消息不断传来,何大一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其实验室的最新突破——长效型抗艾滋病药物GSK744LA已经进入第三期临床实验。这种药物注射进人体后可维持三个月到四个月的药效,能有效帮助高风险人群降低感染艾滋病几率,有望成为艾滋病疫苗问世前的过渡方案。
  抗艾战争远未结束,何大一的脚步还不能停止,他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看到艾滋病从人类彻底消失,对此,他充满了信心。
  什么是鸡尾酒疗法?
  这种疗法的原理是,选用多种抗艾滋病药物组成一个组合,将蛋白酶抑制药物和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药物组合使用。因为其组合的策略与调制鸡尾酒过程类似,故被称为鸡尾酒疗法。
  70%的艾滋病人通过鸡尾酒疗法治疗三个月到六个月,外周血液中就检测不到HIV,病毒载量接近于零。HIV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的预期寿命已平均延长13.8年。不过,鸡尾酒疗法要有好的疗效,还要避免耐药,患者要有很好的依从性,服药时间和量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坚持服药,而且两次服药时间必须一致,即使有偏差也不能过大,服药期间还要定期监测病毒载量,积极预防耐药。
  部分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其他文献
合体的西服、一丝不苟的发型、温文尔雅的微笑、偶尔的锋芒毕露,外交部长王毅在世界舞台上刮起了一阵中国全新外交的旋风。  在外交领域崭露头角  年仅16岁的王毅中学毕业后就去北大荒当了知青。他来到邻近前苏联的黑龙江省黑河市,在东北建设兵团做了一名战士,当时他随身的行李是一个巨大的藤条箱,里面装满了书籍。度过了最初的好奇,繁重的劳动和枯燥的生活环境让许多人变得麻木。每当夜幕降临,同伴们或是早早躺到了炕上
期刊
最近,网络上流传,美国最新研究发现,葡萄酒可以抑制脂肪细胞的形成,因此有助于减肥。这是真的吗?  真相:这里提到的研究是由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完成的,研究人员从圆叶葡萄中提取了四种天然化合物,并且在实验室中利用人类肝细胞和脂肪细胞进行了体外研究。结果发现,在这些提取物中,有一种名为鞣花酸的化合物可以减缓脂肪细胞的生长并抑制脂肪细胞的新生,同时它也可以增强肝脏细胞的脂肪酸代谢。研究者同时以小
期刊
《森林里的小火车》是一支很远又很近的浪漫曲在奏鸣。它从遥远的地方来,又从很近的地方去。两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在碰撞,两个时代的理想和追求在交汇;而两代人的阻隔和鸿沟又被击穿被填平。他们的经历和遭遇,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是悲壮激越的交响曲。然而,这种诗意的喧响是浪漫的,最后又变成了浪漫曲。很简单,大人的悲怆在孩子的眼里都是神奇,是惊喜,是童话。  此书把视角定格在乡下、大自然中,是作者最擅长表达的,也是
期刊
英国研究人员考察了15万名参与者的血压水平,并把他们的财富与住在附近的邻居的财富做了比较。在这项研究中,衡量财富的指标是支出而不是收入;这就意味着一些非正式的盈利会被考慮在内,如足以引起羡慕感的豪华汽车、昂贵珠宝和其他奢侈商品。体重、身高、拥有一份有压力的工作和其他会影响到血压的因素也被考虑在内。  分析结果显示:从30岁开始,那些不如邻居富裕的人更有可能血压升高,到55岁时,血压的增长足以让他们
期刊
四年前,王宁夫是医生、教授、心脏病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心血管疾病声望显著;四年后,他却拿起了笔,开始了“左手拿手术刀,右手握笔”的人生,敲敲写写,写就了中国医学悬疑第一人——安东宁夫。已然耳顺之年,却还像青春少年般三心二意地折腾,是爱好,也是心结。他说:“心脏易治,人心难医。生死之外,我们还有很多故事可以述说。”  看惯生死,却更关注生死之外  “小时候我不听话,爸爸的唯一招数就是把我关太平
期刊
“查一下,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董海峰一边紧紧握着自己八个月大孩子的手指,一边焦急地打开搜索引擎。原来,孩子刚被带到外面玩了一会,回到家就发现他的左小拇指莫名其妙红肿起来,着急的一家人在网上搜索手指突然变红肿的原因。  可是,半天过去了,什么也没查到。董海峰更着急了,一条条搜索结果看下来,越来越摸不着头脑。情急中,他带上家人来到北京一家医院。在排了两个小时的队后,才给孩子看上病。  谁知检查结果再
期刊
有过18年大型建筑设计院工作经历的他开始深入身边500米的空间,力图摆脱拆迁和翻修的套路,让城市的每个小角落留下温情和微笑。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他把这种实践称为“城市微空间复兴计划”,并且得到一大批民间设计师的支持。  闹市里也能有桃花源  相比“建筑师”的标签,其实,俞挺更像一个在生活领域活出理论、活出黄页感的人。比如,聊到吃,他会问:“你知道礼拜几去吃日料最好?”当别人一脸茫然时,俞挺会得意地
期刊
我常见她一个人拎着包去吃午餐。  偶尔在餐厅遇见她,我会招呼她,要不要过来一起吃?她总是摇摇头。  我拿眼睛偷瞥她,见她从包里又取出了一本新书。上周我见她在读《素履之往》,上上周我见她在读《今朝风日好》,这一次我看见封面上写着《击壤歌》。  餐厅里到处都是八卦声。我和同事们分贝高昂地聊谁和谁结婚了,谁又和谁离婚了,聊得热火朝天,仿佛我们就是那目睹现场的狗仔队。  而她呢,点一份套餐,把书舒展在从窗
期刊
我已经老了,显著的特征是对这个世界越来越无动于衷。从前的我是多么生气蓬勃,对每一个崭新的日子都怀有初恋般的激情。然而,现在呢?为什么我变成了一个暮气沉沉的人?我想原因也许是因为随着阅历的增加,已知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大,能调动激情的兴奋点就变得越来越少。  于是,如何在平淡的日子里找寻一点小小的激荡,成了摆在我面前的一道课题。  最近一个月,每天清晨,我都会花一个多小时来收听一档古典音乐讲座。四年前,
期刊
前不久的一次旅途中,闲翻航空杂志,读到作家沈嘉禄的一篇美食随笔。文中提到自己有一次与友人到某地,看见小店里有香玉牌太仓糟油,这可是最正宗的糟油啊,顿时欣喜不可抑制。友人很是不解,说糟油不是到处有售。此处,沈嘉禄用了一句:夏虫不可语冰。好一个夏虫不可语冰,说得粗俗点,不就是不可对牛弹琴之意吗?看得我禁不住无声地笑起来。  作为一个爱吃的人,颇为懂得沈先生的欣喜。我曾在异地想尽办法处理好某一种食材,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