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中的诗歌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_1428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需要。文章将从探讨初中语文中的诗歌教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鉴赏
  诗歌,是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中,诗歌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在各个方面的测试和考试中都有涉及。同时,诗歌是人类情感表达的主要方式,也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形式之一。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组织具有针对性的诗歌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这也是素质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要很好的完成诗歌部分的教学,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一般来说,初中语文阶段的诗歌鉴赏,主要是考察学生对诗歌的形式和内容的了解程度,尤其是对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作品意境等进行重点考察,以便让学生能够正确的把握、理解诗歌的内涵,包括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意蕴。而教师要很好的完成诗歌部分的教学工作,就必须要对学生在诗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一、诗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初中语文阶段的诗歌考察方式是以主观题的形式来呈现的,侧重的是考查学生诗歌鉴赏能力,以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及审美能力。这种形式的考察,对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特别是对诗歌语言的理解有重要的提升作用。但对于部分初中学生而言,诗歌鉴赏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也正是教师教学的重点。
  1.无法进入诗歌意境。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曲,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意境之上的。也正是诗词自身的意见,让诗歌艺术长久不衰,散发着永恒的生命力。把握诗歌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首要前提。但是,当前部分学生无法找到有效的途径进入诗歌的意境。学生无法将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感情融入到诗歌中,不能真正达到诗我相融。而这也是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解决的一个难点,是教学的重点部分。
  2.无法把握诗歌语言。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有着自己的语言形式。从古诗词来说,平仄、韵律等语言组织形式,决定了诗歌本身的特点。这对学生的理解有一定难度,但是初中诗歌教学的内容不在于此,而是在于学生对诗歌语言的内涵无法把握。因为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其语言的组织方式都是极为精炼的,在短小的形式中包含了巨大的内涵。这就让学生在语言的掌握上形成了一定难度。如何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语言的使用方式,就成了诗歌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诗歌教学的策略
  针对学生在诗歌学习中存在的难点,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要做出相应的对策。当然,所有的教学策略都是在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这需要教师的自我把握。下文主要是从笔者的教学经验出发,进行相关的阐述。
  1.从题材着手,把握意境。初中阶段的诗歌学习,主要有这些题材:即事感怀诗、写景抒情诗、怀古咏史诗、赠友送别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田园隐逸诗、羁旅行役诗等。这些题材在写法和有着各自鲜明的特征,如果学生能够正确的把握,则在意境的判断上就显得更为容易。意境的产生,其实与其题材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是题材是“边塞征战诗”则在意境上应该是倾向于苍凉、寂寞、艰辛、为国捐躯情感基调,学生把握了这样的基调,那对诗歌的意境也就了解了一半。如《使至塞上》,看到“塞上”学生就应该意识到这是一首边塞征战诗,而诗歌营造的应该是苍凉、孤寂的塞外风光,这也就是诗歌意境的所在。而事实上,在实际的阅读中,学生在前面的认识之上,在阅读过程中,也就真正进入了“诗人营造的孤独、寂寞,感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这样的意境之中。那学生对诗歌的解读就有了基础,对诗歌内涵的把握就有了思路。这正是初中语文教师在工作中,要努力实现的一个目标。
  2.从关键词着手,解读诗歌。诗歌其实是语言的艺术,在简短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艺术的气息。也就是说,解读诗歌,就必须要在诗歌语言上有所了解。而这也恰恰是学生学习诗歌的难点。那教师如何让学生走出困境,了解诗歌的语言艺术?如何让学生通过诗歌的语言,掌握诗歌的内涵,掌握诗歌这一中文学形式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关键词着手,找到诗歌的核心点,进而慢慢的解读出诗歌的核心内涵。所以,要想准确的把握其思想内容,就要弄清楚其中的关键词。如下题: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诗中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其在诗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在面对这首诗,及其问题时,学生如果能够从关键词着手,则一切的问题就解决了。事实上这首词的关键词就是“折柳”,其暗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也暗示了诗歌的主题。了解这一点,此题的答案要点就出来了: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在中国的诗歌中“折柳”是朋友送别之情的化身,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暗含之意是希望“留”下朋友;思乡之情又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折柳”起到惜别怀远之意。
  三、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教师及学生都要一定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的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诗歌的内涵,并在学习中能收获更多的知识,提升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琼;论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与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王晨;论小学语文中的古诗与审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王昆仑;论中学古典诗歌审美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中学)
其他文献
艺术院校现代德育是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目前学校德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正> 宏观经济所要管的是关系全局、影响“大循环”的几个主要指标。 (一)影响全局的价值指标,如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在全民所有制中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比例,国家每年
<正> 以往研究信贷资金运动规律,都把应用时间差营运资金所赖以存在的时空方式加以舍象,只定性地概括信贷资金运动的统一性。但现实中以存取贷还形式筹集、分配和再分配的信
<正> 自中国农村金融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各研究会和各省学会围绕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召开各种形式的理论讨论会。在许多课题的研究上,取
创新是我们时代的主题,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把创新与教育结合在一起,是一个教育改革的新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本文从学生的角度进行了探索,让学生成为教
<正> 为了广泛开展农村金融科研活动,促进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四化建设和振兴农村经济服务,重庆农村金融学会于十二月三日召开了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宣告正式成立。
【摘要】课堂教学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师要改变英语课堂教学的被动状态,增强课堂吸引力,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行动策略,让课堂教学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  【关键词】英语课堂;吸引力 民主;艺术方法;行动策略    课堂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如何评价一堂课是不是真正的好课,课堂效率应该是重中之重。而教师讲课的吸引力,则是提高教学效率重要的一环。现实生活中,许
《汉语大词典》中不少词语的义项所引书证严重滞后。笔者就平时翻检使用所记尽可能补出有关词语的最早书证,以供《汉语大词典》再版时参考。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的未来。
【摘要】合作学习是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作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质量,最终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分组、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防止流于形式等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合作学习;注意点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成功动机,并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师生、生生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相互理解的良好教学环境。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