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各高校纷纷建立国际教育学院或国际教育项目,供国内本科生衔接国外研究生课程学习,同时接受外国留学生学习。在国际教育学院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结合大学外语课程,将显性知识与隐性思政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增强学生民族自信,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关键词】外语;课程思政;国际教育
【作者简介】田宁,四川传媒学院。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中国大学生选择在国内完成本科学习,然后前往其他国家就读研究生。国内高校也纷纷建立国际教育学院或国际教育留学项目,用以辅助这些本科生达到研究生入学要求。尽管在国际项目教学中,目的国语言学习占课程主要比例,但是《大学英语》是中国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从事国际教育项目的高校教师而言,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对即将出国的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党、爱国,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刻不容缓的责任。
一、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
2016年12月2日《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报道了上海交通大学在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改革,实行全课程育人的实践路径及经验,由此,上海的高校在传统思政课之外,实践出一条“通识课 专业课”全覆盖、不断线的思政育人新路线。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2017年6月,教育部召开高校“课程思政”现场推进会。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出部署,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要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全程融入课堂教学建设。综合运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努力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
二、 高校国际教育项目中建设外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课,最根本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国际教育项目培养的学生是即将出国留学、进一步深造学习的学生。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这些学生做到“心中有祖国”是一线教师的重任,也是课程育人目标的核心要点。
1. 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2017年5月21日,留美中国学生杨舒平在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上作为留学生代表发言。对于优秀留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份巨大的荣誉。同时,更是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的良好契机。但是,杨舒平在毕业演讲中公然诋毁祖国,讲出“美国的空气更香甜”这样的言论,引起国内一片哗然,激发国民的愤怒。她在最应该代表中国的时刻选择了贬低自己的祖国。她脸上流露出的对祖国的蔑视和不屑,可以看出她已经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属性,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不能建立对自己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便不能形成对本民族身份的认同。尤其是即将出国继续学业的留学生,如果缺少爱国主义教育,很容易在其他文化中迷失自我。留学生应时刻牢记自己是中国人,肩负宣传祖国文化的重任。
2. 建立文化自信及输出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作为国际教育项目的教师,我们需要在课堂中融入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真、善、美”的元素,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比如,教授学生使用外语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中华文化寓言、民间故事以及中国的历史、文物、艺术等。学生只有真真切切感受到民族文化之美,才能学以致用,将自己所学,用外语表达、传播给外国友人。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欧美文化逐步被国人,尤其是年轻学生喜爱和追捧。每年的圣诞节、万圣节都变成学生的嘉年华。然而,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些节日的流行是欧美文化吞噬中华文化的一种反映。在国外,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并未受到国外年轻人的热爱。因此,输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项急需推进的时代任务。我们应该让各国人民在看到中國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而留学生正是能为这一时代任务作出推广贡献的群体。
建立文化自信,要求教师先拥有文化自信。教师应该运用自己广博的知识,辅以授课技巧,深入浅出地为学生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自己的带动及引导作用,让学生深刻认同中国文化,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如此,在学生出国留学时,便能在各个文化熔炉中仍然坚守自我,并适时宣传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良好载体。
三、 国际教育项目中《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元素的探寻与实践
虽然国际教育项目中的大学生以学习留学目的语为主要语言学习任务,但是《大学英语》作为通识必修课,是学生们必须要学习的外语课程。因此,下面将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在该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德育目标。
1.教材选取。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在其著作《教材论》中提道:“优质高效的教材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直接关系到师生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优质教材可以减轻师生课业负担,为师生教学提供基本依据和规范。”课程思政有别于思政课,教师在备课时应发挥能动性,深入挖掘现有课本素材中的思政元素,发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发挥创造性,不局限于课本素材,结合时政,剖析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通过批判性解读时事,正向引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深挖教材,注重课程德育目标。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通常以学生生活为脉络设置篇章,如“College life”“Hobbies”, “Movies” “Family”等。高年级的教材会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社会话题,例如,设置篇章 “Professions for Women”“Environment”“Globalization”等。 虽然这些话题并未直观体现思政元素,但是教师应该以话题为引,抽丝剥茧,挖掘课程思政德育目标,并在设置单元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同时,合理设置德育目标。比如,在生活类话题讨论中,应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在家庭话题中,可以宣扬中华孝道,引入中华孝道故事,通过翻译、口语、演讲等练习,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 (2)结合时政,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国内新闻不仅被国内媒体报道,一些国际媒体,如BBC、CNN也热衷于报道我国的时政热点。虽然这些媒体在全球媒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但是其报道并不完全客观、公正。有时,这些媒体故意抹黑中国,在报道中颠倒是非,运用讽刺言论展示其话语权更是其惯用手法。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能力,则看不懂这类新闻报道。如果学生缺乏辩证思维,则容易被过激甚至是错误的言论所左右。因此,教师需要广泛搜集中外各方媒体的报道。基于事实,为学生分析各种报道的语言用词及各方目的及利益得失,帮助学生辩证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教学环节的设计。《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要求教师深入梳理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提出了八个“相统一”,包括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需要通过启发达到灌输目的;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用好主干道、开发多渠道。这就要求教师要优化课程设计,在课程教学环节潜移默化地影响、培育学生。
(1)优化设计,全方位、多渠道潜移默化。《纲要》中强调,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和规划,既要融入思政内容,又不能过于死板。需要结合青年学生的思维,优化教学设计,让一节课像一件艺术品一样精彩且回味无穷。
在《大学英语》课堂授课环节,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导入环节加入中国元素。知识点讲授中,也可以加入中英思维模式的区别来拓展知识目标。学生讨论环节可以拓展、组织学生深入讨论时政或社会话题,作业布置环节在传统词汇、语法题目的基础上,可以加入中国元素的翻译、写作以及开放性问题,比如要求学生完成某一话题的社会调查,并用英文阐述调研报告。
教学设计应该生动且贴合学生关注点,以学生为中心,全方位、多渠道潜心影响学生。以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采取PBL模式,促进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动态课堂学习模式,学生需要深入理解知识要点,主动探索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在课程思政中,采用项目式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鼓励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通过项目式教学模式,最终把所学化为实践行动。比如,学习“Poverty”这一单元,鼓励学生课前搜集全球贫穷地区现状的资料,课堂上先分析已搜集到的数据和信息,结合文章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在掌握此类话题的英语高频词汇,习得一定语法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开展讨论,并融入思政元素。比如,举例来讨论中国政府在扶贫课题上做出的努力及其成效,要求学生“模拟联合国”,制定对全球其他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在此过程中,教师做到了“灌输型与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我国扶贫事业的认同和自豪感。
3. 拓展第二课堂,促进传统文化传播。课程思政不应局限于第一课堂,还应该拓展延伸到第二课堂。作为大学外语课,课本教材以目的语文化编写为主。为便于课程思政延伸,教师应该深入拓展第二课堂,增强国学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一方面,学习外国文化,比如外国诗歌、美术等艺术形式的同时,在课后举办中英文化沙龙,组织中国诗歌英译赏析、中国国画赏析等活动,鼓励学生运用英文介绍优秀传统文化产物。另一方面,每逢中国传统节日,举办小型庆祝活动,讲解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等,促使学生用外文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同时比较中西方节日的区别及背后的文化差异,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4. 测试中对“思政”内容的考查。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育人工程,其特殊性导致不能客观考查学生的习得情况。而且这是一项长期影响、熏陶的过程,不适合用短期课程考试进行评價与测试。但是,教师可以转化思维,将测试优化为学习过程。同时,通过多方位评鉴,鼓励多方参与,肯定和赞美学生的良好言行。
(1)优化试卷设计,考察传统文化英译。课程思政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隐性的,因此不可用显性的客观题进行测试。但是,可以在《大学英语》试卷中增加对传统文化英译的考查。这一点,近些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翻译部分已经进行了很多尝试。因此,在课程试卷中,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比如节日、习俗、成语、国学等的考查,一方面贴合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查要求,另一方面,于潜移默化中传递中国文化的“真、善、美”,为学生,尤其是即将出国的留学生奠定传播中华文化的语言基础和文化自信心。
(2)开展多方位评鉴,评定学生德育修养。在阶段性评定学生德育修养时,教师应该采取多方位评鉴。除了传统的师生评价,还应加入生生评价、师生互评。肯定、赞扬学生的良好品行,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赞美。同时,作为教师,接受学生的匿名真实评价,时时提醒自己身正为范,为学生德育树立榜样。对于德行欠佳的教师,教育部门应加大严惩力度,肃清教学风气。
四、总结
高校是人才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道屏障,是青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基地。课程思政对于国际教育项目中即将出国的留学生而言,是重中之重。这些青年将承载中国文化,前往他国深入学习。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结合《大学英语》课程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使学生们自信地、坚定地站稳中国立场、宣扬中华文化,是高校国际教育项目中每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董少校.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N].中国教育报,2016-12-2.
[2]曾天山.教材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3]中共教育部党组.教育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6/t20200604_462550.html, 2020-6-5.
【关键词】外语;课程思政;国际教育
【作者简介】田宁,四川传媒学院。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中国大学生选择在国内完成本科学习,然后前往其他国家就读研究生。国内高校也纷纷建立国际教育学院或国际教育留学项目,用以辅助这些本科生达到研究生入学要求。尽管在国际项目教学中,目的国语言学习占课程主要比例,但是《大学英语》是中国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从事国际教育项目的高校教师而言,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对即将出国的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党、爱国,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刻不容缓的责任。
一、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
2016年12月2日《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报道了上海交通大学在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改革,实行全课程育人的实践路径及经验,由此,上海的高校在传统思政课之外,实践出一条“通识课 专业课”全覆盖、不断线的思政育人新路线。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2017年6月,教育部召开高校“课程思政”现场推进会。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出部署,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要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全程融入课堂教学建设。综合运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努力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
二、 高校国际教育项目中建设外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课,最根本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国际教育项目培养的学生是即将出国留学、进一步深造学习的学生。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这些学生做到“心中有祖国”是一线教师的重任,也是课程育人目标的核心要点。
1. 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2017年5月21日,留美中国学生杨舒平在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上作为留学生代表发言。对于优秀留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份巨大的荣誉。同时,更是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的良好契机。但是,杨舒平在毕业演讲中公然诋毁祖国,讲出“美国的空气更香甜”这样的言论,引起国内一片哗然,激发国民的愤怒。她在最应该代表中国的时刻选择了贬低自己的祖国。她脸上流露出的对祖国的蔑视和不屑,可以看出她已经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属性,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不能建立对自己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便不能形成对本民族身份的认同。尤其是即将出国继续学业的留学生,如果缺少爱国主义教育,很容易在其他文化中迷失自我。留学生应时刻牢记自己是中国人,肩负宣传祖国文化的重任。
2. 建立文化自信及输出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作为国际教育项目的教师,我们需要在课堂中融入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真、善、美”的元素,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比如,教授学生使用外语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中华文化寓言、民间故事以及中国的历史、文物、艺术等。学生只有真真切切感受到民族文化之美,才能学以致用,将自己所学,用外语表达、传播给外国友人。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欧美文化逐步被国人,尤其是年轻学生喜爱和追捧。每年的圣诞节、万圣节都变成学生的嘉年华。然而,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些节日的流行是欧美文化吞噬中华文化的一种反映。在国外,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并未受到国外年轻人的热爱。因此,输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项急需推进的时代任务。我们应该让各国人民在看到中國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而留学生正是能为这一时代任务作出推广贡献的群体。
建立文化自信,要求教师先拥有文化自信。教师应该运用自己广博的知识,辅以授课技巧,深入浅出地为学生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自己的带动及引导作用,让学生深刻认同中国文化,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如此,在学生出国留学时,便能在各个文化熔炉中仍然坚守自我,并适时宣传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良好载体。
三、 国际教育项目中《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元素的探寻与实践
虽然国际教育项目中的大学生以学习留学目的语为主要语言学习任务,但是《大学英语》作为通识必修课,是学生们必须要学习的外语课程。因此,下面将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在该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德育目标。
1.教材选取。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在其著作《教材论》中提道:“优质高效的教材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直接关系到师生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优质教材可以减轻师生课业负担,为师生教学提供基本依据和规范。”课程思政有别于思政课,教师在备课时应发挥能动性,深入挖掘现有课本素材中的思政元素,发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发挥创造性,不局限于课本素材,结合时政,剖析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通过批判性解读时事,正向引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深挖教材,注重课程德育目标。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通常以学生生活为脉络设置篇章,如“College life”“Hobbies”, “Movies” “Family”等。高年级的教材会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社会话题,例如,设置篇章 “Professions for Women”“Environment”“Globalization”等。 虽然这些话题并未直观体现思政元素,但是教师应该以话题为引,抽丝剥茧,挖掘课程思政德育目标,并在设置单元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同时,合理设置德育目标。比如,在生活类话题讨论中,应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在家庭话题中,可以宣扬中华孝道,引入中华孝道故事,通过翻译、口语、演讲等练习,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 (2)结合时政,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国内新闻不仅被国内媒体报道,一些国际媒体,如BBC、CNN也热衷于报道我国的时政热点。虽然这些媒体在全球媒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但是其报道并不完全客观、公正。有时,这些媒体故意抹黑中国,在报道中颠倒是非,运用讽刺言论展示其话语权更是其惯用手法。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能力,则看不懂这类新闻报道。如果学生缺乏辩证思维,则容易被过激甚至是错误的言论所左右。因此,教师需要广泛搜集中外各方媒体的报道。基于事实,为学生分析各种报道的语言用词及各方目的及利益得失,帮助学生辩证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教学环节的设计。《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要求教师深入梳理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提出了八个“相统一”,包括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需要通过启发达到灌输目的;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用好主干道、开发多渠道。这就要求教师要优化课程设计,在课程教学环节潜移默化地影响、培育学生。
(1)优化设计,全方位、多渠道潜移默化。《纲要》中强调,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和规划,既要融入思政内容,又不能过于死板。需要结合青年学生的思维,优化教学设计,让一节课像一件艺术品一样精彩且回味无穷。
在《大学英语》课堂授课环节,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导入环节加入中国元素。知识点讲授中,也可以加入中英思维模式的区别来拓展知识目标。学生讨论环节可以拓展、组织学生深入讨论时政或社会话题,作业布置环节在传统词汇、语法题目的基础上,可以加入中国元素的翻译、写作以及开放性问题,比如要求学生完成某一话题的社会调查,并用英文阐述调研报告。
教学设计应该生动且贴合学生关注点,以学生为中心,全方位、多渠道潜心影响学生。以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采取PBL模式,促进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动态课堂学习模式,学生需要深入理解知识要点,主动探索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在课程思政中,采用项目式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鼓励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通过项目式教学模式,最终把所学化为实践行动。比如,学习“Poverty”这一单元,鼓励学生课前搜集全球贫穷地区现状的资料,课堂上先分析已搜集到的数据和信息,结合文章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在掌握此类话题的英语高频词汇,习得一定语法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开展讨论,并融入思政元素。比如,举例来讨论中国政府在扶贫课题上做出的努力及其成效,要求学生“模拟联合国”,制定对全球其他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在此过程中,教师做到了“灌输型与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我国扶贫事业的认同和自豪感。
3. 拓展第二课堂,促进传统文化传播。课程思政不应局限于第一课堂,还应该拓展延伸到第二课堂。作为大学外语课,课本教材以目的语文化编写为主。为便于课程思政延伸,教师应该深入拓展第二课堂,增强国学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一方面,学习外国文化,比如外国诗歌、美术等艺术形式的同时,在课后举办中英文化沙龙,组织中国诗歌英译赏析、中国国画赏析等活动,鼓励学生运用英文介绍优秀传统文化产物。另一方面,每逢中国传统节日,举办小型庆祝活动,讲解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等,促使学生用外文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同时比较中西方节日的区别及背后的文化差异,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4. 测试中对“思政”内容的考查。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育人工程,其特殊性导致不能客观考查学生的习得情况。而且这是一项长期影响、熏陶的过程,不适合用短期课程考试进行评價与测试。但是,教师可以转化思维,将测试优化为学习过程。同时,通过多方位评鉴,鼓励多方参与,肯定和赞美学生的良好言行。
(1)优化试卷设计,考察传统文化英译。课程思政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隐性的,因此不可用显性的客观题进行测试。但是,可以在《大学英语》试卷中增加对传统文化英译的考查。这一点,近些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翻译部分已经进行了很多尝试。因此,在课程试卷中,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比如节日、习俗、成语、国学等的考查,一方面贴合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查要求,另一方面,于潜移默化中传递中国文化的“真、善、美”,为学生,尤其是即将出国的留学生奠定传播中华文化的语言基础和文化自信心。
(2)开展多方位评鉴,评定学生德育修养。在阶段性评定学生德育修养时,教师应该采取多方位评鉴。除了传统的师生评价,还应加入生生评价、师生互评。肯定、赞扬学生的良好品行,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赞美。同时,作为教师,接受学生的匿名真实评价,时时提醒自己身正为范,为学生德育树立榜样。对于德行欠佳的教师,教育部门应加大严惩力度,肃清教学风气。
四、总结
高校是人才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道屏障,是青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基地。课程思政对于国际教育项目中即将出国的留学生而言,是重中之重。这些青年将承载中国文化,前往他国深入学习。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结合《大学英语》课程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使学生们自信地、坚定地站稳中国立场、宣扬中华文化,是高校国际教育项目中每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董少校.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N].中国教育报,2016-12-2.
[2]曾天山.教材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3]中共教育部党组.教育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6/t20200604_462550.html, 20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