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行为的一种定势,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以至一旦你离了它反倒感觉不自在了,就像刷牙,要是一个每天坚持刷牙的人在哪天不刷了,那时一定会感觉不舒服的,这正如英国作家王尔德所指出的:“起先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良好的数学习惯离不开老师的引导。
【关键词】 习惯 良好环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a)-0070-01
国外研究学习方法的专家认为:每个人的时间有80%是由习惯来支配的。习惯对人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惊叹之余,总会使我联想起学习习惯方面的一些道理。
每个人都会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比如早起早睡的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也有诸如迷恋电视的习惯、粗心大意的习惯等。事实上,人的一身都生活在各自各样的习惯中,被习惯所左右。一个好的习惯往往能引导一个人走向成功,而一个不好的习惯则能可能毁了他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谁不希望拥有一个好的习惯呢。
然而,要形成一个坏习惯一般来说并不难,他们大多只需放任自己就行了,而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则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更为要紧的是,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勉为其难的过程,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和多次反复,不可能一次而成。
为了养成晨起早读的习惯,学生必须强制自己,早晨五六点钟,正是不少好睡的孩子躺在温暖舒适的被窝中做着好梦的时候,这时大人却告诉他该起床了,他是多么的不情愿的,以至原有的惰性和脑子里的各种杂念都会跳出来拖住他的后腿,此时他只有以理性战胜情感,以意志战胜脆弱,方能战胜老习惯养成新习惯。
万事开头难,但开了头,并不是这习惯的最终形成,他需要长时间这样的重复,而每次的重复都离不开与原有习惯势力的较量。这期间会有反复,如果意志不坚定,还可能重新被坏习惯所左右。生活中的不少渴望戒烟戒酒的人,由于意志薄弱,屡戒而不能断,有的甚至比原来更厉害了,这样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
因此,从本质上来讲,习惯是一种条件反射的建立,它是通过后天努力,经过多次反复而逐渐形成的对某种条件的刺激的规律性反应。条件反射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如果不加以强化,它也会慢慢消退。一个好习惯形成后,它本身会在知识、技能、效果等方面带来不少收获,造成一些良性循环。
我们该怎么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呢?对此,我用十六个字加以概括:启发引导,创设环境,立足自控,辅以后控。为让学生下决心养成一个好习惯,我们首先应让学生懂得养成一个好习惯的重要性,以便启发学生觉悟,激发学生养成好习惯的欲望。如果说这是思想动员,那么接下来便要行动了。环境影响人,首先,我们应从创设良好的环境入手,从外部空间确保良好习惯之形成,班里的桌椅包括墙壁应是简洁而富有教育意义的,班里的学生既能積极思维,又能严格守纪,这都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土壤。很难形象,在一个杂乱无章、噪音不断的环境里,学生还能养成什么好习惯?其次,还应要求学生学会自控与互控。自控是根本,方法有很多,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就谈到:可指导学生定期的、有针对性的更换座右铭,从格言警局中吸取力量:可每天统计三闲(闲话、闲事、闲思)时间逐步消灭浪费时间的坏习惯;还可定期填写思想与学习方面的病历,认识坏习惯,纠正坏习惯。所谓互控主要是通过一部分学生去影响、督促另一部分学生,这方面有榜样示范法:定期评比、选出班里在勤学、守纪、文明、卫生等习惯方面变现突出的学生,利用班会、黑板报等给予大力鼓励,让学生学有榜样;还可以让他们和在这些方面做的不够的学生结成帮学组,携手共同提高;成立班级小记者团,专门捕捉那些在行为习惯方面表现较好或欠佳的瞬间,经“大写真”后,供展览、交流、鼓励或批评。
最后一环——坚持,这是个跟踪和强化的过程。此一阶段如有学生出现反复应快速反应,了解原因及时纠正。对那些在好习惯中前进的学生,也不忘定期给予鼓励,经常内省:看看今天的自己在建立好习惯的方面有哪些地方战胜了昨天的自己,品味好的习惯使自己享受到有规律的生活,又延长了自己的生命,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这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自我强化手段。
在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今天,我们教师应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的驱动学生的动力系统,从而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处于活跃状态,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而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行为的一种定势,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以至一旦你离了它反倒感觉不自在了,就像刷牙,要是一个每天坚持刷牙的人在哪天不刷了,那时一定会感觉不舒服的,这正如英国作家王尔德所指出的:”起先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所以良好的数学习惯离不开老师的引导。
【关键词】 习惯 良好环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a)-0070-01
国外研究学习方法的专家认为:每个人的时间有80%是由习惯来支配的。习惯对人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惊叹之余,总会使我联想起学习习惯方面的一些道理。
每个人都会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比如早起早睡的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也有诸如迷恋电视的习惯、粗心大意的习惯等。事实上,人的一身都生活在各自各样的习惯中,被习惯所左右。一个好的习惯往往能引导一个人走向成功,而一个不好的习惯则能可能毁了他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谁不希望拥有一个好的习惯呢。
然而,要形成一个坏习惯一般来说并不难,他们大多只需放任自己就行了,而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则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更为要紧的是,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勉为其难的过程,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和多次反复,不可能一次而成。
为了养成晨起早读的习惯,学生必须强制自己,早晨五六点钟,正是不少好睡的孩子躺在温暖舒适的被窝中做着好梦的时候,这时大人却告诉他该起床了,他是多么的不情愿的,以至原有的惰性和脑子里的各种杂念都会跳出来拖住他的后腿,此时他只有以理性战胜情感,以意志战胜脆弱,方能战胜老习惯养成新习惯。
万事开头难,但开了头,并不是这习惯的最终形成,他需要长时间这样的重复,而每次的重复都离不开与原有习惯势力的较量。这期间会有反复,如果意志不坚定,还可能重新被坏习惯所左右。生活中的不少渴望戒烟戒酒的人,由于意志薄弱,屡戒而不能断,有的甚至比原来更厉害了,这样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
因此,从本质上来讲,习惯是一种条件反射的建立,它是通过后天努力,经过多次反复而逐渐形成的对某种条件的刺激的规律性反应。条件反射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如果不加以强化,它也会慢慢消退。一个好习惯形成后,它本身会在知识、技能、效果等方面带来不少收获,造成一些良性循环。
我们该怎么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呢?对此,我用十六个字加以概括:启发引导,创设环境,立足自控,辅以后控。为让学生下决心养成一个好习惯,我们首先应让学生懂得养成一个好习惯的重要性,以便启发学生觉悟,激发学生养成好习惯的欲望。如果说这是思想动员,那么接下来便要行动了。环境影响人,首先,我们应从创设良好的环境入手,从外部空间确保良好习惯之形成,班里的桌椅包括墙壁应是简洁而富有教育意义的,班里的学生既能積极思维,又能严格守纪,这都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土壤。很难形象,在一个杂乱无章、噪音不断的环境里,学生还能养成什么好习惯?其次,还应要求学生学会自控与互控。自控是根本,方法有很多,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就谈到:可指导学生定期的、有针对性的更换座右铭,从格言警局中吸取力量:可每天统计三闲(闲话、闲事、闲思)时间逐步消灭浪费时间的坏习惯;还可定期填写思想与学习方面的病历,认识坏习惯,纠正坏习惯。所谓互控主要是通过一部分学生去影响、督促另一部分学生,这方面有榜样示范法:定期评比、选出班里在勤学、守纪、文明、卫生等习惯方面变现突出的学生,利用班会、黑板报等给予大力鼓励,让学生学有榜样;还可以让他们和在这些方面做的不够的学生结成帮学组,携手共同提高;成立班级小记者团,专门捕捉那些在行为习惯方面表现较好或欠佳的瞬间,经“大写真”后,供展览、交流、鼓励或批评。
最后一环——坚持,这是个跟踪和强化的过程。此一阶段如有学生出现反复应快速反应,了解原因及时纠正。对那些在好习惯中前进的学生,也不忘定期给予鼓励,经常内省:看看今天的自己在建立好习惯的方面有哪些地方战胜了昨天的自己,品味好的习惯使自己享受到有规律的生活,又延长了自己的生命,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这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自我强化手段。
在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今天,我们教师应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的驱动学生的动力系统,从而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处于活跃状态,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而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行为的一种定势,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以至一旦你离了它反倒感觉不自在了,就像刷牙,要是一个每天坚持刷牙的人在哪天不刷了,那时一定会感觉不舒服的,这正如英国作家王尔德所指出的:”起先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所以良好的数学习惯离不开老师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