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传统戏曲元素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民族声乐艺术与传统戏曲艺术孕育诞生于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两种艺术形式之所以长盛不衰和受到广泛的喜爱,是由于现代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能够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满足现代观众审美情趣和习惯的同时,通过作品丰富的人文内涵与艺术感染力唤起人们对于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辉煌文明的自豪感,让观众观赏声乐艺术获得视听审美享受的同时,产生某种精神上的共鸣和文化上的价值认同感。本文探究传统戏曲与传统民族声乐以及现代民族声乐三者之间的产生、传承与演变,从现代民族声乐产生、发展与繁荣的历史背景及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形成,探究传统戏曲对现代民族声乐的作品创作和表演技巧、形式与风格的影响方式,并分析了遵循声乐艺术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让传统戏曲与现代民族声乐相互借鉴和共同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 民族声乐;戏曲元素;传承与创新;文化起源;审美情趣
  引言
  在人类社会文明创造出来的丰富多彩的艺术中,声乐是一种最为普遍存在的艺术形式,这是由于通过声音来表达个人的情绪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于美的追求让远古时期的人们不断的将审美意识加诸于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从而自然而然的诞生了体现不同民族和地域特色审美情趣的民族声乐艺术。人们借助民歌、说唱与内涵更加丰富的戏剧等声乐艺术形式不仅表现各自的思想和情感,更是让声乐艺术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播和传承的载体,在不同地域的人类文明发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传统戏曲与传统民族声乐以及现代民族声乐艺术
  (一)传统戏曲与传统民族声乐的联系及其演变
  戏曲与民歌等以人类的声音做为表达工具的艺术形式都诞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曾经出现过无数种具有不同的表演技巧、发音特点以及作品创作方法的声乐形式,现代的学者将其归类为民歌、戏曲和说唱艺术。而由于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上的不平衡,因此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声乐作品也就有了纷繁复杂的形式与风格。其内容和情节所体现的特定时代、民族与地域的文化思想可以再现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而其独特的声音表现力也能够传达出人们的独特审美情趣与思想内涵。因而世界各地几乎每一个具有悠久文化积淀的地区都有经典的民族声乐作品依然在传唱,并且因其高超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打破了时空的隔阂,让现代人享受到着古老的精神文化遗产带来的声乐艺术享受。
  在经过不同时代的人们不断的对各种民族声乐艺术形式进行传承与创造的过程中,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表演形式始终在不断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并由此演变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主要声乐艺术形式。而传统戏曲正是基于我国民间的歌舞与简单的戏剧表演而不断完善起来的艺术形式,在声音与肢体语言之外又融入了更多的语言艺术和戏剧元素,成为一种相对比较复杂和具有特定创作规律的艺术形式。因此传统戏曲由传统民族声乐以及文学艺术等共同融合演化而来,而传统戏曲在民间的流传又不可避免的会影响民歌等其它民族声乐的发展。
  (二)传统戏曲和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艺术与文化价值探析
  种类繁多的中国传统戏曲在声乐的表现力方面达到了艺术的巅峰,通过具有极高文学艺术审美价值的唱词、满足人们视觉审美需要的人物造型以及规范化的优美肢体语言增强了表演者声音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因此传统戏曲的艺术价值毋庸置疑;而我国的传统戏曲所展现的故事情节与戏剧冲突,大多取材于历史典故和古代的经典文学与戏剧作家的作品。因此传统戏曲通過作品主题所表达的思想以及通过戏剧情节所展示的特定时代发生的典型人物命运,是现代人领悟中国古老的文化精髓和感受不同思想和价值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更深刻的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和不同时代、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差异。
  我国的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经过几代优秀艺术家的努力已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在音色上保持着传统民族声乐所具有的优点的同时,借鉴现代声乐理论的发声技巧丰富了声音的表现力,使得观众能够欣赏到既有民族声乐发声的圆润甜美,又有西方声乐穿透人心的力量的艺术作品。并且因表演者丰富的神态变化和优雅的肢体语言,能够配合着声乐将欣赏者引入到作品思想主题蕴含的意境当中,心神合一的体验到现代民族声乐作品所能够达到的艺术境界。而在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方面,现代民族声乐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首先现代民族声乐的民族文化根基蕴藏着天然的丰富文化传统,发源于各民族和各地区传统民间声乐艺术的现代民族声乐,作品创作和表演当中继承了传统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因此欣赏者通过现代民族声乐作品的欣赏能够从更加符合现代人审美习惯的作品中体验传统的文化和美的元素在新时代焕发出来的独特魅力。
  二、现代民族声乐艺术诞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状况
  (一)现代民族声乐艺术诞生的历史背景及其艺术风格的形成
  虽然学界对于民族声乐与现代民族声乐的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本文探讨的范畴属于近代受到现代声乐理论影响的现代民族声乐,因此其诞生时间在近代西方的文化和艺术被引入国内之后。在当时的音乐艺术领域接触到西方声乐理论的艺术家尝试学习和将其运用到作品的创作中,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西方的声乐作品,逐渐了解和接受了其理论并使其有了更广泛的影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传统的民族声乐的创作和表演也开始借鉴西式的发音方法,并且逐渐形成了具有既不同于民歌也有别于西方声乐的现代民族声乐的表演风格。
  (二)现代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及表演状况
  在过去的几十年,我国的现代民族声乐领域出现了很多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而各音乐院校的民族声乐专业也培育了大量的优秀创作和表演人才。虽然改革开放之后流行音乐红极一时,但是由于民族声乐在表达更加深刻和丰富的情绪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在一些重大的节日或庆典的表演中能够唤起人们共同的民族情感,并且适用于传递具有传统文化精神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因此民族声乐的作品创作和表演一直不乏优秀的作品和广泛的受众。但是同时民族声乐目前在理论与作品创作表演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创新压力,过去几十年虽然很多作品广受赞誉,但是作品的数量相对较少,而且在表演者的表演风格方面缺乏个性化的元素,让观赏者对现代民族声乐留下了一种固化和刻板的印象。而民族声乐界在意识到这一问题之后也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探索,尝试在作品创作和表演者的表演中加入多元化的艺术元素,丰富现代民族声乐的表现形式和促进其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传统戏曲元素在现代民族声乐中的应用就是这些创新尝试中较为典型的一个。   三、传统戏曲元素在现代民族声乐作品创作和表演中的运用
  (一)传统戏曲的音乐元素在现代民族声乐作品创作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戏曲的音乐的音调与地方的方言语调有很多相通之处。因此地方戏曲的表演必需使用特定的方言才能精准的刻画和表现其人物与内涵,而这一点与传统的民族歌曲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以传统民歌等声乐形式为基础的现代民族声乐近年来在作品中加入传统戏曲音乐元素屡见不鲜,并且戏曲唱腔的或抑扬顿挫或宛转悠扬被融入到民族声乐作品,给欣赏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跨界艺术的震撼的同时,体会到了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底蕴之深厚。
  (二)传统戏曲的表演技巧在现代民族声乐作品表演中的运用
  传统戏曲有着非常多样化的表演技巧,尤其是神态与肢体语言的丰富变化能够传神的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而现代民族声乐的表演同样注重表演者的仪态和肢体语言对声乐表演意境的烘托,通过学习传统戏曲表演细腻丰富的眼神、步态以及深情,可以丰富民族声乐作品表演的技巧。
  (三)传统戏曲的语言风格对现代民族声乐的影响
  在相对较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传统戏曲的经典剧目在语言的运用方面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作品的每一个字的发声和传情达意都十分完美,使得经典曲目的戏曲表演百看不厌,而且每一次观赏作品都能够被其情节深深吸引,完全融入到优美的戏曲曲调和语言文字艺术营造的戏剧场景中。而现代民族声乐作品在文字创作环节效仿传统戏曲的语言风格,尝试使用或诗情画意、或简洁平实的语言精准的传达作品的内涵,能够发扬我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艺术在声乐作品中的创作传统,提高现代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近几年这一类尝试已经越来越常见,并且很多艺术家把民族乐器更多的运用到了表演中,探索将多元化的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到现代民族声乐演出中。
  四、符合声乐艺术发展规律的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共同创新的途径
  (一)基于共同的文化渊源的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相互借鉴
  任何艺术形式的诞生和发展都有其固有的规律,而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同属于民族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其产生的根源是人们对于思想情感的表达与审美的需求。因此无论是现代民族声乐还是传统戏曲,要想始终保持其艺术审美和文化价值就必需适应现代人的需求,通过不断的调适与创新来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的作品。而鉴于现代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共同的文化渊源,探索对方的文化艺术元素在各自领域的运用,通过流传渠道较广的民族声乐展现传统戏曲文化元素的魅力以提升其影响力;而传统戏曲则可以在舞台表演形式以及傳播途径方面参照民族声乐的发展,拓宽各自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二)共同探究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作品创新
  在作品创新方面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都受到固有模式的制约,在创新的思路方面受到人们的传统观念和理论的束缚。而在坚持保留传统的艺术精华的同时不妨作出更大胆的尝试,在不影响传统艺术形式的完整性的基础上,通过全新的作品探究新的表演形式,让作品的欣赏者做出评价和选择。而这也符合声乐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五、结束语
  虽然传统戏曲当中蕴藏着丰富的艺术元素,但是近年来传统戏曲的发展面临的困境比民族声乐形势更加严峻。因此这两个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和艺术的艺术形式都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探索,来寻求获得更多现代观赏者的认可。并且让这两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艺术门类能够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更长久的时间里丰富人们的艺术欣赏和文化传承体验。
  参考文献
  [1] 民族声乐发展中传统戏曲的渗透[J].聂文超.黄河之声.2015(17)
  [2] 试析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的融合与发展——以《千古绝唱》为例[J].那宇.音乐生活.2017(04)
  [3]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理论实践与研究——评《民族声乐学》[J].解伟.新闻战线.2018(19)
  [4] 我国民族声乐演唱美学规格的认知与把握[J].李礼.艺术研究.2017(01)
  [5] 基于美学视域的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研究[J].郑璐,朱艺璇.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06)
  [6] 戏曲艺术对歌曲创作的影响:高雅艺术大众化的探索——以戏歌《槐花几时开》为例[J].何媛.中华文化论坛.2016(05)
  [7] 回归本真——论当代民族声乐对戏曲、曲艺的继承和借鉴[J].石春轩子.中国音乐.2015(03)
  [8] 民族声乐对传统戏曲的继承与融合[J].黄慧慧.音乐研究.2015(04)
  [9] 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原始困境与现代传承——基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视角[J].史小亚.贵州民族研究.2015(06)
其他文献
摘 要: 剔红工艺是我国漆器制作中重要的技艺,“剔红”又叫“雕红漆”、“雕红漆”北京雕漆与湖南湘绣、景德镇瓷器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三长。中国人对红色有着特殊的情感,它不仅象征着国家民族的昌盛,更寄寓着人们对吉庆、红火的愿景。这也是剔红工艺自古至今不断流传发展的原因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剔红工艺的发展特征和价值意义。繁复绚丽的剔红雕漆艺术犹如中华民族传统工艺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充分折射出了民族文化的
期刊
摘 要: 顾恺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绘画实践家和理论家,他的绘画技术与绘画理论都对后人有着极大的影响,可以说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绘画美学理论,都是在顾恺之绘画美学观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本文通过对文献和史料的梳理,分析阐述了顾恺之的绘画艺术实践和绘画学术思想,以求研究和学习中国绘画艺术的目的。  关键词: 顾恺之;绘画;传神  从现存的古代画迹来看,中国画自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艺
期刊
姓名:靳婉莹(1993.08—);性别:女,籍贯:天津人,学历:本科毕业于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现有职称:初级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  摘 要: 网络文化能够展现国家的软实力,并且为文化安全维护的主要渠道,本文通过网络文化传播存在差异性、文化自信生成具有非控性、指引性不强、彰显国家软实力的主要渠道,四个方面对网络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讨论,又从构建主流意识形态价
期刊
摘 要: 西江另称千户苗寨,因为到目前为止,西江已有1285户人家,接近6000余人生活在这里,皆为苗族。西江千户苗寨为典型的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
期刊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逐步提高,文化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舞台表演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艺术形式,也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舞台表演是通过表演者的舞台艺术创作,用艺术的形式塑造意境、传递情感,最终把作品表现出来。由此可见,表演者的舞台艺术表演能力对于艺术作品的表达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表演者的文化艺术修养  舞台表演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门类,并且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学科交叉在装饰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为例,讲述了交叉学科在艺术设计教学及新学科培育中的必要性。以材料学为切入点,阐述综合材料的运用对于装饰艺术设计发展的扩展性与包容性。从而达到论述学科交叉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意义的命题。  关键词: 学科交叉;艺术设计;综合材料;学科培育  全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YJ1711040  一、学科交叉融合与新学科培育的必要性分析  人们对艺术品的要求随
期刊
摘 要: 明代的书法,必不可少的是吴门书派,吴门书派以文徵明为代表,而王宠是吴门书派里四大家之一,正努力的改变以明代初期台阁体为代表的书风奉献自己的力量。本文以王宠为研究,浅析他在行草书以及小楷的书风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 王寵;小楷;书风  王宠(1494—1533),初字履仁,后改字履吉,号雅宜山人,颜其室为铁砚斋、采芝堂、御风亭等。苏州人。曾八次应试,然累试不第,仅以邑诸生被贡入南
期刊
摘 要: 中国的制鞋技术不是很早,但总类很多,从外国引进来到现在大概有一百年的时间。中国的皮鞋产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不断地发展起来。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对鞋类的需求也就越大。  关键词: 皮鞋历史;变革与发展;类型;消费市场;快速发展  一、中国皮鞋的历史  在远古时期,人们就用兽皮、树皮之类的来包裹脚主要起到保护脚的作用,而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不仅仅满足它的保护功能,同时也更加注重装饰性和美观性。中
期刊
摘 要: 无骨花灯在民间被称为“唐灯”,因为其工艺源自唐代。无骨花灯的技艺十分特别,灯面图案都是由手工刀凿针刺成孔,经过透光留影而成,特别是其特有的造型方法在中国花灯中独树一帜,整个花灯不用一根骨架,都是由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质灯片折拼粘结而成,造型的千变万化和图案的丰富多姿,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品种品种。无骨花灯的艺术特色有结构独特、种类繁多、工艺复杂。中国的古典元素丰富所采,将中国的古典元素及設计
期刊
摘 要: 从技工学校以就业为导向,按岗位设置专业,以岗位能力为教育思想和出发点,分析当前技工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技工学校在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教育与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对就业导向下技工学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提出自我的设想。  关键词: 学校,体育,课程。  一、当前技工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技工学校体育课程未能根据专业定位  当前技工学校的体育课设置考试,由于受普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