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小议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iver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型的创新
  
  课型创新的目的,是探索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型的创新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真正“悟”出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来。质疑问难式、启发讨论式、自读自悟式、自教式等都是在传统讲授式课型基础上的创新。这些课型的共同优势在于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落实学生的创新行为。如自教式课型分为“自学——自教——自评——师评”四个环节。其中“自教”环节,鼓励部分同学先脱“贫”致“富”,按提出的目标和内容掌握好之后来当小老师,小老师们怎么学就怎么教,按照自己的思路完全独立地教。实践证明,教学效果很好:小老师们极具创新能力,不仅完成了自教任务,而且讲究了怎样教得更好,让大家听得更明白,记得更牢。其中有不少的闪光点,甚至值得教师们学习。
  
  2找准切入点,创新设计
  
  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点、训练点、教育点、激发点和切入点。所谓“切入点”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结合点。语文教学要通过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潜在因素,找准教材与教学实践的切入点,或集中或发散,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
  
  传统的课堂的组织形式是较死板的。而学生的学习需要自读,也需要讨论和互助,讨论式较好地满足了这种需要。一般的讨论分为同桌讨论和四人小组讨论两种形式。能否打破这种形式,而有所创新呢?我们也曾作过尝试。如:教《只有一个地球》时,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这个句子的意思时,由课文本身的内容找准切入点,
  引出辩题—“在月球或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是否能实现?”围绕一个问题,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如:教《镜泊湖奇观》时,由题眼“奇观”引出“湖奇、瀑奇、林奇”,在课堂上按学生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学习组,按提纲重点分别学习湖、瀑、林的奇观。这两堂课的组织形式都允许学生下位、走动,但课堂活而不乱,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学得有法、学有所得。
  
  4教学手段的创新
  
  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多种教学媒体的形、光、音、色等信息输出功能,立体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使不可见变为可见,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创新,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
  
  5板书设计的创新
  
  一堂富有创意的优质课,始于针对教材和学生特点所作的精心构思,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的教学方案。其中,作为教案内容之浓缩的板书设计十分关键。欲使板书新颖别致,首先要善于挖掘课文潜在的构思线索,化隐为显,以图析文,从而庖丁解牛似地将课文的内在结构外化为课堂教学的直观形式。其次,板书形式追求形象生动的“微型化”,以精粹的字、词或成语并配以动态、立体又具有美感的简笔几何图等为上,从而收到凝精聚华,发乎探微之功效,将主要教学内容创新地定格在黑板上。板书设计的创新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参与设计,甚至独立完成板书设计。总之,新鲜生动,灵活多变的板书形式,是课堂教学艺术追求的创新目标之一。
  
  6教学语言的风格创新
  
  风格化的教学语言是卓越的教学创新的标志之一。由于教学语言是教师口头表达的综合反映,这是教学创新中最直接、最外在、最为学生迅速感知的因素。当然,风格化语言是教师个体精神内最具特殊性和差异性的外化,它的形成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当教师进入到自由的创新成就阶段,才能自然形成,但我们语文教师都应该努力地去追求。此外,风格化的教学语言,还包括广义的体态语言,如表情、目光、手势、体姿等,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的艺术创新过程,需要教师充分调动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并尽力创造色彩多样,个性鲜明的体态语言相配合,以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
其他文献
【摘要】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弱势群体家庭的子女往往缺乏父母的关爱,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逆反心理。弱势群体子女逆反心理的形成及表现:1、初始产生孤独心理。2、长期压抑导致逆反心理。3、渐渐形成报复心理。因此,针对这类学生的特殊性,我们做到了有的放矢。做好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工作的措施:1、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少一些精英意识,多一些平民意识。2、在日常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少一些权威
期刊
我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诗经》就确立了“比”的手法在诗歌中的重要地位。《九歌·湘君》中有“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悱恻”等句。屈原将楚国国君比喻成湘君,而以湘夫人自比,用湘夫人对湘君的痴情思念表达忠君思国之情和实现美政的理想,“以妇自喻,婉明心迹”,把“比”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一手法为后世诗人所继承和光大,唐诗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佳构,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
期刊
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那么,在优化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呢?要引导学生“做主人,乐于学,得方法,入轨道。”为此,我们要切实抓好以下三方面:    1培养初中生养成勤于阅读、积累的习惯    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之一,是教师对课文“分析”过
期刊
历史课采用多媒体手段,能使课堂内容直观、形象、生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对改革历史教学,优化课堂结构,起到了独特的作用。现就初中历史第四册第十五课《蒋家王朝的覆灭》,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 采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兴趣,进行思想教育    众所周知,多媒体形象直观,图文声并茂,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富于变化。用其进行历史教学,能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引起学生好奇心,增强求知欲,
期刊
【摘要】逆反心理是教育工作中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拟就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和疏导,作一些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逆反心理;成因;疏导;中学生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在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在中学生当中,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对学校的教育内容不感兴趣或较少感兴趣,对师长的正面要
期刊
1语文课堂教学——师生情感投入的乐园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缺少不了情感的投入,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极为丰富,有文章作者的情感,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故事情节本身固有的情感,还有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只有当这些情感互相交融,产生共鸣时,一节课才会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而学生正是在这种享受中,才能健康地、自由地、主动地发展。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阅读教学的认知过程中,学生情感也会随时参与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是较普遍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所写的事物认识肤浅,或根本不了解。  学生的作文能力不仅仅限于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上,实际是知识、语言、认识等方面的综合。作文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平时积累材料的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上。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从以上几方面进行训练。在构成作文能力的诸因素中认识能力是基础,更应得到重视。  训练培养小学生的认识能力
期刊
曾听说,一个美国教育代表团在我国内地听一位优秀语文教师的课,课上,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学生均给予了满意的答复,师生配合得天衣无缝、相当完美。课后,执课教师、陪同领导都感觉良好:让老外们感叹吧!可当大家征询美国同行的意见时,他们并没有给予预期的赞美却说了句很突兀的话:“中国孩子很乖巧,既然什么都会了,还能忍受着上完这节课。”细细品味,我们品出他们的弦外之音是相当体面地抨击了我们现行公开课中的涂脂抹粉
期刊
仅仅掌握辨析病句的四种基本方法(主干枝叶梳理法、逻辑意义分析法、造句类比法、语感审读法)是不够的,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我们在辨析修改病句时,发现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语病,命题者常常在那里设置“误点”,如果我们能注意命题者的这一“用心”,就会“识破”语病,迎刃而解。下面介绍辨析语病的八种便捷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1删除介词法    遇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子,首先考虑它是否有主语。因为用了介宾短语,
期刊
1发挥多媒体的材料处理功能    在数学教学中,为贴近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经常将学生生活中的材料和他们身边的事物引入课堂中。很多时候,如果直接将客观事物摆在学生面前,虽然做到了教学的直观,但不利于教学的展开——因为数学知识是抽象的,现实生活并不等于数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对学习材料进行数学化处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建构科学的数学概念。  如在小学数学中教学角、直线、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