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南工业大学2009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重点课题“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研究”系列成果之一[课题编号:091302];湖南工业大学2009年度成人教育研究项目资助一般课题“成人高等教育人文教育实施策略研究”系列成果之一[课题编号:0913]。
【摘要】 隐性课程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其内容极其丰富。显性课程的实施总是伴随着隐性课程的实施,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影响学生的全面成长。隐性课程的开发极其复杂,但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持久性。其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别,隐性课程的开发是意义重大、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关键词】 隐性课程;高校隐性课程;显性课程
1 问题的提出
隐性课程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不是课内学科课程,也不等于以实践为主的活动课程,而是一种寓教育于环境的“潜在课程”,是通过学校的环境、设施、气氛及教风、学风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启迪和感染。隐性课程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其内容极其丰富,而隐性课程的接受机制往往是无意识心理,因此,隐性课程的开发极其复杂,但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持久性,其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别,所以,隐性课程的开发又是意义重大、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1972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这里所提到的“完善的人”,毫无疑义是包括了人格的完善。只有那些具备了一定的文学修养的人,才能深刻理解人类的悲欢与痛苦;只有掌握了丰富的历史事实的人,才能反思和总结过去,畅想带给人类快乐和幸福的未来;也只有那些打下良好的哲学基础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有理性的睿智者。而这些能完善人格因素的成分,显然无法全部从显性课程中获取,它们需要通过隐性课程的修习,通过潜移默化的感染,植入于受教育者的心灵之中。
隐性课程是大学的精气神,其习得如精气神的修炼,必须要亲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大学与大学的差距表面上看似乎是师资队伍、图书设备和校园环境的差距,深层次上是隐性课程的差距。张楚廷先生曾说“隐性课程是区别大学水准、大学档次的根本标志,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一所有着自己独特文化的学校,是经过历史的积淀、文化的砌构形成自己隐性人文精神的。……学校与学校之间,论常规课程,论教学计划表,几乎是没有多少差别的;然而。论隐性课程,论隐性文化,学校与学校的差别就可能很大。某些学校的珍贵之处就在其高质量的隐性课程。”现在提出的“北大人”、“清华人”,这些都是因为他们学校已形成了各自的隐性文化,也是北大、清华隐性课程建设得好的重要原因。
加强高校隐性课程建设,必将有助于落实高校办学理念,推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丰富高校课程内涵,对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隐性课程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课程研究领域出现的新概念,一说是杰克逊1968年在其《课堂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另一说是奥弗利1970年在其所编的《自发课程:及其对儿童的影响》一书中提出的。其实,隐性课程的思想早在二十世纪初杜威和克伯屈的著作中就已出现。杜威认为,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正规课程,还学到了与正规课程“不同的东西”,即“附带学习”,这种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比正规课程的学习更加重要。杜威的弟子克伯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附学习”和“副学习”,认为“附学习”或“副学习”是比较概括的理想、态度及道德习惯的习得,它是逐步为学生获得的,一经获得就将持久地保持下去,影响人的一生。1972年,布卢姆在《教育学的无知》一书中使用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这对概念,并说历来的课程研究忽视了隐性课程。布卢姆指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品质、习惯、态度方面),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能保持得更久。至此,隐性课程逐渐成为国际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当今西方课程领域中崛起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在我国,把隐性课程正式纳入课程之列加以考虑,则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虽然国内对隐性课程的研究日益重视,但与西方在此领域的研究相比,重视程度仍显不够,并且研究也稍逊一筹。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高校的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求高校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以对学生全面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重视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文中提到的工作意见和要求对隐性课程在大学生德育方面的功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强调,也对各高等学校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当前,重视开发并充分利用隐性课程,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已成为当代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在我国正展开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诸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学术性的发展目标,对隐性课程开发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另外,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隐性课程的开发研究拓展了课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使课程研究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尤其在国外,隐性课程研究已成为课程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高校隐性课程开发建设势在必行。
【摘要】 隐性课程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其内容极其丰富。显性课程的实施总是伴随着隐性课程的实施,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影响学生的全面成长。隐性课程的开发极其复杂,但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持久性。其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别,隐性课程的开发是意义重大、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关键词】 隐性课程;高校隐性课程;显性课程
1 问题的提出
隐性课程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不是课内学科课程,也不等于以实践为主的活动课程,而是一种寓教育于环境的“潜在课程”,是通过学校的环境、设施、气氛及教风、学风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启迪和感染。隐性课程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其内容极其丰富,而隐性课程的接受机制往往是无意识心理,因此,隐性课程的开发极其复杂,但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持久性,其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别,所以,隐性课程的开发又是意义重大、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1972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这里所提到的“完善的人”,毫无疑义是包括了人格的完善。只有那些具备了一定的文学修养的人,才能深刻理解人类的悲欢与痛苦;只有掌握了丰富的历史事实的人,才能反思和总结过去,畅想带给人类快乐和幸福的未来;也只有那些打下良好的哲学基础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有理性的睿智者。而这些能完善人格因素的成分,显然无法全部从显性课程中获取,它们需要通过隐性课程的修习,通过潜移默化的感染,植入于受教育者的心灵之中。
隐性课程是大学的精气神,其习得如精气神的修炼,必须要亲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大学与大学的差距表面上看似乎是师资队伍、图书设备和校园环境的差距,深层次上是隐性课程的差距。张楚廷先生曾说“隐性课程是区别大学水准、大学档次的根本标志,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一所有着自己独特文化的学校,是经过历史的积淀、文化的砌构形成自己隐性人文精神的。……学校与学校之间,论常规课程,论教学计划表,几乎是没有多少差别的;然而。论隐性课程,论隐性文化,学校与学校的差别就可能很大。某些学校的珍贵之处就在其高质量的隐性课程。”现在提出的“北大人”、“清华人”,这些都是因为他们学校已形成了各自的隐性文化,也是北大、清华隐性课程建设得好的重要原因。
加强高校隐性课程建设,必将有助于落实高校办学理念,推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丰富高校课程内涵,对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隐性课程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课程研究领域出现的新概念,一说是杰克逊1968年在其《课堂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另一说是奥弗利1970年在其所编的《自发课程:及其对儿童的影响》一书中提出的。其实,隐性课程的思想早在二十世纪初杜威和克伯屈的著作中就已出现。杜威认为,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正规课程,还学到了与正规课程“不同的东西”,即“附带学习”,这种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比正规课程的学习更加重要。杜威的弟子克伯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附学习”和“副学习”,认为“附学习”或“副学习”是比较概括的理想、态度及道德习惯的习得,它是逐步为学生获得的,一经获得就将持久地保持下去,影响人的一生。1972年,布卢姆在《教育学的无知》一书中使用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这对概念,并说历来的课程研究忽视了隐性课程。布卢姆指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品质、习惯、态度方面),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能保持得更久。至此,隐性课程逐渐成为国际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当今西方课程领域中崛起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在我国,把隐性课程正式纳入课程之列加以考虑,则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虽然国内对隐性课程的研究日益重视,但与西方在此领域的研究相比,重视程度仍显不够,并且研究也稍逊一筹。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高校的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求高校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以对学生全面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重视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文中提到的工作意见和要求对隐性课程在大学生德育方面的功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强调,也对各高等学校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当前,重视开发并充分利用隐性课程,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已成为当代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在我国正展开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诸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学术性的发展目标,对隐性课程开发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另外,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隐性课程的开发研究拓展了课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使课程研究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尤其在国外,隐性课程研究已成为课程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高校隐性课程开发建设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