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读“沼泽”,轻松授生以“渔”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aaaa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湘版小学音乐新教材的推广使用过程中, 笔者发现了一个普遍的问题: 在教唱歌曲时, 教师们几乎没有视唱歌曲曲谱这一环节。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演唱歌曲时大多含糊其辞, 跑音跑调。这种普遍存在的“回避识读乐谱知识”现象成为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一大误区。身为一线音乐教师, 撰写本文旨在探寻“回避识读乐谱知识” 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与广大同行分享。
  
  笔者近半年来听了不少小学高年级音乐课, 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 在教唱歌曲时, 教师们采用的方法都是用母音哼唱几遍, 再唱歌词, 几乎没有视唱歌曲曲谱这一环节。最后学生演唱歌曲时表现出来的效果大多是含糊其辞,跑音跑调。我想, 这种“回避识读乐谱知识” 的现象并不是新课改所要的结果。身为一线音乐教师, 仔细探寻其中的原因就会发现这一普遍现象的产生源于授课者对新课标的误读, 没有深挖教材, 理解教材编写者的真正意图, 让教学走入了错误的“沼泽”。那么, 如何才能走出误读“沼泽”, 解决“回避识读乐谱知识” 的问题呢?
  一、问题产生的根源
  新课程的总目标体现在三个层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在知识与技能层面第二点中课标是这样表述的: 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 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 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那为什么在我们的教学中却出现广泛的“回避识读乐谱知识” 现象呢? 原因有三:
  (一) 我们面对一次全新的课改, 使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 教师们看到的新型示范课都是使用新的教学方法,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创新思维, 用的是新颖的方法,而不是用传统的方法让别人觉得自己过时了, 跟不上课改的步伐。
  (二) 对新课标的解读不准确, 记得我们接受新课程培训时培训老师说“要淡化知识与技能训练”, 重在实现音乐学科的审美功能。就是这句“淡化知识与技能训练” 让不少教师觉得课堂上教授音乐知识都是新课标反对的教学行为。
  (三) 老师们对新教材的知识构建特点还没有掌握, 如何详略得当处理教材内容, 综合运用这些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 还没有找到有效利用新教材实践新课标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 我们要认识到识读乐谱知识的重要性
  作为老师, 我们对学生应该“授之以渔”, 而不是简单的“授之以鱼”。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唱某几首歌曲就了事, 而是教给学生掌握自己把书面音乐作品变成声音作品的方法。根据课标要求, 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具备了视唱简单曲谱的能力。所以, 我认为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 视唱曲谱教学环节尤为重要。
  (二) 寻找识读乐谱教学的有效途径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根据这一特征去寻找识读乐谱教学有效途径, 而不是采取回避和放弃的态度。要以听觉为首, 遵循“由音及形” 的原则, 即先体验音乐后学音符。众所周知, 学唱一首歌曲, 首先用听、哼唱的方法熟悉几遍是有必要的, 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有个初步的印象,产生一定的感情。但是,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学唱一首歌曲, 最简洁可行的方法就是视唱曲谱法。学生学唱歌曲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地视唱曲谱, 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在较难的地方进行适当指导,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素养包括一定的音乐技能, 视唱技能就是其中的一种, 如果老师不教学生认识乐谱, 那么, 学生面对书面音乐时永远只是瞎子, 无法自主地把他们变成声音作品。所以, 我们要做的就是就是授之以“渔”, 让他们掌握将音乐书面作品变成声音作品的最基本的能力。要做到“授生以渔” 不妨试试以下几种途径:
  (1) 由浅入深, 不盲目增加难度
  湘版新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按音高规律识读乐谱, 每个学期学习几个音符, 各种节奏型和节拍类型也都是逐步渗入, 各学期的知识点不多, 老师们应该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 不要急功近利地一股脑将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等同类知识想在
  一、两节课内就填进学生的脑海里;而是将这些知识点与学习的音乐作品有机进行结合, 才可能让学生较牢固地掌握这些基本音乐知识。
  (2)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行活动式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音乐也是如此, 要将枯燥无味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放在适当的音乐活动中才能让学生产生出兴趣, 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音响与概念统一, 以听觉为首, 由音及形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由音及形” 的原则, 即先体验音乐后学习乐谱。例如在学习《祖国在我心中》一单元时, 其中有学唱《国歌》和认识三连音等内容, 根据学习音乐“由音及形” 的原则,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就应该将学唱《国歌》放在前, 再根据《国歌》的歌曲意境让学生感受到三连音像奔腾的马蹄声。这样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贯穿着学生的情感参与过程, 记忆就变得更加简单和恒久了。
  面对课改, 我们一线教师如何正确地把握教学的精准度, 是值得我们常常反复实验、反复思考的问题。所以,我们要领悟课改精神, 熟悉课标要求, 读透教材, 在这个大方向的正确引导下, 在教学过程中多进行反思, 常常微调自己的教学方向盘, 以免出现逐渐的偏离、迷失教学方向的现象。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国内对外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日趋关注。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如何以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指导教学不断提高外语教学水平的问题。本文以日语为主例,试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日语学习中主要体现出的文化差别,并结合实践教学提出了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一些举措,希望对现阶段日语教学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文化差异 语言学习 日语  引言  语言是社会工具,
在美术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当学生看到一幅比较有意义的或有新意的美术作品时,于是感叹作者的构思之奇妙画面之精妙,感叹之余总是加上一句“好”“有趣”之类的评价。对于这样的去欣赏或评价一幅作品也无可厚非,可作为一名从事美术教学的专业教师总是要以美术欣赏的角度努力的告诉他们作品的美妙之处何在的。  当今社会国民素质亟待提高,继承本土文化、学习外来文明科学技术是提高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美术作品是一个
1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出现在互联网上。而由于经费、收益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原因,这些数字图书馆系统都在相对封闭的体制内运行,各种图书元数据库大都以结构化数据的形式存储在各种大型数据库中,不同馆际之间的互操作性很差。各自封闭的数字图书馆系统不适应网络社会知识开放、共享的趋势。虽然很多网络图书馆通过中间件技术或者数据库授权的方式实现这些数据的远程访问,但这种访问需要
作为展示科技信息和创新成果的平台,科技期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成果和科技创新水平。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今天,科技期刊更成为了我国科技界走向国际的重要窗口。据统计,我国现有2000多种科技期刊,但在国际上却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没有形成大的影响,归根到底是我国的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偏低。究其原因,除了期刊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外,科技期刊编辑的能力、水平和素质在影响期刊质量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充分发挥
2008年2月16日,一场持续了数年之久的HD DVD与蓝光格式大战,终于以东芝宣布放弃HD DVD格式,Sony领导下的蓝光阵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告终。但是,高昂的价格依旧是蓝光在国内市场迟迟未能普及的最重要的原因。就在HD DVD倒下的第二天,我们收到了Sony在国内推出的蓝光普及机型——BDP—s300。虽然BDP-S300 4999元的价格依旧不能被许多家庭所接受,但至少我们看到蓝光播放机
近日,总部位于美国洛杉矶的3D打印火箭公司Relativity Space宣布拿下首个商业订单。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报道,Relativity Space与加拿大卫星通信公司Telesat达成协议,后者正在建设低轨道卫星星座,Relativity Space正在开发的3D打印火箭Terran 1将承担部分发射任务。  低轨道卫星系统是指多个卫星构成的可以进行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型卫星系统,一般来说,要让
【摘 要】今天的老师很忙,在各种压力下,忙于备课,忙于“传道、授业、解惑”,但能让学生感动的老师又太少,多年后学生回忆老师,可能会觉得当年的老师太急功近利。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最高境界又是什么?真值得我们广大老师好好想想。  【关键词】教育理念 提升 反思 关注  《理解的幸福》是青少年美德书里的一篇文章,偶然读到,我泪流满面,为作者的不幸遭遇,为老师的细心周到。  我是一位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一直
虽然已过立春但二月底的重庆依然寒风料峭。  采访严先生的家来自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节后的一天,我们接到了一位读者的电话,说他准备选购一台大尺寸的液晶电视替换客厅中表现不尽人意的一台老款等离子电视机,希望我们能提供一些参考建议,在经过多次的电话沟通和到家电卖场的亲身体会最终他选择了东芝最新面世的52XF300C液晶电视机。  在交流中得知严先生是一位非常“狂热”的家用科技产品的发烧友,于是便有了我们
9月16日,vivo NEX系列新机NEX 3 5G智慧旗舰在上海NEX SPACE正式发布。这款集结了多项突破性技术的全新力作,不仅搭载5G通信技术,更延续NEX品牌一贯追求的创新基因。整场发布会非常紧凑,公布的很多新技术都较为让人兴奋,接下来我就发布会上感受到的,个人比较感兴趣的,几个隐藏在硬件规格后面的创新点跟大家聊一聊。 5G背后的故事  5G这种全新的通信技术落实到手机上其实会遇到很多问
挪威首都奥斯陆正尝试在中心街道禁止汽车  孩子们在主干道上踢足球;游客们若无其事地站在街道中间拍照;从餐馆到小广场人满为患,但看不到一辆汽车、摩托车或公共汽车。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威尼斯,是我去过的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学生时代,我和一个朋友在暑假搭顺风车去了那里。那座意大利城市当然独一无二,因为是建在一系列小岛上的,但耳目一新的体验,就是可以在不躲避车流的情况下漫步。  过去100年里,汽车已经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