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藩镇类型及其动乱特点(上)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cun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隋唐五代:盛衰治乱变奏曲(十六)
  唐后期的政治与社会问题,除宦官问题外,还有藩镇问题。
  唐代藩镇的设置,是由开元、天宝时期的周边节度使和内地采访使,在安史之乱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演化形成的行政实体。它们演变的渊源不同,在整个藩镇形势中的地位各异,因而形成了若干各具特色的类型。
  首先,安禄山起兵于河朔,战乱平息后,河北地区仍由安史旧部统领,并出现了割据自雄的局面,迄唐亡不改,流风及于河南部分地区;同时,为抗击安史叛乱,中原地区亦相继置镇,战后不仅未能罢去,反而作为与河朔抗衡的武装力量而长期存在。战争期间,边防军悉师赴东,吐蕃、党项乘虚而入,战乱甫平,唐廷调集大批兵力驻守西北,遂成重镇,后南诏勃兴,西南边陲亦为军事要区。以上三处都是重兵集结之地,唯东南诸道,战时虽亦设镇,但因无重大军事需要,养兵不多,故成为唐朝的财源
  之地。


  《资治通鉴》记载晚唐杜牧的《战论》《罪言》,分藩镇为四类:河北诸镇为一类,是割据的中心地带;防遏河北骄藩的中原诸镇为一类;西北边镇及东南诸藩则构成另外两种类型,所谓“咸阳西北,戎夷大屯,嚇呼膻臊,彻于帝居,周秦单师,不能排辟,于是尽铲吴、越、荆楚之饶,以啖兵戍”a。
  杜牧描述的这种藩镇形势,在中唐名相李吉甫《元和国计簿》中亦有体现。他所说的“皆藩镇世袭”的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沧景、淮西、淄青等镇,即杜牧所言河北镇;“皆被边”的凤翔、鄜坊、邠宁、振武、泾原、银夏、灵盐、河东等镇,即杜牧所言“咸阳西北”诸镇;东南八道四十九州即杜牧所言“吴、越、荆楚”等镇;此外,他未提的藩镇,则多为杜牧所言中原藩镇。b
  上述带有明显地域差别的藩镇分类,比较实际地体现了各类藩镇与唐中央的政治、军事和财政关系,也大体符合自安史之乱平定迄黄巢起义爆发这一时期的藩镇形势。根据这种分类,可将九世纪初《元和郡县志》所列四十四个藩镇分别归类如下:
  1.河朔割据型(简称河朔型):魏博、成德、卢龙、易定、沧景、淮西、淄青。
  2.中原防遏型(简称中原型):宣武、忠武、武宁、河阳、义成、昭义、河东、陕虢、山南东、河中、金商。
  3.边疆御边型(简称边疆型),分西北疆与西南疆两部分。西北疆有:凤翔、邠宁、鄜坊、泾原、振武、天德、银夏、灵武。西南疆有:山南西、西川、东川、黔中、桂管、容管、邕管、安南、岭南。
  4.东南财源型(简称东南型):浙东、浙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荆南。
  当然,上述分类只代表一种基本趋向,具体到某个藩镇的归属,有的可能有两重性,有的可能因藩镇的废置、合并及割据形势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但一些典型藩镇的基本特点则是明显而稳定的。因此,我们主要就这些典型藩镇的基本状况及其与中央的关系作一考察。


  首先研究河朔型。在前举元和时河朔型藩镇中,除幽州(卢龙)镇为开元时缘边十镇之一外,成德、魏博、淄青、淮西皆安史之乱期间或平定后所置,易定、沧景建置更晚,约在德宗初年。其典型代表为河北平原上的魏、镇、幽三镇。元和以后,其他藩镇或灭或附,唯此三镇绝而复苏,强梁迄于唐末。
  河朔型藩镇有三个基本的特征。政治上,藩帅不由中央派遣而由本镇拥立。如魏博、成德、卢龙三镇节度使前后凡五十七人,唐廷所任者仅四人,其余都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或偏裨擅立。财政上,赋税截留本镇而拒不上供中央。军事上,养蓄重兵,专恣一方,并倚之作为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凭借。大历、建中、贞元、元和、长庆时,唐廷皆与河朔诸镇发生过激烈战争,均以唐廷的屈辱告终。据《资治通鉴》记载,从广德元年(763)到乾符元年(874)的一百一十余年间,共发生过一百七十一起藩镇动乱,河朔凡六十五起,在四类藩镇中居首位。
  但是,我们能否因此就视河朔诸镇为“其政治、军事、财政等与长安中央政府实际上固无隶属之关系,其民间社会亦未深受汉族文化之影响,即不以长安、洛阳之周孔名教及科举仕进为其安身立命之归宿”的夷狄之邦,从而得出“当时大唐帝国版图以内实有截然不同之二分域”a的结论呢?显然不能。因为这样就把河朔割据绝对化了,就抹煞了它们与中央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量事实表明,唐朝的政策法令在河北地区亦有施行。比如,河北地区州县行政区划的改易和废置、官吏员额的增减,唐廷的敕令就起到一定作用。甚至河北官员也有从中央调进或征出的。只因时人对河朔的歧视,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在一般公私记载里大都削而不载。元和末,克定两河,乌重胤针对河朔“刺史失其职,反使镇将领兵事”的情况上奏说:“所以河朔六十年能拒朝命者,只以夺刺史、县令之职,自作威福故也。”a这从侧面反映出河朔地区的刺史、县令并非都与节度使同流合污。是否因为他们的任免与中央关系密切些,值得探讨。
  进士科也是河朔型藩镇文人的仕途。幽州人王仲堪大历七年(772)举进士及第。卢龙节度使刘怦的儿子刘济“游学京师,第进士”。魏州人公乘亿“以辞赋著名”,垂三十举而及第。淄青郓州人高沐贞元中应举进士科。
  河朔型藩镇不输王赋,但仍实行两税法。建中元年(780),黜陟使洪经纶在河北推行两税法期间,还曾在洺州树立碑铭,在魏博裁减官卒。贞元八年(792),朝廷派秘书少监常咸往恒、冀、德、棣、深、赵等州,中书舍人奚陟往申、光、蔡等州宣慰赈济诸州遭水灾的百姓,敕令其赈给与赐物“并以所在官中两税钱物、地税米充给”b。贞元十八年(802)七月敕又云:“蔡、申、光三州言:春大水,夏大旱。诏其当道两税除当军将士春冬衣赐及支用外,各供上都钱物已征及在百姓腹内者,量放二年。”c这些材料都是河朔型藩镇亦按两税法征税的有力证据。
  唐朝中央在各镇设有监军院,各镇在长安亦置进奏院。唐廷不能任派河朔型藩镇节度使,但诸镇藩帅的拥立,毫无例外地都要得到监军使的认可,并由他们奏报中央批准。监军院与进奏院不仅构成了中央与骄藩之间联系的桥梁,而且也成为唐廷在割据地区施行统治以及骄藩在政治上奉事朝廷的象征。唐廷與河朔藩镇的战争多围绕藩帅的任命、旌节的授予展开,建中年间如此,元和时亦然,故王夫之说:“(吴)元济岂有滔天之逆志如安、史哉?待赦而得有其旌节耳。王承宗、李师道亦犹是也。”a这一事实说明河朔诸镇既企图游离于中央统治之外,又不能彻底否定中央政权。总之,如果我们把前述河朔型藩镇企图摆脱中央集权的政治倾向称为游离性的话,那么,它们这种不否定中央统治的特点则可称之为依附性了。可见,河朔型藩镇具有游离性与依附性并存的特点,不能把它们的割据绝对化。   河朔型以外的中原、边疆、东南型藩镇都是非割据性藩镇。其中仅泽潞刘稹(中原型)、夏州杨惠琳(边疆型,西北边)、西川刘辟(边疆型,西南边)、浙西李錡(东南型)曾有短暂叛乱。总的来说,这里是“顺地”,而非“反侧之地”。在这一点上,它们具有一致性。然而,它们之间又有很多不同,其中尤以中原型藩镇最为
  复杂。
  中原型藩镇以宣武、武宁、忠武、泽潞、河阳、义成等为典型代表。这一带在安史之乱期间是厮杀最激烈的战场,这些藩镇一般是由战争期间临时所置军镇分合变化而来的。
  从地理位置上看,河朔、东南、关中犹如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中原型藩镇正居于三角形的中心,具有控扼河朔,屏障关中,沟通江淮的重要战略地位。平时这一带“国家常宿数十万兵以为守御”a,“严备常若有敌”b,战时则受唐廷调遣去征讨骄藩。汴宋、武宁、陕虢等处在漕运干线上,“东南纲运输上都者,皆由此道”c。因而它们在保护中央财源上也有重要意义。
  这种客观状况势必要求中原诸镇保持强大的军事防务。由于“兵寡不足惮寇”,其兵力甚或时有所增。大历末,马燧经营河东,有“选兵三万”。元和时,因讨成德王承宗,“耗散甚众”,及朝廷派王锷去“缉绥训练”,一年后,“兵至五万人,马有五千匹,器械精利,仓库充实”d,受到表彰。贞元初,徐州一度罢镇,地迫于寇,经费困顿,宰相李泌陈述利害说:“东南漕自淮达诸汴,徐之埇桥为江、淮计口”,徐州若失,“是失江、淮也”。他建议置重镇于徐州,“夫徐地重而兵劲,若帅又贤,即淄青震矣”。这个意见被德宗采纳,“繇是徐复为雄镇”e。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中原诸镇重兵驻防的现实必然性。否则,“苟不修其军政,合其大势,制其死命,则不足以辍东顾之忧”⑥,担起“实制东夏”之责。
  军事上的重镇必然造成经济上的重负,中原型藩镇的情况正是这样。虽然在战争状态下,按规定朝廷要付一笔“出界粮”,但本道军费并不因此而减,还要另加“资遣”,故而耗费更巨。所以杜牧说:“河东、盟津、滑台、大梁、彭城、东平,尽宿厚兵”,“六郡之师,厥数三亿,低首仰给,横拱不为,则沿淮已北,循河之南,东尽海,西叩洛,经数千里,赤地尽取,才能应费”a。“赤地尽取,才能应费”,正是李吉甫在《元和国计簿》的中央预算中,于中原型藩镇只字不提的原因所在。
  军事上、财政上的这些特点,使中原型藩镇动乱具有复杂性。由于这里是用武之地,节度使多系武人,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一批骄悍的藩帅,如刘玄佐、韩弘等。他们在讨伐叛镇的战争中获得帅位,乘机发展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又利用朝廷借之镇遏骄藩的需要而拥兵自重,“逢时扰攘”,“乘险蹈利”。但它们仍不失为朝廷制遏河朔型藩镇的武力屏障。如刘玄佐在宣武,淄青“(李)纳惮其心计”b。韩弘在那里也是“镇定一方,……威望甚著”c。于頔在襄阳,“时吴少诚张淮西,独惮頔威强”d。柳宗元曾一針见血地道出中原型藩镇的复杂情形:“将骄卒暴,则近忧且至,非所以和众而乂民也;将诛卒削,则外虞实生,非所以捍城而固圉也。”e
  中原型藩镇动乱凡五十二起,仅次于河朔而居第二位,其中兵变达三十二起。
其他文献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漱玉词》)【品读】  读李清照,最好先读读她的“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点绛唇》)”,读读她的“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减字木兰花》)”,再读读她的“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剪梅》),“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
期刊
泡茶之水怎么煮  陆羽毕竟是茶圣,不仅讲了山水、江水、井水的区别,也对煮水做了详细的论述。《茶经·五之煮》中写道:“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其实茶圣的训诫,用大白话说就是水一定要烧开,但不要开过了头。  为什么煮水过“嫩”和过“老”都不行呢?这与煮水过程中矿物质离子的变化有关。没有经历《茶经》中所讲的“一沸”“二沸”“三沸”的过
期刊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种种巨变,家庭的功能和意义需要重新被理解、思考和定位。有人曾提出,在这种环境下,家风是否还有意义,甚至于家风还有存在的可能吗?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最有力的并不是理论上的探讨,而是实践事例的支持。梁启超一家的家风,正是一個极其有力的例证。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学问贯通中西,融汇古今,堪称中国近代学术转型的代表
期刊
人称板桥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而画中以竹兰石三君子为主体,其他如菊、梅等只是偶有涉笔而已。在三君子之中,竹为第一,其次兰,再次石,竹是板桥最喜爱和画作最多的君子形象。先说竹。  竹易于在庭院栽培成林,造就幽雅的起居小环境,且挺拔有节,与人的气节相合,又枝叶丰茂,与风声雨声交响,皆足以引起诗人的联想和情趣。板桥喜种竹赏竹,画竹颇多,题画亦多。在《郑板桥集·补遗》所收题画中,有题画竹六十九则,题画
期刊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期刊
丝绸之路,也许是古代华夏文明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西出玉门关,穿越白龙堆沙漠,来到罗布泊西北缘的古国楼兰,溯孔雀河而上,抵达尉犁、渠犁(今库尔勒),再经由轮台、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至疏勒(今喀什),这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是古丝路北道。到了唐代,因为天山北麓西行之路的开通,这条路成为了中道。然而,无论汉还是唐,这条横越大漠流沙的古道都是丝路最精彩的篇章,因为有太多的历史人物行走过这条道路
期刊
碑者,悲也。古者悬而窆b,用木,后人书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自秦汉以降,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而又易之以石,失其称矣。余之碑野庙也,非有功德政事可纪,直悲夫甿竭其力c,以奉无名之土木而已矣。  瓯越间好事鬼d,山椒水滨多淫祀e。其庙貌有雄而毅、黝而硕者f,则曰将军;有温而愿、皙而少者,则曰某郎;有媪而尊严者,则曰姥;有妇而容艳者,则曰姑。其居处则敞之以庭堂,峻之以陛级g。
期刊
经过黄巾农民起义的打击,东汉王朝名存实亡,代之而起的是军阀混战,群雄逐鹿。由于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一些豪强地主和世族势力迅速膨胀,他们不仅家财万贯,而且拥兵自重,成为地方的实力派。在混战中形成的魏、蜀、吴三国政权,都是依靠豪强世族建立起来的。但是,这三国的统治者明白,对于豪强世族,既要依靠,又要限制,以防止他们操纵朝政,这就决定了三国时期监察制度的新特点。这里,集中讲一讲曹魏的情况。  如果单
期刊
中国古代公文为中国文学史贡献了很多名篇。但其中也有一些泥沙俱下的粗制滥造,或者说名不副实之作。本文所举的“隋炀帝的诏书”“奕山的奏折”以及陶穀的“禅让文”就属此类。从这三篇公文中,我们应该得到的启示是:今天的公文写作者应该说实话、真话和有思想的话,以对历史、国家、人民负责的态度,和对文字、人生的敬畏,认认真真写好每篇公文。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临淄人主父偃云游诸国徒劳无果后来到长安,在依
期刊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①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持,郊郭之内,无乘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②爱,给一果下马③,常服御④之,举朝以为放达。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及侯景之乱⑤,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赢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喷陆梁⑥,莫不震慑,乃谓人日:“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其风俗至此。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