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教师实现“用教材教”,深入研读教材,主动挖掘梳理法治教育内容,立足学生生活经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开发多元评价方式,将法治教育延伸至学生的家庭与社区生活。如此,才能提升低年段法治教育效果。 关 键 词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用教材教;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9)08-00-03 品德课程更名为“道德
其他文献
目标: 1.通过游戏理解“种子变树木”,进一步感知“种子、苗苗、花朵、树木”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空间变换概念。 2.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准备: 1.磁性底板一块(如图1)。 2.分别贴有种子、苗苗、花朵和树木贴纸的磁性小积木若干。其中“种子”13块,“苗苗”14块,“花朵”14块,“树木”10块(如图2)。 玩法: 1.幼儿游戏前,两人协商谁先摆放“种子”积木。先放的幼儿可将
设计意图: 绘本《叮咚——是谁呀》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故事情节简单,绘本的开始部分讲述了小动物到小宝家去做客的情节,后面呈现了小宝过生日的惊喜,使故事出现了小高潮;二是对话重复,在绘本中出现最多的是小宝说的“你好,你好,请进,请进,我在等你哦”和动物说的“小宝,祝贺你”,语言具有一定的韵律感和重复性;三是绘本中出现了许多动物形象,有小班幼儿比较熟悉的母鸡、小狗、小猪和小兔,也有不太熟悉的袋鼠、
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一个生态变迁的过程,他们会面临种种挑战。以往我们在帮助孩子应对这些挑战时,往往比较重视孩子的知识准备、习惯养成等,而比较忽视孩子面临这些挑战时的心理感受。通过对家长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孩子入小学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有62.84%集中在情绪方面,但家长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做相应的准备。而从对小学方面的调查来看,有34%以上的一年级新生出现不适应现象,表现出学习兴趣低落、恐惧、焦虑
随着信息化技术与网络宽带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应用已经甚为普及,即时通讯、网络社区、电子书、微博、微信等浪潮一波一波汹涌而来,公交车上、地铁站、餐馆甚至马路上,随处可见对着手机说话、聊天、收邮件、刷微博的人。运用智能手机开展相关工作,也应是幼儿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大趋势。之前虽有一些机构开发出了手机端幼儿教育应用产品,但大部分停留在育儿知识、儿歌、古诗和识字等内容的单向提供上,没有与云计算技术结
摘 要 文本分析是教师研习教材和课标的过程,也是应用于教学的基本工具。在教学实际中,文本分析以教材和课标为重要载体嵌套于课程环境下,对游戏教学设计有着独特的启示作用,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挖掘,以帮助教师优化游戏教学设计,创新游戏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的独特价值。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文本分析;游戏教学;游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
秋意渐浓,我和孩子们收集了各式各样的落叶,然后一起把叶子擦干净,细心地夹在书里压平。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树叶有了很多新的发现,如树叶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所以他们对即将利用树叶开展的活动充满期待。当我出示范例并示范将纸覆盖在树叶上用蜡笔平涂的方式制作“树叶身份证”时,孩子们都格外兴奋,迫不及待地选择材料开始操作。 “老师,琳琳破坏叶子!桌上都被她弄脏了!”忽然有人“告状”。很多孩子
1.重新审视已有的教育活动目标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应该明晰制订教育活动目标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拍球活动指向的是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以及专注、坚持等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培养。至于最终孩子们能否如教师期盼般表演出令人震撼的篮球操,并不是该活动的本质诉求,而只是可能产生的一个外显结果。案例中教师组织拍球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看到别的幼儿园孩子精彩的拍球表演而感到震撼,所以也想让本园大班幼儿
我们通过观察发现,许多教师在指导幼儿的建构游戏时,要么过度追求结果,严格把控幼儿建构的内容和形式,以致压抑幼儿的创造性表达;要么对幼儿的建构游戏听之任之,不加干预,以致错失许多教育机会。基于上述现状,我们有必要思考:教师应该如何支持幼儿的建构游戏,何时支持以及采取什么方式去支持?教师如何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挖掘建构游戏中的生长点,促进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以下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或许会给我们些许启发
每年学费高达10万元人民币的南京某国际幼儿园引来了人们的热议。 “天价幼儿园只是幼儿教育乱象中的缩影。”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采访时称,目前全国3~6岁的学前儿童有近6000万名,但是《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只有2179万名入园就读。实际上,从1995年开始,近10年来,包括适龄儿童入园率、幼教师资等幼儿教育的各项指标都在逐年下降。在各地调研的过程中,储朝晖发现幼儿教育
为了寻求幼儿园学习活动中时间空间、学习资源、组织方式上的突破,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上海徐汇区教育学院学前学习研修中心组带领区域内的幼儿园开展了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逐渐发生了转变。他们感受到了项目活动中幼儿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及其与真实世界联系、跨学科学习、面向未来等核心要素。本期刊登的几篇文章呈现了他们对项目活动的探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不再是“教”幼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