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画论思想研究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阳修作为宋代的文坛领袖,他的画论、文论以及书论都有着卓越的见解,于宋朝有先导作用。欧阳修无论是在文坛中的“力矫积弊”、书论中的“尚意”,还是画论中的“求神似不求形似”,其理论与见解是北宋文人风尚的代表。
  一、时代背景
  在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动乱纷争后,民生凋敝,文化艺术领域遭到严重的破坏,而北宋的建立及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为书画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条件,比如,北宋初期,宋太宗设立的翰林图画院培养了大批艺术素养极高的宫廷画家和画工。由于图画院的政治性、礼教功能性要大于艺术性,因此,大多北宋人认为绘画是一种“工具”。
  欧阳修的画论蕴含着北宋文人的思想情趣,这与其之前的书论有着密切关系。宋初的书坛面临着墨迹的大量遗失,后来又出现了“趋时贵书”的现象。欧阳修正是在此窘境之下挑起自己的责任:“圣宋兴百余年间,雄文硕学之士相继不绝,文章之盛遂追三代之隆。独字书之法寂寞不振,未能比踪唐室,余每以为恨。”之后,越来越多像欧阳修这样具有学识素养的文人、士大夫开始对绘画艺术进行多角度的审视以及提出新的审美渴望,不再囿于“功用”,宫廷画家也与文人画家交流融合,另外,书坛中“尚意”之风的盛行,画坛中的文人思想理论被催生出来。而欧阳修画论思想中的文化底蕴是宋代的理学与禅宗思想。
  二、欧阳修的画论思想
  欧阳修不是一位画家,也没有专述画论的著作,但他的画论见解却非常独特,甚至可以说,他的画论思想对于后来蓬勃发展的画论、文人的审美意趣与取向、文人画思想内涵以及世人鉴赏作品的审美态度与取向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自春秋至两汉时期的画论思想以“形似”为主,如战国时期,韩非子认为画实物难,画看不见摸不着的鬼神容易,这便是重“形”。东晋时,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的传神论,神似才被重视。
  宋代初期,宋太宗设立的宫廷画院为画坛主流,比较看重形似。而与重形似观点不同的就是欧阳修在《欧阳文忠公文集·题薛公期画》中提出:“善言画者,多云鬼神易为工,以谓画以形似为难。鬼神,人不见也,然至其阴威惨淡,变化超腾而穷奇极怪,使人见辄惊绝,及徐而定视,则千状万态、笔简而意足,是不以为难哉?”
  (一)重神韵、意境
  对于宋代来说,欧阳修的画论观点与主流画论思想是相悖的。欧阳修认为,如若单纯追求形似,那么艺术家只画人或物是很容易的,若要画鬼神等无法观察、无法触摸的事物,便无法重其形,艺术家只能通过历史中关于鬼神的文字描述,结合自己的想象将鬼神的“阴威惨淡”“变化超腾而穷奇极怪”表现出来,而难以将其神韵表现出来。这是欧阳修的画论思想,也是宋代文人画的主要特征。
  倘若是画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景,欧阳修认为画出神韵、意境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因为“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欧阳修在《欧阳文忠公文集·鉴画》提出:“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其认为若只是将人或物的位置、外形、动作等这样显而易见的形态照实画出,便只能称为画匠,并不是艺术家,因为人们除了能识得画中的人物、物品之外,感受不到任何画外之音。而像“萧条淡泊”“闲和严静”这样虚无形的主题意境却是难画之处。“萧条淡泊”是一种摒弃人间烦琐之事的闲逸之心,舍弃人世间的功名与利禄,寻求心灵自由自在的境界,与禅宗思想中虚静专一、超脱自在的心境相近,也与宋代理学中的“气象”相关联。
  (二)对艺术家和观赏者的要求
  《庄子·刻意》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其中的“恬淡寂寞”便是淡然、自在、無为之意。而能画出此意境的艺术家需要具有极高的修养,绘画功底深厚、自身阅历丰富、看待人或物有着异于常人的角度和内心情感,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寡静、安和、恬趣之心。南宋郑刚中说:“以验今人之画,故胸中有气味者,所作必不凡,而画工之笔,必无神观也。”艺术家在创作之时,需使心沉静,不带有任何功利心与目的性,只将那人、那物、那景与自己的心相融并产生共鸣,从而化为超然物外的意境之美,使观众忘其形、得其意。这便是欧阳修画论中重意境的观点。
  欧阳修认为:“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这是告诉后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画中意境、体会到作者画外之情感。真正能够将“萧条淡泊”“闲和严静”等意境表现出来的作品一定很少,而能够欣赏的观众也必定是极少的,真正高明的艺术画作必定是曲高和寡的。
  (三)与画论相通的书论思想
  欧阳修在书学领域也有不少的理论建树,他的画论与书论思想其实是相通的。对于北宋书法,欧阳修强调应更多地注重书法的抒情功能,认为应将“意态无穷”放置于书法审美的首要位置,倡导以人的意识与情趣为重,不拘泥于对古法的追求与模仿,此观点对应了禅宗思想的核心理念——“心”。这便是由欧阳修掀起的“尚意”文人情趣,文人绘画与书法创作皆以其为主流。
  欧阳修的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欧阳修提出的“忘形得意”画论观点与书论中的“意态无穷”是相通的。画中之“尚意”便是指在绘画创作中,以自己心中的意趣与感受为主。艺术家的绘画创作除了刻画物形之外,最重要的便是要将“心”与外物进行情感碰撞,这样呈现出来的绘画作品才具有融入自己个性的“物外之趣”。若绘画都是雷同的形似,那便毫无意义了。
  欧阳修认为绘画重在给观赏者传达画的意境与气韵,让观赏者欣赏画中的禅蕴意趣,若是一味追求画中人、物、景与真实世界相似,那只能称为“孤立的模仿”,并不是“心”的“尚意”;衡量一幅画高明与否也不能以形似来判断。艺术家不仅要追求形似,其绘画创作的奥秘是要把握所画之物的气韵,只有高明的观赏者能够忘记其形,深悟其意。
  三、结语
  欧阳修的画论观点直接影响了北宋其他书画家,如苏轼、米芾、黄庭坚等。重神韵、重意境、“尚意”观是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精神内涵,也是文人画的传统理念。虽在宋代之前就有此观点,但五代十国的长期战乱导致宋代的文化艺术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在欧阳修的领导下,中国文人画论得以快速、蓬勃发展。所以说,欧阳修的画论思想对于中国美学的影响深远。
  (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陶姝羽(1995-),女,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史与艺术美学。
其他文献
风格性是民族民间舞蹈舞台化创作的基本立足点。舞蹈當中不同的节奏、力量、速度、动作造型构成了不同的舞蹈风格,这就形成了各个民族独具特色的舞蹈。《灵境》编导在进行哈尼族棕扇舞蹈编创时,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符合舞蹈作品立意的哈尼族棕扇舞元素,例如,“白鹇鸟洗脚”,将这些舞蹈动作进行变形和拆分,使之符合舞蹈的主题和立意,整个舞蹈作品具有沉着、古朴、厚重的舞蹈风格。  云南省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外
期刊
2011年8月,骨灰级剩女刘若英终于将自己成功嫁出,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新郎钟石,北京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高大儒雅,热爱摄影,事业有成,且温柔体贴。  一个女人,以41岁的“高龄”觅得如此优质的如意郎君,让很多剩女艳羡,也增添了不少信心。  日前,刘若英接受专访,详谈对爱情的理解,以及成功出嫁的秘笈——  相信爱情的人迟早会和爱情相遇  我的感情之路,真真假假的各种传闻,我不会去回应。我常常说,
期刊
社会言情小说有机融合了“社会”“言情”两大要素,在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民国言情小说主要通过人物感情世界的描写,展示社会的风云变幻。对于民国言情小说的研究,成果比较突出,比如,一些学者基于传统与现代视角对《玉梨魂》进行研究。民国言情小说《啼笑因缘》《秋海棠》等具有通俗言情小说的性质,本文以这两部小说为例分析民国言情小说的特点,主要从表现对现代爱情和婚姻自由的追求、基于平民的视角展
期刊
本文以《源氏物语》为研究对象,分析日本传统婚姻中的访妻婚、招婿婚、嫁娶婚、恋爱婚,并阐释特殊的婚姻形态以及特殊的贵族婚姻,从而深入了解日本的婚姻形态。  一、婚姻制度的形成与变异  南开大学的李卓认为日本古代的招婿婚是以女性为主体的,一般夫从妻居,由访妻婚发展而来。这种婚姻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对男女的约束力较小。总的来说,日本的婚姻制度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访妻婚、招婿婚、嫁娶婚和恋爱婚。  (一)访
期刊
成功的人生是坚持得来的。有机遇,有魄力,还需要有长远的眼光,更需要持久的耐心,和始终如一的信念。  她出身平凡,长相普通,从没做过轰轰烈烈的大生意,十几年如一日地做着一些神神秘秘的交易。可是她竟然身家近50亿,美国客商为了巴结她,送她一辆价值200万元的悍马!  她究竟是干什么的?2011年10月中旬,这位神秘的女富豪来到广州参加交易会,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揭开了她传奇的人生面纱——  大胆!抓住机
期刊
《断魂枪》是老舍最为经典的小说之一,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一再探究。  一、《断魂枪》的故事梗概与历史背景  《断魂枪》是老舍创作的短篇小说,在通俗易懂、晓达通畅的故事背后蕴含着十分复杂的文化寓意,可谓集审美性、艺术性、思想性与文化性于一体。素以谦逊著称的老舍,对于《断魂枪》这部短篇小说十分得意,曾说:“我相信,这个短篇,虽然那么短,或者要比一部长篇更精彩一些。”  不但老舍对于《断魂枪》
期刊
《长相知》是一首以汉乐府古词为歌词,吸收了昆剧旋律特点和古琴演奏技法的古典艺术歌曲。整首作品情感细腻,旋律悠扬婉转、和声色彩变化多样、歌词如泣如诉,表达了一位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对爱人誓死追随的决心。本文主要以《长相知》的演唱和音乐形象,以及钢琴伴奏在作品中的应用为主进行分析,介绍这首古代艺术歌曲的音色音响。  一、作品简介  《长相知》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石夫以汉乐府古词《上邪》创作的一首中国
期刊
舞蹈《心声》是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附中王娟老师编创的作品,它是藏族舞蹈。本文将从藏族舞蹈的美感入手,论述《心声》在编排方面的突破,深刻挖掘其在舞蹈风格性美感的情感性、思理性和民族性的延伸意义。  一、舞蹈美感  舞蹈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因此可以说,社会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美感是客观事物的美在人的主观世界所引起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反映,体现
期刊
《智慧女性》新语汇——创造幸福生活观  她们正值豆蔻年华,就像春天里含苞欲放的花朵,鲜嫩、纯真、无瑕。然而,2011年年末,上海、广州、湖南等地,相继发生90后少女“援交门”事件,刺痛了我们的神经。当美好变成悲剧,是多么令人痛心!  援助交际,源自日本,最初指少女为获得经济援助而与男士约会,不一定伴有性行为。但现在,援交已成为一种特殊的色情交易。早在十年前,英国、美国及我国港台地区的青少年,也曾遇
期刊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响着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我国上网人数迅速增长,观看综艺节目成为大众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之一,这导致网络综艺节目发展迅速,其中有较多质量上乘的综艺节目,但也出现了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同质、形式相似等问题。网络综艺节目为获得持久的经济效益,大多选择多季播出,运用上一季的品牌效应可以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爱奇艺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已经播出到第七季,优酷视频的《这!就是街舞》已经播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