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语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朗读伴随着语文教育的发展,愈发重要。为此,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朗读的技巧和方法成为教学的议题。
一、朗读教育在课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时间有限,在讲解课文时,如果遇上篇幅较长的文章,只能利用早读课或者课后时间,让学生安排时间去预习。我们无法去直接指导,效果往往会不尽如人意,朗读已然变成一种可有可无的教学方法。
其次,认识上的偏差,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都存在极大的问题,只重视课程内容的教学,忽略了对朗读技巧的训练,尤其在农村地区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新课标不断完善,各学段的教学目标都突出强调了对朗读的重视,对于朗读训练的培养要改变固有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在朗读训练培养的过程中,对老师自身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不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学习,教师也会落后,在这样的前提下,怎么能教育好学生呢?
二、怎样去发展朗读训练
实践中,我总结了几条行之有效的朗读培养规律。
首先是示范性朗读,创设情境培养语感。示范性朗读顾名思义是起到示范的作用,引起学生的模仿,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的世界里,情境相融,情由景生,情由心生,从而到达朗读的效果。教师示范朗读,在读之前一定的认真反复研读文章,深入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具体内容,表达方式,情感基调等详情,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朗读时的语调,做到和谐统一。例如,在选读《桂林山水》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一边展示漓江两岸秀丽的风景,配合动人的音乐,一边动情地给学生进行范读,学生看到这样的美景,心思全都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优美意境中,这时再像名导游一样讲解图画:“各位同学,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甲天下的漓江上,乘着木筏,欣赏着桂林的美景。如果有谁能像朗诵家来上一段就更好了。”这样同学们会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展开朗读,都想去试试,希望自己能读好,效果也非常明显,课堂上立刻洋溢着活跃的气氛,争先恐后的,朗读活动也就有顺利的展开了。
其次要加强指导,注重朗讀技巧的训练。《语文课程课标》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流利”就是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读错字,还要读得连贯、自然、不结巴、不重复、”初读课文,要力争做到这一点。在此基础上把握文章的韵律,注意语音停顿、感情重音、高低强弱、轻重缓急、逻辑重音,感受语气、节奏、情感、韵味,反复诵读,反复体味。
第一,停连,指声音的停顿和连接。停连的位置分强调之处的前后(如:在场的同志都难过的/掉下泪来)、有对比关系之处(如: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有并列关系之处(如:山/润朗起来了,水/涨起来了)、生理上需要做停顿与连接(如:好,/好同志/,......你)。
第二,重音,在朗读时需要强调或突出的词、短语,或者某个音节,叫重音。重音的表达包括声音的强弱、高低、长短等综合变化,加强音量法(森林爷爷的脚稳稳的伸在泥土里),延长音长法(哪儿也不如故乡好),一字一顿法(祖国多么的伟大),夸大调值法(这怪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啊!),重音轻读法(这里显得格外清幽)
第三,语调,语调是语气外在的快慢、高低、长短、强弱、虚实等各种声音形式的总和。语调主要表现在语句音高的高低升降曲折等变化上,主要有降调(这是入冬以来,胶东半岛上第一场雪),升调(啊!小桥呢?小桥躲起来了?),平调(这件事,让我再想一想),曲折调(那是怎样的一种绿啊!)
第四,节奏,语句的节奏指一定时间内语词的疏密程度。鲜明的节奏能使语音表达的更具有层次性和剔透感觉。掌握好节奏技巧,一要有快慢之分,二是快慢交替进行,三是随材料内容情感需要分清主导节奏和辅助节奏。
再次是细品佳句,注重语言的积累。语言也是艺术的较高体现,教好学生品味语言,提高把握语言的能力,这是个长期的积累,广泛的谈论起不到针对性作用,只有放在实处,才悟出其中道理。
在语文教学中,能体会好语言艺术的,优秀的文章比比皆是,我自认为最美的莫过于朱自清先生的作品。
在《春》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比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就跟我们平常的写作方式不一样,作者把修饰小草的形容词放在了句子的后边,更加的突出了小草的嫩和绿。“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在文章的结尾处,朱自清先生用到三个排比句,生动形象的概括出了,春的新•美•力。
最后,文体不同,朗读方法有变化。不同的文体有不同读法,在教学中要注意。下面就以记叙文的朗读为例。在朗读记叙文时,要注意叙述的语气自然、平淡,使文章实实在在的呈现在听众面前,不能去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曾添或减少文本。叙事时,如果是层层推进,朗读速度可一层比一层快;如果说是穿插记叙,就要运用高低快慢、强弱等,读得波澜起伏,就要用明显的停顿把起点和止点交待清楚,衔接自然。尤其要处理好叙述的重点或故事的高潮;朗读结尾不能嘎然而止,应该意味深长的暗示听者深入理解主题。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阅读,通过学生读中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老师的对文章的朗读内容上要有取舍。有重点的训练,从而真正达到朗读的目的。正如语文新课标中强调的“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学生的语感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通过学生的不断练习,更离不开教师正确的指导。在教学面前很难做到一蹴而就,需要老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这样通过朗读学生对言语的感受就会逐渐深刻,学生的能力就在读中形成。也正是我们语文朗读教学的灵魂所在。
一、朗读教育在课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时间有限,在讲解课文时,如果遇上篇幅较长的文章,只能利用早读课或者课后时间,让学生安排时间去预习。我们无法去直接指导,效果往往会不尽如人意,朗读已然变成一种可有可无的教学方法。
其次,认识上的偏差,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都存在极大的问题,只重视课程内容的教学,忽略了对朗读技巧的训练,尤其在农村地区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新课标不断完善,各学段的教学目标都突出强调了对朗读的重视,对于朗读训练的培养要改变固有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在朗读训练培养的过程中,对老师自身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不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学习,教师也会落后,在这样的前提下,怎么能教育好学生呢?
二、怎样去发展朗读训练
实践中,我总结了几条行之有效的朗读培养规律。
首先是示范性朗读,创设情境培养语感。示范性朗读顾名思义是起到示范的作用,引起学生的模仿,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的世界里,情境相融,情由景生,情由心生,从而到达朗读的效果。教师示范朗读,在读之前一定的认真反复研读文章,深入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具体内容,表达方式,情感基调等详情,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朗读时的语调,做到和谐统一。例如,在选读《桂林山水》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一边展示漓江两岸秀丽的风景,配合动人的音乐,一边动情地给学生进行范读,学生看到这样的美景,心思全都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优美意境中,这时再像名导游一样讲解图画:“各位同学,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甲天下的漓江上,乘着木筏,欣赏着桂林的美景。如果有谁能像朗诵家来上一段就更好了。”这样同学们会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展开朗读,都想去试试,希望自己能读好,效果也非常明显,课堂上立刻洋溢着活跃的气氛,争先恐后的,朗读活动也就有顺利的展开了。
其次要加强指导,注重朗讀技巧的训练。《语文课程课标》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流利”就是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读错字,还要读得连贯、自然、不结巴、不重复、”初读课文,要力争做到这一点。在此基础上把握文章的韵律,注意语音停顿、感情重音、高低强弱、轻重缓急、逻辑重音,感受语气、节奏、情感、韵味,反复诵读,反复体味。
第一,停连,指声音的停顿和连接。停连的位置分强调之处的前后(如:在场的同志都难过的/掉下泪来)、有对比关系之处(如: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有并列关系之处(如:山/润朗起来了,水/涨起来了)、生理上需要做停顿与连接(如:好,/好同志/,......你)。
第二,重音,在朗读时需要强调或突出的词、短语,或者某个音节,叫重音。重音的表达包括声音的强弱、高低、长短等综合变化,加强音量法(森林爷爷的脚稳稳的伸在泥土里),延长音长法(哪儿也不如故乡好),一字一顿法(祖国多么的伟大),夸大调值法(这怪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啊!),重音轻读法(这里显得格外清幽)
第三,语调,语调是语气外在的快慢、高低、长短、强弱、虚实等各种声音形式的总和。语调主要表现在语句音高的高低升降曲折等变化上,主要有降调(这是入冬以来,胶东半岛上第一场雪),升调(啊!小桥呢?小桥躲起来了?),平调(这件事,让我再想一想),曲折调(那是怎样的一种绿啊!)
第四,节奏,语句的节奏指一定时间内语词的疏密程度。鲜明的节奏能使语音表达的更具有层次性和剔透感觉。掌握好节奏技巧,一要有快慢之分,二是快慢交替进行,三是随材料内容情感需要分清主导节奏和辅助节奏。
再次是细品佳句,注重语言的积累。语言也是艺术的较高体现,教好学生品味语言,提高把握语言的能力,这是个长期的积累,广泛的谈论起不到针对性作用,只有放在实处,才悟出其中道理。
在语文教学中,能体会好语言艺术的,优秀的文章比比皆是,我自认为最美的莫过于朱自清先生的作品。
在《春》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比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就跟我们平常的写作方式不一样,作者把修饰小草的形容词放在了句子的后边,更加的突出了小草的嫩和绿。“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在文章的结尾处,朱自清先生用到三个排比句,生动形象的概括出了,春的新•美•力。
最后,文体不同,朗读方法有变化。不同的文体有不同读法,在教学中要注意。下面就以记叙文的朗读为例。在朗读记叙文时,要注意叙述的语气自然、平淡,使文章实实在在的呈现在听众面前,不能去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曾添或减少文本。叙事时,如果是层层推进,朗读速度可一层比一层快;如果说是穿插记叙,就要运用高低快慢、强弱等,读得波澜起伏,就要用明显的停顿把起点和止点交待清楚,衔接自然。尤其要处理好叙述的重点或故事的高潮;朗读结尾不能嘎然而止,应该意味深长的暗示听者深入理解主题。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阅读,通过学生读中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老师的对文章的朗读内容上要有取舍。有重点的训练,从而真正达到朗读的目的。正如语文新课标中强调的“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学生的语感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通过学生的不断练习,更离不开教师正确的指导。在教学面前很难做到一蹴而就,需要老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这样通过朗读学生对言语的感受就会逐渐深刻,学生的能力就在读中形成。也正是我们语文朗读教学的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