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腐烂病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优化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cong9071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量高质量且能再生的原生质体是真菌遗传转化、基因修饰的重要保证。本试验选用苹果腐烂病菌强致病力菌株SDAU11-175,从酶种类、菌丝年龄、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及再生培养基五个方面对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获得苹果腐烂病菌原生质体最大产量的条件是菌丝年龄54 h、3%崩溃酶和3%裂解酶组合、0.7 mol/L 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28℃酶解3 h,所得原生质体在YPS培养基上再生效果最好,再生率可达42.21%。
  关键词: 苹果腐烂病菌;原生质体;制备;再生
  中图分类号: S436.611.1+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 1001 - 4942(2014)08 - 0109 - 04
  Optimization of Protoplast Preparation and Regeneration Conditions
  of Valsa mali var. mali
  Chen Liang1, Lun Yingying1, Sun Gengwu1, Zhao Yingtong1,
  He Bangling1, Wang Hongkai2*, Liu Huixiang1*
  (1.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China;
  2. Biotechnology Institut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Abstract Protoplasts with high quality and high regeneration rate are essential in genetic transformation and gene modification of fungi. Using highly pathogenic Valsa mali var. mali strain SDAU11-175 as research object, the protoplast preparation and regenera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from five aspects of enzyme types, mycelia age, enzymolysis time, osmotic stabilizer and regeneration mediu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ditions to obtain the maximum protoplast output were culturing mycelia for 54 hours and treating them with 3% driselase and 3% lysing enzymes for 3 hours at 28℃ using 0.7 mol/L NaCl as osmotic stabilizer. The protoplasts regenerated best on YPS medium with the regeneration rate as 42.21%.
  Key words Valsa mali var. mali; Protoplast; Preparation; Regeneration
  苹果腐烂病(Apple Valsa Canker)又称烂皮病、臭皮病,是苹果的重要病害之一,其病原主要为 Valsa mali var. mali。 该病菌可引起许多落叶树木的腐烂病[1],对于苹果树主要通过树体伤口进行侵染,引起树木皮层腐烂溃疡,主枝和较大的侧枝顶梢枯死乃至整株树木死亡,是制约中国、日本以及朝鲜半岛苹果产量的重要因素[2~4]。
  目前国内对于苹果腐烂病菌的防控主要从化学、生物及物理防治[5~8]等方面开展了研究,但这些方法都不能很好地控制该病菌。利用遗传操作方法对该病菌进行转化,构建突变体库,寻找致病基因,可以了解其致病机制,提供更好的防控手段。此外利用转化的方法转入报告基因,例如利用 gfp 基因的表达,可以有效地示踪病原菌的侵染过程、定植过程以及与寄主的互作过程[9],大量高质量且能够再生的原生质体是实现上述转化的必要和关键。对于真菌的原生质体的制备技术,国内外文献均有记载[10~12],但由于不同真菌细胞壁组成成分有所不同,因此酶解的条件差异较大。本研究首次对苹果腐烂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一种高效制备苹果腐烂病菌原生质体的方法,为建立该病菌的遗传转化及其他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菌株及试剂 供试菌株为苹果腐烂病菌 (Valsa mali var. mali) SDAU11-175菌株,由本实验室保存。试剂为崩溃酶(Driselase)和溶壁酶(Lyzing Enzymes),美国Sigma公司产品。
  1.1.2 培养基 PDA培养基(常规方法),PDB培养基(PDA配方中不添加琼脂粉),PDS培养基(PDA基配方的基础上添加1 mol/L蔗糖),YPD培养基(Yeast extract peptone dextrose medium,酵母提取物 3.5 g,蛋白胨 5 g,葡萄糖 10 g,琼脂粉15 g,加水至1 L),YPS培养基(Yeast extract peptone sucrose medium,YPD配方基础上添加1 mol/L蔗糖)。STC配方:1.2 mol/L山梨醇,10 mmol/L Tris-HCl,pH 7.5,50 mmol/L CaCl2。   1.2 试验方法
  1.2.1 酶解液的配制 配制0.7 mol/L NaCl溶液,经高温灭菌后,室温存贮备用。6%的酶解液(崩溃酶∶ 溶壁酶=1∶ 1)用上述NaCl溶液进行溶解,待酶完全溶解后,用0.25 μ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后,4℃保存备用。
  1.2.2 菌丝体的制备 取纯培养后的苹果腐烂病菌株接种到PDA平板上,28℃培养3 d后,在菌落上加入3 mL无菌水,用灭菌的涂布器打断菌丝,将菌丝转移到盛有200 mL PDB的三角瓶中,在28 ℃、120 r/min的摇床震荡培养54 h。菌丝体用4层灭菌纱布过滤,并用0.7 mol/L NaCl冲洗3次后收集菌丝体,灭菌滤纸上吸干水分。
  1.2.3 原生质体的制备过程 称取1.0 g上述鲜菌丝,盛于50 mL的离心管中,加入10 mL按1.2.1方法配制好的酶解液,在28 ℃、100 r/min的摇床上震荡酶解3 h后,用2层灭菌擦镜纸过滤酶解液, 用0.7 mol/L NaCl溶液冲洗2次,4℃、3 000 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液,沉淀即为原生质体,加入适量STC溶液悬浮原生质体,在同样条件下离心2次后,弃上清收获原生质体,用1 mL的STC溶液悬浮原生质体计算产量后,再用STC稀释原生质体到合适的浓度,分装保存在-80℃冰箱备用。
  率随酶解时间下降,但综合考虑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产量和再生率影响,3 h为最佳酶解时间。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对细胞壁降解酶、菌丝年龄、酶解时间和渗透压稳定剂4种影响原生质体制备过程的因素以及原生质体的再生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种高效制备苹果腐烂病菌原生质体的方法:菌丝在PDB培养基中培养54 h,用3%崩溃酶和3%裂解酶组合在0.7 mol/L NaCl的渗透压稳定剂中酶解3 h,原生质体在YPS培养基上再生效果最好。
  原生质体的制备过程包括两个重要的关键点:一是细胞壁的去除,另外一个是维持原生质体内外的渗透压平衡。试验中两种酶的混合处理比单一酶解效果好,这可能与不同酶间的协同作用有关,混合酶能够更好地降解细胞壁,增加产量[13,14]。渗透压稳定剂是原生质体制备的另一关键因素,本试验中0.7 mol/L的 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效果最好,在其他真菌的原生质体制备中KCl、蔗糖、山梨醇都曾被选用作为最佳渗透压稳定剂,但在本试验中效果都不如NaCl,具体原因尚未清楚。
  大量高质量且再生率高的原生质体是建立真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本试验优化建立的一套高效苹果腐烂病菌原生质体制备方法,为建立该病菌的遗传转化及其他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Kobayashi T. Taxonomic studies of Japanese Diaportliaccac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ir life-histories [J]. Bull. For. Exp. Stn., Meguro, Tokyo, 1970,231:27-44.
  [2] Abe K, Kotoda N, Kato H, et al. Genetic studies on resistance to Valsa canker in apple: genetic variance and breeding values estimated from intra-and inter-specific hybrid progeny populations [J]. Tree Genetics & Genomes, 2011,7:363-372.
  [3] 曹克强, 国立耘, 李保华, 等. 中国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和防治情况调查[J]. 植物保护, 2009, 35(2): 114-117.
  [4] Lee D H, Lee S W, Choi K H, et al. Survey on the occurrence of apple diseases in Korea from 1992 to 2000 [J]. Plant Pathology Journal, 2006, 22(4): 375-380.
  [5] 黄银宝. 6 种药剂对苹果腐烂病的防治效果[J]. 甘肃农业科技, 2009 (3): 34-35.
  [6] 邓振山, 赵龙飞, 张薇薇, 等. 银杏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对苹果腐烂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J].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29(3): 608-613.
  [7] 雷明霞, 王喜平. 蜂胶浸出液在预防苹果腐烂病中的应用探析 [J]. 养蜂科技, 2003 (3): 40-41.
  [8] 李军民. 苹果腐烂病的防控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 2011, 17(16): 111-112.
  [9] Lu Z, Tombolini R, Woo S, et al. In vivo study of Trichoderma -pathogen-plant interactions, using constitutive and inducibl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reporter systems[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4, 70(5): 3073- 3081.
  [10] Feng L, Li C, Xu C, et al. Protoplast form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Rhodococcus sp. BX2[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2012,134:113-120.
  [11] 杨迎青,李明海,杨媚,等.水稻纹枯病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优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29(5):546- 551.
  [12] Liu T H, Lin M J, Ko W H. Factors affecting protoplast formation by Rhizoctonia solani [J]. New Biotechnology, 2010, 27(1): 64-69.
  [13] Tilburn J, Scazzocchio C, Taylor G G, et al. Transformation by integration in Aspergillus nidulans [J]. Gene, 1983, 26(2): 205-221.
  [14] Solis S, Flores M E, Huitron C. Protoplasts from pectinolytic fungi: isolation, regeneration and pectinolytic enzyme production [J]. 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1996, 23(1): 36- 42.
其他文献
摘 要: 试验以丰利德1号玉米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黄腐酸钾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腐酸钾喷施浓度低于133 mg/L时随喷施浓度的增加,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大于133 mg/L时随浓度的增加,夏玉米株高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以喷施200 mg/L黄腐酸钾处理的夏玉米株高最大,为2.21 m,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穗
期刊
摘 要:  玉米新品种鲁单6076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鲁系3199为母本、鲁系2111为父本杂交育成,2012年通过山东省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生物学特性、抗逆性、丰产性、栽培和制种技术等。  关键词: 玉米;鲁单6076;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032 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 1001 - 4942(2014)08 - 0123 - 02  1 选
期刊
摘 要: 分析了山东省海洋领域技术转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海洋技术转移的对策和建议,为构建海洋技术转移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海洋;技术转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P7-1(25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 1001 - 4942(2014)08 - 0132 - 03  Pres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arine  Tech
期刊
摘 要: 本试验应用7种杀菌剂对荞麦立枯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78.57%,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75.22%、70.46%,3种药剂对荞麦立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荞麦立枯病;杀菌剂;药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 S435.12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 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CMS-S是玉米CMS的一种,其育性可以被恢复基因 Rf3完全恢复。目前Rf3 基因尚未成功克隆。本试验根据玉米CMS-S配子体不育特点,提出一种全新的同质群体构建方法,通过该方法获得群体的所有个体均携带 Rf3 恢复基因,省去田间表型鉴定工作,并可在同一世代获得足够的重组个体。该方法可直接
期刊
摘 要: 新疆野苹果是我国新疆天山野果林区中珍贵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具有抗寒性强、 耐虫、 耐病、耐旱等优良性状。新疆野苹果不仅是我国苹果属重要的野生资源,也是我国果树遗传育种优质的抗逆种质资源。了解新疆野苹果在逆境条件下的生命活动规律,对植物抗逆育种和增产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新疆野苹果在基因水平、蛋白质水平和生理生化水平逆境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提出未来对新疆野苹果的逆境响应
期刊
摘 要: 采用比色法,研究蚜虫为害后忍冬叶片中保护性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蚜虫为害时间的延长,叶片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呈波浪式变化,但都明显高于对照。蚜虫为害后忍冬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所提高,但与对照比
期刊
摘 要: 介绍了适宜威海地区栽培的香菇品种808、939和雨花2号的生长发育特性、适合制作香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生产工艺和接种方法,总结出了香菇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 香菇;品种选择;液体菌种;接种工艺;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6.1+2 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 1001 - 4942(2014)08 - 0125 - 03  Screening of Lentinus edo
期刊
摘 要: 植物的非寄主抗性是自然界存在的最为广泛的植物对外界病原微生物所具有的抗性,是植物的免疫系统。植物非寄主抗性具有持久和广谱抗性的特点,是作物抗病育种重要的潜在抗病资源,是抗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非寄主抗性的遗传研究和抗性机理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植物非寄主抗性研究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植物;非寄主抗性;质量性状遗传;数量性状遗传  中图分类号: S432.2+3
期刊
摘 要: 为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大面积高产,以当前山东省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济麦22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进行该品种的播期播量研究。结果表明:播期、播量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显著,对产量构成因素有一定的影响;济麦22在鲁西南地区的适宜播期为10月9~15日,对应的适宜播量(基本苗,下同)为180.0万~270.0万/hm2;最佳播期为10月9日,最佳播量为基本苗180.0万/hm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