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支具在临床康复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具归属于矫形器范畴.近百年来石膏绷带作为常见的医用外固定支具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近50年来,随着对人体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以及新型材料的引入(如高温、低温热塑材料等高分子化合物的临床应用),导致人们对支具制作及使用理念发生显著改变,并形成了一套有关支具的完整理论体系。

其他文献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joint osteoarthritis,KOA)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40岁以下的成年人患OA占6.2%.而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可达42%,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1]。
期刊
双侧髋关节疾病需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THR)的患者既往多行分期手术.许多人认为同期进行双侧髋关节置换会增加危险性,或是顾虑双髋关节同时置换后会影响患者早期下地和功能训练,国内有关报道不多.随着髋关节置换器械的改进和技术的提高,适宜条件下的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已被临床所采用[1].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后易出现并发症,使得术后康复难度极高,因此早期介入尤为重要.
期刊
目的 观察16 Hz,90 dB和16 Hz,130 dB次声对小鼠海马区白介素-6(IL-6)表达及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含量(GFAP)的影响,从而探讨次声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自我保护功能的影响.方法 共选取BALB/C小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90 dB次声作用组(20只)、130 dB次声作用组(20只)及对照组(20只).将90 dB次声作用组、130 dB次声作用组小鼠分别置于次声压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偏瘫侧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 通过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研究7例脑卒中患者屈伸偏瘫侧膝关节时脑激活情况并与8例健康志愿者屈伸单侧膝关节时脑激活情况进行比较,用SPM5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资料.结果 8例正常志愿者实际屈伸单侧膝关节时,对侧旁中央小叶、对侧辅助运动区.Brodmann 6区(BA6)、右侧颞上回及两侧顶下小
我们应用脉冲短波治疗1例原发性红斑肢痛症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髋部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共选取27例偏瘫髋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于髋骨骨折术后早期积极介入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则给予常规处理.分别于术后1,3,6及12个月时采用日常生活功能恢复测评量表(FRS)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术后1个月时,治疗组患者基本日常生活活动(B-ADL)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目的 分析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GMD)家系的临床与电生理特点.方法 调查LGMD家系(35人)中的27人,14人接受神经电生理检查(10例无临床表现,4例有临床表现),包括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 有临床表现的4例患者中,3例于青少年时期发病,临床症状典型,表现为四肢进行性无力,Gower征阳性,出现鸭步,肌萎缩主要分布于近端肌,无腓肠肌肥大等
临床上膝关节损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常遗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如关节活动障碍、软组织肿胀、疼痛等,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给患者生活、工作、学习等带来诸多不便.除去因患者损伤严重、病情复杂诱发后遗症外,康复介入迟缓也是造成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院针对膝关节损伤患者于术后早期积极介入康复治疗,使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现报道如下。
期刊
一、病例资料  患者,女,48岁,右肩胛区疼痛8 d于2007年9月20日人院.2007年9月1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有肩胛区疼痛,疼痛较剧烈.呈持续性,局部皮肤无红肿,当日到当地医院封闭抗炎治疗,症状未见减轻,9月18日自行拔罐治疗,治疗当天即感右肩部疼痛加剧,皮肤红肿,范围扩大并向左肩部及右上肢放射,活动受限,尤其在头部活动及卧床、起床时疼痛剧烈,影响睡眠.于9月20日来我院普外科就诊收治入院。
期刊
目的 观察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减重步行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分、功能性步行分级法(FAC)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其Fugl-Meyer.评分、FAC分级及Barthel指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