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过才知道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zxc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子
  
  科普是什么?有一位长期从事科普演讲的专家如是说:“如果把科学当做一个诱人的大苹果,公众就是爬在上面的蚂蚁想吃又不知从哪儿下口。科普工作就是去掀开苹果上的硬皮……”
  
  希望一号卫星破雾而出
  
  2009年12月15日清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雪越下越大,空气中开始弥漫着大雾。200多名师生来到这里,等待观看中国首颗青少年科普卫星——“希望一号”的发射。“这样的天气能行吗?”一些同学小声地问老师。10时20分左右,太阳终于忍不住了,忽然露出笑脸,变得越来越亮,驱散了雾霾,雪也一下子变小了。10时31分,随着一声“点火”的口令下达,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载着“希望一号”卫星拔地而起,直刺苍穹。在现场观看发射的北京景山学校三年级学生刘重华激动地跳起来:“我们的实验上天了!”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将遥感卫星八号和“希望一号”顺利送入预定的轨道。本次一箭双星发射升空,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21次航天飞行。
  遥感卫星八号和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遥感卫星八号主要用于空间科学试验、国土资源勘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将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希望一号小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东方红卫星公司专门为广大青少年研制的第一颗科普公益小卫星。其太空之旅有科普“三大件”随行:一是搭载刘重华设计“天圆地方”科学实验方案的实验设备,观察微重力条件下五种颜色颗粒的状态;二是采用宽视场彩色CMOS相机在测光仪的配合下进行太空摄影;三是建立业余无线电空间电台,为中国和全球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提供信标、语言和数据转发等空间通信试验服务。
  
  为青少年“量身定制”
  
  作为我国第一颗科普公益卫星,“希望一号”由中国科协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发起,从设计到研制成功历时9个月,共投资3000万元,专为青少年量身设计。
  小卫星的名字原本叫“希望号”奥运星,但由于发射时间从原定的奥运会之前推迟到了奥运会以后,所以才更名为现在的“希望一号”。“希望一号”只有60千克重,采用八边形立柱框架结构。据卫星总设计师张晓敏介绍,“‘希望一号’运行在高度为120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绕地球南北极飞行一圈需要10g分钟。”
  “我们希望借小卫星,在太空给孩子们搭建一个科技实验的‘操作台’,激发他们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及创造力。”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8年,“希望一号”卫星搭载方案征集活动启动,共征集到105个方案,经过初评和答辩终评,当时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刘重华提出的“天圆地方”方案,由于创意新颖,简单可行,被专家推选为“希望一号”的搭载方案。
  杨俊华透露,“希望一号”升空运行后,有关方面将组织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相关科普活动,主要包括“天圆地方”五色土图形在太空中变化情况竞猜活动、“希望一号”图像识别大赛、全国青少年“希望一号”卫星通信竞赛、“希望一号”在轨运行监测活动等。
  
  “希望一号”游戏开始了
  
  游戏一:看五色土七十二变
  希望一号卫星上的“天圆地方”实验设备,通过对直径2毫米的五种颜色颗粒在轨状态进行拍照,观察在微重力条件下五色颗粒的运动状态。
  实验的五种颜色颗粒按照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布局(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和北黑)放置在一个正方形透明盒内,颗粒直径2毫米左右,码放一层。起飞前每个颗粒位置固定,用一块带有小凹坑的有机玻璃“压紧”进行限位,以便防止在火箭发射过程中的剧烈震动使颗粒提前混合;卫星入轨后,根据指令,“五色土”盒锁紧机构解锁,小凹坑压板向后平移,使盒内空间高度增加到5毫米,颖粒在“五色土”盒内处于自由悬浮状态。此时,五种颜色的颗粒将怎样运动?3个月后,又将如何运动?
  热心的读者可参与竞猜,把结果在2010年3月31日前寄给本刊或发送到csa_kpc@spacechina.com.你将有可能获得奖品、纪念品和证书。
  
  游戏二:辨认希望一号眼中的世界
  “希望一号”小卫星携带一台轻型宽视场彩色CMOS相机,相机质量为0.36千克,由于拥有140度的宽视场角,卫星能够在1200千米轨道高度对地球全景(球冠)成像,星下分辨率为14千米。
  据张晓敏总设计师介绍,“相机将采用照一张、存一张、传一张的方式工作,即‘不传不照’,每幅彩色照片从太空传回地面约需要8分钟的时间。”
  轻型宽视场彩色CMOS相机与测光仪配合工作,在轨通过测光仪测量太阳光照条件,在光照条件允许情况下,CMOS相机实现对地球和太空目标的彩色成像。其所拍摄的照片数据将传输给卫星地面测控站,经过数据处理后,可获得大陆、海洋、山川、台风、变化的云层、星空和以太空为背景的地球边缘的照片。这些照片将公布在www.csaspace.org.cn网站上,大家可以根据照片判读地理位置和分辨星座。
  
  游戏三:无线电爱好者总动员
  “希望一号”无线电实现了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标接收和通联,信号稳定、话音清晰。
  “希望一号”卫星的无线电空间电台由无线电通信转发器、UHF天线和VHF天线共同构成,向地面发送带有遥测参数的信标,地面业余无线电台可通过卫星进行莫尔斯电码、简易的话音和数据通信等试验,并为中国和全球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提供信标、语言和数据转发等空间通信试验服务。
  为开展“希望一号”小卫星青少年业余无线电通信活动,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活动组委会还计划在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校和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机构中,建立“希望一号”卫星青少年业余无线电通信活动基地,主要用于开展青少年业余无线电通信竞赛、应急通信演习竞赛及相关科普活动。
  据悉,为配合XW-1“希望号”卫星项目,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正在考虑允许持有三级业余电台操作证书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使用145.800-146.000MHz开展业余通信试验,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网站将会及时转载相关消息。
  
  “希望一号”背后的推手
  
  3000万元投资,从策划到成行长达10年,“希望一号”科普卫星由民间到官方,牵动了众多人的心。而由爱心引发的“希望”号接力棒正在不断传递中
  
  场景一:
  1999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的韩光熙、中国科学院奚国金、清华大学马正新、航天测控公司韩民一起发表了《志愿者宣言》,自筹经费,设计卫星。卫星专家褚桂柏、张永维等帮助设计,仅用几千元就做出了卫星设计方 案。火箭专家刘竹生、黄春平多次参与到方案的论证中,希望在神舟飞船发射时搭载升空。
  
  场景二:
  2007年6月6日,在北京市奥组委、中国科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宇航学会的积极推动下,希望一号奥运卫星项目获批立项,一次承载着所有航天爱好者希望的科普活动在经过8年的努力后,终于变成了现实。
  
  场景三:
  2008年5月29日,由北京奥组委、中国科协和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主办的“科技奥运、梦想航天”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活动在北京启动。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家军深情寄语:“播种希望,收获未来。”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程东红向青少年赠送北京奥运会会旗。
  
  场景四:
  2008年8月22日,在中国宇航学会的组织下,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名中小学生和学生家长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希望号”奥运星搭载方案评审。
  
  场景五:
  2009年10月12日,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邓楠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视察时表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发展航天科技的同时,还为公益性青少年科普事业无私奉献,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研制希望一号卫星。以实现全国青少年和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梦想,非常值得肯定。卫星发射成功以后,必将极大地激发青少年关注航天科技的兴趣和热情。希望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能够进一步拓展对希望一号卫星的应用,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场景六:
  2009年12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仔细询问了火箭、卫星的技术状态和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情况,并亲自复核复算,与卫星总师们对薄弱环节进行了数据计算与验证。发射成功后,马兴瑞表示,“普及航天、宣传航天,这是我们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航天人回馈社会的一个体现。今后集团公司将加大有前瞻性的科普项目的投入,让更多关心中国航天的公众参与其中。”
  
  场景七:
  发射前夕,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程东红一行作为希望一号科普卫星的用户代表,前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现场参加发射工作。程东红表示,12月15日是中国科协第一个会员日。此次发射的卫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必将对青少年科普产生重要影响。
  
  场景八:
  发射前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欣然题词:梦想航天,成就未来。
  
  场景九:
  中国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正在围绕“希望一号”卫星,策划联通全球华人的活动。
其他文献
2015年:俄罗斯将建成统一防空导弹系统    就在最新型S-400系统刚刚进入战斗阵地之时,俄金刚石一安泰中央设计局已开始研制30年后的S-500防空导弹系统。俄罗斯金刚石一安泰集团公司总经理宣称,俄罗斯将在2015年前构建统一防空导弹系统,包括生产s一500防空导弹系统。为此,金刚石-安泰集团公司计划扩大生产能力,建立两个新工厂生产防空导弹和地面防空武器。  现在,俄罗斯陆军和空军的防空导弹部
期刊
美国首次进行高超声速导弹挂载飞行试验    据防务评述网站2009年12月15日报道,美国空军完成了X-51 A高超声速导弹的首次系留挂载飞行试验。  试验中,携带X-51A的B一52H重型轰炸机从加利福尼亚的爱德华空军基地起飞,到达1 5 24千米高空,进行了1,4小时试验。在此过程中,美国空军对所挂载导弹对飞机操纵性的影响以及x一51 A与B一52电子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试验。   预计下一次
期刊
2009年12月15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被一片白茫茫的冰雪覆盖着,长征四号丙火箭正静静的矗立在发射塔架上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这是长四丙火箭2009年度唯一一次任务,火箭射程是太阳同步轨道里历次发射中最高的一次——1200千米,加上是“一箭双星”,所以这次发射显得至关重要。  虽然长四丙火箭有过多次“踏雪出征”的成功记录,但是每一次冬季发射还是让“两总”感到“战战兢兢”。长四丙火箭总指挥翁伟樑告诉
期刊
海王星探测    1989年8月25日,旅行者-2探测器到达距海王星最近的地点,它在距海王星4827千米的最近点与海王星相会,从而使人类第一次看清了远在距离地球45亿千米之外的海王星面貌。这是人类首次用空间探测器探测海王星,因为这是旅行者-2所要飞近的最后一个主要行星,也就没有后续轨道限制了。它的轨道非常接近海卫一(它是太阳系质量最大的卫星),正如旅行者-1飞越土星和它的卫星土卫6时所选择的轨道那
期刊
这些年来,由上海市宇航学会开展的“大手拉小手”、 “会校挂钩”等丰富多彩的航天科普活动,使得航天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已成为这块科普园地中的一朵奇葩。自从该学会1995年在上海市命名第一所航天特色学校以来,至今已经滚雪球般地发展到了近30所。目前航天特色学校已经成为上海教育系统中一块响当当的品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市科委和市教育系统等上级领导也曾多次给予首肯。上海宇航学会还每年组织开展航天知识竞
期刊
监测全球变暖的尖兵——遥感卫星    受到太阳辐射、地球表面地形等影响,全球变暖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简单的全球气温均匀升高,它具有时空上的不均匀性。全球变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会引起冰川融化、降水变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增加等。而这些后果又会通过非线性反馈机制对全球变暖及人类和动物的活动产生影响。因此,在地球上,不仅是气温,而且是整个气候系统都在发生变化,包括大气成分、海洋、土地覆盖、生物等。在这基
期刊
伊朗试射改进型泥石2中程导弹    伊朗成功试射了其自行研制的改进型泥石2中程导弹。泥石2中程导弹是伊朗最先进的两级地对地导弹,完全由固体燃料推进,射程超过2000千米。改进型泥石2中程导弹是伊朗加强边界防卫力量长期计划的一部分。该导弹拥有比流星3型导弹更远的射程和更精确的打击能力。流星3型系列中最先进的导弹应用固体和液体混合燃料,射程也达到2000千米。  针对此次试验,英国首相布朗表示,该导弹
期刊
天地融合的移动梦网    2009年7月,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为TerreStar网络公司研制的世界最重和最大的先进商用通信卫星Terre Star-1发射成功,标志着该网络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建设可靠安全、星地一体化的新型卫星移动多媒体通信网取得重大进展,它将为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政府机构、公共安保部门、农村社区和商业客户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移动多媒体通信服务。  Terre Star-1卫星采用多项
期刊
从火箭小组、北豪森研究所到88超秘科研所    1944年,苏联成功地得到了德国的超级秘密武器——V-2导弹的个别组件。根据曾遭受到V-2密集射击的英国人所提供的资料,以及苏联专家得出的初步结论说明,德国人已成功研制出了举世无双的武器。如果说苏联为齐射火力系统(“卡秋莎”)而研制的优秀固体火箭弹M-13|| ||的射程为11.8千米,则德国V-2导弹的飞行距离已超过其25倍,约300千米。同时它所
期刊
关于载人航天的争论    自人类首位飞天英雄加加林遨游太空以来,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地球的使者阿姆斯特朗代表人类首次登上月球,距今也满40个年头;由美国、俄罗斯牵头、6方16国联手建造的、纵横百余米、重达400多吨的“国际空间站”,终将于年内竣工,投入运营。尽管载人航天取得进展,建立起一个又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丰碑,但是关于载人航天的目的和意义,关于应不应该开展载人航天的问题,在崇尚自由开放的美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