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农民工已经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于大中城市。我们新兴农民工子弟学校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近年来,我们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状况展开了调研,正确分析了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解决的措施。
关键字: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解决措施。
随着农民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民工子女人数随之增加。由于农民工的收入不稳定且较低,维持温饱已属不易,在子女教育费用上往往力不从心。 农民工子女缺少父母的关爱,很容易导致心理缺陷,又由于父母忙于打工挣钱养家,疏于管教使孩子们缺少正确的引导,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不利的影响等等。这些都真正的关乎着祖国的未来,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社会进步的前提,他们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和照顾。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农民工子女的监护人采取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方式,从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和农民工子女监护人的谈话里,我了解到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状况,以及分析了发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提出相对的解决措施。
1.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状况。
(1)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务劳动甚至一些农活都落到了孩子的身上,不能保证他们的学习时间,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因此而直线下降。再加上临时监护人对孩子们的学习督促不够,甚至方法不当,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弃学现象。
(2)农村与城市的教学差距,让这些从农村来的孩子无法适应城市的教学,以至于使他们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感觉自己被城里的孩子看不起,他们的内心是无比脆弱和敏感的,而这种无法适从使他们无法安心学习。在不少地方、不少时候,鸿沟替代了交流,隔膜阻挡了友情。农民工子女已深刻感受到城市里孩子与自己的差别和这种差别的难以逾越,成长在边缘状态,将扭曲他们的心理,加深他们的被歧视感和对立感,这将不仅是他们命运中抹不去的遗憾。
2.存在这种教育状况的原因。
(1)进城务工的农民大多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没有固定的场所居住,这就造成了孩子上学的不方便,加上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远远不如本地或城里孩子那么优越,孩子就容易产生被歧视的心理。
(2)进城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关注很少,使他们缺乏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而在这个最佳的教育时期,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3.解决的措施。
(1) 家庭方面: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进城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然而赚钱养家固然重要,但父母也应主动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多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多关注他们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求以及帮助他们解决困惑,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坏境。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培养孩子科学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父母不应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素质的培养。
(2) 学校方面:学校应当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农民工子女更多的关怀和呵护。我们学校作为农民工子弟学校,专门建立健全了农民工子女档案,用来增强老师与农民工子女的交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关爱,便于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此外,学校还开展各种有利于农民工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让他们从内心里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唤起他们的信心,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定时举行家长座谈会,提高农村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监护人的素质。学校必须要从家长的实际出发,向家长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并为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坏境。
教师在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态度和期望上都应该是一视同仁,而不是厚此薄彼。所以学校应当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定时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专题交流会,让老师和学生一起参加,如有关教育、心理方面的专题交流会,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特别是那些内心封闭的学生,应及时引导他们走向正途,以免误入歧途。
关心农民工子女,多与农民工子女沟通。农民工子女“懂事”,有良好的自强自立意识,但也有孤僻、自卑的性格倾向和与社会对立的不良情绪,他们常被亲人忽略而他们是最需要交流和聆听的群体,学校有义务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因此,我们学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老师们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效地与孩子们进行沟通,解决他们在成长中的烦恼,并为每一位农民工子弟做详细的心理咨询记录。通过心理辅导中心,促进家校的密切配合,共同关心孩子们的成长。
(3) 政府方面:政府应制定并及时实行一些政策,如禁止未成年人到网吧、游戏厅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地方,因為农民工子女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而且那些地方对自制力较差的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容易使他们误入歧途。此外,政府应尽可能的为当地的农民提供一些工作岗位,尽量减少因为父母进城务工而导致对孩子的长远影响。
四、结束语
经过此次课题研究,我们发现有很多家长尽管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生活的所迫让他们没有那份心思去正确的指引孩子培养那种努力上进的心。那些随父母到城里读书的孩子,却不得不忍受同龄人的歧视。因此,我们在努力改善农民工子女入学环境的同时,必须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政府在引导广大农民工增加收入的同时,必须要出台一些政策来培养他们的教育意识,必须要让他们清楚的知道,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接受的教育好坏关乎着社会的进步。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是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我们相信,城市流动花朵的绽放,也会使春意格外盎然。
参考文献:
[1]金磊.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解决途径探析[j].天津教育,2005,(8).
[2]刘淑萍.赖以柱.蒋常香.农民工子女的心里健康问题探析[j].农业考古,2007,(6).
[3]徐学俊.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论析[j].湖北大学学报,2007,(11).
关键字: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解决措施。
随着农民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民工子女人数随之增加。由于农民工的收入不稳定且较低,维持温饱已属不易,在子女教育费用上往往力不从心。 农民工子女缺少父母的关爱,很容易导致心理缺陷,又由于父母忙于打工挣钱养家,疏于管教使孩子们缺少正确的引导,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不利的影响等等。这些都真正的关乎着祖国的未来,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社会进步的前提,他们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和照顾。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农民工子女的监护人采取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方式,从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和农民工子女监护人的谈话里,我了解到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状况,以及分析了发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提出相对的解决措施。
1.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状况。
(1)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务劳动甚至一些农活都落到了孩子的身上,不能保证他们的学习时间,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因此而直线下降。再加上临时监护人对孩子们的学习督促不够,甚至方法不当,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弃学现象。
(2)农村与城市的教学差距,让这些从农村来的孩子无法适应城市的教学,以至于使他们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感觉自己被城里的孩子看不起,他们的内心是无比脆弱和敏感的,而这种无法适从使他们无法安心学习。在不少地方、不少时候,鸿沟替代了交流,隔膜阻挡了友情。农民工子女已深刻感受到城市里孩子与自己的差别和这种差别的难以逾越,成长在边缘状态,将扭曲他们的心理,加深他们的被歧视感和对立感,这将不仅是他们命运中抹不去的遗憾。
2.存在这种教育状况的原因。
(1)进城务工的农民大多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没有固定的场所居住,这就造成了孩子上学的不方便,加上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远远不如本地或城里孩子那么优越,孩子就容易产生被歧视的心理。
(2)进城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关注很少,使他们缺乏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而在这个最佳的教育时期,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3.解决的措施。
(1) 家庭方面: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进城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然而赚钱养家固然重要,但父母也应主动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多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多关注他们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求以及帮助他们解决困惑,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坏境。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培养孩子科学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父母不应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素质的培养。
(2) 学校方面:学校应当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农民工子女更多的关怀和呵护。我们学校作为农民工子弟学校,专门建立健全了农民工子女档案,用来增强老师与农民工子女的交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关爱,便于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此外,学校还开展各种有利于农民工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让他们从内心里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唤起他们的信心,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定时举行家长座谈会,提高农村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监护人的素质。学校必须要从家长的实际出发,向家长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并为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坏境。
教师在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态度和期望上都应该是一视同仁,而不是厚此薄彼。所以学校应当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定时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专题交流会,让老师和学生一起参加,如有关教育、心理方面的专题交流会,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特别是那些内心封闭的学生,应及时引导他们走向正途,以免误入歧途。
关心农民工子女,多与农民工子女沟通。农民工子女“懂事”,有良好的自强自立意识,但也有孤僻、自卑的性格倾向和与社会对立的不良情绪,他们常被亲人忽略而他们是最需要交流和聆听的群体,学校有义务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因此,我们学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老师们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效地与孩子们进行沟通,解决他们在成长中的烦恼,并为每一位农民工子弟做详细的心理咨询记录。通过心理辅导中心,促进家校的密切配合,共同关心孩子们的成长。
(3) 政府方面:政府应制定并及时实行一些政策,如禁止未成年人到网吧、游戏厅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地方,因為农民工子女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而且那些地方对自制力较差的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容易使他们误入歧途。此外,政府应尽可能的为当地的农民提供一些工作岗位,尽量减少因为父母进城务工而导致对孩子的长远影响。
四、结束语
经过此次课题研究,我们发现有很多家长尽管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生活的所迫让他们没有那份心思去正确的指引孩子培养那种努力上进的心。那些随父母到城里读书的孩子,却不得不忍受同龄人的歧视。因此,我们在努力改善农民工子女入学环境的同时,必须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政府在引导广大农民工增加收入的同时,必须要出台一些政策来培养他们的教育意识,必须要让他们清楚的知道,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接受的教育好坏关乎着社会的进步。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是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我们相信,城市流动花朵的绽放,也会使春意格外盎然。
参考文献:
[1]金磊.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解决途径探析[j].天津教育,2005,(8).
[2]刘淑萍.赖以柱.蒋常香.农民工子女的心里健康问题探析[j].农业考古,2007,(6).
[3]徐学俊.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论析[j].湖北大学学报,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