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按照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0例。采用对比观察的方法,深入研究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两组患者在空巢老人、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NIHSS评分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部位方面的数值占比,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能够得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由焦虑情绪、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皮层下缺血性脑卒中构成。结论:以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各种独立危险因素为依据,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体验,令患者的身体状况尽快好转。
关键词:脑卒中;睡眠障碍;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421-01
引言:随着近些年我国脑卒中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多,使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成为了各大医院关注的焦点。而睡眠障碍作为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使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再度下降。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令患者的临床护理风险明显提升。本文详细探讨了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此为增强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按照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将其分为两组。在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1例和19例。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82岁和51岁,平均年龄为(69.6±1.1)岁。在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2例和18例。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83岁和50岁,平均年龄为(69.5±1.2)岁。两组脑卒中患者的基线资料,均无任何明显差异(P>0.05),可以用于对比研究。
1.2 方法
搜集并统计80例脑卒中患者的基线资料,其内容包括居住情况、吸烟史、慢性病史、情緒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病灶部位。同时采用对比观察的方法,分析存在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和无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患者的各项资料差异,深入研究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1]。
1.3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两组脑卒中患者的各项数据,均使用SPSS20.0进行专业分析。并以(%)和()标识效果,经X2和t/X2检验后,以(P<0.05)标识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从表1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空巢老人、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NIHSS评分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部位方面的数值占比,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焦虑情绪、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皮层下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3.讨论
据专业数据统计,在我国每10万人中就有4004人患有脑卒中病症,其发病率在全球位列第九。尽管每年有1200万人幸存,但有接近57%的幸存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且女性占比高于男性。而男女患者占比不同的原因,主要与神经递质和雌性激素有关,绝经后女性睡眠时间缩短明显,其卒中风险也显著增加。
从本次研究中能够发现,存在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在空巢老人、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NIHSS评分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部位方面的数值占比,与无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患者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得出,焦虑情绪、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皮层下缺血性脑卒中,是导致脑卒中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医护人员对脑卒中患者开展日常护理工作时,除了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还应参考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各项相关因素,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状态和病症情况[2]。为脑卒中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早好转,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汤娟娟,朱伟萍,姚美华,邢健红,黄爱华.脑卒中后失眠病人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全科护理,2020:215-218.
[2]侯晶晶,李尧,王冬梅,阚婧雅,王正阳,孟鑫.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5-48.
关键词:脑卒中;睡眠障碍;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421-01
引言:随着近些年我国脑卒中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多,使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成为了各大医院关注的焦点。而睡眠障碍作为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使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再度下降。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令患者的临床护理风险明显提升。本文详细探讨了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此为增强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按照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将其分为两组。在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1例和19例。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82岁和51岁,平均年龄为(69.6±1.1)岁。在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2例和18例。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83岁和50岁,平均年龄为(69.5±1.2)岁。两组脑卒中患者的基线资料,均无任何明显差异(P>0.05),可以用于对比研究。
1.2 方法
搜集并统计80例脑卒中患者的基线资料,其内容包括居住情况、吸烟史、慢性病史、情緒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病灶部位。同时采用对比观察的方法,分析存在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和无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患者的各项资料差异,深入研究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1]。
1.3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两组脑卒中患者的各项数据,均使用SPSS20.0进行专业分析。并以(%)和()标识效果,经X2和t/X2检验后,以(P<0.05)标识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从表1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空巢老人、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NIHSS评分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部位方面的数值占比,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焦虑情绪、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皮层下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3.讨论
据专业数据统计,在我国每10万人中就有4004人患有脑卒中病症,其发病率在全球位列第九。尽管每年有1200万人幸存,但有接近57%的幸存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且女性占比高于男性。而男女患者占比不同的原因,主要与神经递质和雌性激素有关,绝经后女性睡眠时间缩短明显,其卒中风险也显著增加。
从本次研究中能够发现,存在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在空巢老人、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NIHSS评分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部位方面的数值占比,与无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患者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得出,焦虑情绪、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皮层下缺血性脑卒中,是导致脑卒中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医护人员对脑卒中患者开展日常护理工作时,除了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还应参考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各项相关因素,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状态和病症情况[2]。为脑卒中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早好转,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汤娟娟,朱伟萍,姚美华,邢健红,黄爱华.脑卒中后失眠病人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全科护理,2020:215-218.
[2]侯晶晶,李尧,王冬梅,阚婧雅,王正阳,孟鑫.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