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评教谈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路径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TM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评估是高校发展的保障线,学生评教作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纳入教务管理的常规工作中。文章说明了学生评教存在的必要性、目的和意义,也深入分析了当前学生评教在理念和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更科学的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学生评教更好地为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服务。
  关键词:学生评教 教学评价 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只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并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为达到此目标还要“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2011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中也指出要“切实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不仅意味着国家层面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规范教学评估;从操作层面来看,学校更应该建立健全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学评价。
  教与学的两大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与评价主要由教师来决定,多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而对教师教学过程和效果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评教来实现,且被多数学校所采用。
  一、学生评教的内涵
  学生评教,即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从广义上看,学生评教是指学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做出评价与判断的一种活动。从狭义上看,它是指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的价值判断活动。
  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并据此设计评教量表,让学生根据设定的统一的评判标准进行价值判断,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给出定量和定性的结果。
  学生评教是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体现,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一种常规方式,再辅以学生座谈会,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也有助于督促教师听取意见进行教学反思,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在一些高校中,学生评教的结果在教师的评优、评职称、晋级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成为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二、学生评教的优劣分析
  虽然每个学校在具体的学生评教实施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不同,但是共同点在于可以据此了解学校教学现状,为教师和学校改进教学及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1.学生参与评教的好处。从正面来看,学生参加评教活动有以下优点:
  (1)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民主监督意识。现代教育要求教学要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学、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评教可以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让学生发挥主体意识,保护自己作为教育“消费者”的权益,有助于发挥教学质量监控功能。
  (2)间接促进师生互动交流,让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长期以来,教师只关注教,缺少沟通和交流,通过评教,让教师转变观念,不得不关注自己的分数高低和学生对自己的评语,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了解自己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
  (3)促进教师内部竞争机制的形成与运转。根据学生评教的结果,按照分数高低进行排列,与绩效挂钩,排名靠前的教师可以优先选课,排名靠后的则被约谈,甚至面临末位淘汰,形成危机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被评价者的竞争意识,调动工作积极性,不断尝试新方法、新手段去改进教学。
  2.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采用学生评教制度至今,评教成为评判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依据和手段,但是也不可否认评教过程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直被诟病。
  (1)重“形”不重“神”。现有的学生评教流于形式,只关心学生的参评率,将网上评教和期末考试查成绩、班级评优挂钩,强迫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位授课教师都要进行评分,却不关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收获,忘记了学生评教的初衷是什么,没有从根本上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和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2)评价指标体系过于强调统一性。针对不同类别、不同专业的评分指标和标准都采用统一模式,人为忽略了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不同教师的差异性。由于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指标的认知不同、评价的尺度也不同,因此不同的授课班级给不同课程的教师打分不具有可比性;根据课程类别,一般学生的评教得分表现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验课,但是这几类课程属性不同不适宜采用相同的评分标准。
  (3)过分注重“教”而忽略“学”。《礼记·学记》有云“教学相长”。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站在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制订的,将重点放在教师教学行为特征上,过多强调了教师单方面的行为,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只关注教师“教”得怎样,而弱化学生“学”得怎样,割裂了教与学相互促进的过程,使得学生批判性的评价教师的行为,却没有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是否得当。
  (4)不利于教师的长期发展。如果学生评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现有的总结性评价的评教方式作用不大,因为一部分学生评教时态度不端正,评价结果不具有客观性,某些言论还会挫伤教师的工作热情,遭到教师的不满和抵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管理者认为表现优秀的教师,学生评价不高;而學生评价好的教师,管理者却认为不符合要求。若以这样的评教结果去评判教师的工作会阻碍教学的顺利开展,让教师为了高分去刻意讨好学生。
  (5)评分结果区分度较差。调查显示,学生的考试成绩与评教得分之间存在相关性。学生将评教作为报复或讨好的工具,给自己喜欢的老师打高分、对那些要求严格的老师打低分,或者为了避免给教师打低分影响考试成绩,即使他对某个老师不满意也会打高分,大部分老师的得分都是90分以上,差别很细小,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评教分数根本不具有参考意义。   三、利用学生评教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路径
  学生评教经过30多年的发展,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评教行为失范、评教结果缺少信度和效度、评教标准和体系失当等,但是不代表这种方法一无是处,只要利用得当,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仍能发挥积极作用。
  1.认清学生评教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评教的目的在于通过评教结果的反馈,不断改进改门课程的教学,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其结果可以作为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参考依据,但不能作为教师奖惩、评优、职称晋升和聘任的主要依据,除了学生评教外,还要更多参考同行评议和督导评议,三者的比重划分要合理。
  2.加强评教的宣传组织工作。评教活动的开展是评教组织者(学校管理者)、评教主体(在校学生)和评教客体(教师)三方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需要在评教前进行精心准备、加强宣传,规范评教制度,尤其要从大一新生入手,从入学开始就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评分结果会产生怎样的利害关系,让他们本着认真、负责、公正的态度履行好自己评教的义务和使命,同时也要向教师宣传评教的目的是为了查找自身不足、提升教学质量,要去关注评教的结果。避免学生认为评教只是走形式,教师认为评教是学校采用的管理和约束工具,主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若不能很好的调动起来,那么提高教学质量就变成了纸上谈兵。
  3.设计合理的指标体系,采用科学的计量方法。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可以借鉴其他学校已有的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但是要遵从调查问卷设计原则,切勿出现一个指标项目考察多个方面的情况,如“课堂讲授技巧及语言表达能力好,与学生互动良好”就是一个项目考察了两个方面,不能简单的用好或不好来回来。
  另外,设计评价指标也要熟悉教学活动的规律,充分听取本校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意识到教师在年龄、性格和性别上的差异,针对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制定出科学、客观、合理的评教指标体系。针对老师的教学态度、业务水平、教学方法进行评价时,基础课可按照3:4:3,专业课按照2:5:3的比例进行打分。
  同时,也要注意评价指标的语言表述方法,一级指标仍然以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为准,但是在二级指标描述上面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如“备课充分,内容组织结构清晰,重点难点突出”可改为“在课程开始的时候,老师明确地告诉学生课程的要求和考核的方法,并且明确地说明了学生的学习任务”,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4.采用科学的计量方法,合理使用评教结果。应避免简单、粗糙的将评分结果按照得分高低排名,首先对分数的信度和效度进行科学检验;其次要对影响评教结果的因素,如职称、性别、课程类别、上课人数、参评率等纳入因变量,按照重要程度和相关性赋予权重,设计最终评教得分的实证模型,该工作可以让数学专业或统计专业的老师协助完成。
  评教结果应以系部或专业为单位进行评比,不能只根据最终的量化评价结果来确定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给予奖励,号召教师学习,还要通过学生的评语采用词频分析法来确定学生喜欢教师哪一方面,是因为态度和蔼、有亲切感,还是博闻强识、善于循循善诱等,要让其他教师知道要向别人学习的点在哪里,而不能认为只要评分高就是样样都好。
  5.加强评后的反馈、追踪工作。根据管理学中美国质量管理专业戴明提出的“PDCA循环”,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处理”是PDCA循环的关键,因为处理阶段就是解决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阶段。评教就是要通过信息反馈让评教客体意识到问题所在,总结经验教訓,并采用有效的对策解决问题。所以,评教结果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化,学生座谈的意见要及时、准确的反馈给教师,督促他们改进,评教活动最好设立在学期的中期检查阶段,方便观察追踪教师学期后半段是否有改进措施。这样做也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提的意见有被采纳,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认可度。
  参考文献:
  [1]周天芸,姜禹杉.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及其效果探讨——基于S大学的评教数据[J].高教探索,2015(7):78-82.
  [2]王珺,俞佳君.学生评教:重教还是重学?——基于我国30所高校学生评教指标的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104-112.
  [3]刘芳铭.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背景下对学生评教的再认识[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1):147-148.
  [4]竺晓平,竺小莲.浅谈学生评教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关系[J].科教纵横,2012(3):278-279.
  作者简介:黄艳丹(1985—)女。广东广州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务管理、行政管理。周莉(1987—)女。广东广州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学生工作管理。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能力的持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加大。而高速公路的建设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当前的高速公路企业人力资源薪酬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高速公路企业人力资源薪酬激励的方案进行了描述。本文对一些从事高速公路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解析 高速公路 人力资源 薪酬 激励 问题  一、引言  高速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
期刊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高低是企业在市场取胜的重要手段。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将成本在不降低产品质量良的前提下降下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现代化企业应更加关注成本控制方法的选择。为此企业就要寻求好的成本控制办法,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技术,如何将每一分钱花的恰到好处,这是现代企业急需破解的一道难题,成本降下来了,企业才更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企业要有全局意识,树立一个系统的
期刊
摘 要: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社会运作原理,我们要真正理解中国法治的社会根基,除了要理解以西方社会经验总结而来的现代法治的社会根基——市民社会之外,更应当理解中国社会自身蕴藏着的原理与逻辑,从而寻求一条市场与国家二元互动培育中国法治的社会根基道路。  关键词:法治社会根基 社会结构 培育路径  一、引言  以现代法治为核心的社会秩序的构建已经成为中国各个阶层的一致性共识。不同于西方
期刊
摘 要:在当前供给侧改革的浪潮下,必须狠狠抓住改革发展的机遇,提高全要素的生产效率。汽车行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但无效供给和供需错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凸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效率,因此必须转变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式。本文主要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转变发展方式 新能源汽车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在凯恩斯学派
期刊
摘 要:《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管理条例》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权交易的地方法规,存在以下问题:该条例仅规定了初始水权确权登记,而没有规定水权交易登记制度;该条例没有对水权交易过程进行规制;该条例仅规定了违规取水用水的行政责任,没有规定水权交易的相关民事责任;该条例没有规定水权交易的监督机制。建议完善水权交易的地方性法规,规范水权交易行为,使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权交易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寻,从而解决宁夏回
期刊
摘 要:“青椒”是网络上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戏称。高校青年教师是青年中的重要群体,青年教师的现状决定了高校的未来。高校共青团如何更有效地联系服务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课题,只有通过更新联系服务理念,创新工作载体,搭建发展平台,关注需求困难,才能断完善对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整体设计。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 高校青年教师  一、高校共青团联系服务高校青年教师的现状  中国共青团组织作为规
期刊
摘 要:在现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很多企业出现成本过高、利润减小的现象。企业要想谋求更大的发展,除必要的技术领先、资本雄厚之外,成本降低在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是企业管理活动中永恒的主题,降低成本的直接结果就是增加利润,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成本控制 降低成本 企业管理  成本泛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各种资金耗费,是反映和监督劳
期刊
摘 要:文章在分析卫生类高职院校管理人员队伍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管理岗人员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并提出针对卫生类高等职业院校管理岗人员的培养的途径。应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激发和调动管理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学校组织的凝聚力。使学校的持续发展得到保障,更好地服务区域政经济文化发展。  关键词:卫生类高职院 管理岗人员 培养路径  一、引言  能力的提升密不可分。要改善卫生类高职
期刊
摘 要:农村人口外流、劳动力缺失、经济发展速度缓慢都是造成城乡差距大的主要原因,其中农业流通模式仍较为落后。城市的居民买不到“放心”农产品,农民在农村也买不到“价廉物美”的消费品。这些都和政府对农产品、农村生活日用品等产品流通环节缺乏监管、农村流通基础设备落后和流通缺乏组织规模有关。大通农场是一种新型创新型农业模式,具有典型的“互联网+”农村现代流通供应链典范。大通农场不再依托传统的批发市场来进行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应用性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探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模式,提出从认定办法、实践能力提升方案、激励机制和监督与反馈机制四个方面构建“四位一体”的“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双能型”教师 四位一体  2000年教育部教高司函[2000]36号文中首次提出“双师素质”及工科类 “双师型”教师概念。关于“双能型”教师的界定,是在“双师型”教师的基本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