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式十分严峻。本文首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毕业数量日益增多,高等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但就大学生而言,其就业形势却不够理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就业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使大学生必须重新定位自身就业观,从而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从客观角度来讲,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对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基层就业意识淡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社会上涌现出了拜金主义的思潮,其在社会上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在社会的一定范围内有相当一部分人把金钱的财富值作为自己人生价值体现与实现的标准。当代大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种思潮的左右,在就业过程中功利化目的比较明显。有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标准中比较看重现实的条件,往往倾向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
(二)区域经济的不平衡使大学生就业出现地域性相对过剩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了非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给予了东部地区全方位的倾斜的优惠政策,再加上区域间原来的经济发展基础,导致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尽管近年来中部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丰硕成果,但并未根本上改变区域经济失衡的状况。在这样的经济发展状况下,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就业环境等方面都比西部地区要发达很多。所以大学毕业生都聚集到东部沿海城,致使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就业难的局面,而在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却存在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均衡更加加剧了东西部之间的收入差距,大学生在薪资方面的需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都流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就出现了大量剩余的现象。同时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具有较高的薪资待遇,工作相对稳定,有良好的社会福利和社会待遇,同时又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和职业潜力。
(三)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以及办学机制的转轨,原来被视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精英式高等教育己经成为走进千家万户的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造就的高学历就业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劳动力市场,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的激烈程度,供过于求的局面促成了大学生的卖方市场向用人单位的买方市场转变。随着用人单位用人自主权的加大,开始出现了大材小用的“人才高消费”的用人倾向。用人单位故意抬高门槛、提出苛刻条件,互相攀比,在人才招聘上“唯高学历不准入”,竞相以高文凭为条件,把许多高校毕业生拒之门外。
(四)大学生对薪资期望过高
当代大学生刚刚走上社会,在薪资方法往往期望较高,这种现象导致了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很多的挫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家庭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来自于农村,毕业后都希望找到一份收入较高的工作来回报父母;其次,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由于大学生对社会还不是很了解,因此对自己估计过高;第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社会现实:医疗、住房、物价高等现实情况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薪资观念,无形之中给大学生造成了很多影响。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
(一)相关部门要采取鼓励政策及刺激措施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
政府要大力倡导劳动光荣的理念,采取鼓励政策和刺激措施引导大学生就业观转变,引导大学生明确只有岗位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就业观念。我国要想有效的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首先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进行宏观调控,引导当代大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形成与社会形势、与市场需求相符的就业观。
(二)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应主动扮演倡导者和扶植者的角色,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发挥宏观调控的功能,面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棘手问题,政府不应该放任自流,而是应该有所作为。政府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
不规范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给政府本就急迫的就业工作又增添了几分难度。政府需要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规范化建设扫清障碍,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实时监控,不仅在制度层面上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性,而且还要针对在招聘过程中的失范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四)高薪意识淡化,薪酬要求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生自认为与没上过大学的普通人比起来,自己是高人一等的天之骄子,而且大学生通过这几年的大学学习,在知识、能力和人格方面的积累使他们对于社会就业有一定的心理期望值。但由于他们涉世尚浅,片面的认为大学生在工作待遇上应该有比较高的报酬,理想往往脱离自身的客观条件,在择业的过程中并未充分的考虑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能否与以后所从事的职业相匹配,这样便形成了大学生的“高薪意识”,但是随着就业难度的加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这种情况己经明显改变。这表明,大多数学生目前己经淡化了对高工资、高报酬的追求,明显趋于合理的要求薪酬。
三、小结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中极富创造力和生命活力的特殊群体,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但就目前来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发展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起自身科学、合理、积极的就业观,大力发展我国的经济,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淡化高薪意识,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式。
参考文献:
[1]邢金明.浅析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及其对策[J].科技视界,2015,(06).
[2]林晓艳.浅析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3,(38).
[3]张志强.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0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毕业数量日益增多,高等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但就大学生而言,其就业形势却不够理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就业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使大学生必须重新定位自身就业观,从而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从客观角度来讲,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对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基层就业意识淡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社会上涌现出了拜金主义的思潮,其在社会上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在社会的一定范围内有相当一部分人把金钱的财富值作为自己人生价值体现与实现的标准。当代大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种思潮的左右,在就业过程中功利化目的比较明显。有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标准中比较看重现实的条件,往往倾向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
(二)区域经济的不平衡使大学生就业出现地域性相对过剩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了非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给予了东部地区全方位的倾斜的优惠政策,再加上区域间原来的经济发展基础,导致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尽管近年来中部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丰硕成果,但并未根本上改变区域经济失衡的状况。在这样的经济发展状况下,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就业环境等方面都比西部地区要发达很多。所以大学毕业生都聚集到东部沿海城,致使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就业难的局面,而在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却存在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均衡更加加剧了东西部之间的收入差距,大学生在薪资方面的需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都流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就出现了大量剩余的现象。同时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具有较高的薪资待遇,工作相对稳定,有良好的社会福利和社会待遇,同时又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和职业潜力。
(三)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以及办学机制的转轨,原来被视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精英式高等教育己经成为走进千家万户的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造就的高学历就业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劳动力市场,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的激烈程度,供过于求的局面促成了大学生的卖方市场向用人单位的买方市场转变。随着用人单位用人自主权的加大,开始出现了大材小用的“人才高消费”的用人倾向。用人单位故意抬高门槛、提出苛刻条件,互相攀比,在人才招聘上“唯高学历不准入”,竞相以高文凭为条件,把许多高校毕业生拒之门外。
(四)大学生对薪资期望过高
当代大学生刚刚走上社会,在薪资方法往往期望较高,这种现象导致了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很多的挫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家庭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来自于农村,毕业后都希望找到一份收入较高的工作来回报父母;其次,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由于大学生对社会还不是很了解,因此对自己估计过高;第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社会现实:医疗、住房、物价高等现实情况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薪资观念,无形之中给大学生造成了很多影响。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
(一)相关部门要采取鼓励政策及刺激措施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
政府要大力倡导劳动光荣的理念,采取鼓励政策和刺激措施引导大学生就业观转变,引导大学生明确只有岗位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就业观念。我国要想有效的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首先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进行宏观调控,引导当代大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形成与社会形势、与市场需求相符的就业观。
(二)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应主动扮演倡导者和扶植者的角色,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发挥宏观调控的功能,面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棘手问题,政府不应该放任自流,而是应该有所作为。政府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
不规范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给政府本就急迫的就业工作又增添了几分难度。政府需要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规范化建设扫清障碍,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实时监控,不仅在制度层面上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性,而且还要针对在招聘过程中的失范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四)高薪意识淡化,薪酬要求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生自认为与没上过大学的普通人比起来,自己是高人一等的天之骄子,而且大学生通过这几年的大学学习,在知识、能力和人格方面的积累使他们对于社会就业有一定的心理期望值。但由于他们涉世尚浅,片面的认为大学生在工作待遇上应该有比较高的报酬,理想往往脱离自身的客观条件,在择业的过程中并未充分的考虑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能否与以后所从事的职业相匹配,这样便形成了大学生的“高薪意识”,但是随着就业难度的加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这种情况己经明显改变。这表明,大多数学生目前己经淡化了对高工资、高报酬的追求,明显趋于合理的要求薪酬。
三、小结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中极富创造力和生命活力的特殊群体,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但就目前来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发展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起自身科学、合理、积极的就业观,大力发展我国的经济,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淡化高薪意识,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式。
参考文献:
[1]邢金明.浅析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及其对策[J].科技视界,2015,(06).
[2]林晓艳.浅析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3,(38).
[3]张志强.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