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汽车后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汽车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紧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重要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职高专;发动机构造;教学改革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专业课程较多,如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发动机电控技术,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很大的难度。职业院校的学生因基础知识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师的维修经验少和教授模式单一,这些因素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算理想,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用工要求。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现状进行研究讨论。
  一、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学习主动性较差
  高职学校的学生普遍高中成绩较差,特别是数学物理成绩不理想,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学校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难度。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学习能力比较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性比较强,学生之间个体差异性也比较大,大部分学生感觉学习困难。部分学生对自己在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只想取得专科毕业证书,不愿意认真踏实的学习专业知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并需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来加深理解,比较枯燥乏味,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动机不明确,基础知识掌握不好,被动的学习知识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起来也会感觉吃力。
  (二)专业知识点多,理论教学抽象
  本门课程基本概念及发动机故障影响因素较多,且部份故障现象在教学中不能展现给学生,如爆震、表面点火,发动机异响,如“叮叮”“哐当”声。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如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等。如果基础知识不好,很难掌握汽车发动机构造和维修课程知识。
  (三)师资力量及实践教学比较薄弱
  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普遍比较薄弱,待遇与企业相差较大,很难将有实际维修工作经验的行業技术专家引进学校,现有的一线教师学历较高,理论水平能满足教学需要,但维修工作经验较少,动手能力弱。实训资源较少,主要是整装发动机。学生将发动机拆开后,主要是静态的设备和部件,需要教师指出名称后才知道是什么和有什么功用,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同学,很难理解发动机的动态工作状况。
  二、改革方向
  (一)加大对本课程实训教学设备投入
  积极申请中央财政的专项资金开展专业建设,提升专业服务经济建设能力。配置汽车发动机动态教学设备和视频,对发动机拆装实训台实验内容进行充实和优化。增加实训发动机台数,学生进行分小组实验,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通过实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规程,理解发动机基本构造、工作原理,熟悉专业拆装工具、量具的使用[1]。
  (二)优化师资队伍
  深化校企合作,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模式。采取引进与聘请相结合,不以学历为硬性要求,引进行业技术能手参与教学,聘请兄弟院校优秀教师为兼职教师。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直接从学校毕业后送到学校教学,缺乏行业经验,选派在职青年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锻炼,到其他高校交流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改革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教学、任务引领”,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掌握相关知识。在项目设计时注重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设计一些发动机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故障。改变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能让学生掌握理论和技能,也制约着学生的思维和创新。因此,将课堂变为一学生为主,将填鸭式教学变为引导探索性教学。
  (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汽车技术更新较快,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及时删减已过时的技术,如化油器。添加发动机新技术。如发动机缸内直喷、涡轮增压、VTEC、偏置曲轴技术等。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可以调动课堂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2]。
  三、结束语
  当前高职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和维修课程在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部分问题,教师也在不到探索改革研究。加大实训投入、优化教师队伍、改革教学方法等,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好地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0(2).
  [2]黄键.《发动机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改革尝试[J].福建高教研究,2005(4/5):76-77.
  作者简介:何汽(1987—),男,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发动机故障。
  注: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53309。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编辑工作来说,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图书编辑人员素质,直接影响着图书出版物内容质量,影响着出版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否能够赢得更多的受众群体,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新时期复合型图书编辑人才培养,是本文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图书编辑;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  一、新时期复合型图书编辑人才培养的重
期刊
摘 要:利用热重分析法,对不同升温速率下纸类垃圾的燃烧特性进行研究,得出各试样的着火温度、燃尽温度及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实验结果表明,燃烧温度从室温升至800摄氏度时,纸类垃圾燃烧过程可分为3个失重阶段:水分析出阶段、挥发分析出及燃烧阶段和残余部分燃烧阶段;其中,挥发分析出及燃烧阶段为主要质量损失阶段,升温速率对纸类垃圾最大失重率以及燃烧特性指数等燃烧特性参数都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纸类垃圾;热重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新媒体行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且逐步的取代了传统媒体的地位。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越来越便捷,有效的打破了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并且对于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对于传统的报纸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报纸行业要想稳固现有的行业地位,必须要及时的寻求转型,并且创新现有的报纸新闻编辑方式,进一步提高报纸新闻编辑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新形
期刊
摘 要:雷达液位计是通过天线向被测介质物位发射微波,然后测出微波发射和反射回来的时间而得到容器内液位的一种仪表,雷达液位计是一种不接触测量介质的物位仪表,它可以用于测量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凝等介质的液位。  关键词:雷达液位计;电磁波;应用  一、应用及特点  雷达液位计又称微波液位计是通过天线向被测介质物位发射微波,然后测出微波发射和反射回来的时间而得到容器内液位的仪表,微波它是一种电磁波
期刊
摘 要: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涉及气体性质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气体制备耗时过长影响教学进度;事先收集在集气瓶中的气体泄露达不到演示实验预期;课堂上临时制备的气体未经除杂纯度不够导致实验效果不佳。教学中尝试用气体采样袋用于课堂演示实验,方便、快捷、效果好。  关键词:气体;演示实验;采样袋;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在苏教版《化学2》的“乙烯”这节课中涉及到几个重要的演示
期刊
摘 要:微信是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大学生通过微信可以进行即时通讯、添加好友、语音对讲、查阅微信公众平台、在线支付等。微信在大学生在线教育中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其能够进一步拓展大学生学习教育管理的空间,架起师生沟通的新桥梁。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大学生在线教育,利用微信朋友圈和群组开展大学生在线教育,丰富大学生在线教育的形式,创新大学生在线教育的模式,进而提升大学生在线教育的实效性。本文立足微信自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革新发展,阐述了人事档案建设和管理必然趋向信息化发展道路,以人事资源管理的角度认识人事档案电子文档开发、检索、利用作用,推进信息化时代的人员评价、选拔合理配置。  关键词: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  随着大数据与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事档案建设和管理必然是向信息化的大数据趋势发展。人事档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学历、社会关系、业务能力、
期刊
摘 要:永磁同步电机(PMSG)直接和风力机相连接,而电能通过全控的交—直—交变换器和电网相连接。功率转换电路由发电机侧的三电平变换器、直流电路和网侧的三电平变换器三部分共同构成。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最大风能捕获控制系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VPWM)和转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策略被应用于实现有功和无功功率的控制。本研究完成了相关的仿真和试验,于文中给出了诸如三相电流、直轴交轴电流的波形,均证明了本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并网直驱风电系统(DDWECS)的控制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采用的是背靠背双PWM变流器,控制器采用基于旋转参考坐标系(RRF)的电流矢量控制法,最大风能捕获(MPE)则通过叶尖速比法实现。网侧的控制器方案得以提出并应用于直驱风电系统,该方法设计了基于静止参考坐标系(SRF)的比例复数积分控制器,电流内环调节网侧电流,直流电压外环调节直流母线电压。使用Matlab
期刊
摘 要:现今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在不同程度上冲击着传统媒体,电视媒体作为一种典型的传统媒体,必然也遭到一定的重创。面对新时代、新环境、新发展,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将互联网理念和新媒体应用融入传播中,在传播渠道、传播源头和传播过程上进行创新,同时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依靠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与优势特点,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品质。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渠道;传播源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