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精神探源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e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海洋文化或海洋文化精神,论者有多种多样的说法,究其实质,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目光远大,勇于开拓进取,敢于冒险犯难,重视商业贸易,能够漂洋过海去创业发展,在重农与重商的价值取向上,具有明显的重商主义倾向。
  海洋文化与海洋密不可分,但并非凡是沿海地区的人群都具有海洋文化精神,它还与特定的历史传统、特定的生计方式及产业结构相联系。即使同属海洋文化区域,其海洋文化精神也有强弱之分。
  就拿泉州与漳州来说,这两个地区区域范围相当,在改革开放之前,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去不远。但自改革开放20余年来,泉州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文化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也迅速发展,已经跻身于全国经济文化最先进的地区行列,且有继续腾飞不息的发展态势。而漳州虽有发展,但速度比较迟缓,动力也相对不足,两地的经济文化水平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人们在议论漳、泉两地发展迟速的问题上,见仁见智,各有说法。有的说,泉州华侨多,又多经济实力雄厚的大侨,回乡投资踊跃,而漳州华侨较少,特别是少大侨,利用侨资方面当然比不上泉州;有的说,泉州人胆大敢干,而漳州人胆小谨慎,错过了很多发展机会……这些说法有的有一定道理,有的属于偏见或误解,但都没有说到根子上。根子是什么?就是这两地一个属于海洋文化地区,一个主要属于农耕文化地区,换句话说,主要是海洋文化精神强弱有别的问题。在相同的时代背景和政策条件下,人文性格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更关键的因素。
  


  从自然条件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漳州的自然条件优于泉州,因为九龙江流域的漳州平原有566.9平方公里,而晋江流域的泉州平原只有345.1平方公里,而且漳州平原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花果之乡,人民种植捕捞,维生比较容易。但这也使当地人养成了守土恋乡、安于现状、比较保守知足的性格。笔者上世纪70年代初曾在漳州龙海县紫泥军垦农场锻炼,与紫泥、石美一带农民多有接触,那时候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月工资四五十元,中专毕业生的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元,当地农民说,他们吃米吃菜自己种,不用钱,再捕捞一些鱼虾螃蟹,自吃有余,卖得的钱穿衣日用也就足够了,读那么多年的书,跑那么远来当个干部,赚那么一点钱,有什么意思?这段话是漳州人安土重迁农业文明性格的生动写照,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而泉州沿海一带地多卤,不宜种水稻,所以惠安、南安等地多种地瓜等作物。再加以泉州地区开发早,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自宋元以来就相当突出,粮食不够,若只靠农业,生计困难,很多人一年中有大半时间靠地瓜丝稀饭度日。在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社会形态下,泉州的自然条件当然不如漳州。
  但是,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反而玉成了泉州人发展工商业,特别是从海外贸易找出路,以海为田、贾贩四方乃至漂洋过海开拓创业的海洋文化性格。他们利用优良的港口,努力向海洋讨生活,积累了丰富的造船和航海经验,养成了富于开拓进取的精神。这样的人文因素,在从农业社会向工商社会过渡、自然经济或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演进的时期,却又优于漳州。
  泉州开发较早,东晋时已有不少北方汉人迁入,南北朝时已有相当程度的开发,到唐代已是人口繁庶、经济繁荣、人才辈出了。更重要的是,泉州人是由多种民族多个族群长期互动融合而形成,其中不但有南迁汉人和闽越土著的成分,还融进了阿拉伯、波斯等海外民族,即使在土著成分中,也较多善于驾舟行船在水上讨生活的民,即俗称“白水郎”的水上民族,这是造成泉州人海洋文化精神强烈的决定性因素。
  关于泉州对外海上交通的情况,除了古代文献关于越人“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越绝书》卷八)、东汉时“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后汉书》卷三十三)等泛泛记载皆适用于泉州外,具体记述今泉州地区海上交通的史料也不在少数。如南朝梁、陈时著名梵僧印度人拘那陀罗(华名真谛)曾在泉州译经,后由梁安郡乘船前往东南亚。或曰梁安郡即南安郡之误写,即便此说尚待讨论,最少真谛也是由泉州乘海船前往梁安郡的,说明当时泉州已有优良的港口、较大的海船和先进的航海技术(据《续高僧传》卷一《拘那陀罗传》,真谛到过晋安郡是实,但他欲往楞伽修国的出发地是梁安郡,见《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关于梁安郡的地望,有主张在今泉州南安的,有推断是广东惠州的,有认为无可考的,众说纷纭。不少福建学者断言梁安郡应就是南安郡,笔者以为其说根据尚不充分,仍可商榷)。隋唐时南安豪族王国庆横行海上(《北史》卷四十一),泉州人严恭从海路或溯长江往来扬州(《法苑珠林》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按此时的泉州包括整个福建东部),都说明是时福建特别是今泉州地区对外交通的频繁便捷。
  及至唐代,泉州的海上交通条件已跃至全国先进行列,来往泉州贸易、公干乃至定居的海外人士渐多,兹略举数例:
  


  坐落在泉州东郊灵山的伊斯兰教徒“三贤”、“四贤”墓,是伊斯兰教在泉州的重要史迹。明人何乔远《闽书》卷七据“回回家言”,记载“三贤”、“四贤”于唐初武德年间来泉州传教,卒葬此山。虽然这样的回回家言不能作为信史对待,但多少包含了伊斯兰教徒很早进入泉州的史影。
  唐文宗时的一道诏文,则切切实实地证明,自唐中叶以后,前来泉州经商贸易的蕃客日益繁多,对他们的课税在地方财政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诏文下令有关节度使、观察使对“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接以恩仁”,减轻苛税,“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来往,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税率”(《唐大诏令集》卷十,《太和三年疾愈德音》,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这里提到的福建蕃客,主要是就泉州而言。他们大多来自阿拉伯、波斯,试看下面一条具体例证:
  《八闽通志》卷七十九“丘墓·泉州府·南安县”载:
  刘安仁墓 在刘店。安仁,南汉主之祖,本上蔡人,徙家闽中,卒葬于此。
  《十国春秋》卷五十八《南汉一·烈宗世家》亦载:
  烈宗姓刘,名隐。祖安仁,上蔡人也。后徙闽中,商贾于南海,因家于泉州之马铺,死遂葬焉。
  显然,刘安仁就是南汉国主的先祖无疑。其自称上蔡人属于伪托,中外史家如日本藤田丰八、中国史家陈寅恪等都有所论列,指出南汉国主先世为大食商人,而唐宋蕃客中刘姓多为伊斯兰教徒。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对于唐诗中描写泉州的诗句如“市井十洲人”、“船到城添外国人”(包何《送泉州李使君之任》,薛能《送福建李大夫》,分见《全唐诗》卷二○八、卷五五九)自会有更深切的了解,这些诗句反映了当时有大量阿拉伯、波斯等海外商人往来和定居泉州,可以起到以诗证史的作用。
  五代时泉州人的重商和开拓进取精神进一步加强。当时的泉州刺史多方招徕外商,大力发展海外贸易,“每发蛮舶,无失坠者,时谓之招宝侍郎”(《十国春秋》卷九十四《王延彬传》)。循此发展,宋代泉州遂成为世界著名的贸易港,“民数倚于商”,且“航海皆异国之商”(分见郑侠《西塘集》卷七,《代太守谢泉州到任》,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17册),时人歌曰:“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谢履《泉南歌》,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三○)生动地记述了泉州人把农耕的劣势转化为海上贸易优势的情形。
  宋元之际,蕃客在泉州的势力继续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占据了重要地位,其中蒲氏家族最有代表性。蒲寿庚在宋末凭其雄厚财力取得泉州的军政大权,垄断了市舶之利,后来迎降元朝,取得了更大的政治、经济利益;而其族兄弟蒲寿晟却隐居不仕,著书立说,在文化上卓有成就。从蒲寿晟的著述来看,他已深受儒、道思想影响,汉化颇深。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来自海外居留泉州的蕃客早在宋元之际就已开始了汉化的进程。
  


  明代以来,一方面由于海外移民在泉州定居已久,繁衍子孙,长期受到汉文化的浸淫;另一方面由于明朝实行打击、压迫回回等色目人的民族政策,迫使泉州回回辗转迁徙,改用汉姓,袭用汉语(主要是当地方言),与汉人通婚,放弃某些民族宗教习俗,学习和遵用汉俗,其汉化进程明显加快,以至许多蕃客后裔已基本失去蕃胡的面目,与当地汉人已无多大区别。明、清两代闭关锁国,厉行海禁,1949年至1978年间实行计划经济,压抑民间商业活动,使得泉州人的开拓进取天赋受到很大限制,所以其海洋文化色彩难以展现。粉碎“四人帮”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素有重商和开拓进取精神的泉州人立即脱颖而出,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如鱼得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晋江陈埭、惠安百崎这两个回族乡镇,表现尤为突出。晋江陈埭镇以家庭作坊和股份合作企业为起点,于1984年率先成为福建省第一个亿元乡镇,就是明证。
  综上所述,泉州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高速腾飞实得益于其渊源有自、源远流长的海洋文化性格。(题图:元代泉州港繁华景象)
  
其他文献
1950年,朝鲜半岛硝烟弥漫,美国的介入更是让这场战争威胁到了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统一。为了保家卫国,为了中朝两国唇齿相依的友邻情谊,同年7月,“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这一场高亢激越、充满着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的战争至今仍是中朝两国深厚友谊的见证。  而在文学领域,作家们以敏锐的政治嗅觉与
期刊
唐皇村的张老六从北京回到了屯子里,除了肩上一个鼓囊背兜,手里拎着的是两瓶北京二锅头。自家土草房就在眼前,他却打怵走进去。因为活阎王一样的爹,一见面就骂得他狗血喷头。十几年如此。如今他老了,打不动了,但骂的劲儿有增无减。  对张老六来说,这次回来不比以往。他有钱了,好歹也算富人还乡。兴奋伴随着紧张,不觉间,他已迈进家门。  阳光透过窗上的破塑料布,屋里有些朦胧。一股发霉的味道刺鼻呛眼,几只深秋的苍蝇
期刊
本来,决定去波士顿的时候,我就想联系她,却拖到都要走了,才给她发了个信息,问她有没有空,一起喝杯咖啡?  看着信息发出,我又后悔起来。毕竟,之前我们只见过一面。我认识她,是因为她跟我的另外一个朋友是好朋友。去年,那个朋友在灵隐那边买了房子,把我们叫去聚了聚。  只是那次我和她没怎么聊。我坐得离她有点远。朋友介绍说她刚从美国回来,引来好多人跟她说话。哪个州的房价便宜啊,怎么贷款啊,七嘴八舌中,我听见
期刊
《前赤壁赋》这篇小说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于德北,他从自身中脱离自身,在文学敞开的迷宫中又探出一条写作的出路。于德北早已在小小说、童话、散文、诗歌等创作上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他并不设限自己的创作方向,而是以裂变的痛感促发写作的驱动力量,《前赤壁赋》这篇小说就有一股遒劲之风。于德北贴近生活,发现细节,思索生命,他将日常生活作为素材,对生活经验进行智性处理,把日常性与生命哲学重叠在一起,指向精神的深度,使小
期刊
恩格斯曾说过非常具有辩证法意义的两句话:“只有变化是不变的,只有不固定是固定的。”循此理观之,不论是节候里春夏秋冬四时的冷热寒温变易,还是人世伦理关系中的远近亲疏的变化,本不足为奇。然而,这对于平顺处世与惯常思维的人来说,确有一时难以应对的心理撞击,如果能通晓天地人生的变化不息之理,不仅能对于这种变化早有预知,并可能转化为积极效应。正像知道秋尽冬来,事先要备好冬衣一样,谁还自寻烦恼地去感慨春暖冬寒
期刊
昌耀《高原散诗》组诗四首发表在1956年《文学月刊》(《鸭绿江》曾用刊名)四月号,可翻阅《昌耀诗文总集》(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版),《昌耀诗文总集·增编版》(作家出版社,2010年10月版),昌耀诗文选《我从白头的巴颜咯拉走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版),昌耀诗选《峨日朵雪峰之侧》(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年7月版),并没有发现这组诗的踪影。即使查找昌耀生前自己选定的诗集《
期刊
主持人语:  丁玲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一段”刊登在《文学战线》(《鸭绿江》前身之一)1948年9月第一卷第三期,是第37章《果树园闹腾起来了》。整部书,这一章文字最多。《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完成于1948年6月,虽得到萧三、胡乔木、艾思奇等人称赞,也有人提出批评,一时难在华北出版。丁玲接受陈企霞建议,趁即将跟随蔡畅赴匈牙利参加世界民主妇联第二次代表大会之际,把书稿带到了东北。丁玲7月底到
期刊
二旺姓单,家住单家湾子。父亲病故,跟母亲和智障的哥哥一起生活。他家生活窘迫,是个贫困户,因此也是我的重点工作对象。  我是第三批省选干部,这次是驻乡镇,协助党委做扶贫和乡村振兴等工作,没有具体职位,听各乡镇党委分配。本来,分配我的具体工作就是协助做宣传工作,其间杏树村的扶贫第一书记调走了,我便接了第一书记,等于有两份工作了。  初次到单家,我是跟镇里的包户干部去的。寒冬腊月,他家的门大敞四开。三间
期刊
  
期刊
近两年来,90后的创作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趋势,他们不但成为各大文学期刊的常客,很多还创作了属于自己的、篇幅不小且质量上乘的长篇小说。在他们的创作中,择取身边经历以谋篇布局者越来越少,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法则在他们这里面临着失效;出自于虚构、才情和冥思遐想的作品,越来越多且成为一种常态;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使得知识型小说成为他们笔下的常客,显示出一种深邃的思想性,以迥然不同的审美品格宣示着出手即成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