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普通高校土壤污染与防治教学中的尝试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ulo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在土壤污染与防治的教学中尝试采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土壤污染与防治
  
  “土壤污染与防治”作为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基础课,是在修完地质学、土壤学、土壤地理学等专业必修课后的限修课,是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土壤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而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的每一章节的内容都同土壤学的知识直接相关,需要通过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来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这门的课程的学习,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以外,还要使学生深刻理解保护土壤、防治土壤污染的迫切性。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要求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变被动的知识灌输为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讨论和探索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问题教学法是一种较适宜土壤污染与防治教学的方法,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也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创造性教学的方法。它以问题作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使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问题教学法从其心理机制看属于探究性的,使用这种方法时,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的。因此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下面是我在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几点体会。
  一、精心设置问题,启发思考
  备课是上好每节课的基础,而利用应用问题教学法的关键是在备课中根据课程内容如何设置问题。设置的这些问题应该是紧紧围绕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可以达到的,但又不是直接可以解决的,需要“转一个弯”的问题,同时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是利用问题教学法取得成功的第一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处于“若有所思”的状态,方能做到“学”、“疑”、“思”相结合,逐渐形成问题意识和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教学活动中,提问要有启发性,多“怎么办”、“为什么”等形式的发散性提问。
  一般情况下,一堂课或一个章节中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一步就能实现的,要对问题目标进行分解,通过分解目标的解决实现总目标的解决。这种情况在土壤污染与防治教学中是经常遇到的。另外,提出问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讲授的具体内容变化。如构成一个章节的总的问题的小问题之间可以是互相递进的关系,就像一种链状关系,总问题的解决是通过小问题的依次解决而实现的,问题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如讲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很多小问题依次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包括哪些重金属?”、“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在这些问题一层一层解决后,使大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有个初步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特征。而有的小问题之间是并列的关系,每一个小问题的解决都具有独立性。如土壤性状与污染物转化一章便属于该种状况,因此在讲授时,首先提出的问题是,“根据所学的土壤学知识,同学们首先回答土壤的哪些性状会影响土壤中污染物的转化?”。在此基础上再分别提出问题“不同的土壤性状分别对污染物转化的影响?”,这样每一个问题都是平行的关系。
  不管问题之间的关系如何,设计的问题应该明确、具体,有较强的针对性、联系性、概括性和可讨论性,问题既是前面课程的延伸,又是后续课程的起始,围绕特定的教学目的能够在教学中集中体现出来,问题越明确、越具体,越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边讲边议,讨论交流,解决疑难
  在提出问题后,学生讨论解决问题是主要的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后,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启发和有目的的影响下,学生便积极主动地开始自己的独立活动,根据问题设计的不同,学生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阅读法和讨论法。一般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主要采用讨论法。而有一些问题是要求学生课后来完成的,就采用课后阅读法和课上的讨论法相结合。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广泛的影响,如教师心态积极、态度认真,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同时教师及时正确的启发、引导、点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参与,通过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正确方向,再通过学生的努力,一般可以顺利解决问题。如通过对前面土壤性状与污染物转化问题的讨论,学生在学习土壤学知识的过程中可能并没有很好的理解土壤专性吸附问题,而通过土壤粘土矿物对污染物Cu2+毒性的影响,提出问题“为什么Cu2+被粘粒矿物吸附的顺序为: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同学们常常会问“如果用静电吸附的知识来解释,应该和上述顺序不同?”这时,提醒大家“除了静电吸附作用还有什么吸附作用?”,同时让同学们来回答“专性吸附的机理?”。这样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什么是专性吸附过程,它与静电吸附的区别,以及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新的知识,而且复习了土壤学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传统讲授法所达不到的。
  在利用问题教学法过程中还要注意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注意不断提出新问题,通过前面的教学活动与后续课程建立联系,实现教学目标。如前讲完土壤粘土矿物对无机物转化的影响,提出问题“如果是有机物污染,例如农药,土壤粘土矿物对其转化会有哪些影响?”,此时也是提醒同学们注意有机物和无机物在土壤中转化性质的差别。这样,既有利于后续问题的展开与解决,又有利于学生理解课程体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有些问题的提出,仅靠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这一章,每一种修复技术都有修复的机理,每一种修复技术的机理都可以作为问题提出,像“电动力学修复技术的机理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仅靠学生自己是很困难的,需要教师给予说明、启发。这时可以先向同学们讲解“什么是电迁移?什么是电渗透?什么是电泳?”在解决这些疑难问题的基础上让大家更好的理解电动力学修复技术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根据所学的机理,分析电动力学修复技术适合什么类型土壤污染?又适合处理哪种类型的污染物?”。这样同学们即解决了难题,又对问题有了深入的理解。
  三、及时扩展巩固
  作为大学的课程,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内容,还应该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扩展补充,掌握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上的内容。因此扩展巩固这一步实际上是课堂上对问题讨论后的延伸性探究,立足于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对土壤污染与防治的相关知识或问题进行补充、扩展和发现。它通常是指部分向整体延伸,课内向课外延伸,并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土壤污染与防治这门课程除了让同学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同时通过课程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在了解和掌握土壤污染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的基础上,更加懂得土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更加懂得防治土壤污染的重要性。因此在每一章结束时,都会给同学们留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要求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来完成的,每次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同学们讲解对问题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使同学们对土壤污染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如讲到无机物、有机物、固体废弃物、污水灌溉、酸雨等等对土壤环境的污染时,让同学们课后完成的问题是“每一个同学查阅一种类型的土壤污染事件,及其对土壤和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这样同学们的阅读量可以是教材的几倍,再通过一节课的时间大家进行交流讨论,对该章的知识进一步掌握和扩展的基础上,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印象非常深刻。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探究之本,思维之源,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没有创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利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了单向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教学法不仅可以引起学生自动的学习兴趣或好奇心,而且可以激发与集中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继续去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动机。因此,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问题教学法是较适合土壤污染与防治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是我较好完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武器。
  [参考文献]
  [1]张离平.“问题教学法”事件探新[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0(4).
  [2]于群英.问题教学法在土壤学教学中的应用职业教育研究,2006,9.
  [3]崔杰.“问题教学法”教学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2011,5.
  [4]梁宏军,吴多芬,李晓辉,宋爱军,陈琦,王维东.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6,3.
  [5]薛景华.问题教学法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3.7.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沈阳辽宁)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知识技能, 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只注重应试教育,长期忽视跨文化教育。本文从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出发,结合英语教学实践,从培养英语思维习惯、加强课堂跨文化知识导入、积极开辟文化学习第二课堂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加强跨文化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语言文化跨文化教育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体育游戏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体育活动,本文对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注意事项,从而为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科学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 运用    体育游戏是在体育运动的基础上,综合人体的跑、跳、投等基本生活与劳动技能及各种体育基本形式,创编出多种形体动作,并根据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拟订有教育意义的故
期刊
作为母语,语文是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是和人的心灵直接对话的学科。语文最贴近学生的情感和生活,最需要倾注情感、挥洒个性、放飞心灵,它应该是精神的漫步、灵魂的壮游、智慧的攀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性,我们的语文课成了桎梏学生天性的“三味书屋”,而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发展,“模拟上课”应运而生,且逐渐被教育界接受和推崇。在此背景下我们开始思考如何“模拟上课”,以及如何发挥“模拟上课”的重要作用等问题。而模拟上课更侧重于教师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反映,因此,被成为培训新教师的重要方式,也将成为考核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就培训新教师的一些做法,谈些自己的粗浅体会,与同行分享交流,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概念及特点  从字面上理解,
期刊
[摘要]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等新媒体广告不断发展,平面广告的发展空间明显感到不足,如何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让平面广告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是提高其吸引力。文章从现实角度简单地论述了广告中吸引力的重要性及如何增强平面广告的吸引力。  [关键词]平面广告 吸引力 注意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无论你坐在家里打开电视机、翻阅报刊,或是出门走上街头,公共汽车上、火车上、飞机上、人行道栏杆旁、
期刊
[摘要]针对“原细胞是属于生殖细胞还是属于体细胞?”问题查阅专业名词审定书籍,结果发现不同专业名词审定书籍对一些专业名词的解释不尽相同,而且还存在专业名词定义自相矛盾等问题,提出加强进行生物学科名词和专业术语规范和统一工作的期望。  [关键词]精原细胞 生殖细胞 体细胞 专业术语    前不久,收到一位中学教师的来信,询问精原细胞是属于生殖细胞还是属于体细胞?引起我的好奇。我询问其为何有此质疑,老
期刊
[摘要]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高等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就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内容,与学生主动交流,让他们学会关心帮助别人,生成健康的情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成为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关键词]情感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 教书育人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
期刊
[摘要]探索工学结合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方向。根据系统论观点,工学结合课程系统包括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反馈三个亚系统。工学结合课程系统化改革,首先阐明问题,进行情况分析,制定课程目标。在确定课程学习内容基础上,以课程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合理组织与序化教学内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课程评价与反馈机制,推进课程系统不断完善。课程改革过程中
期刊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发展的生命线和主旋律。高校发展实践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应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各项工作开展,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积极作用,开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的增长点,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  [关键词]高校 校园文化建设 新路径    一、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的具有高校育人特质和自身办学特色的精神财
期刊
[摘要]国内外双语教学实践证明,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建设是双语教学在地方院校稳步发展的必要基础。为此,充分利用地方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契机,通过聘请外籍专家、鼓励和支持教师进修和培训、加强双语教学网络资源建设以及现有双语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改造手段,造就良好的校园范围内双语教学软环境。  [关键词]双语教学 国际交流与合作 双语教学环境 工程材料    一、地方院校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