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厚预设,夯实课堂底蕴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y_18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预设可以说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预设和安排,既包含教师对教材、学生的理解,更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教师只有课前进行充分的预设,才能在课堂上临危不乱,“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如果我们把课堂教学看做一个充满张力的生命过程,那么预设既是课堂教学的孕伏过程,又是课堂教学的基石和源泉。课堂教学的好坏、效率的高低,与预设的有效与否直接相关。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了精心的预设,只有课前进行充分的预设,才能成就精彩的课堂。
  一、准确预设,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石
  常有人把课堂预设简单地等同于备课的教案,认为课堂预设是一种完全静态的、前置性的、单维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实际上,课堂预设是多维的、丰富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型设计。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编写意图,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基础,分析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设计与之相应的应对策略、引导方式,合理设计教学的层次、环节和流程。
  1.深挖教材,预设课堂教学基调
  课堂教学前,教师要先深入研读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明确“教会学生什么”“哪些知识该教”“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真正明白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道理。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认识”一课,早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就第一次接触了分数,然后在三年级下册又再次学习了分数,到这里已经是第三次认识分数了,那这次让学生学习分数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呢?该怎样教学更恰当呢?三年级上册第一次认识分数,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把某件物品或某个图形平均分时会产生一类新的数,这里更多的是从感性认识的角度出发,结合生活实例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通过丰富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分数产生的过程;三年级下册第二次认识分数,主要是借助对图形的观察,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识、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五年级下册第三次认识分数,则是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对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做出解释,有条理地运用分数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因此,在课堂预设时,我设计以下四个板块:(1)说说对分数的了解,以旧引新;(2)合作探究,建立单位“1”的概念;(3)对比探究,系统理解分数单位;(4)练习比较,深化分数的意义。其中,主要聚焦第(2)、第(3)两个板块,即如何建立单位“1”的概念和理解分数单位。因此,教师一定要联系整套教材的内容,分析教材每次安排“分数的认识”的意图,从而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学。
  2.顺应学生,预设课堂教学流程
  作为一线教师,教学如果只盯着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从“本”到“本”的话,学生学到的就是有限的知识,而不可能获得灵动的、长远的思想方法。卢梭曾说过:“教育必须顺其天性而为。”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基础,顺应学生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设置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环节。
  例如,我校华晴老师执教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时,设计“学校需要选一位体育老师参加投篮比赛”的问题来展开教学。首先,华老师提供两位体育老师的训练情况(投篮总个数和投中个数),让学生理解选择标准实际上就是比较投中个数占投篮总个数的分率,并明白在总个数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通分来帮助比较;其次,随着参加训练的老师人数的逐渐增加、投篮总个数的不断变化,学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通分去比较分数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通分的种种不便,且费时、费力,实在麻烦,而随着华老师的一句话“参加训练的人数还在增加”,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建立一个便于统一的比较标准是多么的重要,百分数由此应运而生。这样基于学生实际需求的课堂预设,让学生逐步感受到百分数产生的同时,深切体会到了百分数应用的价值,逐步建构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
  二、灵活预设,为课堂教学保驾护航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情是随时变化的,教师的教学灵感是随时出现的,只要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就应在吃透教学大纲、文本及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下,灵活预设和调整课堂教学。
  1.多维预设,明确课堂教学走向
  多维预设,是指预设面对同一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多种不同思路的选择和优化。教师对教学要有充分的准备,以便面对学生不同的思维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合理的引导。
  例如,在“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中,教师往往觉得这部分内容不是很难,常常把精力较多地放在引导学生理解算法上,从而忽略学生计算法则、算理的形成过程。但学生的思维是不是和我们预想的那样呢?为什么有的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高呢?我不禁反思:在没有正式教学之前,学生是怎么想的?他们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呢?于是,我课前用48×2这一道题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调查,结果如下。
  48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游戏为载体,以思维为核心,以整合为路径全面开发适合儿童学习的数学游戏课程。在数学游戏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寻数学游戏教学策略,知趣共生,寓学于玩,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快乐地探究”,努力达成启智创新的课程目标。  [关键词]数学游戏 知趣共生 寓学于玩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生为本”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成为最热的话题。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进一步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提升,需要较高的“点拨”艺术。点拨什么、何时点拨应该成为教师研究的重点。结合教学实践,从点在新知关键处、点在学生疑惑处、点在新旧联系处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点拨 释疑 沟通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 要]反思是一项重要的思维活动,是数学学习的动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反思,以思促学,使学生的学习走向高效;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发展数学素养,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反思 思维 提升 高效 转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5-029  反思是一项重要的思维活动,是数学学习的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对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数学教学的“四基”目标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呼之而出。在课堂中落实“四基”的教学目标,更能突出对学生习惯、修养、思想等方面的培养。那么,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如何从“双基”向“四基”发展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体现“双基”的课堂教学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笔者通过听课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教学这
[摘 要]为了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获得对千米的深刻认识,教师应寻求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经验在学习中的价值,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认识千米;生活;认识;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9-0039-01  在小学阶段的长度单位学习中,千米作为一种常见的长度单位,教学时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支撑。
[摘 要]统计与概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逐步形成具有统计思想特征的数学思維方式,也就是统计观念。“条形统计图(1)”,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统计图学习的“种子课”,至关重要。对于这一课,可对其教学素材进行深入剖析,从教学实际出发明辨教材的优点与不足,并从教学改进的视角提出“丰盈教材,合理建构”的思路,然后通过多次的研课实践,让学生真正感受统计图表的特点
1.课堂表现  (1)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判断学生是否了解和接受教师期望他们在课堂上做些什么。  (2)教师是否能把握和组织课堂上的教学与学习过程。  (3)是否所有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材料和教学辅助设备都是必要的,这些材料和设备是否都能充分与恰当地使用。  (4)教学目的是否达到重、难点,是否明确并有所突破,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时间分配是否得当。  2.学生参与  (1)教师对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指令是否
[摘 要]简单的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梯形的认识”一课时,应先对学生的认知现状与规律进行整体把脉,然后在丰富多元的操作实践活动中不断寻求突破,最后通过系列策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大背景下,通过丰盈素材、分层反馈、多元化运动可促进学生有效形成与发展空间观念。  [关键词]空间观念;梯形;实践操作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摘 要]数学思想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把握数学思想渗透的时机,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全面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思想 教学时机 渗透 感悟 化归思想 对应思想 数形结合 数学建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 要]教师应通过对学生出现错误的观察与分析,明晰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而及时改进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降低错误率。  [关键词]错例 观察 记录 分析 读题 数量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32  【望:错例观察】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配套课堂作业本中有这样一题(见右图),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