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求分析为先导 建立个性化课程体系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25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文化概况》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大学英语选修课。以需求分析理论为指导,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在大二未曾参加过四级考试的学生中开展该选修课的学生需求调查,从“需求”入手,运用调查问卷、访谈的研究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收集有关信息,探讨了以需求分析为先导,建立个性化课程体系的实践方式和方法,为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使用、教学效果评估等教学活动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需求分析;中国文化概况;大学英语选修课;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0-0249-03
  
  课程设置需求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生需求;第二,社会需要,指学生通过学习所达到的目的[1](Mountford,1981);第三,规定的需求[2](Berwick,1989),指教育部门规定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学生需求分为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学习需求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和需要做的事情。目标需求指学习者语言使用的需要、缩小现有语言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需要和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的需要。需求分析主要包括目标情景分析和学习情景分析两个方面。目标情景是指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它是根据语言在实际应用情况决定的[3];学习情景是指学生当前的语言水平、学习环境、个人愿望、学习策略等与学习有关的事物[4]。
  一、研究背景
  教育部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为《要求》),将选修课分为语言技能、语言文化和专业英语三类课程。这些选修课使大学英语的课程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要求》的指导下,我校正积极实施建立个性化课程体系。哪些选修课究竟应该先行切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要求》指出,课程设置既要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要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同时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5]。大学英语选修课《中国文化概况》正是基于《要求》中这两点指示精神提出的,表现在:
  第一,工具性特色——有助于口语训练。中国文化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比比皆是,口语练习的机会也不只局限在课堂上。练习时间、机会、内容会明显增加,积极性也会提高。
  第二,人文性特色之一——有助于提高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由于政治绩效的缺陷、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传统教育模式的缺失以及互联网广泛传播西方文化所造成的无序挤压,学生对本土文化产生了认同危机。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担负起挽救危机的责任,因为课堂是学习沟通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平台,可以防止和抑制因缺乏参照而导致的中国文化的认同危机。
  第三,人文性特色之二——有助于培养具有对话思维的新型跨文化交际人才。余秋雨提出,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中国人在对外交流中,应该建立对话思维[6]。而实现“对话思维”则意味着,要保持自身的文化身份和平等对话的地位,要将自己的历史传承、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以本土化的英语表达出来。这就要求人们一方面要学习西方优秀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学习如何输出中华文化和思想。
  由于这些课程特色,中国文化概况课程的设置无疑成为一个热点。本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进行的。笔者认为,选修课要成为真正的“选修”,应充分考虑学生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比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标如何?学生对教学内容与设计、教师、教学模式、学时设置、评价方式等方面有哪些需求?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本校大二学生中开展了调查。
  二、研究准备和设计
  本调查按计划在2009年10月份进行,学生配合积极,开展顺利。
  1.准备工作
  在进行调查前的一个月时间里,笔者逐步向学生展示了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了总计4学时的教学实践,以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初步的了解。
  2.研究目的
  本项研究目的是了解大学生个人学习需求,为课程设置、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教材的组织和使用以及教学评估方式等提供依据。
  3.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设计了“中国文化概况课程设置学生需求调查”的问卷和访谈内容。问卷调查采用多选题,所有的问卷调查由笔者参照有关文献,自行设计,经过小部分学生预测后反复修改而成。
  问卷分为两个部分,包括目标情景和学习情景。访谈包括三个问题:
  1)你对设置此课程最大的质疑是什么?
  2)你认为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取决于那些因素?请说明原因。
  3)对于本调查问卷,你觉得还有哪些你所关心的问题没有包括在内?
  4.研究对象
  此次调查在2008级中文、生物工程两个专业100名未曾参加过四级的学生中进行,其中38名文科生,占总人数38%;理工科学生62名,占总人数62%。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质量,采取当场发放试卷和当场回收试卷的方式,发放问卷100份,有效问卷97份。
  5.数据收集和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问卷调查。调查后对数据运用SPSS14.0进行分析。
  三、数据采集和讨论
  通过频数分析,笔者发现:
  1.目标情景方面
  主要调查了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动机、本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需求与目前课程设置的差距,设置本門课程的必要性。
  65%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为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并相应获得社会需要的应用能力。18.3%学生认为学习目标就是为毕业而通过四级考试。这表明83.3%的学生对社会和规定需求,虽然感到无奈,但最为关注,而主观需求——兴趣,虽然被比作是学习最好的朋友,却屈居第三(表1)。这点告诉我们应该把基础知识的巩固、文化知识的输入与交际能力的提高紧密结合。
  关于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从表2来看,65%的学生把学习目标确定为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拓展英语知识,仅有21.7%的学生把提高跨文化人文素养当作学习目标;说明大部分学生仅把这门课程当作积累知识和提高应用能力的延续,而尚未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接纳它,这点离《要求》尚有差距。
  在回答“你如何评价当前教学内容在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表现”时,31.7%的学生认为目前教学中所体现的跨文化交际内容不实用,不能满足学生未来在交际中使用英语的需要。另外,虽然有高达36.7%的学生认为学习该选修课非常必要,但有50%的同学对自己是否有时间与精力听课不很确定;这说明学生有较强的主观需求,但担心自己的学习时间是否充足。
  2.在学习需求方面
  主要涉及学习内容、教学模式、学习难点预测、学时安排、学习策略、评价方式。
  如表3所示,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65%的被试选择了前两项,其中选择中国历史概况和文学作品英译文学作品欣赏的占33.3%,选择建筑物、服饰、食品及日常用品的占31.7%,这两项数据为教学内容的挑选提供了依据。
  53.3%的学生认为应采取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表明他们愿意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访谈中,学生认为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习内容,而且可以将零星时间利用起来解决时间不足问题。从访谈中获悉,学生认为讨论、主题发言等活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电影、音乐、诗歌等课堂导入方式和练习内容能激发兴趣。而与这三项相比,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其创新能力和雄厚的双语功底对激发学生兴趣乃至教学的成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如表4所示,在学习难点预测方面,60%的学生认为“有些专有名词可能很难理解和记忆”,还有20%的学生担心“有些事物或思想教材编写者和老师未必能找到恰切的英语表达”。这需要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降低对专有名词记忆的要求,而在教学实践中多花费精力解释其意义;同时学生希望课文对于特有文化现象的介绍能反映中国文化和语言特色,恰当使用中国本土化英语,即用符合英语规范的、可被英语国家人士所接受的语言来表述文化专有项,以弥补标准英语在这方面表达的空缺。
  80%的学生认为总课时应限定在40学时左右;85%的学生不赞成闭卷考试,其中51.7%的学生认为最佳评价方式为:社会调查(英文)×70%+面试×20%+平时表现×10%。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调查启示
  结合以上数据分析,笔者认为在课程设置时应解决以下问题:
  1.结合学习时间不足问题,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是备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目标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备课的质量和教学的有效性。目标过高难以实现;目标过低,教学就难以有深度和广度,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就会受到影响。确立适度有效的教学目标,要求我们教师在把握明确、恰当、具体、完整的基本标准,坚持整体性、有序性、适度性和可测性兼顾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及教材,仔细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现实状况。
  基于以上的考虑,以及学生对于学习时间是否充足的担心,笔者认为,本门课程教学目标制定应呈现出两个层次:
  1)结果和行为层次:了解、掌握、灵活表述文化内容;
  2)体验和过程层次:感受文化魅力、探索问题、形成观点等。
  课堂讲授、师生互动侧重实现第一层次的教学目标,而第二层次的目标的实现则主要通过多媒体演示、课堂活动和自主学习。
  2.优化教学设计,学生学习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兼顾
  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后者要兼顾学习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要做到:
  1)结合学生兴趣,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本课程应该多角度地展示中国文化,重点突出中国历史和文学作品英译欣赏、建筑物、服饰、食品、用品等内容,旨在使学生能用英语自如表达;对于学生熟悉或者兴趣不大的内容,如社会规范、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神话传说、成语故事、逸闻趣事等,介绍应该相对简单。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不同的教学内容。
  2)古代知识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硕果累累;现代文化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对中国在国际交流中“软实力”的提高功不可没。这两方面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不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接纳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应注重将文化学习和提高民族自豪感、民族平等意识结合起来。
  3)基础知识及能力、文化知识与提高交际能力相结合
  通过四级考试的社会和规定需求是影响学习目标制定的首要因素,教学设计应考虑语言知识的巩固及能力的提高。比如,可以适当增加四级积极词汇的复现率。教学材料中设计一些阅读理解练习,提高阅读技巧。在注重知识输入的同时,还注重交际语言的输出。每个单元都需设计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便于学生发挥的讨论题,也可以依据课文内容并结合四级作文题型,设计一些作文题目。可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4)难点知识的明朗化和复杂知识的简单化相结合
  在讲解过程中对难点知识,比如专有名词,提供汉语意思,对于复杂的知识则采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恰当使用中国本土化英语,比如,the Lantern Festival(灯节),the Year of the Serpent(蛇年)等,便于学生理解,增强学生的记忆。
  3.完善学习条件,满足课程学习需求
  学习条件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包括软件和硬件。硬件则指教材、多媒体电教设备等;软件是指教学法、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互动形式、师生关系及课程安排等。比如,课程的时间安排应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课。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可在一、二年级提前选修;其他学生可以通过四级考试后选修本门课程。
  4.开展任课教师校内进修活动,不断提高教师创新能力
  学生认为,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其个人创新思维能力对激发学生兴趣乃至教学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深刻领会《要求》的指示精神,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教学法和设计体例,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组合多样化;能根据不同的学生,删减或补充材料;凸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尽量保持课堂教学的新鲜感,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架起从被动学习到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的桥梁。为提任课教师业务能力,需要进行教师培训。培训可以在校内进行,教师可以到文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科系等院系进修相关课程。
  5.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并行,定期进行课程评价
  最后,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过程中,方式上要灵活科学,充分认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所取得的进步,并且鼓励学生提出独特见解。内容上包括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表述和认识,侧重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看法。评估还包括对教师的评估,即对其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估。对教师的评估不能仅仅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应全面考核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等。教研室定期进行课程评价,包括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革创新。
  结语
  本研究将实证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突破了传统的以学校(教师)为先导的课程设置模式。通过对学习者目标和学习需求的分析,使课程设计者了解学生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的这些需求来设置课程、制定教学目标、组织课堂教学。教师要以需求分析为指导,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需求,结合学校实际,设置适合学生发展要求的英语选修课,建立个性化课程体系,最终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
  由于资金投入有限,抽样面、样本规模较小,加上笔者水平所限,问卷设计项目不够细,使本文数据有一定局限性。下一步将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完善个性化课程体系服务。
  
  参考文献:
  [1]Mountford, A. The What, the Why and the Way [C]// In Aupelf /Goeth Institute/British Council, 1981.
  [2]Berwck, R. Needs Assessment in Language Programm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C]//. In R.K. Johnson (eds.). 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3]Munby, J. 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4]Allwright, R. Perceiving and Pursuing Learner’s Needs [C]// In Geddes. & Sturtridge, G.(eds.) Individualisation. Oxford: 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s, 1982.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语课程教学要求[EB/OL].http://www.china.com.cn/city/txt/2007-09/27/content_8957820.htm, 2007 -09-27.
  [6]国际在线.专家称进行跨文化交流有助于外国人了解中国[EB/OL].http://gb.cri.cn/8606/2006/08/31/106@1198781.htm, 2006-08 -31.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与“基础”课教育功效甚微的矛盾凸现,这就需要“基础”课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乃至教学细节的设置上来探索爱的教育。教师必须注重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这恰恰与教育心理学所要求的内容是一致的。在“基础”课上贯穿这种教学精神可以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爱的教育;“基础”课;社会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641
期刊
摘要:高龄老人由于生理机体、经济能力、心理承受力等特征的弱化,与中低龄老人有着不同的服务需求。基于南京市G区的实证调查,将两群体有关生活照料、医疗卫生、精神慰藉和社会参与等四方面的服务供求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总结高龄老人对于养老服务需求的殊异性,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城市高龄老人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龄老人;需求;养老服务  中图分类号:C913.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哈尔滨出版社今年1月出版的《2009—2010年哈尔滨旅游形势分析与发展预测》一书,是哈尔滨市社科院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王晶研究员主持、省内诸位知名学者共同编写的一本对哈尔滨旅游产业综合分析和预测的力作。该书以2009年哈尔滨市的旅游发展具体资料数据为依托,对哈尔滨旅游产业、旅游市场、旅游产品和旅游发展战略等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景式分析,对未来哈尔滨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在
期刊
摘要:井上靖作为日本战后历史小说第一人,其创作的历史小说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个人情感,文章尝试探讨井上靖的历史小说产生的社会原因与历史必然性,关注作者人生经历与小说创作的内在联系,总结其战后初期创作的历史小说的总体特点。  关键词:井上靖;历史小说;战后文学;西域  中图分类号:I31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1-0171-02    二战结束后,日本社会发生了巨
期刊
摘要: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是资本化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具体而言,它是资本化社会生产力与消费力悖谬、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悖谬、财富积累与贫困积累悖谬的极度恶化之必然结果。  关键词:资本化社会;悖谬;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1-0016-03    为何金融—经济危机总是像梦魇一般纠缠着资本化的社会?为什
期刊
摘要: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而“礼”是孔荀思想中核心的概念之一。孔子“礼”是在对周礼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而来的,而荀子“礼”则是在继承孔子“礼”的基础上,吸收各家之长。从礼的内涵、礼的起源和礼的价值来阐述孔荀之“礼”思想的异同。  关键词:孔子;荀子;礼;异同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0-0111-02  
期刊
摘要:CDIO是以现代工业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为蓝本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以流体传动技术课程为例,通过将CDIO理念贯穿在教学与学习的全过程,运用CDIO教育模式对高校教师所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进行分析、举例和讨论,论证了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对保障CDIO教学顺利进行起到的作用,为工科教学中实践CDIO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努力方向。  关键词:CDIO教育理念;高校教师;专业素质
期刊
摘 要:随着来华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外国留学生的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外国留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其特殊性,作为留学生管理人员不仅要认识到思想教育的必要性,而且在实施思想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创新,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方能应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更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找出亟须解决的问题,及时改进与提升。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思想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8.9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
摘要:言论自由历来不是无节制的漫谈,它要遵循一系列规范。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言论不能脱离具体的环境和现有的法律法规。也就是说,言论自由经常被限定在一个边界之内,它不是无节制的行为。《言论自由的反讽》是有关言论自由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经典之作。该书关于新闻媒体不能有无节制的言论自由的结论,是一个重要观点,它对新闻媒体在真正实现言论自由中所作的分析具有独到之处。  关键词:新闻;媒体;《言论
期刊
摘 要: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参军服役行为进行调查分析,运用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解释。以期能更好地分析大学生入伍服役决策行为,对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服役;决策;行为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0-0236-03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