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永远不是制器的教育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fyw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了《中国教育报》11月28日刊登的该报记者的文章《不能把大学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笔者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提出来,就教于方家。
  记者引用了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叶朗11月26日在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发表的讲话:现在有很多人,包括学生和家长,把大学教育当作单纯的职业教育,上大学就是学一个专业,学习一门技能,毕业后找到一个好工作,这成为社会上很普遍的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在大学教育中,只注重知識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力量,古典课程、人文课程、艺术课程受到歧视和排挤,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被压抑,人的同情心、道德感、审美感被忽视。
  按照叶朗教授的观点,大学教育不能只有专业教育,还需要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否则,就是职业教育。其实,职业教育——不管是高等职业教育还是中等职业教育,也不能只是专业教育,不能只是“饭碗教育”,同样需要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否则就是制器的教育。而现代职业教育不应该是、也永远不是制器的教育。
  诚然,学生和家长,把大学教育当作单纯的职业教育,上大学就是学一个专业,学习一门技能,毕业后找到一个好工作,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大学教育不能只有专业教育,还需要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大学教育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把大学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轻视人文教育、艺术教育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是十分有害的。”但是,同样有无数的事实证明,职业学校如果只有专业教育,而轻视、甚至抛弃人文教育、艺术教育,也是十分有害的。
  这几年,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高于211大学毕业生。但是,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却不高,甚至颇有微词。主要是人文素养欠缺、敬业精神不足、吃苦耐劳精神不足、发展后劲不足。这确实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短板。而这个短板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我们的学校只注重专业教育,即只注重抓技能培养,忽视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忽视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的培养造成的。提高教育质量是“十三五”的战略主题。但是,各地职业学校往往只注重抓专业教育,把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当作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全部。即把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等同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这实际上是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误解。在这一错误的思想指导下,学生只要拿到技能等级证书就完事大吉了,人文教育、艺术教育类课程能够不开的就尽量不开,甚至公共文化课也被压缩。
  我们职业学校培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十年、二十年以后,同样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到那时,他们同样要承担起与我们国家地位相符的责任,承担起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重任,能够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进行很好的对话和交流,并且有能力为国家参与国际重大事务。原来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指出:“提高质量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应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要文化基础,熟练的职业技能,健康的身心素质。”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指出:“不要把技能培养与人的发展对立起来,不要把就业与人的发展对立起来。”要“强调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技能、掌握知识;学会工作、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职业学校学生有过硬的技术和技能确实很重要,但是,没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良好品德为基础,再好的技术、技能都是行而不远的,甚至有害的。所以,职业院校不能搞“制器教育”,不能培养只是技能过关而人文素养基本缺失、品德差的技能机器,就是不能只抓专业教育、只抓技能训练、甚至只抓参赛选手的技能训练而其他课程都不管,而必须既抓技能、技术教学,又抓立德树人,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重点的“德”。同样要从“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汲取智慧,立足实际,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
  正如叶朗教授指出的:美育和人文教育在专业技能方面也许没有直接的作用,但在热情和性格、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却有独特功能。大学要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优良素质,为巨人的产生提供基础条件。这正是大学的历史使命,大学应该有这个自觉。笔者以为,大学教育不能功利化,职业教育也不能功利化,职业学校也应该要有这样的自觉。制器不是大学的培养目标,也不是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职业学校要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抓手,在抓好专业教育(技能教育)的同时,还要抓好人文教育、艺术教育,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使职业学校的学生既建构起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又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型职业农民是理想化的职业农民,具有职业性与多样性、限定性与开放性、独立性与自主性等群体性特质。依据人力资源素质评价KSAIBs模型、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标准,尝试对新型职业农民素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建构模型。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模型;建构依据;认定标准;KSAIBs模型  基金项目: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农科教统筹的新型农民培训的研究与实践”(项目
期刊
摘 要:通过调查法,向企业发放调查表,研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形式、动机、顾虑和制约因素,目的是研究如何建立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利益保障机制,最后得出结论,要从法律、政府施政和学校三个层面,建立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利益保障机制,促进企业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去。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企业利益;保障机制;辽宁省  作者简介:赵东明,男,满族,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
期刊
摘 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办学所追求的目标,校企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从阐述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出发,然后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专业为例,详细论述基于校企合作的“共建、共培、共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共建、共培、共推”的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强的生命力,能够显著提高办学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共制、共培、共推”机制;校企合作
期刊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凝聚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从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德能教育的基本内涵入手,在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能教育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和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能教育应对机制,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学生头脑,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德能教育。  关键词:中职;德能教育;礼仪教育;弟子规;中华优秀传统文
期刊
如何培育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民队伍,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顺利展开,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恰当此时,2015年12月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建富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的专著《职业教育视域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基于职业教育的视界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问题展开了系统而又深入的剖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纵观全书,可以发现这本书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学术特点。  首先,统揽全局的宏大气势
期刊
摘 要: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很晚,尚未引起政府、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目前,除了少数重点大学开展了创业教育外,绝大多数高校还停留在创业计划竞赛的指导和就业指导层面。在京津冀一体化大环境下,京津冀的开放大学,尤其是河北省的开放大学承载着巨大的提升社会教育功能责任,需要在继续教育中推行创新创业教育。虽说开放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课程实施体系及系统地开展等方面还没有完全形成规
期刊
摘 要:浙江省在 “普职融合”的大趋势下进行中职课程改革,由点到面,已基本在全省铺开,进入中职课改由量向质转变的新阶段。为此,必须在对《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出台的背景和内容把握的基础上,进行中职课程改革的“形”与“质”的思考。以就业之形,显示生涯可持续发展之质;以选择之形,凸显学生主体之质。“普职融合”下的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需进一步厘清课程原则,界定学校的组织形式,探索微观层面的具体实
期刊
摘 要:针对当前微课比赛火、优秀微课作品数量多、但微课的应用凸显度却并不高的现状,指出很多优秀微课作品仅仅是微课大赛的产物,应提高其在课堂应用中的价值。尝试从应用的视角,提出微课的设计与应用应该具有课程观、系列化和任务型。结合五年制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通过具体的案例,探讨了微课的制作与应用。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微课设计;微课应用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
期刊
摘 要:以“直流稳压电源”模块为例,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训练学生的有效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任务驱动; 行动导向;“直流稳压电源”  作者简介:孙春晖,女,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技术、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期刊
摘 要:基于高职院校招生生源种类变化给英语教学带来的挑战,依据“人本主义”和“多元智力”学习理论,结合实际案例,从分层教学模式的建构、分层教学目标的确定、分层教学内容的实施、分层教学方法的采用和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深入进行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改革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改革路径;招生新常态  基金项目: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调查研究——以江苏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