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变(一)

来源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aringr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秦朝统一六国,进行了“书同文”的文字改革,形成了标准的秦小篆,但日用书写同时也在催生新的文字变革,从减小篆引楷书笔画的弧度,发展到直接以直线笔画代替弧线笔画,变左勾右勒为左推右拉、左刮右刷,甚至出现合并笔画、连贯书写,这样就产生了一场文字发展史上的“隶变”。中国的文字体系也就从古体变为近体。
  【关键词】秦隶;草篆;汉承秦制;八分书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0-0019-03
  【作者简介】辛尘,本名胡新群,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13)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江苏省教育书法协会副秘书长。
  以《峄山刻石》《泰山刻石》为代表的小篆楷书,是上古篆引楷法逻辑演进的最高阶段。为什么这么说?图形构成意识与符号记录意识双向交互作用的结果,是自殷商以来篆引楷法的简化与精致化相统一的过程,笔画趋于简易、单纯而又精练,字形趋于简约、规范而又工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布置上的简明、秩序而又庄严,体现着先民们与时俱进的图形构成意识的不断更新。秦朝小篆样式的形成,与其说是秦始皇的个人偏好,不如说是这一逻辑进程的必然产物。
  如果秦祚稍长些,自上而下强制推行的小篆能够得到充分推广普及,篆体文字,尤其是这种新体篆字应当会沿用得更久。但是,历史不是“如果”,秦王朝只维持了十五年。农民起义、楚汉战争、改朝换代,打断了小篆推广普及的进程。尽管西汉初期因袭秦制,但从遗存下来的实物看,当时社会基层作为学生教材的小篆楷书已经错误多多了。正是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秦隶得到了迅速发展。
  大家都已经知道,隶书是“秦书八体”之一,是基于大篆字体的篆引草书,在战国时代已经得到充分的发展,从出土的《青川木牍》《放马滩秦简》《睡虎地秦简》到《里耶秦简》,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篆草化、秦隶形成的过程:从减小篆引楷书笔画的弧度,发展到直接以直线笔画代替弧线笔画,变左勾右勒为左推右拉、左刮右刷,甚至出现合并笔画、连贯书写。秦隶的典型形态《里耶秦简》,已经完全脱离了大篆楷书(如《石鼓文》)那样的体取横势、笔画回转的书写方式),采取纵势铺陈、左右分披的快捷书写方法。这就是程邈花费几十年整理出来,上报朝廷,得到秦始皇确认的日用便捷书体。它虽然正名于秦朝,但实际上是战国时期篆引自然演进的结果;不同于小篆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推行,它是约定俗成在先、具有深广的社会日用基础、自下而上确立起来的书体。
  自下而上了不得!尽管上古时期文化知识(当然包括文字书写)被牢牢地掌握在社会上层的少数人手中,但自春秋时期私学形成、发展以来,文化知识开始向全社会扩散,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加上这一时期贵族、庶民阶层常常被重新洗牌,升降沉浮变幻不定,社会中下层的日用文字书写迅速膨胀,大大加强了符号记录意识的拉力。我们甚至看到,在战国晚期,在秦汉交替之际,已经有隶书混用于铭刻书的现象了。到了秦代,秦始皇确认隶书作为日用文字书写的合法性,实在是顺水推舟的事了。
  值得提出的是,秦始皇为帝国大一统,无所不用其极,“焚书坑儒”不仅是在思想上消灭他们所认为的异端邪说,也是在文字书写上消除东周以来的地域差异。其结果是,认识大篆的人越来越少,所剩的实用文字书写,就是小篆与秦隶两种了。
  从书写的角度看,秦隶显然要比小篆方便快捷得多。这不仅是因为小篆属于篆引楷书,秦隶属于篆引草书;更重要的是,秦隶纵势铺陈、左推右拉、左刮右刷、左右分披,其实质是在一定程度上减省了构形的算计,逐渐形成了以便捷为目标的笔顺,并且已经综合运用了顺锋与逆锋、提笔与铺毫、中锋与侧锋,许多在只能提笔顺锋书写的情况下所必需的指腕动作被省略了。这其中,不正体现出秦笔改良的意义吗?
  固然,与小篆的精致、端严相比,秦隶显得简朴、散漫,这是铭刻体与简帛书的不同取向,折射出贵族化的审美标准与庶民化的致用要求之间的差别。照情理,西汉的贵族们应当乐见小篆而鄙视秦隶。是的,他们的确这样想过;但不要忘了,他们不久之前还是徐州、山东一带的草根,是地地道道的暴发户!在转身成为贵族之前,他们除了征战,哪里有机会接受贵族化的教育呢?
  所以,西汉初期虽然讲承袭秦制,但至少在文字书写问题上,客气一点说是小篆、隶书并用,实际上,不仅大篆几乎没人能认识,认识“古文”(即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地域性文字)的人也极少,连写好小篆也成为了不得的才艺了。大家都满足于写隶书,官府文书多用隶书,甚至记录整理先秦典籍也主要使用隶书,形成的“今文经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原版正宗的用先秦文字抄录的典籍(即所谓“古文经学”)反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隶书不声不响地登上了大雅之堂,逐渐取得了铭刻体的地位。
  铭刻体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特定字体的标准形态或者楷书样式。隶书成了铭刻体,意味着它具有了新字体的性质。很难确切地说隶书是从哪年哪月变成新字体的,但的确变了——中国的古汉字形态由此变成了近体汉字形态——这就是后人所说的“隶变”。
  如果我们确认,“隶变”是指汉字由古体转变为近体,也就是由篆体文字形态向隶体文字形态转变的字体变革,那么,它就不应当仅仅是秦隶由篆引草书变为新字体的铭刻书。事实上,西汉以来的隶变是秦隶(这里我们应当叫它“古隶”了)的两极分化:一边走向楷化,成为真正的隶体楷书;一边进一步草化,成为新字体隶体的草书。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几乎贯穿了前后汉四百年。
  或许有人要问,什么是古隶的楷化?要想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汉字楷书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不论哪种字体,只要是它的楷书形式,都有一些共同的构形要求,它体现出了我们的祖先对文字标准化的认知和审美心理。
  我们已经熟悉上古时期的篆引楷书了,它从图形文字演化而来的时候,把图形所固化的物象的方向性也继承下来了。例如“鸟”字,图形文字是一只栖息在枝头的鸟的侧面形象,象形文字用篆引把这个形象书写出来,同时也把这个图形的方向性继承、固定下来。“立”字是一个正面人形站立于地面,篆体文字用篆引将它写出来,保持原有的方向性。随着象形文字符号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篆引楷法在笔画、字形与布置诸方面都逐渐实现了方向与秩序的稳定化,它的基本参照坐标就是“横平竖直”所构成的十字。这是篆体楷书首先必须遵守的法则。这一法则适用于上古时代一切庄严、神圣的造型艺术。   第二,楷书作为铭刻书体,不仅是要记录那些永垂千秋的文义,其本身还兼具纹饰功能,装饰那些高贵的吉金贞石。所以,楷书的笔画必求完美,不是随意写成的,必须是修饰过的,如同宫殿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都必须是精心加工过的一样。同时,笔画的修饰又必须是合理的,不过分妨碍正常书写的,也就是说,它们必须是一笔写成的。靠反复描画修饰笔画,便不是楷书而是美术字。这是楷书被纳入书法范畴的基本条件。
  第三,楷书既然具有图案性,它的字形结构就必须具有设计感,笔画分布匀停,构造严谨合理,整体工稳匀称,与花草树木的生长、亭台楼阁的建造、人物形体的结构,具有相同、相通的审美标准。或者说,楷书字形结构的审美标准,本来就源自于先民们在长期对自然物象、对人自身、对人工产品的观照中所形成的审美定势。
  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古隶,笔画粗糙随意,夹杂着太多的草率、含混的写法,根本谈不上有稳定的修饰性笔画形态;字形构造主要是顺势分披,缺少精心的设计,体势倾侧多变,无意恪守横平竖直,许多折画是从篆引的圆转笔画直接改变过来,还没有考虑到横平竖直,也就无从追求工稳匀称了。一句话,它本来是篆引草书呀。直接用它来充当铭刻书,不免有些草台戏了。
  西汉初期草根皇帝一是顾不上,二是不在乎,铭金刻石少,把古隶排布整齐或者与小篆混用,也就将就过去了。但到了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墓石“左司空”三个字还刻得隶不隶、篆不篆,东倒西歪,真是不像话了。不要说贵族们不能接受,就是社会中下层的民众也看不下去。
  怎么办?从西汉遗物看,当时存在着两种改进的路径:一是作为铭刻体,社会上层因循前代的思路,将小篆、古隶方正化,试图形成一种新型的、被后人称为“汉篆”(或者“缪篆”)的楷书,用作铭刻书和官印摹印篆,这一努力发展到新莽时期达到高潮;一是在日用书写领域,原本取纵势的古隶被越写越扁、体取横势,尽管其中还夹杂着很多草书笔画,但是,人们不仅努力把笔画调整得横平竖直,而且有意识地修饰,强化左刮又刷的笔画,逐渐形成了隶体楷书所特有的“波磔”,这种古隶楷化的书写方式在西汉中晚期已经很普遍、很成熟,并且逐步走向被后人称为“汉隶”(或者“八分书”)的楷书,终于在东汉后期的碑刻中大放异彩。
  可见,在西汉时期,也就是在古隶成为新字体的“隶变”初期,它的楷书呈现为“双轨制”:一是“古隶篆化”,一是“古隶隶化”,二者同为古隶的楷书。严格说来,东汉以来迅速发展的汉隶楷书,正是兼取了这二者的长处:既注意接受“古隶篆化”的笔画周全分明、字形方正严整,也充分发挥“古隶隶化”的笔画波磔修饰、字形横向展势。
  后世所说的“真草隶篆”的“隶”,主要是指东汉后期正式用于刻石的汉隶楷书,它以呈“八”字形的波、磔笔画修饰为典型特征,所以被称为“八分书”“分书”。东汉后期大兴刻碑之风,除了极少的几块篆体楷书碑,一些用于点缀的汉篆碑额,绝大多数刻碑和所有的摩崖石刻都采用了八分书。这表明,在东汉时期(“隶变”的中期),汉隶已经取代了古隶,隶体楷书已经高度完善,汉字已经完成了由古体向近体的转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系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直肠癌Miles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收治的49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25例,采用
【摘 要】南京市中华中学普通高中生物课程基地给学生提供了生物课堂学习、课后延伸和丰富校园学习生活的场所,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高中生物;校园生活;学习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8-0071-02  【作者简介】杨克俊,南京市中华中学(南京
目的比较老年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将其分
【摘 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倡学生个性发展的今天,教师稍给学生一点“颜色”就会遭到如体罚、变相体罚、损伤学生心理等言论的攻击,导致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变得步履维艰,陷入了软弱单一,无为低效的困境。其实,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惩罚教育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惩罚教育不是体罚教育,它是以爱为前提的教育方式的一种。在班级管理中掌握艺术的惩罚手段,奖惩相结合,将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以宿迁市六所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两年来的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基本情况为依据展开研究,分析后发现,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在目标定位上需要坚持'三性一化'的要求
在汽车驾驶员培训教学过程中,加强学员车体感知的体验,培养车体感知能力,对道路安全驾驶,特别是“穿桩移库”科目训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和增强车体感知能力,能够大大提高学
大家看过各种各样题材的绘厕,有嘲人物的、有㈣风景的、有画动物的、也有画静物的,可你看过专门俩瓶子的画家吗?现在我就向大家介绍喜欢画瓶子的画家莫兰迪。
【摘 要】学校抓住课程基地建设的契机,顺势而导,确立了“小学科先行,大学科跟进”的质量提升策略,以历史学科为突破口,落实学讲计划,强化小组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推行走课走班,师生广泛参与,激情激趣,打造物型化的历史文化场景,征集铭刻时代印痕的老物件,实现了在学科质量提升、校园文化打造、学校整体发展上的大踏步提升。  【关键词】顺势而导;小学科先行;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实效与延续  【中图分类号】G5
目的探讨后盆腔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合并直肠癌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在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集的宫颈癌合并直肠癌患者资料共30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对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进行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纹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出形形色色的或古朴庄重、或繁缛华丽、或精典雅致、或绚烂多彩的疏可跑马又密不透风的纹样世界。从这些美好的纹样中可以体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