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作用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yua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教融合”对学校体育提出了“学会、勤练、常赛”的新要求,在这个大背景下,学校体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青少年体质,向他们传输体育技能、体育知识,而且可以培养青少年的集体意识、规则意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体育精神,在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将会持续加强。
  1 前言
  2020年9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这份《意见》,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指出“学校体育的发展要轉变观念,从过去仅仅注重增强体质,向‘学会、勤练、常赛’转变”。这一转变促使学校体育从以前的应试教育为目的转向素质教育为导向。长时间以来,国内外有许多专家学者对于“社会化”均做出了自己的概念界定与阐述,但万变不离其宗,综合来看社会化就是一个人实现从自然的生物个体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社会化,个体学习社会中的标准、规范,价值和所期望的行为。个体的社会化是一种持续终身的经验,贯穿于生命全周期。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青少年时期具有无限可塑性,这是完成“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实现社会化最基础的手段就是教育,而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可以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2 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社会化的作用
  2.1 “学会”教给青少年基本技能、体育文化知识及相关能力
  《意见》改革的一大核心是把原来的“体育传统项目校”和“体育特色校”合并,共同来用一个名字叫做“体育传统特色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也就是意味着将来的学校体育课必须立足于教会学生专项的运动技能。这项改革将通过教育体育部门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体育课上教会专项运动技能的目标。
  学校体育通过教授体育课程、开展课间、课后体育活动等,教授给青少年一定的运动技能、活动技能以及相关体育文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体育课堂上的学习,在运动技能学习的同时,可以促使青少年学会理解、模仿,掌握“学习”的技能。体育活动等的设置,经常会通过团队合作、小组组队等形式开展,这就促使团队成员之间要不断地进行沟通协调,如何使自己团队成员之间配合得更好,甚至是形成默契,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些都对青少年的沟通协调能力提出了要求,在这样的模式下青少年可以学会如何更好地与周围人进行沟通。
  同时,例如足球、篮球、排球等团体项目,在一个队伍中每个成员会有不同的分工和角色,比如篮球中的前锋、中锋、后卫等会有不同角色的划分与站位,在这类项目的学习中,会使青少年逐渐明确自己的站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义务。角色扮演的教育培养,可以使青少年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明确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义务和使命,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每一个人步入社会的前提和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如此才能在社会中更好立足。
  2.2 “勤练”磨砺青少年意志品质
  为了学会至少一项体育技能,青少年必须要在课堂学习之余勤加练习。体育技能的掌握与熟练会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成百上千次的练习可能才会让一个动作形成肌肉记忆,对于青少年来说这将会是一个不断突破自我身体极限的过程,而且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在学习过程中会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形成不小的挑战,是否可以突破自我是他们能否更好掌握技能的关键之一;在训练过程中能否坚持下来,不被枯燥的训练和重复的练习动作所劝退,也是青少年能否更好掌握技能的关键因素。这两个因素决定了他们对于所学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勤于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保证青少年的运动技能可以扎实掌握、更加熟练,但在潜移默化中,体育会发挥自身的潜功能,在一次次艰苦的训练中,培养青少年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这些都是社会所期望社会成员可以拥有的意志品质,不仅为青少年更好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也可以促进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2.3 “常赛”培养青少年体育意识
  在体育运动技能学会并且熟练掌握之后,青少年们会通过参加体育竞赛来检验自身学习的成果。《意见》改革的另一核心问题就是就是整合体育赛事和合力共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及相关的激励和扶持政策。在这个文件里明确提出由教育和体育部门共同进行对青少年赛事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这就可以解决过去在赛事上存在的很多问题和困难,由两家共同设计、共同组织、共同推进,而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竞赛体系的搭建,将来在这个竞赛过程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后备人才,还可以打通他们进入大学的通道,也就是通过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教育体育部门共同对这些人进行训练、共同组织比赛。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校园体育竞赛的体系,也就构建了一个优秀的后备体育人才成长和上升的通道。所以这样一个竞赛体系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就构成了常赛的结果。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规范化、更加完善的赛事体系使得青少年参与赛事积极性提高。
  日常体育课程、体育训练与体育竞赛活动还是存在实质性的差别,竞赛的目的性、对抗性、实战性会更强。在体育课程和日常训练中为青少年拥有扎实的体育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体育竞赛活动,则是以他们的运动技能为依托,展现出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在一次次竞赛磨练中,培养体育意识。竞技体育的魅力在于观赏运动员优美的运动动作和高水平的运动技能,更在于比赛结果的未知性,这种未知带给青少年赛前、赛中、赛后一定的心理压力。赛前能否正确调节、缓解紧张情绪;赛中能否把运动技能发挥到最好,甚至超常发挥;赛后或许可以站上领奖台又或许不能,能否正确客观对待比赛结果,接受比赛结果,这一重重的磨练,会塑造他们强大的心理素质。并且严格的赛事规则可以培养青少年较强的规则意识,为将来遵守社会规范打下基础;在一些团体赛事中,则会强化他们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形成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与人沟通的能力,更加明白团队的重要性,拥有集体主义精神;学会顽强拼搏,懂得永不言败,而且竞赛的实战性,也使得他们的角色扮演意识不断强化。
  3 结论
  学校体育活动通过体育课程教学、体育活动、校园赛事等的设计增强青少年体质,磨练学生适应社会、坚强不屈的品质;在活动中渗透、培养青少年的规则意识、集体精神等,并且在“学会-勤练-常赛”这样的体系下不断强化,既强身健体、为青少年社会化发展打下良好的生物物质基础,同时也为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体教融合的大背景、大趋势下,学校体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竞争越发激烈的社会生活中,如何解决好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是我们持续关注的问题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也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其他文献
通过理论预测模式预测常州市输变电工程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实测值与预测值基本相符。对典型输变电工程及环境敏感区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的监测,结果表明,各输变电工程设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1.110125),来自韩国中安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系的研究人员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研究瑜伽音乐在高校瑜伽课堂中的功能体现为研究对象  1.2 调查对象  吉林动画学院瑜伽课程选修班:17级556班、17级578班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论文研究需要,通过吉林体育学院图书馆、吉林省圖书馆、中国知网与万方数据库,查阅有关瑜伽、音乐、瑜伽音乐、瑜伽课堂、瑜伽教学等方面相关的书籍、学术期刊、论文,搜集相关文
期刊
作为我国首部有关流域保护的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月23日举行长江保护法实施专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人大常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要优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资源配置、实现区域或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的重要政策手段,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本文系统整理
据《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年第2期《不同种类生物菌肥及用量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包昌艳等)报道,以3年生贵长猕猴桃为供试品种,以不施肥为对照,菌肥Ⅰ(含解淀粉芽孢
据《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1年第4期《含氯化肥不同施用量对猕猴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后效》(作者杨莉莉等)报道,作者研究了猕猴桃的适宜含氯肥料用量,及过量施用含氯肥
据《北方园艺》2021年第9期《植物粗提物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生物活性的影响》(作者顾桂飞等)报道,以22种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浸渍法,研究了植物乙醇粗提物对猕猴桃根结线虫
砖瓦厂是重要的大气氟污染源,本文就砖瓦厂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排放形态作研究探讨,采用《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HJ/T67-2001),分别测定了3家砖瓦厂隧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大于200 bp的非编码RNA,大量存在于植物体中,其可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或蛋白功能,在植物生长发育与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