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6世纪30年代,人文主义文学在法国王权的保护下,占领了文坛,成为主流。这反映出
( )
A.人文主义者是封建势力的代表
B.当时法国的君主主张建立民主制度
C.当时的法国王权具有进步意义
D.当时法国君主和人文主义者的阶级利益是一致的
[解析]当时欧洲世俗王权和人文主义者存在本质的差异,但都反对罗马教廷,主张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正确答案为c。
2参与制定1787年宪法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或内在的控制了。”这说明了
( )
A.1787年宪法弱化联邦政府的权力
B.1787年宪法赋予联邦政府绝对的权力
c.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建立开明的专制制度
D.1787年宪法既加强政府的权力又防止政府独裁
[解析]人不是天使,故要加强政府的管理;政府不是天使,故要限制政府的施政行为。正确答案为D。
3.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政治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表现不包括( )
A.自由主义改革运动的逐步开展
B.I业资产阶级逐步掌握国家政权
c.为应对农民涌入城市等问题,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逐渐加强
D.为应对经济危机,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兴起的思潮是自由主义,故D不符合史实。正确答案为D。
4.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说明
( )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B.地缘条件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D.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解析]由材料可知,历史学家强调的不是地缘条件而是社会制度;31业化可以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也可以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等其他模式实现。正确答案为C。
5.1854年《遐迩贯珍》月刊第十一号的编者按语说:“《遐迩贯珍》数号,每记花旗国与日本相立和约之事。”这里的“花旗国”最有可能是
( )
A.England
B.America
C.Germany D.Russla
[解析]1853年美国侵入日本,始有日本与西方国家签订条约之事。正确答案为B。
6.马克思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材料中的“西方式的社会”的本质含义是
( )
A.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B.经济工业化、市场化
C.思想理性化、多元化
D.现代工业文明
[解析]注意:A、B、c三项只是现代工业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具体表现。正确答案为D。
7.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科技革命的蓬勃开展
B.资本主义体制日趋成熟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D.和平与发展成为欧洲主流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战争阴霾笼罩欧洲,故D项符合题意要求。正确答案为D。
8.20世纪初英国人说:“纵世界万国,与我断绝交易,我亦足以自供也。”这说明
( )
A.英国的经济实力独占鳌头
B.英国的殖民地十分广阔
c. 英国实施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
D.英国的资本输出世界第一
[解析]A、G不符合史实,应排除;D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干,亦应排除;因为英国殖民地广阔,可以在殖民地得到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所以认为足以自供。正确答案为B。
研究性学习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据此回答9~12题。
9.为了展示14—17世纪欧洲文明在各个领域里的重大成果,张涛同学设计了《神曲》、《蒙娜丽莎》、《君主论》三张卡片,你认为还应该补充下列哪一张卡片
( )
A.《愚人颂》
B.《大卫》
c.《国家论》
D.《天体运行论》
[解析]注意:《愚人颂》和《神曲》、《蒙娜丽莎》和《大卫》、《君主论》和《国家论》分别同属文学、艺术、社会科学领域,《天体运行论》属于自然科学,正确答案为D。
10. 涨涛同学立志要为伏尔泰写传记,并草就了写作大纲,那么,你认为不能列入的传记标题是
( )
A.上帝已死——彻底的反宗教者 B.儒学功臣——中国文明的传播者
c.博学多才——有思想的文学家 D.时代宠儿——开明君主的座上宾
[解析]注意:伏尔泰仍主张信仰上帝。正确答案为A。
11.张涛同学惊奇地发现:欧洲的地名与其他地区的不少地名非常相似,如荷兰有西兰省,大洋洲有新西兰;法国有奥尔良,美国有新奥尔良等。对此,你的解释是
( )
A.两者地理形势相同
B.两者文化传统相同
C.两者关系世代友好
D.欧洲列强进行的殖民活动所致
[解析]历史上,西方列强在对外殖民扩张过程中往往把被征服地区以自己国家的地名来命名,以显示自身的宗主国地位。正确答案为D。
12.张涛同学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且划分很细致;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绝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解析]注意:“马”和“机”分别是畜力和机械力两种动力源的代表。正确答案为C。
历史是多样的,它只有道路,没有模式。据此回答13-14题。
13.同样是资产阶级革命,美国迅速建立了共和政体,但人权建设步履蹒跚;法国的共和政体建立曲折反复,但革命之初便颁布了《人权宣言》。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不包括
( )
A.美国在独立之前的政治架构中没有君主传统,故能迅速建立共和政体
B.革命前的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封建势力根深蒂固,故共和政体建立曲折反复
c.奴隶主阶级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充当了领导角色,故不可能迅速解决人权问题
D.法国在革命之前封建等级制度森严,故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强烈
[解析]美国在独立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国王当然也是殖民地的君主了。正确答案为A。
14.与英国相比,日本工业化的特点是
( ) ①政府主导②有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⑨从外国引进技术④优先发展重工业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注意:日本进行工业化的时候外部发展环境固然不错,但英国进行工业化的时候外部发展环境也非常之好。正确答案为B。
有比较才有鉴别。据此回答第15题。
15.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都面临相同的历史任务,即实现独立和近代化。但结果却截然不同,其原因有
( )
①日本是在推翻了旧王朝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中国则依托旧政权②中华文明承载几千年的文化负担,而大和文明以学习其他文明为常事,文化负担小③两国最高统治者对改革支持与否④日本人要求发展资本主义,而中国人没有这种要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
[解析]日本推翻的是幕府统治而不是旧王朝,排除①;慈禧太后同样支持洋务运动,排除③;洪仁玕和早期维新派已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排除④。正确答案为D。
近代中国人的著述为我们了解世界近代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新颖的视角。据此回答16-18题。
16.19世纪初成书的《海录》记载某国:“由英吉利西行约旬日可到,……疆域稍狭,原为英吉利所分封,今自为一国,风俗与英吉利同。……其国出入多用火船,……无烦人力,而船自行驶。”对该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材料中的“某国”应该是指美国,当时美国疆域仅为东部沿海十三个州,故曰“疆域稍狭”
B.材料中的“分封”与我国先秦时期的分封不同,实质上是殖民统治
c.该国人基本上由英国移民而来,且以英语为国语,故曰“风俗与英吉利同”
D.材料反映的史实不会早于1807年,因为美国人在1807年才发明汽船
[解析]由教材中的《美国的领土扩张》图可知,19世纪初美国领土早已超出东部沿海十三个州了;注意:材料中的“火船”实际上就是富尔顿发明的汽船。正确答案为A。
17.第一位环游地球的中国人李圭曾参加美国举办的费城“万国博览会”。李圭在其游记中写道:“有美国者,……泰西强大国也,光绪二年为有国百年庆期。……(故)广治天下物产互相比赛,……曰‘赛奇公会’”请根据材料判断,光绪元年是公元
( )
A.1873年
B.1874年
C.1875年
D.1876年
[解析]美国于1776年成立,则其建国一百周年应该是1876年,是年为光绪二年,故光绪元年为1875年。正确答案为C。
18.承上题,李圭在这次博览会上不可能见到
( )
A.蒸汽机
B.景泰蓝瓷器
c.柴油机
D.电灯
[解析]注意:柴油机发明于19世纪90年代,而电灯此时刚刚问世。正确答案为c。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圈地运动开始的时候,因失地而进城的农民被简单地看成流浪汉和“懒汉”,通过“血腥立法”,加以严惩。如1531年法令和1536年法令规定,所有健康的人,一旦被发现乞食,要被剥光衣服,绑在马车后,游街示众,同时鞭打至流血为止,然后遣返原籍。随着圈地运动的大规模开展,失地农民的骤增,英国政府逐步认识到惩罚不如疏导,要进行疏导,首先要进行救济。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的《济贫法》规定:每一个教区的有产者每年必须对教堂有一定数量的捐赠,然后再由教堂在一定的监督制度下分发给本教区的穷人。
(1)根据材料一,说明16、17世纪英国对待流浪农民的政策有何变化,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贫困者必须进入济贫院;必须遵守严苛的工作纪律,进行繁重的劳动,以获得勉强维持生命的生活必需品。这是一种带有劳动改造性质的规定,其目的是培养受救济者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走出济贫院后能靠劳动谋生。院内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被称为“穷人的巴士底狱”,穷人宁可接受低薪的工作机会,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到那里请求救济的。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旧《济贫法》相比,英国新《济贫法》有何特点。试分析造成这些特点的历史背景。
(3)与旧《济贫法》相比,英国新《济贫法》有何利弊?
材料三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的政治家致力于避免革命的发生。1909年,王室调查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关于济贫法的报告》。报告主张废除单纯从救济贫民着眼的济贫法,由国家从教育、就业、卫生、养老等方面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两年以后,劳合·乔治不顾各方面的强烈反对,在自由党与工党的支持下,依据报告的基本原则,提出并通过了《国民保险法》。
(4)根据材料,指出与《济贫法》相比,英国《国民保险法》的特点。试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历史背景。
(5)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英国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为?
参考答案:(1)变化:由惩罚到救济。主要原因: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失地农民骤增,严重冲击了英国的统治秩序,实行救济制度可缓和社会矛盾。
(2)区别:必须参加强制性劳动。原因:旧的济贫法有负面影响;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掌握政权;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资产阶级不愿为社会救济而承担经济责任。
(3)利:鼓励参与劳动,惩罚懒惰行为;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弊:资产阶级不能正确看待社会贫困者;资产阶级容易逃避社会责任;容易激化社会矛盾。
(4)特点:政府承担责任;多管齐下,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历史背景:经过两次工业革命,英国经济实力取得了重大发展;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英国的社会制度日趋成熟;工人阶级为争取阶级利益而英勇斗争;《济贫法》有负面影响。
(5)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政府必然进行更多的社会改革和社会立法来处理经济和社会问题;英国政府积极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的增加为英国政府积极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保障;英国政府的行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贫困等社会问题。
20.亚洲各国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4)看右图回答,与19世纪中期相比,20世纪初的亚洲民族解放斗争有何新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新变化的原因。
(5)综合以上各问,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1)分布在沿海地区;点状分布。
(2)变化:深入亚洲腹地;亚洲几乎被瓜分完毕。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亚洲几乎被瓜分完毕。
(3)举例不必局限于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4)新变化:资产阶级领导;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终极目标。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矛盾尖锐;民族资本主义逐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等。
(5)启示:落后就要挨打;资本主义是近代历史发展的潮流;必须更新观念,顺应历史潮流,进行社会改革;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明等。
( )
A.人文主义者是封建势力的代表
B.当时法国的君主主张建立民主制度
C.当时的法国王权具有进步意义
D.当时法国君主和人文主义者的阶级利益是一致的
[解析]当时欧洲世俗王权和人文主义者存在本质的差异,但都反对罗马教廷,主张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正确答案为c。
2参与制定1787年宪法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或内在的控制了。”这说明了
( )
A.1787年宪法弱化联邦政府的权力
B.1787年宪法赋予联邦政府绝对的权力
c.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建立开明的专制制度
D.1787年宪法既加强政府的权力又防止政府独裁
[解析]人不是天使,故要加强政府的管理;政府不是天使,故要限制政府的施政行为。正确答案为D。
3.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政治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表现不包括( )
A.自由主义改革运动的逐步开展
B.I业资产阶级逐步掌握国家政权
c.为应对农民涌入城市等问题,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逐渐加强
D.为应对经济危机,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兴起的思潮是自由主义,故D不符合史实。正确答案为D。
4.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说明
( )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B.地缘条件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D.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解析]由材料可知,历史学家强调的不是地缘条件而是社会制度;31业化可以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也可以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等其他模式实现。正确答案为C。
5.1854年《遐迩贯珍》月刊第十一号的编者按语说:“《遐迩贯珍》数号,每记花旗国与日本相立和约之事。”这里的“花旗国”最有可能是
( )
A.England
B.America
C.Germany D.Russla
[解析]1853年美国侵入日本,始有日本与西方国家签订条约之事。正确答案为B。
6.马克思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材料中的“西方式的社会”的本质含义是
( )
A.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B.经济工业化、市场化
C.思想理性化、多元化
D.现代工业文明
[解析]注意:A、B、c三项只是现代工业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具体表现。正确答案为D。
7.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科技革命的蓬勃开展
B.资本主义体制日趋成熟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D.和平与发展成为欧洲主流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战争阴霾笼罩欧洲,故D项符合题意要求。正确答案为D。
8.20世纪初英国人说:“纵世界万国,与我断绝交易,我亦足以自供也。”这说明
( )
A.英国的经济实力独占鳌头
B.英国的殖民地十分广阔
c. 英国实施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
D.英国的资本输出世界第一
[解析]A、G不符合史实,应排除;D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干,亦应排除;因为英国殖民地广阔,可以在殖民地得到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所以认为足以自供。正确答案为B。
研究性学习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据此回答9~12题。
9.为了展示14—17世纪欧洲文明在各个领域里的重大成果,张涛同学设计了《神曲》、《蒙娜丽莎》、《君主论》三张卡片,你认为还应该补充下列哪一张卡片
( )
A.《愚人颂》
B.《大卫》
c.《国家论》
D.《天体运行论》
[解析]注意:《愚人颂》和《神曲》、《蒙娜丽莎》和《大卫》、《君主论》和《国家论》分别同属文学、艺术、社会科学领域,《天体运行论》属于自然科学,正确答案为D。
10. 涨涛同学立志要为伏尔泰写传记,并草就了写作大纲,那么,你认为不能列入的传记标题是
( )
A.上帝已死——彻底的反宗教者 B.儒学功臣——中国文明的传播者
c.博学多才——有思想的文学家 D.时代宠儿——开明君主的座上宾
[解析]注意:伏尔泰仍主张信仰上帝。正确答案为A。
11.张涛同学惊奇地发现:欧洲的地名与其他地区的不少地名非常相似,如荷兰有西兰省,大洋洲有新西兰;法国有奥尔良,美国有新奥尔良等。对此,你的解释是
( )
A.两者地理形势相同
B.两者文化传统相同
C.两者关系世代友好
D.欧洲列强进行的殖民活动所致
[解析]历史上,西方列强在对外殖民扩张过程中往往把被征服地区以自己国家的地名来命名,以显示自身的宗主国地位。正确答案为D。
12.张涛同学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且划分很细致;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绝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解析]注意:“马”和“机”分别是畜力和机械力两种动力源的代表。正确答案为C。
历史是多样的,它只有道路,没有模式。据此回答13-14题。
13.同样是资产阶级革命,美国迅速建立了共和政体,但人权建设步履蹒跚;法国的共和政体建立曲折反复,但革命之初便颁布了《人权宣言》。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不包括
( )
A.美国在独立之前的政治架构中没有君主传统,故能迅速建立共和政体
B.革命前的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封建势力根深蒂固,故共和政体建立曲折反复
c.奴隶主阶级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充当了领导角色,故不可能迅速解决人权问题
D.法国在革命之前封建等级制度森严,故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强烈
[解析]美国在独立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国王当然也是殖民地的君主了。正确答案为A。
14.与英国相比,日本工业化的特点是
( ) ①政府主导②有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⑨从外国引进技术④优先发展重工业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注意:日本进行工业化的时候外部发展环境固然不错,但英国进行工业化的时候外部发展环境也非常之好。正确答案为B。
有比较才有鉴别。据此回答第15题。
15.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都面临相同的历史任务,即实现独立和近代化。但结果却截然不同,其原因有
( )
①日本是在推翻了旧王朝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中国则依托旧政权②中华文明承载几千年的文化负担,而大和文明以学习其他文明为常事,文化负担小③两国最高统治者对改革支持与否④日本人要求发展资本主义,而中国人没有这种要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
[解析]日本推翻的是幕府统治而不是旧王朝,排除①;慈禧太后同样支持洋务运动,排除③;洪仁玕和早期维新派已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排除④。正确答案为D。
近代中国人的著述为我们了解世界近代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新颖的视角。据此回答16-18题。
16.19世纪初成书的《海录》记载某国:“由英吉利西行约旬日可到,……疆域稍狭,原为英吉利所分封,今自为一国,风俗与英吉利同。……其国出入多用火船,……无烦人力,而船自行驶。”对该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材料中的“某国”应该是指美国,当时美国疆域仅为东部沿海十三个州,故曰“疆域稍狭”
B.材料中的“分封”与我国先秦时期的分封不同,实质上是殖民统治
c.该国人基本上由英国移民而来,且以英语为国语,故曰“风俗与英吉利同”
D.材料反映的史实不会早于1807年,因为美国人在1807年才发明汽船
[解析]由教材中的《美国的领土扩张》图可知,19世纪初美国领土早已超出东部沿海十三个州了;注意:材料中的“火船”实际上就是富尔顿发明的汽船。正确答案为A。
17.第一位环游地球的中国人李圭曾参加美国举办的费城“万国博览会”。李圭在其游记中写道:“有美国者,……泰西强大国也,光绪二年为有国百年庆期。……(故)广治天下物产互相比赛,……曰‘赛奇公会’”请根据材料判断,光绪元年是公元
( )
A.1873年
B.1874年
C.1875年
D.1876年
[解析]美国于1776年成立,则其建国一百周年应该是1876年,是年为光绪二年,故光绪元年为1875年。正确答案为C。
18.承上题,李圭在这次博览会上不可能见到
( )
A.蒸汽机
B.景泰蓝瓷器
c.柴油机
D.电灯
[解析]注意:柴油机发明于19世纪90年代,而电灯此时刚刚问世。正确答案为c。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圈地运动开始的时候,因失地而进城的农民被简单地看成流浪汉和“懒汉”,通过“血腥立法”,加以严惩。如1531年法令和1536年法令规定,所有健康的人,一旦被发现乞食,要被剥光衣服,绑在马车后,游街示众,同时鞭打至流血为止,然后遣返原籍。随着圈地运动的大规模开展,失地农民的骤增,英国政府逐步认识到惩罚不如疏导,要进行疏导,首先要进行救济。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的《济贫法》规定:每一个教区的有产者每年必须对教堂有一定数量的捐赠,然后再由教堂在一定的监督制度下分发给本教区的穷人。
(1)根据材料一,说明16、17世纪英国对待流浪农民的政策有何变化,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贫困者必须进入济贫院;必须遵守严苛的工作纪律,进行繁重的劳动,以获得勉强维持生命的生活必需品。这是一种带有劳动改造性质的规定,其目的是培养受救济者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走出济贫院后能靠劳动谋生。院内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被称为“穷人的巴士底狱”,穷人宁可接受低薪的工作机会,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到那里请求救济的。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旧《济贫法》相比,英国新《济贫法》有何特点。试分析造成这些特点的历史背景。
(3)与旧《济贫法》相比,英国新《济贫法》有何利弊?
材料三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的政治家致力于避免革命的发生。1909年,王室调查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关于济贫法的报告》。报告主张废除单纯从救济贫民着眼的济贫法,由国家从教育、就业、卫生、养老等方面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两年以后,劳合·乔治不顾各方面的强烈反对,在自由党与工党的支持下,依据报告的基本原则,提出并通过了《国民保险法》。
(4)根据材料,指出与《济贫法》相比,英国《国民保险法》的特点。试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历史背景。
(5)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英国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为?
参考答案:(1)变化:由惩罚到救济。主要原因: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失地农民骤增,严重冲击了英国的统治秩序,实行救济制度可缓和社会矛盾。
(2)区别:必须参加强制性劳动。原因:旧的济贫法有负面影响;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掌握政权;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资产阶级不愿为社会救济而承担经济责任。
(3)利:鼓励参与劳动,惩罚懒惰行为;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弊:资产阶级不能正确看待社会贫困者;资产阶级容易逃避社会责任;容易激化社会矛盾。
(4)特点:政府承担责任;多管齐下,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历史背景:经过两次工业革命,英国经济实力取得了重大发展;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英国的社会制度日趋成熟;工人阶级为争取阶级利益而英勇斗争;《济贫法》有负面影响。
(5)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政府必然进行更多的社会改革和社会立法来处理经济和社会问题;英国政府积极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的增加为英国政府积极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保障;英国政府的行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贫困等社会问题。
20.亚洲各国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4)看右图回答,与19世纪中期相比,20世纪初的亚洲民族解放斗争有何新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新变化的原因。
(5)综合以上各问,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1)分布在沿海地区;点状分布。
(2)变化:深入亚洲腹地;亚洲几乎被瓜分完毕。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亚洲几乎被瓜分完毕。
(3)举例不必局限于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4)新变化:资产阶级领导;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终极目标。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矛盾尖锐;民族资本主义逐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等。
(5)启示:落后就要挨打;资本主义是近代历史发展的潮流;必须更新观念,顺应历史潮流,进行社会改革;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