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实战技巧

来源 :影像视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n_cu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接近野生动物?如何拍摄出清晰而精彩的照片?过来听一下我们
  从实践中总结的技术吧。
  冬天是拍摄野生动物的好时机。植物凋零,缺乏生机,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就更容易在野生动物和鸟类的栖息地里发现它们的踪迹。此时动物的觅食机会也相对减少,这也就让我们需要更加有的放矢,提高拍摄的成功率。
  尽管冬天和夏天相比白天的时间相对较短,但从摄影的角度来看,可以拍摄的时间却变得更长了。较低的太阳高度使得一天绝大多数时间的光线都非常值得玩味,而气温在零度以下时的日出与日落色彩也变得更加丰富,能给照片带来许多不一样的感觉。
  当然,寒冷的天气也会带来很多新问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金属三脚架,它的温度会和外界温度一样低。这个时候可以给三脚架加上海绵护套,或者改用碳纤维脚架。随着温度下降,相机电池的使用寿命也变得很短,考虑到带防抖功能的长焦镜头是拍摄野生动物时的主力军,这个问题就变得愈发严重。
  但无论如何,拍摄野生动物都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情——它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需要在窄小隐蔽房里对着数十万的镜头蹲点。看完这一期的专题,你就会发现原来小区的院子、当地的公园里就能拍摄到精彩的作品。


  离家不远拍动物
  在我们驱车前往深山老林拍摄之前,何不在自己身边甚至小区的院子里面先练习一下自己的技术呢?只要技法得当,效果同样精彩。
  拍摄有趣的野生动物作品并不需要跋山涉水、舟车劳顿。很多生态摄影大师都是从自家后院的小鸟开始自己的创作生涯的,而且直到功成名就后,还是能凭着这些照片在图库里继续获得一笔不错的收入。
  和拍摄其他类型的生态摄影作品不同,打鸟必须用到长焦镜头和三脚架。能在居民区中出没的鸟类通常体型不大,而且十分警觉。除非你能靠食物勾引它们,否则只有使用焦距在300-500mm以上的镜头才能拍摄出像模像样的作品。
  这是大多数数码单反相机中使用的APS-C等小尺寸感光元件发挥优势的时候。和全幅感光元件相比,小尺寸感光元件仅仅使用了镜头成像圈的中间一部分范围,这也就使得被摄对象在画面中显得更大。这也就是我们在使用这类相机拍摄时,需要在镜头实际焦距上乘以1.5或者1.6才能得到镜头等效焦距的原因。因此,一支300mm镜头安装在APS-C相机上的时候,等效焦距就相当于安装在全幅相机上的450mm或480mm镜头。
  背景虚化
  长焦镜头除了能帮助我们看得更远,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背景。镜头焦距越长,最终截取的画面也就越小。小区院子是个公共场所,想找到合适的拍摄背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长焦镜头恰好能帮我们选出其中干净的一小块。另外,背景与主体之间的距离越远,虚化的效果也就越明显,这就使得鸟儿在画面中变得更加突出。使用较大的光圈拍摄,还能让虚化效果更上一层楼。
  除了拍摄站在枝头的小鸟以外,放低视角拍摄在地面觅食的小鸟也是件有趣的事情。从靠近水平的位置拍摄,将虚化的远景和靠近镜头的前景同时纳入画面,让小鸟的前景与背景都尽可能虚化,是拍摄此类照片的最佳做法。大豆袋既可以在低角度拍摄时保持镜头的稳定,同时也能给我们提供舒服的支撑,要知道这样的拍摄可能要持续一个下午。


  设置投食站
  定期喂食能把小鸟吸引到你的镜头前来。你可以花上数日甚至数周的时间逐渐把投食站朝着最佳拍摄机位迁移,如果愿意的话甚至可以把投食站设在自家窗户口正对的空地。
  选取合适背景
  从拍摄点看向投食站的背景选择非常重要,理想的背景需要与拍摄主体保持一定距离,而且没有太多杂物。多花些心思观察院子里一天的光线情况变化,它同样能影响我们的投食站选择。
  保持自然环境
  拍摄鸟类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不要干扰到它们的正常生活和饮食习惯,所以尽量保持鸟类的正常生活环境,你可以通过投喂增大自己拍摄的机会,但切勿不可利用挂钩、鱼线等伤害到鸟儿。
  食物种类
  想要吸引各式各样不同的小鸟过来,就应该准备各种满足它们胃口的食物。这时候要对鸟儿的生活习性有所研究,比如它们爱吃什么,以及哪些食物会对它们产生负面影响。
  一起来搭掩体
  掩体不仅仅适合于野外拍摄,哪怕在自家的院子里掩体一样能给你带来更精彩的作品。




  在投食站附近搭建一个掩体能帮助你得到画面更加饱满的作品。为了让前来觅食的小鸟习惯掩体的存在,一定要在你使用掩体之前一个礼拜就把它搭好。在观察窗上插一个矿泉水瓶作为镜头的替代物,慢慢拉近掩体和投食站之间的距离。
  跟我学:在后院打鸟的设置技巧三个步骤拍摄出完美的野生动物摄影作品。
  1模式选择
  将相机设置为光圈优先模式,选择f/5.6等较大的光圈。需要记住:光圈的数字越小,光圈开口就越大。较大的光圈既能提供良好的背景虚化效果,又能保证足够的快门速度。将感光度设置提高到对应快门速度1/500秒的时候就足以满足拍摄鸟类的需要。
  2对焦设置
  拍摄野生动物的时候,最好使用单次对焦模式,并手动指定单一对焦点,对动物的眼睛进行对焦。在拍摄高速飞翔的小鸟时可以使用连续对焦模式或人工智能伺服对焦模式,这样做得到清晰拍摄结果的可能性更高。如果你需要等待一只小鸟落到某个特定位置,也可以尝试手动对焦。   3开启连拍
  将相机设置为高速连拍模式,你可以按动一次快门拍摄很多张照片,但每次张数不宜过多,否则会很快填满相机的缓存,直到将内存文件全部保存到存储卡上以后才能进入下一次拍摄。每次拍摄张数不超过相机缓存一半的话,就能保证相机能迅速进入下一次连拍。
  寻访公园中的小生灵
  如果在野外寒冷的隐蔽房里过周末的念头想想就让你浑身发冷,那去动物园散步才是正经事。


  我们大多数人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野外拍摄真正的野生动物。不过还好,住在大城市里的人很容易找到其他亲近自然拍摄自然的机会,而不用真去深山老林里吃苦。
  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都给我们提供了极为理想的拍摄条件。带上器材散散步,也许就能拍到几张不错的野生动物作品。这类旅游景点里面生活的动物大部分都不那么怕人,因此我们无需伪装也能有机会靠近它们,放心大胆地拍摄。
  如果你打算去公园拍照的话,除了带上长焦镜头之外,还可以放心大胆地带上广角或标准变焦镜头。除了鸟儿以外,还会有些别的小动物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等待你给它们拍照。如果你愿意带上一些不含盐的小零食,闻讯而来的动物还会更多。
  选择较低的机位拍摄,不要让食物出现在画面中,把食物放在镜头下方是个不错的选择。预先考虑好动物的眼睛会出现在什么位置上,并设置相应的对焦点。如果让相机自行选择对焦点,它往往会将焦点放在距离最近的对象上,一般是小动物的鼻子。
  “冰冰”有礼
  当温度降到零度以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结冰的池塘或湖面上拍摄雁渡寒潭的经典画面了。结冰后的水面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会强烈地反射光线,导致相机自动曝光系统判断失误,得到欠曝的拍摄结果。在拍摄时需要注意这个问题,时刻观察液晶屏上的直方图显示。如果直方图右侧没有足够的信息分布,就应该适当提高相机的曝光补偿设置。不同相机调整曝光补偿设置的方式略有不同,具体请参考相机说明书。
  除了公园、动物园之外,野生动物保护区也是一个绝佳的拍摄场所。在中国自然保护区网(http://www.nre.cn/)上能查找中国所有的自然保护区,同时还可以根据省市分类。南方大多数临水的自然保护区都是候鸟越冬的首选栖息地,大家在出发拍摄之前可以通过互联网详细了解栖息地常见动物的类型与生活习性。
  创意技巧
  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给运动画面增添模糊效果。


  有意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制造画面模糊有时能造就非常精彩的作品。拍摄时跟着动物的运动方向移动相机能强调运动的速度感,将相机锁定在三脚架上则可以得到模糊的运动轨迹,就好像摄影师Danny Green使用0.4秒的快门速度拍摄的这幅作品一样。


  鸟类摄影的热门地点
  山东荣成
  荣成市成山卫烟墩角村的一处港湾,天长日久逐渐形成了天然泄湖。这里是世界四大天鹅栖息地之一的天鹅湖。
  新疆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州府博乐市西南,是观测天鹅的绝好地点。


  延庆野鸭湖
  野鸭湖是华北最大、北京唯一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这里有金雕、大鸨、灰鹤、大天鹅等16目42科150余种。
  青海湖鸟岛
  鸟岛位于青海湖的西部,面积0.11平方公里,是斑头雁、鱼鸥、鸬鹚等10多种候鸟繁殖生息场所。


  跟我学:长焦镜头的使用使用超长焦镜头拍摄精彩作品的快速入门指南。
  1固定镜头
  超长焦镜头需要稳定的三脚架与云台。三脚架的三条腿中至少要有一条超出镜头的覆盖半径,这样才能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把快装板安装在镜头上平衡负载。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购买一个专为长焦镜头设计的悬臂云台,这更符合野生动物拍摄的需要。
  2调节设置
  佳能EF 500mm f/4 L IS USM等类似的高端超长焦镜头通常在镜身上提供了一系列按钮和开关供摄影师酌情调整,提高对焦效率。灵活使用对焦预设和对焦范围设置功能就能极大提高对焦速度,并减少镜头拉风箱的可能,此时你要根据拍摄的方式调整防抖模式。
  3避免机震
  虽然使用了三脚架,你依然需要正确的姿势。眼睛牢牢顶住取景器,手扶在镜头的上方,这样能提高镜头的稳定性。如果镜头支持防抖功能,确定已经将其设置为三脚架模式,或者在需要时设置为移摄模式。释放快门时使用手指轻轻地点过快门按钮而不是猛地按上去。
  踏上户外猎摄之路
  寻找并靠近拍摄对象是野生动物摄影中最困难的一个步骤,在迈向蛮荒之前你首先需要知道如何做好准备。
  一旦当你跳进野生摄影的坑,那么迟早你会越走越远。给真正的野生动物拍摄特写,既需要耐心也需要恒心,当然最好还有一支焦距很长的镜头。不过和镜头硬件这种昂贵的物品相比,更有价值的是摄影师本人熟练的户外技能和对于动物生活习性的理解,它们才是帮你拍摄出好作品的关键。
  对拍摄对象的研究至关重要。想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位置,首先就必须了解不同动物的作息时间规律以及它们的视力、嗅觉范围。互联网是重要的研究工具,能帮助我们了解关于拍摄地点的第一手信息,例如说哪儿有大批的水鸟栖息或者哪儿非常适合观察八哥等等。想和动物保持足够拍摄特写的距离的方法有很多,但使用掩体永远是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不过在搭掩体之前最好先和当地的管理部门或负责人进行沟通,否则在拍摄过程中可能没惹到动物的注意,却惹到了人的注意。   服装选择


  如果你计划徒步跟踪动物,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装备。户外产业专门针对野生动物摄影师及制片人的需要设计了一系列产品,不过在军需或劳保用品商店也能买到一些不错的基础替代品。首先我们需要一身安静的衣服,走起路来不会擦着刷刷响。选择带迷彩的款式更合适,不过也不是非要迷彩不可。拉链和松紧带要比声音很大的魔术贴方便,衣服上最好提供了足够数量不同尺寸的口袋方便我们在行动时保管好相机的各种附件。
  显然,镜头焦距越长,拍特写需要的距离越远。移动拍摄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独脚架支撑镜头,它调整起来比三脚架更方便,而且还能在路面泥泞的时候充当拐杖。
  从车窗内拍摄
  你的家用车就是一个可以移动的铁皮掩体。
  当你呆在汽车里面的时候动物很容易接近汽车,摄影师Mark Hamblin就是用这种方法在苏格兰拍摄了上面这群小鹿的照片。
  车里不能使用三脚架,但可以使用豆袋或者门夹代替。拍摄时最好关闭引擎,以免引擎引起的震动导致画面模糊。
  如果车上还有乘客,他能帮你观察什么地方有值得拍摄的场景。开始拍摄之前花上一段时间让动物适应你的存在,因为当你刚刚出现在它们面前时可能会给它们带来一定的不安。


  跟我学:接近野生动物的关键要点要拍好野生动物,先要尽可能接近它们。
  1融入环境
  使用手套和帽子遮挡暴露在外面的皮肤,拍摄动物之前不要使用香水或须后水以及有味道的化妆品,从下风方向靠近它们。当你能感觉到风吹在你的脸上,那么动物也就不太容易闻到你的味道。如果你的镜头和上面一样是白色的,那么最好给它套上迷彩罩。
  2掩护自己
  不要直接朝着动物走过去,利用树木或岩石作为掩护沿着之字形靠近动物才是上策。尽量放低身形,不要站在突兀的景物前面,以免动物发现你的存在。确保相机已经打开,所有设置已经调整到正确位置,我们没有时间在靠近动物之后再考虑这些问题。
  3使用迷彩布
  迷彩布重量轻、体积小、使用快捷,能够很方便地让你融入野外环境之中。将迷彩布罩在你和你的相机上,减少外形轮廓被识别的可能性。别用迷彩布把自己整个裹起来,留出一条缝方便把镜头伸出去,同时也方便观察四周。如果你觉得还不够,那就参考下面的做法吧。


  如何架设掩体


  掩体或隐蔽所的尺寸、类型、迷彩花纹都非常丰富,能满足不同环境的需要。它们大多使用可折叠的轻质材料制成,不需要的时候一个小包就能装下,便于携带和安装。
  高质量的隐蔽所通常提供了多个观察窗口,每个观察窗口都有纱网覆盖,方便我们观察外界,但不容易被动物轻易地发现。设计合理的掩体在每个观察窗口下方还留着一条小缝,更方便靠近掩体架设三脚架或从低角度进行拍摄。


  我们从网上购买的标准掩体套装体积小巧,重量也很轻。
  这款掩体很容易安装,首先要做的是把骨架拼好,最好在之前仔细阅读说明书。
  把拼好的骨架塞在布管里面将其支起,调整一下角度,一个掩体就基本完成。
  拍摄野外生态照
  对于终极野生动物摄影发烧友来说,没有什么比前往人迹罕至之处更加难忘的体验,但在此之前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当我们有机会前往人迹罕至的地区拍摄野生动物的时候,我们在家门口学到的那些野生动物拍摄经验将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无论是在巴塔哥尼亚拍摄企鹅还是在非洲大草原上拍摄沼狸,如果我们愿意把镜头放到和动物们视线相同的高度,就一定能得到更具冲击力的作品。使用大光圈能有效虚化背景,多花些时间观察动物行为则能够捕捉到更多精彩而有趣的瞬间。
  选择光线最佳的时间拍摄这条经典技巧自然每个摄影师都知道,但问题是有些黄金拍摄地点或国家公园在光线最好的时间并不一定对外开放,这多少让人遗憾。
  如果当我们到达拍摄地点的时候光线已经变得很暗,那么就只能通过提高感光度设置的做法来提高快门速度,避免因为动物运动或机震造成的画面模糊。如果天空灰蒙蒙的一片,那么可以通过取舍构图尽量减少天空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也许你觉得在光线合适的情况下选择最合适的镜头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但等到你真正出门的时候就会发现带着长焦镜头走南闯北才是一件真正头疼的事情。正所谓远路无轻担,选择一支100-400mm长焦变焦镜头再加上一支小巧的广角镜头和一支大光圈微距头绝对要比带上一堆定焦大光圈长焦镜头合适。




  保护你的器材
  确保你的相机与镜头完好抵达目的地。


  把相机和镜头装在双肩包内过关安检,不要把它们托运,除非你乐意下飞机的时候收到一袋子玻璃渣。随身携带一套镜头清洁套装和一套感光器清洁套装,它们都不贵,在野外的作用却至关重要。
  如果目的地气候潮湿,使用密封性能良好的塑料自封袋将每一件设备单独分开包装,并且在包装袋内放一份可重复使用的吸潮硅胶保持设备干燥,这些细节都要在拍摄之前细心策划。
  跟我学:基础技巧想得到精彩的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同样离不开基本的摄影技巧,更多技巧敬请期待《影像视觉》第10季特刊。
  1专注构图
  将被摄对象放在画面中心的构图方式不是不行,在它们直视镜头的时候,这种方式甚至还很出彩,但这种极具冲击力的景象并不多见,更多的时候,还是非中心构图方式拍摄的作品更胜一筹。在动物的运动或目光方向留白能让画面显得更加讲究,也非常自然。
  2注意背景
  在野外面对前所未见的动物时,我们往往会忘记背景而尽情拍摄。但是这种未经取舍的背景很可能给我们的作品造成破坏。例如说这幅作品,背后的树就好像长在大象头上一样。如果我们拍照时能将机位略微抬高,背景就是一片干净的大草原了。
  3使用RAW格式
  如果这是一次一生一次的旅行,那么一定要使用RAW格式而不是JPEG格式拍摄。RAW格式能给我们提供更加丰富的后期调整空间,例如说这种被明亮环境包围的深色动物很难正确曝光,但使用RAW格式拍摄的话我们就可以回家后对亮度进行微调。

其他文献
今年,《影像视觉》杂志继续联手戈尔公司,通过网络征集户外行摄爱好者的优秀出行方案,年度冠军出行团队将获得顶级戈尔特斯?装备与资金支持,实现户外行摄梦想!通过《影像视觉》分站提交方案,胜出的分站各组别的月度优秀方案作者还将获得我们赞助商提供的额外奖品!  专业登山组  申请团队需具备全面过硬的技术,有多次登独立山峰的经验。  申请方案中涉及的攀登山峰必须为独立山峰,海拔至少5000米以上,并具备一定
期刊
有时候相机的内置闪光灯会自动弹起来,但有时候就不会。这是为什么?  当你在使用相机“全自动模式”的时候,相机内置的小型闪光灯会在光线较暗的时候自动弹起。但若使用更高级的模式,如P,A,S,M挡的时候,你可以通过一个小按钮来手动选择闪光灯是否弹起。这个功能在需要补光的时候非常有用,比如说在户外拍摄肖像的时候。这个时候,要记住所使用的快门速度一定要比闪光灯的最快闪光同步速度低。   最快闪光同步速度是
期刊
三星NX1000是三星NX系列中性价比极高的相机,它拥有小巧的机身和WIFI功能。近日,编辑带着它前往斯里兰卡,深度拍摄体验了这款相机的各项功能。这款相机拥有2030万有效像素的非全幅CMOS感光元件,可以拍摄1080p全高清视频。在参数上,这款相机的规格不逊于市面上其他产品,在实际表现上,它也验证了自己的实力。  快速的旅途伴侣  相机的速度很快,无论是响应还是对焦,在旅途中摄影师可以随手开机,
期刊
“手办”是日本动漫收藏性人物模型的泛称,偶然在微博上看见Ateens的手办照片,发现他在系统地拍摄,来看看他分享的外拍手办故事和心得。  你拍摄的玩偶都是自己收藏的吗?是从何时开始收藏并进行外拍的呢?  所有的玩偶都是个人收藏,因为个人收藏有不少日本原画师的画集,所以慢慢地衍生出利用玩偶来拍摄外景的想法。这种拍摄最早从2008年夏天开始,但因为得不到父亲的支持加上个人精力有限,对人像片没有深入的研
期刊
“夏天的暴风雨照片会让人感到惊艳,但这也需要技术、耐心和调整才能成就这张照片。”Judd Patterson说。  这张照片是在哪里拍的?  在埃弗格莱兹国家公园(又名大沼泽地国家公园),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南部。这里当时正处于每年夏天暴风雨最多的季节,我的目标就是拍摄一张带有闪电的照片。  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地方会出现闪电呢,有什么依据吗?  你不可能准确知道哪个地方会出现闪电,但是你可以学习一些有关
期刊
佳能并没有很迅速地加入紧凑型系统相机(CSC)的竞争队伍。其推出的第一台EOS M,已经是在松下于2008年九月发布其旗下Lumix G1的四年之后。  不像一些“小底”的紧凑型系统相机,佳能EOS M搭载了一块APS-C尺寸的传感器。实事上,像佳能EOS 650D一样,EOS M同时拥有1800万像素的CMOS传感器和DIGIC 5处理器,所以从理论上来讲,EOS M能够与佳能大多数近期发布的单
期刊
你是如何开始自由式潜水以及你的水下摄影的?  我8岁就开始用鱼叉捕鱼,并沉迷其中。18岁的时候,我已经成为一名潜水教练,此后开始教授自由式潜水。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开始从事竞技自由潜水运动,并一直持续了10年之久。  也就在这段时期的末尾,为了留存我和朋友们在夏威夷比赛时的珍贵时光,我买了一台水下照相机。出乎意料的是,一本杂志想买我那些最初期的照片。此后我坚持旅行和摄影,但从未想过把水下摄影作为
期刊
奥林巴斯为其全新推出的两款 PEN系列相机底部及中间部分做了重新设计。PEN Lite E-PL5和PEN Mini E-PM2还同时搭载了与2012年1月发布之初便备受推崇的奥林巴斯OM-D相同的161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  PEN Lite E-PL5可以说是“嫁接”了OM-D最先进的技术,并继承了PEN系列相机一贯小巧时尚风格的机身造型。PEN Lite E-PL5依然略小于E-P3,在这一
期刊
“焦距”是指镜头的长度吗?  不是的。焦距并不是指镜头的长度是多少,而是指镜头的光学中心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  明白了焦距长度,焦距会对图像大小的影响就很好理解。对于一台全画幅相机来讲,标准镜头(与人眼的透视效果相似)的焦距为50mm。镜头的焦距小于50mm的镜头被称作“广角镜头”——因为相机透过它们成像,摄影师能看获得更宽广的视角。反之,镜头的焦距大于50mm的镜头被称作“长焦镜头”,长焦镜头能
期刊
实时取景的方便之处在于,你可以通过景深预览,直接在屏幕上看到景深效果,这样你就可以清晰地判断照片中清晰的范围。  实时取景对于拍摄照片和视频来说都是非常方便。事实上,在一些情况下,使用实时取景会比使用取景器拍照更有优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更清楚地检查对焦点,所以它很适合在手动对焦拍摄微距的时候使用,确保你的拍摄主体更加清晰。  实时取景的时候,你可以采用局部放大的方式,将对焦点放大,让你所看到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