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学生实际 开放作文环境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1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年来,作文教学比之阅读、说话等教学存在问题较多,所以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教师视批改为苦差。分析原因,这是“封闭”作文教学所造成的。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让学生爱上作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开放学生作文环境。
  关键词:开放;作文;环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語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多年来,作文教学比之阅读、说话等教学存在问题较多,所以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教师视批改为苦差。分析原因,这是“封闭”作文教学所造成的。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让学生爱上作文,我认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开放学生作文环境。
  一、开放取材渠道,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小学生的作文分为“写话”和“习作”两部分,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这就告诉我们,小学作文训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在“物”和“序”两方面下功夫。“物”是文章的内容,也就是写什么的问题。“有物”则要求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去看、去听、去想,从而对生活有深切的感受。“序”是文章的表达形式,也就是怎样写的问题。“有序”则要求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字、词、句,并能够根据需要,按一定的思路把这些字、词、句组织起来。在作文教学中,解决“物”的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然而,由于忽略了对“物”的开源挖掘,学生极少有机会走出校门去感受纷繁的人生、多彩的自然,只知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埋首学业,生活的波涛掀不起他们感情的波澜,拨动不了他们理性的琴弦。即使他们的心灵深处曾被一时一地一景一事之感激起过涟漪,但也只是瞬间的火花闪烁,他们既不做广泛的联想,又不做深入的思索,更不能诉诸文字,而任凭它逝去。只得在“序”上越俎代庖:题目教师命,内容教师定,教师画地为牢,学生削足适履,生搬硬套,东拼西凑。学生越写越感到没有什么东西可写,越写越怕写,生活本身单调又不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怕作文才怪呢?
  “物”从何来?来源于生活。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流,文章犹如溪水。”要使学生有丰富的生活,就应该让他们“有意地迎接外物”,开放多种环境氛围,发现到处存在的美。
  1.经常让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广阔的田野,壮丽的山川,繁华的街道,热闹的市场,都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因此,要培养学生广泛的生活情趣,引导他们积极认识生活,热情关注生活,深入思索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要在一种多方面的丰富的经验生活的广阔背景下进行。”要求学生平时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凡遇到新鲜有趣的事物或者新鲜的感受,就及时记在观察卡片上。同时要引导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进行归类整理,开“源”建“库”,使零碎的变为系统的,分散的变为集中的,陌生的变为熟悉的。通过集中归类整理,使这些素材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的认识结构,以便及时提取。
  2.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在课内外读物中吸收语言营养,积累语言材料,可以开拓作文思路。要开放学校的图书室,建立班级图书角,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文章的精彩片段、秒词佳句、成语格言及时摘抄,分类整理,并写上简要批注或感想。要定向的专题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定向的专题阅读,就是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籍与语文教材的单元阅读、单元习作相协调,以提高阅读和作文效率。自由阅读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自行选定材料。
  二、开放作文方式,引导学生自由作文
  有计划地进行一定量的命题作文是必要的,更要重视学生自由作文训练。自由作文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放开思想、放开手脚去写,自己命题,自己选材,自己立意构思,自己修改完善,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锻炼其敢想敢写的心理品质。对于自由作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指导学生自由作文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师心中要有总体规划和安排。
  2.要及时对学生的自由作文进行批阅和讲评,发现问题及时加以引导。
  3.指导形式要多样,可采用集体指导、分组指导,也可采用个别指导等形式。
  例如,想让学生写一篇做好事的作文,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慰问空巢老人,让学生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因而先不说写作文,只是布置学生去了解附近有哪些独居老人,他们家各有些什么困难,继而启发学生分组去帮助他们。当学生在分组慰问活动中有了真切的感受后,便利用队会活动,让每个人把各自的经历讲给别人听,各个小组汇报开展活动的情况,并且评一评、比一比哪一组的活动开展得好,谁的感受最深。这样一来,学生表达的欲望非常强烈,谁都想把自己那一组的活动生动具体地叙述出来。老师再趁热打铁,让每一个学生都写出来,贴在班上的学习栏里。这样一来,从实际出发,从育人着眼,把练文与“炼人”熔为一炉,学生思想感情受到熏陶,体力技能得到锻炼,文章也写得情真意切,可以说是一石三鸟。
  编辑 谢尾合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国家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学生要想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就需要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是我国几千年来流传的教学理念,如何针对全面发展的教学需求,促进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有效融合,就成为当前教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因此,以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主要内容,通过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给出具体的结合措施,以供参考
“同课异构”是指在新课改背景下,不同的教师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等,然后相互借鉴、比较反思、共同提高并用于指导和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模式。  有人说,教育本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管你多么因材施教、因类施教,总会有不到之处,总会留有遗憾。正是基于此,“同课异构”集众人智慧以降低教育遗憾的优越性才更得以彰显。其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同课异构”可以让教师看到彼此不同
让我们走进时下的音乐课堂,就能深切、感性地体验到音乐教学正在经历着一场怎样的变革。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给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正成为音乐课堂学习的主流。而我认为,“合作学习”也正好是解决眼下小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接受难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有效把握合作要素,组建合作小组  1.讨论组  主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思维、语
摘 要: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留下了这样珍贵的启示。为幼儿打造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审美活动环境,在接触生活的基础上遴选话题,依托生活化的组织形式、借助生活化材料进行创造性表达。让幼儿时时处处感受生活中的美,用自己的理解创意表现,逐步提高审美表现力,从而让自己拥有一个幸福、有品味的人生。  关键词:生活;审美;环境;艺术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教育
摘 要:班主任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也是开展活动的执行者。在新课程标准下,加强对学生德育,以德育人,关心学生健康成长,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得到了教育部的重视。针对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展开研究与讨论,提出了几点建议,有助于促进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工作;主体地位;素质教育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不仅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榜样,所以,班主任应
现农村学前教育教师存在两大问题:(1)专业教师太少,这部分教师,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对新教育理念及观点的领会不够,教育方向、目标的定位,教育教学经验、效果等的把握还很不到位;(2)非专业教师过多,特别是私立园和农村偏远幼儿园,而且存在队伍不稳定状况。这亟须农村幼儿园把教师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且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让教师在幼儿园里再学习、再成长。  幼儿园教师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是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
小语姓“小”,但我们语文老师却应有“大语文观”。  在今天的《孔子拜师》教学中,真正让我体会到了来自生活的语文更能让孩子们学好语文,结合生活的语文更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用好语文。  片段一:  生1:从“风餐露宿”这个词语,我仿佛看见了孔子在路上,饿了就啃两口冷冰冰的馒头,渴了就喝小河沟里的水。  生2:他的馒头吃完了就只好去挖野菜来吃。  生3:野菜还要煮,他没有火,他应该是去摘野果子吃。  生4
一、案例陈述  活动中心,我校的“缅怀先烈,祝福祖国”歌咏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三年级数百名师生沉浸于音乐的华章中,或是应着激昂的旋律而振奋或是伴着熟悉的歌谣而轻唱。当美妙的音符传递流淌至我班时,台上绚丽的镁光灯映照出55张生动、明媚的小脸,孩子们激情地演绎着对歌曲的感悟。回到座位后,我和孩子们满怀期冀,翘首以待评委的亮分。突然,一阵刺耳的争吵声灌入耳中。循着声音,我迅速拨开密集的人群,映入眼帘的
摘 要:随着家长对孩子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其教学方式也在不断讨论当中。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凸显出来,当前的教学方式旨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学到知识,趣味教学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幼儿年龄小,思维还不成熟,上课时注意力比较分散,如果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幼儿更难以集中精力,因此实际的教学效果更差。通过对趣味性教学法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摘 要:作为班主任老师,一定要用尊重的爱、赏识的爱、互动的爱感染学生。即使有批评,也会将那“恨铁不成钢”的良苦用心浸入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爱;批评;教育  孩子们个个天真无邪,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充满着期许。但由于环境的关系、经济条件的关系、家庭背景的关系,他们失去的太多太多。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老师的身上,老师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支撑着他们的未来和命运。所以我们更需要用爱去引领他们、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