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阅读时代英美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方式研究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c3d4e5f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批评是一个伴随文学创作、作品赏析而产生和发展的文学活动类型,具有自身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文学思想,贯穿于我国文学发展历程的始终,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倾注了一大批仁人志士毕生的心血,为推动我国古典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特定时代语境下,不同国家、地区文学批评的跨文化交流与互动是早已呈现的命题,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全球各国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理论体系,而文学批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变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命题,特别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入,英美文学批评在当代中国的传播与变异成为文化事业发展体系中不可回避的内容,也是一个必须积极应对的研究性课题。在上述语境下,周仁成老师所著的《英美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变异》一书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它系统性地研究了多元化英美文学批评理论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和变异,这对于我们审视当前经济全球化语境下文学批评跨文化互动提供了重要视角。
  《英美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变异》一书是四川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6月出版发行的学术著作,全书紧密围绕英美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情景中的传播与变异这一宏观性命题,以现代陆续传入我国的英美文学批评理论为研究焦点,重点挖掘和剖析了外来文学批评在我国传播过程中的本土化过程,涉及美国左翼文学批评、英美新批评等学界持续关注的核心命题,在诸多命题的阐述上具有重要的学术突破价值,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主题研究文本。该书的作者是周仁成老师,作为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周仁成老师长期从事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鉴赏课程的学科教学,多年来致力于中外文学理论等主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目前兼任重庆市比较文学学会理事等社会职务,而周仁成老师一直聚焦于英美文学批评在我国的传播与变异这一宏观命题的研究,在这一主题上发表过多篇高质量论文,如《英国左翼文论在我国现代时期的传播与接受》[《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2期]、《从革命文学、左翼文学到反法西斯的抗战文学——美国左翼文学在我国现代时期的传播与交流》(《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2月)等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也是作者在《英美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变异》一书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与拓展。从整体上而言,作为周仁成老师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该书凝结了作者多年的主题研究心血,集中体现了作者在英美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传播与变异这一主题上的深入思考,值得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跨文化交流一定意义上正在影响和改变着特定国家的文化面貌,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造成的挑战与压力是客观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很多亚非国家在面对欧美强势文化的冲击下,民族传统文化的命运就成为必须要重视的紧迫命题。文学批评是附着在文学艺术这一学科门类上的文学活动,全球化语境下各国间既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批评实践不可避免地发生接触、碰撞,因此如何保持民族文学批评的优良传统而又吸收外来批评理论中的有益因素就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命题,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语境下,随着多元化媒体形式的不断涌现,手机、iPad等移动客户端的迅速普及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国内信息传播的途径,同时也影响了跨区域文化交流中文学批评的传播和变异这一特定命题,英美国家的文学批评理念和批评实践搭乘新媒体的“东风”,以更快的速度在国人中传播,也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异。在上述特定语境下,民族传统文学批评和英美文学批评之间的融合性成为一个具有紧迫性的命题,主题研究受到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探究,先后涌现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性文本,《英美新批评与美国华人学者的现代汉诗研究》[苏文健:《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6期]、《当代英美文学伦理批评的合法性论争——以布斯、努斯鲍姆、波斯纳为中心》[韩存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年10期]等多维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打开了认知的窗口,它们与周仁成的《英美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变异》一书一样,都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特定意义的文本。
  从宏观视野上而言,当前微阅读时代语境下英美文学及文学批评理论在我国的传播与变异是一个涉及多方面要素的系统命题,具体与语言特点、审美意趣以及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因此,这是一个需要从多元化视角进行持续探究的宏观性命题,意味着微阅读时代中英美文学批评在我国的传播主题研究需要相对庞大的体系,否则难以支撑起主题研究的诸多内容。可以看到该书拥有相对系统的叙述体系,整部著作中包含着诸多主题,而系统剖析该书的内部结构和叙述内容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命题,可以为我们审视当前微阅读时代语境下英美文学在我国的传播这一命题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有益启示。
  可以看到,该书聚焦于现代传入我国的英美文学批评理论,重点考察和追踪了差异化文学批评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和变异过程,具体叙述涉及对我国产生重要影响的新人文主义与表现主义批评、左翼文学批评、近世文学批评等英美文学批评理论在我国的传播与译介、接受与变异等复杂过程。该书的第一章为“英美文学批评原理的渴求与输入”,这一章内容没有涉及具体的文学批评理论,旨在从宏观层面上阐述和探讨特定的时空情景下我国主流文学界对英美文学批评理论的向往与热情,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特定语境下,翻译西方论著、引入西方学术理论成为学术界的共同使命,很多文人志士投入到了这一工程中去,大量学者希望从西方世界获取能够指引自身前进和发展的力量,而英美文学批评理论在当时国人眼里是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多元化的文学批评理论对我国学者具有特定的号召力,这一时期也是英美文学和文学批评理论在我国广泛传播的时期,因此,“英美文学批评原理的渴求与输入”这一部分内容在一定意义上明晰了英美文学批评理论在现代中国传播与变异的时代背景下,有助于读者理解跨文化交流与时代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著作的第二章某种意义上延续了前一章的叙述思路,为“英美文学批评原理在现代中国”,立足于从整体上考察现代英美文学批评原理在我国的传播和变异情况,为后续的深入探究打下了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这部分内容的叙述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作者高瞻远瞩地对英美文学批评原理在现代中国的本土化过程进行了简要阐述,对我们深刻理解当前微阅读时代语境下英美文学在我国的传播方式这一命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从第三章开始,该书的叙述聚焦于曾在现代中国产生重要影响的英美文学批评理论,第三章的主旨为“英美近世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作者选取英美近代马修·阿诺德、佩特两位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批评家,对其基本思想特别是对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挖掘,如前者的“诗是人生的批评”这一观点在我国具有广泛的认同,而后者所谓的快乐主义批评也直接影响了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路径,依托于对特定学者思想和作品的译介过程,从中可以窥见英美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变异途径;第四章为“美国新人文主义与表现主义批评在现代中国”,重点关注和考察美国新人文主义与表现主义批评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变异情况,这是两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批评理论,对我国现代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梁实秋、吴宓、梅光迪、胡先骕等现代学者就深受人文主义理论的影响,对此《学衡派、梁实秋推介新人文主义策略之比较》[于惠:《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10期]一文有系统的剖析,而美国表现主义批评在我国的影响实际上不局限在现代时期,其影响是深刻而持续的,同时表现主义对我国的影响也不局限在文学或文学批评层面上,雕塑、绘画等多元化艺术形式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表现主义的烙印,这是学术界值得重视的命题;该书的第五章为“美国左翼文学批评理论在现代中国”,众所周知,左翼文学在我国具有广泛的认同和长期的实践历程,新中国成立以后解放区的左翼文学理念和文学实践实际上成为具有普遍价值的存在,左翼文学成为共和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内容,因此,美国左翼文学理论对我们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宏观性命题,而美国左翼文学一度是美国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的主流文学,先后涌现了诸如《丰饶的土地》《无产者》及《称它为睡眠》等具有代表性的左翼文学作品,作者重点对辛克莱的“艺术即宣传”文学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历程进行了追踪,明晰了“艺术即宣传”这一理念在我国传播过程中逐渐与国情相结合的历史事实,作者同时叙述了卡尔佛登的社会心理学批评在现代中国的认知、认同及变异历程;英美新批评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则是该书关注的最后一个命题,英美新批评是美国20世纪中期重要的学术派别,它极力倡导文学作品的本体论,而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美国新批评理论的关注较多,如《四重扬弃:美国新批评的作品本体论建构》(张文初:《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年1期)等专题文章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题研究文本,作者聚焦于剖析瑞恰兹(西方新批评派的著名理論家)和T.S.艾略特(英国著名现代派诗人)文学批评思想在现代中国的传播,描绘了一条新批评理论在我国的传播与变异路线图,这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内容。
  从整体而言,周仁成老师的《英美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变异》一书聚焦于英美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变异这一宏观性命题,结构宏大,叙述详细,是目前学术界值得重视的主题研究成果,整部作品对我们认知当前微阅读时代语境下英美文学在我国的传播与变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龙星源/硕士,广西河池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与传媒业的融合引发了广泛的关注,种种迹象表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或将持续推动并深化传媒业的创新变革。由聂有兵编著的《虚拟现实:最后的传播》(2017年4月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一书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对当下传播环境、传播方式、传播影响等传播学理论与实践内容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分析与拓展,并对虚拟现实技术下的传播实践活动提出了科学、客观、有效的预警、预判和指导,进而促进了虚拟现实技术下现
期刊
【摘要】在人类社会的文明演进过程中一直遭受着各种风险与危机,尤其是“舆情”与“疫情”引发的风险与危机,使人类社会面临着一幅复杂多变的风险图景,由此,加强危机预警机制建构显得特别重要。在“舆情”与“疫情”风险传播中,通过“焦点事件”,找准舆情危机的“阈值”,利用“耗散结构”进行议题阐释;重视议题的公开、公正与透明,把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议题互动,引导意见领袖与民众的议题互动,特别注意加强政府、媒体与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媒体是由全程、全息、全员和全效四个维度构成。随着5G大规模的商用,这一革命性的通用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一起赋能“四全媒体”,对其表现形态、特征和场景产生重要影响。基于5W理论,笔者从传者、内容、媒介、用户和反馈这一完整传播链提出,“5G+AI”驱动下的“四全媒体”智能化构建创新路径,以期对“四全媒体”的智能化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5G;AI;
期刊
【摘要】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呈现视觉化转向,信息越来越多地以图像形式进行传播,现以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背景,分析和研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总体战中的战“疫”新闻图像,具体选取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新闻摄影图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以再现、互动、构图为核心内容的视觉语法理论对其图像意义进行解析,从新闻摄影图片的视觉呈现、视觉示范以及视觉表征对应分析其图像再现意义、互动意义与构图意义。  【
期刊
【摘要】主题报道如果不注重创新,仅仅依赖过去的、常规的报道路径与模式,必然落入模式化、程序化的窠臼,起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融媒背景下的传媒格局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创新重大主题报道,让主题报道鲜活起来,使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声音”,进一步提升舆论引导力、影响力,是主流媒体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汴梁晚报》在重大主题报道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积极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9年7月至12月
期刊
【摘要】中共建党初期以“笔杆子”为主,创办了许多报刊来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自身的纲领主张,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出贡献的同时更为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辟了道路。通过以建党初期中共主导的报刊为考察对象,对这一时期的报人群体、传播内容、办报风格、传播策略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其中暗含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趋势。  【关键词】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大众化  一、关于中共建党初期时间及本文讨论的报刊范围界定  
期刊
【摘要】该论文简要回顾了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报刊活动和所接受的新闻教育,梳理了毛泽东早期新闻思想,并对毛泽东发表于1948年4月2日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的主要内容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指出此文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集中概括,是毛泽东新闻思想发展的里程碑,是毛泽东新闻思想形成的伟大标志。  【关键词】毛泽东新闻思想;里程碑;党报性质;使命特点  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年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在中国这块
期刊
【摘要】县级融媒体肩负着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使命,能否有效打通政治沟通的上行渠道,拓宽政治倾听的覆盖面,创新形式保证政治倾听的公开,对提高关键决策的科学水平、保证政策在基层传播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政治倾听;舆论引导;疫情防控;媒体融合  基层社会治理就像毛细血管一样,必须从小处着手方能保证社会信息大系统的有序运行。过去乡村大喇叭、支部电话等媒介都曾见证了基层信息传播方式的变
期刊
【摘要】电视剧《白鹿原》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和价值立场等方面,均与原著有所不同。这种不同的发生主要由传播符号和传播媒介的不同决定。电视剧的图像符号特质决定了它对视觉化的景观和人物的强调,对原著丰富内蕴的削弱;电视媒介的娱乐功能则决定了电视剧改编对戏剧性的强烈诉求和对时代主流价值观的追随,而原著的认识功能则被弱化,原著价值立场的超越性也被消解。此外,文学经典和电视剧也形塑各自的受众,前者是需要沉潜并
期刊
【摘要】“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与“观点超越事实”作为两种日益突出的新闻真实问题,反映出职业媒体原有报道模式在网络信息环境中面临的困境。上述两种新闻在真实问题上有着各自不同的概念内涵、相关事实特征及规避失实问题的技术特点,最后基于“新闻策展”理念和网络互动视频技术,提出在网络信息环境中职业媒体实现两种新闻真实的策略路径。  【关键词】后真相;新闻真实;新闻策展;互动视频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