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字之书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tem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人生要读三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固然有其道理,但如果就此认为这三者乃并驾齐驱的关系,甚至将读无字之书、心灵之书凌驾于读有字之书之上,那就大错特错了!
  读有字之书不仅是读无字之书、心灵之书的基础与前提,更是后两者的终极归宿!是所谓始于斯终于斯矣!
  读有字之书是读无字之书、心灵之书的基石。如果没有积累足够的有字之书的阅读量,是无法体味无字之书的奥妙与心灵之书的内涵的,就好比对一个襁褓中的婴孩大談圣贤之道。或许有人说这过于夸张了,好,那就不妨退一步来讲讲我们高中生吧。于时代而言,我们是幸免的一世,没有经历过战争与饥荒;于社会而言,我们是幸运的一辈,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于家庭而言,我们又是幸福的一代,受到亲人的百般呵护。所以,如果不看那有字的历史与文学,我们是无法理解“灭顶之灾”的;如果只听无字的谈论,我们是无法体味“食不果腹”的;更别指望仅靠喝几口“心灵鸡汤”,就能让如此有幸的我们真正懂得“一切来之不易”的道理!
  我们在读《平凡的世界》时之所以唏嘘,在读《活着》时之所以流泪,在读《文化苦旅》时之所以感慨,不正是因为那字字带血、行行浸泪的文字吗?因而,只有不断地阅读有字之书,从中汲取生活阅历,才能让我们深切地体悟无字之书,感受心灵之书。
  而无论是无字之书还是心灵之书,又都将有字之书视为其终极归宿。因为,只有当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转化为有字之书之时,才具备了传阅与传承的力量。毕竟“此时无声胜有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是少之又少的。
  自《左传》始,就将“立言”视为“三不朽”之一。就像再璀璨的星辰也终究比不过日月的光明一样,再高明的见解,再伟大的心志,如果不依靠文字的力量将其具体呈现和传承,人类的精神世界恐怕将沦于不断往复的无尽黑夜之中。难怪,司马迁受极刑之辱也依然要“成一家之言”,王羲之坚信“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正是那些有字之书,跨越古今,纵横中西,将无字之书、心灵之书带到了我们的面前!
  所以,读有字之书吧——在国人的阅读量已远远低于世界阅读水平的时候!读有字之书吧——在泱泱古国从不匮乏的文字海洋之中!读有字之书吧——那些无字的、心灵的自然都会随之而来!
  点评
  文章以“有字之书”为始终,思考“三本书”的关系,是一个螺旋上升式的结构,对“有字之书”的基础地位和升华传承功能论证深刻、逻辑到位,思维之新让人眼前一亮。“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都是抽象的,因而有了共同点,而“有字之书”也因其具体可见,成为前兩者的“基石”和“传承”载体。论证中能结合高中生生活的实际体验和阅读经典的情感体验,亲切而有说服力,以“三不朽”之说落实“立言”之功,恰到好处。
  不足之处是,对“无字之书”“心灵之书”的概念,只是简单提到,阐释不足。
其他文献
【2018年高考语文天津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納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
电影《东邪西毒》中有一句话:“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人天生具有的好奇心,不仅仅是求知欲望的源头所在,更是人类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有人说,人类活动这个范畴太大了,这样大范围的探索,对我们个人而言似乎没有太大的影响。实际上,探索可大可小,有的人向往星空,有的人渴望大海,有的人則与书为伴,发现一本有趣的书,于他而言亦是一次探索。人类的探索,是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铺垫,而我们的探索,则是人生
论述类文章需要体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能努力去分析、解决问题,但在思辨性上还有不少提升空间。  比如下面这个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对价值昂贵的瓷碗,平日里备受主人喜爱。一次酒宴,瓷碗中的一只不慎被打破。就在瓷碗行将被丢弃时,席间一位古董修复师带走了它。  几天以后,当它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时,已成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瓷碗全用金汁弥补,华光内敛,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增广贤文》中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孔子也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这句话的意思是:“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提醒人们在说话之前,先得想清楚“可与言”和“不可与言”这两种人和两种情况。  《宋史·司马光传》中却说:“平生所为,未
对皇帝的称呼  随便找一部号称“古装宫廷大戏”的电视剧来看,“朕要喝水”“替朕更衣”“朕喜欢你”……诸如此类的台词不绝于耳。在古代,皇帝真的是“朕”不离口的吗?当然不是了。  史官们写史书时,喜欢按照礼制加工帝王的言论,使之尽量往“朕”“孤”“寡”上靠拢。但事实上,从秦始皇到“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翻看一些直接引用他们说的话、写的便条的资料可以发现,在不那么严肃的非正式场合,他们和普通人一样,就
般认为,中国思想史上,是庄子最早提出了“人当自由”这一哲学命题。学者们根据《逍遥游》被列为《庄子》首篇推断,“自由”(“逍遥”)或许是庄子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宋代诗人黄庭坚就曾赋诗云:“漆园(庄子曾任漆园吏,此处代指庄子)著书五十二,致意最在逍遥游。后来作者逐音响,百一未必知庄周。”  那么,庄子哲学中的自由究竟是什么?当然不是现实中的生杀予夺、为所欲为。从《庄子》全文看,庄子始终把自由视为人的本
美国民谣诗人鲍勃·迪伦(Bob Dylan)摘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一度引起舆论哗然,似乎中国民众对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歌手/诗人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他引发的反响甚至超过了以往的几届。其中既有社会的质疑,又有学界深深的思考。  对于鲍勃·迪伦获奖,人们的疑惑自然就是一位歌手为什么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事实上,鲍勃·迪伦于1996年和2006年两次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时至今日,“陪跑多年”
名校自主招生一直备受关注,而今年首次安排在高考之后,想要报考名校自主招生的同学们,该做什么样的准备呢?3月6日,清华大学公布了2015年自主招生方案。  清华自主招生测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分别在6月10日和16、17日两天进行,6月22日公布认定结果。招生简章中取消了以往的“校长推荐”,考生报名一切凭高中三年实际成绩和成就、潜质“说话”。初试科目要求考生无论文理科,都必考“数学与逻辑”,复试还将包括
以下文字,滋滋冒油,散发不可抗拒的肉香。两千字不到,带来的效果完全不输“深夜报复社会”的高清美食照。如果说“做菜”的画面是一步一步写出来的,那么香味又来自哪里?是“放上一点五香,放上一点黄酒”?是“屋子里响起一片吞口水的声音”?  这些文字,要送给刚过完年的“吃货”们——经过好吃好喝好睡的寒假,你们的胃口还好吗?如今人人乐得称自己为“吃货”,爱吃,一天到晚想着吃,除了吃什么也不想——这简直是婴儿,
世界上靠酒标找到卖点并且大获成功的恐怕也只有木桐酒庄了.而这一创意来源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商业巨子——菲利普男爵。1924年,木桐酒庄有了第一个专业级的酒标,该酒标一直沿用到1944年,这段时期是木桐酒庄开始走向成功的发展期。所以,菲利普男爵采用了一种让客户便于认知酒庄的方法:固定不变的标志,让人看一眼便知。然而自1945年开始,一直到2016年的72个年头里,木桐酒庄依据当时菲利普男爵定下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