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文明与诗意的心灵
我出生于农村,对体力劳动有一种偏爱。我有点偏狭地认为,只有直接接触土地、农具、庄稼的劳动才是真正的劳动,才更有诗意。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我称之为工作。这二者有形式和内容以及动机的不同。农业文明的劳动为了生存,工业社会的工作为了享乐和欲望。这也许是我对农业社会的偏爱有关,或者这和我出生于农村有关。因为在农业社会,人和人、人和土地、人和自然、人和气候关系密切。草长莺飞、风雨阴晴、日出日落等自然现象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身体、思想、情感乃至心灵都与环境紧密相连。
一旦我们进了城,我们得到了生活的适意(舒适和安宁),我们却失掉了美好的诗意(审美的生活和劳作)。我们远离土地和自然,心灵便不再受到土地和自然的关爱,微风、细雨、阳光和雨露在我们的生活中就会成为奢侈的享受了。表面看来,进城的我们是得到了许多,宽敞的房子、舒适的居室、汽车、电器等,但我们的心灵渐渐被这些享受麻痹了、蒙蔽了,我们沉浸在琐碎和繁杂中不能自拔。我们变得狭隘、变得自私、变得斤斤计较。我们变得心理和行为都有变化,不再健全、不再坦荡,那些质朴、真诚等属于我们生命质的东西,而今远离我们成为生活中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而当我们偶然面对远离我们的真挚、朴实和善良的时候,我们竟是惊讶、不解和迷惑:我们生命中原来还有这么好的品质啊,我们丢掉的是多么可贵的精神珍宝,而我们还常为此欢欣鼓舞哪!
城市化过程的直接结果就是我们获得适意的生活,同时另一个直接结果是我们失去了诗意的心灵。我们的心灵是干涸的,情感和思想都是干涸的。
而在乡村——“充满我们身心的/是思想的愉悦和劳动的欢乐/我们走路,大地在我们脚下延伸/我们生长,天空在我们的头顶高起来/占领山冈,我们就使天空和大地更为接近/高举起我们的手/满天的云彩就落下滂沱之泪啊。”(《充满我们身心的》)
我摆脱不了农业和农民对我的影响,我也热爱农村和农业文明。就像我在一首诗里所说“通过农业的泥土和养料,我的思想抵达今天”。无论我的思想是先进的,还是落后于时代的,我觉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思想有它的来源,不是任何外部力量所强加于我的。她像一棵小草或者一株树苗,她在阳光雨露下生长,她享受微风和彩虹,然后或者继续前行、或者结束——她已完成自己的使命。我说“无论思想的自然还是景物的自然/都令我愉悦,我为她们写下大滴大滴的水滴”,就是这个意思。
歌颂什么是每个人的权利,我尊重他们。但我主张诗人应该歌唱自己熟悉并热爱的事物。我很反感一些根本不懂乡村、不懂农业的人也大声地歌颂“高粱”“玉米”“小麦”,我觉得特别可笑。在他们的心里,粮食除了是植物、农作物、食品的原料,还是什么?而对于我们,那是生活、那是生命、那是神祗。只有五谷丰登,国家才会兴旺发达,人民才会安居乐业。
在我童年的时候,我的祖辈、父辈们在每年的正月,都会给瓜果蔬菜和谷物们过节的。我记得的只有“七谷八麦,九果十菜”,在初七这天给谷物过节,在初八这天给小麦过节,初九是水果,初十是蔬菜。我们对植物、粮食有着感恩一样的敬意。不许糟蹋、不许浪费,它们也是有神灵作为头领的!
一个真正的农民,他咀嚼食物不是泛泛地填饱肚腹,他是在享受劳动的成果和土地的馈赠。当他看到老人、妻子、儿女衣食无忧,在他的世界里,那就是幸福和美满、就是诗意。
关于史诗和感觉
汉民族没有所谓的史诗,黑格尔曾为此而对中国文化颇有微词。他是洋人,不懂中国文化,可以原谅。我们中国人大可不必为史诗感到遗憾、感到自卑,其实从文化进化的角度讲,史诗是文字、文化不发达时期的产物,是口耳相传的传播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的历史与文化传播的承载工具,其以记事功能为主,审美特性其次。
中华民族的文化较早地进入成熟期、较早地有了专门记史的手段,且有左史记言,右史记行的礼制,于是诗歌就完善了她的独特功用——“诗言志”。这个志,是“在胸为志,发言为诗”。
我在写诗时,苦苦寻找的绝不是什么思想。思想是暂时的,常常是一事一议的,因而是短暂的和肤浅的,思想的东西有时很多人会殊途同归。思想有时是结论,结论是会与时推移的,而感觉不会。它独特、它只属于你个人。诗人要寻找的是感觉,独特的感觉,在审美领域里,感觉是可靠的,思想是不可靠的,思想是可以被蒙蔽的。诗人的心灵敞开的时候,他的真挚、他的向善、他的敏锐和通感都同时敞开,于是世界在他的眼里就都会是诗的。朝晖夕阴、花开花落、四季轮回,哪怕一株草的生长、一片叶子的飘落,都会成为诗歌的材料。
有时,我常常想,还有什么事情没被诗人写过?还有哪些美好的词汇没被诗人用过呢?没有了,所有的美好情感前人都写过了,所有美好的词汇他们都用过了。那我们还能不能找到新的感觉,写出新的诗歌来?我们还有没有资格进行创造?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还可以创造,还可以为中华民族诗歌的王冠上再增添新的异彩珍宝,但我们需要更多的努力。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一些有“大志”者,把目光盯在了“史诗”和所谓的“大诗”上,他们的诗要么篇幅长、要么句子长,结构宏伟,构思诡异,思想内容包罗万象。但我既不看那些诗也不赞成他们的做法。我以为有一些非常好的诗人在这个问题上毫无意义地浪费了自己的才华。
专注于抒情诗
现今的世界纷繁复杂,既精彩纷呈,又光怪陆离。在文体领域里,已经是不胜其多、不胜其烦了。因而,诗歌作为审美文体,她的领域相对狭窄,这既是劣势,又是优势。既然做不了别的,专心抒情——进行心灵的表达就是她唯一正确的选择了。人类的心灵是永恒的,人类的心灵也是无限的。倘若我们占据着永恒和无限,我们还有什么必要为一时一事的得失而烦恼?我再重复我说过的一句话:聪明和睿智的特点,不在于更多地占有和给予,而在于只据一点,就能长久的思索和更多的理解。
诗人一定能在他单纯的心灵所见到的各种事物中,更多地理解人类和人生的苦乐悲欢。倘不能如此,便不是真的诗人。
诗人关注社会、自然,一定会在社会自然的事物中,找到引起他注意的事物,他得用敏锐的心去感受,用自由的触角来联想,从中发现诗意。这诗意,一定是包含了某种更深刻的不为人知的意义,或者还有没被发现的美的价值。我常常注意早晨的自然,动物、植物甚至空气。有时我们在夏天的早晨出行时,能看到各种植物的叶片上挂满了露珠,它们滴滴坠落,或是反射着阳光的七彩光芒。露珠的沉重、坠落,让我联想到生命的沉重和消失。消失的不是没有意义,也不是灭亡。卑微的生命,也有其永恒的向往。人类难道就不卑微不渺小吗?但哪怕是一个最微不足道的人,他也会有自己的生活,也会有自己的向往,而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如果我们向往崇高,我们就有可能远离卑微和渺小;如果我们崇尚光明,我们的心灵就可能被光明所照耀;如果我们拒绝庸俗的世累,我们就有可能生出轻盈的翅膀。
关爱生命 人性至善
诗人的生命状态决定了诗人的写作态度。事实上从古到今的诗人,其生命状态都是坎坷不平的。坎坷的阅历丰富生活,多变的生活充盈心灵。于是,诗人才有了歌唱的灵感和动机。
诗人的心灵在歌唱,因为他善良、敏感;诗人的诗笔在书写,因为他要表现、抒发,他们对生老病死、花开花落有更多的感悟。他所关心的具体对象是什么?诚然,他所关心的应该有大——巨大、伟大,也应该有小——微小、渺小,但对弱小生命的关爱更能表现诗人心灵的善。众生平等在诗人那里不应该只是口号,而是行为,是发自内心的善和向善的愿望。
不管诗人关心什么、歌唱什么,都是因为外界事物和诗人的心灵发生了关系。
诗人感受生活的方式不同于常人,因为他关心的不是生活内容本身,而是隐藏在生活背后的或深刻或浅显的意义。在自然界也是如此,看山看水者皆是,唯有诗人为我们创作出美。有时,那美和天地共生,与日月同辉。李白、杜甫、王维就是这样的诗人。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和世界的关系改变了。
当代诗歌在形式上的自由,导致了表现上的随意和散漫,也造成了自由进出的误区。因此,泥沙俱下、鱼目混珠就在所难免了。新诗要想取得好的成绩与古体诗对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的诗,关注自然、社会、人生,但主要是和自然发生对应关系的诗。很多社会的事容易时过境迁,对我来说也难以把握。所以,我认为,除非特殊时期特殊事件,如国难当头、民族危亡、大灾大难等,诗人不刻意对现实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发生兴趣。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我心痛如绞、心急如焚,除了力所能及地做点事外,我还写了多首诗来表达我的悲哀和感动。他们受灾,就是我们受灾;他们罹难,就是我们罹难;他们失去亲人,就是我们失去亲人!
我还尤其感受到,当家、国遇到重大灾难的时候,诗歌需要一种力量和一种情同此情、心同此心的感动。也就是这时,我才理解了老杜安史之乱时的许多诗为什么只是记事而不优美。
这并不是诗人无能,而是巨大的家国悲痛面前,美是缺乏力量的。美,更多的时候,表现在天下太平时代的茶余饭后。美的意义在于提供太平世界的人类感受,在于丰富太平世界人们的生活和心灵。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
编校:郑 艳
我出生于农村,对体力劳动有一种偏爱。我有点偏狭地认为,只有直接接触土地、农具、庄稼的劳动才是真正的劳动,才更有诗意。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我称之为工作。这二者有形式和内容以及动机的不同。农业文明的劳动为了生存,工业社会的工作为了享乐和欲望。这也许是我对农业社会的偏爱有关,或者这和我出生于农村有关。因为在农业社会,人和人、人和土地、人和自然、人和气候关系密切。草长莺飞、风雨阴晴、日出日落等自然现象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身体、思想、情感乃至心灵都与环境紧密相连。
一旦我们进了城,我们得到了生活的适意(舒适和安宁),我们却失掉了美好的诗意(审美的生活和劳作)。我们远离土地和自然,心灵便不再受到土地和自然的关爱,微风、细雨、阳光和雨露在我们的生活中就会成为奢侈的享受了。表面看来,进城的我们是得到了许多,宽敞的房子、舒适的居室、汽车、电器等,但我们的心灵渐渐被这些享受麻痹了、蒙蔽了,我们沉浸在琐碎和繁杂中不能自拔。我们变得狭隘、变得自私、变得斤斤计较。我们变得心理和行为都有变化,不再健全、不再坦荡,那些质朴、真诚等属于我们生命质的东西,而今远离我们成为生活中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而当我们偶然面对远离我们的真挚、朴实和善良的时候,我们竟是惊讶、不解和迷惑:我们生命中原来还有这么好的品质啊,我们丢掉的是多么可贵的精神珍宝,而我们还常为此欢欣鼓舞哪!
城市化过程的直接结果就是我们获得适意的生活,同时另一个直接结果是我们失去了诗意的心灵。我们的心灵是干涸的,情感和思想都是干涸的。
而在乡村——“充满我们身心的/是思想的愉悦和劳动的欢乐/我们走路,大地在我们脚下延伸/我们生长,天空在我们的头顶高起来/占领山冈,我们就使天空和大地更为接近/高举起我们的手/满天的云彩就落下滂沱之泪啊。”(《充满我们身心的》)
我摆脱不了农业和农民对我的影响,我也热爱农村和农业文明。就像我在一首诗里所说“通过农业的泥土和养料,我的思想抵达今天”。无论我的思想是先进的,还是落后于时代的,我觉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思想有它的来源,不是任何外部力量所强加于我的。她像一棵小草或者一株树苗,她在阳光雨露下生长,她享受微风和彩虹,然后或者继续前行、或者结束——她已完成自己的使命。我说“无论思想的自然还是景物的自然/都令我愉悦,我为她们写下大滴大滴的水滴”,就是这个意思。
歌颂什么是每个人的权利,我尊重他们。但我主张诗人应该歌唱自己熟悉并热爱的事物。我很反感一些根本不懂乡村、不懂农业的人也大声地歌颂“高粱”“玉米”“小麦”,我觉得特别可笑。在他们的心里,粮食除了是植物、农作物、食品的原料,还是什么?而对于我们,那是生活、那是生命、那是神祗。只有五谷丰登,国家才会兴旺发达,人民才会安居乐业。
在我童年的时候,我的祖辈、父辈们在每年的正月,都会给瓜果蔬菜和谷物们过节的。我记得的只有“七谷八麦,九果十菜”,在初七这天给谷物过节,在初八这天给小麦过节,初九是水果,初十是蔬菜。我们对植物、粮食有着感恩一样的敬意。不许糟蹋、不许浪费,它们也是有神灵作为头领的!
一个真正的农民,他咀嚼食物不是泛泛地填饱肚腹,他是在享受劳动的成果和土地的馈赠。当他看到老人、妻子、儿女衣食无忧,在他的世界里,那就是幸福和美满、就是诗意。
关于史诗和感觉
汉民族没有所谓的史诗,黑格尔曾为此而对中国文化颇有微词。他是洋人,不懂中国文化,可以原谅。我们中国人大可不必为史诗感到遗憾、感到自卑,其实从文化进化的角度讲,史诗是文字、文化不发达时期的产物,是口耳相传的传播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的历史与文化传播的承载工具,其以记事功能为主,审美特性其次。
中华民族的文化较早地进入成熟期、较早地有了专门记史的手段,且有左史记言,右史记行的礼制,于是诗歌就完善了她的独特功用——“诗言志”。这个志,是“在胸为志,发言为诗”。
我在写诗时,苦苦寻找的绝不是什么思想。思想是暂时的,常常是一事一议的,因而是短暂的和肤浅的,思想的东西有时很多人会殊途同归。思想有时是结论,结论是会与时推移的,而感觉不会。它独特、它只属于你个人。诗人要寻找的是感觉,独特的感觉,在审美领域里,感觉是可靠的,思想是不可靠的,思想是可以被蒙蔽的。诗人的心灵敞开的时候,他的真挚、他的向善、他的敏锐和通感都同时敞开,于是世界在他的眼里就都会是诗的。朝晖夕阴、花开花落、四季轮回,哪怕一株草的生长、一片叶子的飘落,都会成为诗歌的材料。
有时,我常常想,还有什么事情没被诗人写过?还有哪些美好的词汇没被诗人用过呢?没有了,所有的美好情感前人都写过了,所有美好的词汇他们都用过了。那我们还能不能找到新的感觉,写出新的诗歌来?我们还有没有资格进行创造?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还可以创造,还可以为中华民族诗歌的王冠上再增添新的异彩珍宝,但我们需要更多的努力。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一些有“大志”者,把目光盯在了“史诗”和所谓的“大诗”上,他们的诗要么篇幅长、要么句子长,结构宏伟,构思诡异,思想内容包罗万象。但我既不看那些诗也不赞成他们的做法。我以为有一些非常好的诗人在这个问题上毫无意义地浪费了自己的才华。
专注于抒情诗
现今的世界纷繁复杂,既精彩纷呈,又光怪陆离。在文体领域里,已经是不胜其多、不胜其烦了。因而,诗歌作为审美文体,她的领域相对狭窄,这既是劣势,又是优势。既然做不了别的,专心抒情——进行心灵的表达就是她唯一正确的选择了。人类的心灵是永恒的,人类的心灵也是无限的。倘若我们占据着永恒和无限,我们还有什么必要为一时一事的得失而烦恼?我再重复我说过的一句话:聪明和睿智的特点,不在于更多地占有和给予,而在于只据一点,就能长久的思索和更多的理解。
诗人一定能在他单纯的心灵所见到的各种事物中,更多地理解人类和人生的苦乐悲欢。倘不能如此,便不是真的诗人。
诗人关注社会、自然,一定会在社会自然的事物中,找到引起他注意的事物,他得用敏锐的心去感受,用自由的触角来联想,从中发现诗意。这诗意,一定是包含了某种更深刻的不为人知的意义,或者还有没被发现的美的价值。我常常注意早晨的自然,动物、植物甚至空气。有时我们在夏天的早晨出行时,能看到各种植物的叶片上挂满了露珠,它们滴滴坠落,或是反射着阳光的七彩光芒。露珠的沉重、坠落,让我联想到生命的沉重和消失。消失的不是没有意义,也不是灭亡。卑微的生命,也有其永恒的向往。人类难道就不卑微不渺小吗?但哪怕是一个最微不足道的人,他也会有自己的生活,也会有自己的向往,而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如果我们向往崇高,我们就有可能远离卑微和渺小;如果我们崇尚光明,我们的心灵就可能被光明所照耀;如果我们拒绝庸俗的世累,我们就有可能生出轻盈的翅膀。
关爱生命 人性至善
诗人的生命状态决定了诗人的写作态度。事实上从古到今的诗人,其生命状态都是坎坷不平的。坎坷的阅历丰富生活,多变的生活充盈心灵。于是,诗人才有了歌唱的灵感和动机。
诗人的心灵在歌唱,因为他善良、敏感;诗人的诗笔在书写,因为他要表现、抒发,他们对生老病死、花开花落有更多的感悟。他所关心的具体对象是什么?诚然,他所关心的应该有大——巨大、伟大,也应该有小——微小、渺小,但对弱小生命的关爱更能表现诗人心灵的善。众生平等在诗人那里不应该只是口号,而是行为,是发自内心的善和向善的愿望。
不管诗人关心什么、歌唱什么,都是因为外界事物和诗人的心灵发生了关系。
诗人感受生活的方式不同于常人,因为他关心的不是生活内容本身,而是隐藏在生活背后的或深刻或浅显的意义。在自然界也是如此,看山看水者皆是,唯有诗人为我们创作出美。有时,那美和天地共生,与日月同辉。李白、杜甫、王维就是这样的诗人。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和世界的关系改变了。
当代诗歌在形式上的自由,导致了表现上的随意和散漫,也造成了自由进出的误区。因此,泥沙俱下、鱼目混珠就在所难免了。新诗要想取得好的成绩与古体诗对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的诗,关注自然、社会、人生,但主要是和自然发生对应关系的诗。很多社会的事容易时过境迁,对我来说也难以把握。所以,我认为,除非特殊时期特殊事件,如国难当头、民族危亡、大灾大难等,诗人不刻意对现实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发生兴趣。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我心痛如绞、心急如焚,除了力所能及地做点事外,我还写了多首诗来表达我的悲哀和感动。他们受灾,就是我们受灾;他们罹难,就是我们罹难;他们失去亲人,就是我们失去亲人!
我还尤其感受到,当家、国遇到重大灾难的时候,诗歌需要一种力量和一种情同此情、心同此心的感动。也就是这时,我才理解了老杜安史之乱时的许多诗为什么只是记事而不优美。
这并不是诗人无能,而是巨大的家国悲痛面前,美是缺乏力量的。美,更多的时候,表现在天下太平时代的茶余饭后。美的意义在于提供太平世界的人类感受,在于丰富太平世界人们的生活和心灵。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