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年级组与教研组是学校管理的两种模式。为了迅捷地消解升学率压力,许多学校采用了年级组管理。但是,这种管理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而在怎样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时,人们又突然发现了教研组管理的优势。今天,我们该怎样认识这两种管理模式呢?能不能让一度失语的学科教研组重新获得发言权?关于这个问题,各地都有不同的看法,也采用着不同的做法,而且还取得了不同的效果。为此,我们选编了一组文章——再读教研组,希望能给您一些启示。
在我的调查记录里,有这样几段文字:
10月11日到兰山中学,了解到学校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教研组还存在,但是已经丧失了管理功能,教研组长从1990年起就开始没有参与学校管理的任何机会。
10月14日,宋河镇中学校长说,学校从1995年开始实行年级组管理,教研组已经不存在,代替教研组的是备课组。
10月19日,丛林中学老师告诉我,学校备课组坚持每月集中备课,教研组在1992年就不存在了。原来的7个教研组长现在只有3位是备课组长,其余都退休了……
在翻阅了十几页记录之后,我发现,这些学校的学科教研组,在一二十年的教育改革里突然都迷失了方向,几乎都相继淡出了学校管理的舞台。
尽管这早已是熟知的事实,我还是有些纳闷:教育改革难道就需要这种迷失与淡出?面对这种迷失,我也总有些心疼。当年那儒雅的学术研究,紧张的学科教研,难道就这样终止了?我也在旁边冷静地观察,小心地分析,认真地研究,几年后我发现,这种迷失是不值的,我相信学科教研组似乎在选择一个恰当的历史时刻准备回归。
新课程实践开始了,随着这种实践的不断深入,我看到了学科教研组回归的前兆。
有人问,学校教研组不就在那里,何曾有过迷失?
不错,从形式上看,教研组的确还是像花瓶一样摆在学校的管理流程里,但是,它原有各种管理与研究功能的丧失,恐怕是每一个了解教育的人都不会否认的。只有当你与年级组管理的现实相对照,才发现这种早就习惯了、早就麻木了的迷失的确摆在那里。
回顾刚刚过去的十几年,任何人都能看出这是中国基础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段:国家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和义务教育的普及,使中小学数量下降了近一半,但质量却有了巨大提升;“高中要进城,初中要进镇”的决策,使学校的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张,几十甚至上百个教学班的超级大校屡见不鲜,教育成本也迅速下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对学校上线督导评估政策的改革,以及改制初中被取缔等,有力地缓解了绝大部分不同层级学校的升学负担,也缓解了学生择校的压力,促进了教育公平;普通中等师范学校的退出、师资队伍的重组与素质的大幅度提高、学校办学目标的渐趋一致……这一切,都引发了一个共同的需要:用年级组强化科层管理,迅速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但是另一个次生效应也被带进了改革的程序:在被年级组肢解了的学校,教研组被架空了。即使还有其名,与火爆的年级组管理相比,教研组显得是那样的冷清与无奈。其实,被冷落的又何止是教研组?有没有教导处、政教处?
我们并不否认,与教研组的管理相比,年级组的确效率要高得多,因为它采用的是任务型管理模式。这种目标单一、任务明确的管理,十分有利于校内的政令畅通,有利于校长办学理念的落实,使学校的管理井然有序。虽然它不是一个固定的组织,常会随着管理任务的变化和人员结构的不同而经常重组,但却能有效采纳一切能用的措施,使一个年级教学业绩最大化。与教研组管理相比,它显然具有比较好的管理硬度和优势,所以,针对一所学校校长不可能长期任职的现实,为了达成职内目标,他们更喜欢这种管理模式。
年级组是在同质型背景下实施的管理,这种“同质”的物化是同一个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相同的学习经历、相近的素质水平、相同的教学任务和相近的心理需要。所以,目标单一、任务单一、质地单一的管理,使学校能在同一个层面上,以最小的投入,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实施更有效的掌握、引导、监督与调控。
年级组长不是干部,是不需要上级机关下达任命的,但是它的准行政性,更有利于行政权威的建立与落实。正因为如此,校长才可以方便地依据学校的任务与自己的意志,从教师中选拔,或者从中层干部中委派年级组长。这样,不仅减少了行政环节,减少了校内许多不必要的管理力内耗,容易达到统一意志、统一步调的目的,而且使学校的办学更具有“校长性”,更容易创立办学个性与特色。
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年级组管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首先,课程结构发生了急剧变化,学校不仅要开设国家统一课程,而且还必须开设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主体课程从课时上看,已经上升为第二大课类;高中课改的力度更大,不仅要“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课程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还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不仅要“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建立发展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而且要“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上述这些以及多种课程模块的出现,高中生必须进行选课学习,修得相应的学分,无论学校安排的是自助式还是配餐式课程,它的统一性、同一性都被打乱了,年级组同质性管理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这种挑战面前,年级组显然暴露出了先天功能的不足。它没有实施教学专业管理的整体素质准备,没有实施这种整体管理的人力资源,也没有实施这种整体管理的体制,还没有与教研组实施纵向管理对接的整体措施。如果重建这些,无异于重建一所学校。
家贫思孝子,国难念忠臣。新课程推进遇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困难时,大家不约而同地又想起了学科教研组。
不错,教研组是到了回归的时候了。但是,此时回归的教研组,是与年级组并存同效的两个管理机构,与先前的教研组在内涵上也有明显的差异。
我们知道,教研组管理是基于同一学科教师个人能力与专业基础而展开的,是教师个人自治与专业自律的一种中观呈现。在教研组管理中,不但要提高眼前的工作业绩,还要考虑教研组与学校的长远发展;既要着眼于学校的管理决策,还要关照组内的专业标准;尤其是在当下新课程的改革中,课程模块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更需要一种基于长远目标的思考与研究。而这些是年级组管理所不能也不需要进行的,同样也有别于课改以前教研组的管理。所以,今天教研组的回归,应该赋予它更多的理性。这种理性首先要表现在适应新课程的师资建设上,因为这是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要建立这样一支教师队伍,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化素质”。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职业追求,教研组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中观的专业化发展氛围,重组教师的素质,开展校本研究,以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教研组的管理,不仅要以国家课程的开设为指南,还必须考虑到地方课程的实施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这样,一个长远的课程规划就成为了教研组管理的核心价值。这些不仅涉及学校的硬件建设,还关联学校的软件建设;不仅要考虑学校的文化环境,还必须考虑社区与社会的文化大背景。所以,教学权威的确立就刻不容缓;所以,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科研就成为管理的中心与重心。而这种中心与重心的确立,还必须以学生的认可为基点。这与以前教研组管理只关注课程文件是不同的。面对这种不同,教研组在管理层面上的回归,应该赋予它更多的人性。
如果说年级组管理是从横向上展开的,那么教研组管理则是从纵向上实施的,学校管理需要两者和谐的经纬交织。在新课改中,由于学生选课的需要与走班教学的现实,虽然学生可以来自不同的年级,但课程学习基础与兴趣更趋于同一,这种专业的同一性,同样要求管理高效进行。这样一来,在教研组管理的大背景下,就必须借助年级组管理的强度模式以辅助,这是以前学校没有遇到过的交叉管理,它决定了班级管理与课程班级的并重,年级组与教研组并重。而在此之前的教研组管理是与行政班级管理脱钩的,今天若继续这种脱钩模式,势必引起内部紊乱,不利于新课程的推进。许多实施走班教学的学校在初期时教学质量几乎都迅速下滑,就是这种准备不足所致。所以,实施教研组的课程管理,必须与学生的行政管理有机结合而不是机械式的堆积管理。不然,没有一定的管理强度与硬度,教学质量就得不到保障。
综观共和国历史上学校教研组的建设,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没有信息化手段以前,实际上是在手工作坊式的环境里艰难伸展的;教师的劳动,许许多多都表现出一种个体性质,尽管教研组的集体互动,也曾促进了教师个性的张扬,角色人格的提升,但是这种张扬与提升并没有像今天信息化提供这样的大舞台,所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过程性资源,也就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开发,例如斯霞道路、李景林模式等在若干年后几乎都销声匿迹了。今天的教研组建设,绕不开信息化,绕不开同伴互助,绕不开过程性评价,绕不开案例培训与个案积累,而这些都是年级组无法达成的目标,因为它没有监控这种发展过程的能力与义务,而可以胜任的只有学科教研组。因而,教研组的回归,不能不考虑这些。
为了引领这种管理回归,教导处必须正位,既要管理教育,又要指导教与学,从年级组与教研组纵横两个方向驾驭学校的工作。显然,这种驾驭的难度增加了,这种指导的难度也增加了。所以,从这一角度上看,一所学校推进新课程的业绩大小,除了与校长的领导相关以外,与教导处的管理也有莫大的关系。
因为上述种种,教研组管理的回归,不是简单的重复,不是拾起旧鞋穿上即可,而是要赋予它更多的理性。何谓理性?就是思考性、改革性、适应性、引领性……
年级组与教研组是学校管理的两种模式。为了迅捷地消解升学率压力,许多学校采用了年级组管理。但是,这种管理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而在怎样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时,人们又突然发现了教研组管理的优势。今天,我们该怎样认识这两种管理模式呢?能不能让一度失语的学科教研组重新获得发言权?关于这个问题,各地都有不同的看法,也采用着不同的做法,而且还取得了不同的效果。为此,我们选编了一组文章——再读教研组,希望能给您一些启示。
在我的调查记录里,有这样几段文字:
10月11日到兰山中学,了解到学校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教研组还存在,但是已经丧失了管理功能,教研组长从1990年起就开始没有参与学校管理的任何机会。
10月14日,宋河镇中学校长说,学校从1995年开始实行年级组管理,教研组已经不存在,代替教研组的是备课组。
10月19日,丛林中学老师告诉我,学校备课组坚持每月集中备课,教研组在1992年就不存在了。原来的7个教研组长现在只有3位是备课组长,其余都退休了……
在翻阅了十几页记录之后,我发现,这些学校的学科教研组,在一二十年的教育改革里突然都迷失了方向,几乎都相继淡出了学校管理的舞台。
尽管这早已是熟知的事实,我还是有些纳闷:教育改革难道就需要这种迷失与淡出?面对这种迷失,我也总有些心疼。当年那儒雅的学术研究,紧张的学科教研,难道就这样终止了?我也在旁边冷静地观察,小心地分析,认真地研究,几年后我发现,这种迷失是不值的,我相信学科教研组似乎在选择一个恰当的历史时刻准备回归。
新课程实践开始了,随着这种实践的不断深入,我看到了学科教研组回归的前兆。
有人问,学校教研组不就在那里,何曾有过迷失?
不错,从形式上看,教研组的确还是像花瓶一样摆在学校的管理流程里,但是,它原有各种管理与研究功能的丧失,恐怕是每一个了解教育的人都不会否认的。只有当你与年级组管理的现实相对照,才发现这种早就习惯了、早就麻木了的迷失的确摆在那里。
回顾刚刚过去的十几年,任何人都能看出这是中国基础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段:国家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和义务教育的普及,使中小学数量下降了近一半,但质量却有了巨大提升;“高中要进城,初中要进镇”的决策,使学校的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张,几十甚至上百个教学班的超级大校屡见不鲜,教育成本也迅速下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对学校上线督导评估政策的改革,以及改制初中被取缔等,有力地缓解了绝大部分不同层级学校的升学负担,也缓解了学生择校的压力,促进了教育公平;普通中等师范学校的退出、师资队伍的重组与素质的大幅度提高、学校办学目标的渐趋一致……这一切,都引发了一个共同的需要:用年级组强化科层管理,迅速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但是另一个次生效应也被带进了改革的程序:在被年级组肢解了的学校,教研组被架空了。即使还有其名,与火爆的年级组管理相比,教研组显得是那样的冷清与无奈。其实,被冷落的又何止是教研组?有没有教导处、政教处?
我们并不否认,与教研组的管理相比,年级组的确效率要高得多,因为它采用的是任务型管理模式。这种目标单一、任务明确的管理,十分有利于校内的政令畅通,有利于校长办学理念的落实,使学校的管理井然有序。虽然它不是一个固定的组织,常会随着管理任务的变化和人员结构的不同而经常重组,但却能有效采纳一切能用的措施,使一个年级教学业绩最大化。与教研组管理相比,它显然具有比较好的管理硬度和优势,所以,针对一所学校校长不可能长期任职的现实,为了达成职内目标,他们更喜欢这种管理模式。
年级组是在同质型背景下实施的管理,这种“同质”的物化是同一个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相同的学习经历、相近的素质水平、相同的教学任务和相近的心理需要。所以,目标单一、任务单一、质地单一的管理,使学校能在同一个层面上,以最小的投入,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实施更有效的掌握、引导、监督与调控。
年级组长不是干部,是不需要上级机关下达任命的,但是它的准行政性,更有利于行政权威的建立与落实。正因为如此,校长才可以方便地依据学校的任务与自己的意志,从教师中选拔,或者从中层干部中委派年级组长。这样,不仅减少了行政环节,减少了校内许多不必要的管理力内耗,容易达到统一意志、统一步调的目的,而且使学校的办学更具有“校长性”,更容易创立办学个性与特色。
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年级组管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首先,课程结构发生了急剧变化,学校不仅要开设国家统一课程,而且还必须开设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主体课程从课时上看,已经上升为第二大课类;高中课改的力度更大,不仅要“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课程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还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不仅要“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建立发展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而且要“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上述这些以及多种课程模块的出现,高中生必须进行选课学习,修得相应的学分,无论学校安排的是自助式还是配餐式课程,它的统一性、同一性都被打乱了,年级组同质性管理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这种挑战面前,年级组显然暴露出了先天功能的不足。它没有实施教学专业管理的整体素质准备,没有实施这种整体管理的人力资源,也没有实施这种整体管理的体制,还没有与教研组实施纵向管理对接的整体措施。如果重建这些,无异于重建一所学校。
家贫思孝子,国难念忠臣。新课程推进遇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困难时,大家不约而同地又想起了学科教研组。
不错,教研组是到了回归的时候了。但是,此时回归的教研组,是与年级组并存同效的两个管理机构,与先前的教研组在内涵上也有明显的差异。
我们知道,教研组管理是基于同一学科教师个人能力与专业基础而展开的,是教师个人自治与专业自律的一种中观呈现。在教研组管理中,不但要提高眼前的工作业绩,还要考虑教研组与学校的长远发展;既要着眼于学校的管理决策,还要关照组内的专业标准;尤其是在当下新课程的改革中,课程模块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更需要一种基于长远目标的思考与研究。而这些是年级组管理所不能也不需要进行的,同样也有别于课改以前教研组的管理。所以,今天教研组的回归,应该赋予它更多的理性。这种理性首先要表现在适应新课程的师资建设上,因为这是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要建立这样一支教师队伍,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化素质”。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职业追求,教研组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中观的专业化发展氛围,重组教师的素质,开展校本研究,以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教研组的管理,不仅要以国家课程的开设为指南,还必须考虑到地方课程的实施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这样,一个长远的课程规划就成为了教研组管理的核心价值。这些不仅涉及学校的硬件建设,还关联学校的软件建设;不仅要考虑学校的文化环境,还必须考虑社区与社会的文化大背景。所以,教学权威的确立就刻不容缓;所以,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科研就成为管理的中心与重心。而这种中心与重心的确立,还必须以学生的认可为基点。这与以前教研组管理只关注课程文件是不同的。面对这种不同,教研组在管理层面上的回归,应该赋予它更多的人性。
如果说年级组管理是从横向上展开的,那么教研组管理则是从纵向上实施的,学校管理需要两者和谐的经纬交织。在新课改中,由于学生选课的需要与走班教学的现实,虽然学生可以来自不同的年级,但课程学习基础与兴趣更趋于同一,这种专业的同一性,同样要求管理高效进行。这样一来,在教研组管理的大背景下,就必须借助年级组管理的强度模式以辅助,这是以前学校没有遇到过的交叉管理,它决定了班级管理与课程班级的并重,年级组与教研组并重。而在此之前的教研组管理是与行政班级管理脱钩的,今天若继续这种脱钩模式,势必引起内部紊乱,不利于新课程的推进。许多实施走班教学的学校在初期时教学质量几乎都迅速下滑,就是这种准备不足所致。所以,实施教研组的课程管理,必须与学生的行政管理有机结合而不是机械式的堆积管理。不然,没有一定的管理强度与硬度,教学质量就得不到保障。
综观共和国历史上学校教研组的建设,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没有信息化手段以前,实际上是在手工作坊式的环境里艰难伸展的;教师的劳动,许许多多都表现出一种个体性质,尽管教研组的集体互动,也曾促进了教师个性的张扬,角色人格的提升,但是这种张扬与提升并没有像今天信息化提供这样的大舞台,所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过程性资源,也就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开发,例如斯霞道路、李景林模式等在若干年后几乎都销声匿迹了。今天的教研组建设,绕不开信息化,绕不开同伴互助,绕不开过程性评价,绕不开案例培训与个案积累,而这些都是年级组无法达成的目标,因为它没有监控这种发展过程的能力与义务,而可以胜任的只有学科教研组。因而,教研组的回归,不能不考虑这些。
为了引领这种管理回归,教导处必须正位,既要管理教育,又要指导教与学,从年级组与教研组纵横两个方向驾驭学校的工作。显然,这种驾驭的难度增加了,这种指导的难度也增加了。所以,从这一角度上看,一所学校推进新课程的业绩大小,除了与校长的领导相关以外,与教导处的管理也有莫大的关系。
因为上述种种,教研组管理的回归,不是简单的重复,不是拾起旧鞋穿上即可,而是要赋予它更多的理性。何谓理性?就是思考性、改革性、适应性、引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