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案件初审时嫌疑人的心理活动及应对方法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haiyueme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初审过程中,如能准确掌握嫌疑人的心理活动并适时制定正确的方法,往往能取得很好的审讯效果。
  面对第一次讯问,嫌疑人的心理活动大致分为四个过程。
  一、试探摸底及应对方法
  在讯问初期,犯罪嫌疑人往往利用与审讯人员彼此陌生的机会,进行试探摸底。一般表现为:
  一是以静制动。对讯问或是不回答,或是在反复推敲后作开脱式回答。二是做虚假供述。采用假供、乱供的方式以假乱真,试探审讯人员是否相信。如果相信,则表明讯问人员对其所犯罪行知之甚少或不知,反之,则说明讯问人员掌握了较多的证据。三是装糊涂。一般是故意摆出被冤枉的神态,或向审讯人员质问其被传唤的理由,或索性对审讯人员大发脾气,要审讯人员“拿出证据”,从而试探审讯人员对案件的了解程序。
  在这一时期,嫌疑人有着极强的侥幸心理和畏罪心理。针对这种心理我们可以如下方法:
  一是找准突破口。要深入了解案情,通过对案情的综合分析,找到嫌疑人最关心且最易暴露且又强烈掩饰的薄弱环节,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讯问。二是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技巧性。讯问人员要沉着冷静,不随意表态,不让内心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说话要有分寸、态度要坚定,从气势上压倒对方。三是政策教育。要使嫌疑人明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任何事情只要发生了,都会留下蛛丝马迹,只有坦白交待才能争取从宽处理,隐瞒与狡辩都是徒劳。通过上述方法,对嫌疑人的侥幸心理进行有力的打击。
  二、侥幸抗拒及应对方法
  嫌疑人为了规避法律制裁,嫌疑人的表现一般有:
  一是开脱。对关键的问题故意不谈,对无关的问题大谈特谈,即使承认少许问题也会找出众多理由为自己开脱。有时即使被迫承认事实,也不承认其犯罪的目的、动机等。二是反驳。千方百计地从审讯人员的问话中找出破绽。最后伺机反扑,企图变被动为主动,从气势上压倒审讯人员。三是拒供。干脆在审讯过程中拒绝回答讯问人员的所有问题。究其原因,有的是深知罪行严重,认为即使坦白交待也将受到法律制裁,不如拒绝供述,或许还有希望。有的是因为说话中露出破绽,于是三缄其口,以防失言。
  针对嫌疑人此时的心理,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一是想方设法让其讲话。让其充分表现,为自己辩解,以便讯问人员从中发现破绽,为下一步的审讯工作打好基础。只要其肯开口,讯问工作就有可能取得进展。二是克服急躁情绪,稳扎稳打。对企图侥幸过关的,应向其指出只有正视现实才能争取从宽处理;对因讯问方法不当而导致对抗心理的,应耐心解释,在原则许可的前提下还可适当满足一些嫌疑人的合理要求,消除不信任感,耐心等待突破时机。三是适时使用有利证据。对收集到的有利证据,适时使用,能给嫌疑人当头一棒,使其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惊恐失措,进而彻底摧毁其侥幸心理和对抗心理,达到突破的目的。
  三、犹豫恐惧及应对方法
  嫌疑人侥幸和抗拒心理一旦被摧毁之后,由于害怕受到法律的严惩,此时便产生了恐惧和犹豫的心理。其具体表现为:
  一是情绪紧张,出现多余的动作和举止。如不断喝水、上厕所、抽烟等。二是对审讯的态度明显变化。对审讯人员的质问、语言由强硬变为软弱,积极对抗变为低头深思。有时欲言又止,并开始打探刑法的有关规定,以便在交待上能趋利避害,避重就轻。三是在何时交待、如何交待等问题上举棋不定,此时讯问人员应抓住战机,一举突破。具体方法有:1、抓住时机,以情动人。可根据不同的犯罪嫌疑人及不同的犯罪行为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引導嫌疑人回顾父母养育之恩、夫妻恩爱之情、子女扶养之情;对嫌疑人的行为进行正确法律分析,消除其过度恐惧。对其以往成绩予以正确评价,唤起其新的生活希望等。2、强化政策、法律攻心。向其讲解《刑法》有关自首、立功的条款,帮助其权衡利弊,加快选择进度,并告知其现在交待问题为时不晚,促使其下定交待决心。
  四、不完全交待及应对方法
  嫌疑人一旦下决心,并开口供述其罪行,说明审讯人员在讯问工作中已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此时,嫌疑人的心理也是极其复杂。有的是被确凿证据击溃了抵抗力,而被迫交待;有的是因同伙已交待,为争取主动而交待;有的是在政策攻心和法律的威慑下,良心受到谴责而交待;有的是相信审讯人员能正确执行政策和法律,会正确处理自己的问题而交待等。由于嫌疑人确实已触犯刑律,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其畏罪心理和侥幸心理并不能完全消除,因而在交待问题时不一定会完全彻底。或是趋利避害,交待有所保留,或是在认罪供述中附带申辩和说明理由,附带供述条件等等。对此,审讯人员不能掉以轻心,也应采取相应的方法对策。一是鼓励。二是深挖细节、防止翻供。三是对其交待的问题的定性不作实质评价,以利于迷惑嫌疑人,让其不明白审讯人员的真正目的,使其交待出新的案情,扩大战果等等。
  (作者通讯地址: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人民检察院,江西萍乡337016)
其他文献
执法形象是检察机关综合素质的体现,同时也是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具体体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抓好检察机关执法形象建设,已成为检察机关应当认真思考和必须解决的课题。  一、加強检察机关执法形象建设是形势的需要  加强执法形象建设,事关检察事业的长远发展。所谓执法形象,就是在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精神和程序办事过程中,人们的情感活动或思想动态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态、形状。近年来,检察机
期刊
我国有关诉讼法律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法律之所以规定要证人出庭作证,是因为证人所提供的证言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法律事实,他人是无法所能代替的。同时,由于证人证言很容易受证人自身与诉讼当事人的关系、证人的认知能力、证人的表达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书面证言往往无法完整地反映证人所看到、听到的情况。因此只有证人出庭作证,法庭和诉讼双方才能对其进行当场询问,以便检验
期刊
一、基本案情  2009年8月13日凌晨3时许,被告人陈万学、刘永、庞德永、菅朋亮及“光头”、“华超”经事先踩点后,分骑两辆电动三轮车来到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铁火尖隧道北端出口路右侧的铁板堆放处行窃。六人用钢筋钳钳断捆扎铁板的钢丝后,便相继将铁板搬运至两辆三轮车上。正在搬运时,现场管理人员王国玉发现有人行窃,遂冲过去大喊“抓贼!抓贼!”。被告人陈万学见状便从地上拿起钢筋钳朝王威吓“再过来,就砸死
期刊
伴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日益发展,检察机关同职务犯罪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职务犯罪活动的手段更趋隐蔽,犯罪的智能化程度更高,犯罪分子的反侦查手段也更强了。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检察机关反贪部门“案源少,线索发现难,侦查突破难”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查处职务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当前,如何进一步整合侦查资源,深入推进侦查一体化机制建设,是摆在各级检察机关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职务犯罪
期刊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背景下,我国公检法机关开始探索在公诉案件中鼓励当事人和解的办案方式。通说认为,刑事和解,是指犯罪发生后,通过调解人的帮助,加害人与被害人直接接触和交谈,正视犯罪给被害人带来的伤害,在加害人认罪、认错并赔偿被害人损失的基础上,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司法机关对加害人免于追究或从轻追究刑事责任,最终解决刑事纠纷的制度。其目的是抚平被害人受到的伤害,恢复加害人所破坏的社会
期刊
作为基层检察院纪检工作者,要紧紧围绕院检察工作大局和院党组的工作目标,以身作则,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职能作用,担起纪检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党组分忧。要结合实际,认真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办案监督工作,通过健全管理体系、加强教育和监督等一系列手段,有效地促进队伍建设,确保全院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全院干警的纪律意识、办案安全意识和廉政水平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按照党风廉
期刊
刑事和解工作是高检院大力倡导的一项重要的检察工作机制改革措施。近年来,德兴市院准确领会高检院的有关改革精神,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稳步推进,在公诉环节重点选择那些可能引发群体事件、上访事件的侵犯人身类案件开展刑事和解工作,积极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现将我院在公诉环节开展刑事和解工作的一些体会及与之相关的完善建议介绍如下。  一、工作体会  自愿是因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384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挪用公款罪的客观要件根据具体用途细化为三种不同情形:(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2)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不难看出,第一种情形的定罪既受挪用数额限制也受挪用时间限制;第
期刊
摘要:关于犯罪构成理论问题一直被争议,从未被叫停。“推倒重来”还是“通说完善”众说莫一。但理性地考虑,“通说完善”是漫漫不归的路,而“推倒重来”更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通说完善;推倒重来;犯罪构成  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被争议已久,近年来,又再一次将这个争议推向了巅峰。2009年5月出版的《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第二卷刑法部分中表述“经过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编辑委员会相关人员长时间的讨
期刊
检察机关的司法警察工作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警察部门,担负着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检察工作秩序,保障检察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使命,是检察机关执法办案,保障办案秩序和办案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联系群众、展示检察机关执法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解决好基层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确保司法警察依法履职,更好地为检察中心工作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层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存在的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