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寓言文本的更深处漫溯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z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故事,大道理,是寓言这种文体的基本特点。《揠苗助长》是在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第一则寓言故事。如何让学生在静态的语言文字中发现蕴藏于其中的智慧,并将这种智慧用动态的言语方式呈现出来呢?教师可以通过读、讲回环,引导儿童感受寓言独特的言语方式;通过品、演合一,激发儿童言语的感性彰显;通过思、说递进,唤醒儿童言语的理性生长。
  [关键词]寓言文本;言语表达力;揠苗助长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0-0072-02
  《揠苗助长》是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24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寓言故事,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在课本中接触到充满智慧的文化经典——寓言。如何让他们在静态的语言文字中发现蕴藏于其中的智慧,并将这种智慧用动态的言语方式呈现出来呢?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去寻找一条通向智慧的儿童言语发展之路。
  一、读、讲回环,感受寓言独特的言语方式
  对于寓言这种文体的基本特点,有一句话说得很形象:“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袋子很小”说的就是寓言的短小精悍,“能取出的大东西”就是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揠苗助长》是一则一百五十余字的小故事,和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相比,它无疑是短小的,结构也比较简单,但其语言的精辟简练、极富表现力,却让故事本身通俗易懂、活泼有趣,让学生乐读、爱讲。
  [课堂教学片断]
  师:你瞧,老师把心急的农夫请到了我们的课堂里了,可老师太粗心了,没把讲故事的叔叔阿姨请过来,你们自己来试试行吗?
  (播放动画,学生试讲)
  师:故事讲完了,加上了农夫的动作、语言和他的心理活动,故事就更精彩啦!现在请你再来读读课文,和咱们刚才讲的故事比比,你有什么发现?
  生1:课文里的故事比较短。
  生2:我也觉得课文里的故事不长,比较短。
  师:是的,这就是寓言的特点,它字数不多,短小精悍,看上去似乎不如我们讲述的故事那般具体,但我们一读就懂,还能在讲的时候加入很多自己的想象,这也是一种表达的独特之美。
  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学生想象出了农夫在烈日下气喘吁吁拔禾苗的画面,甚至听到了农夫心底的声音,从而在课文原文的基础上,声情并茂地将故事讲了出来。我们所听到的,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复述,而是立足于文本的儿童自主的再度开发。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言语表达力得到了提升。但此时的回观原文仍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嘴里的故事生动具体,这是语言文字的一种美,但寓言的短小精悍、极富张力不得不说是语言文字所呈现出的另一份别样的美。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言语表达风格,对于教师而言,就有着不同的教学价值。对寓言这种特殊言语形式的揣摩与品味,能让学生寻到开启多维度言语智慧的金钥匙。
  二、品、演合一,激发儿童言语的感性彰显
  要从寓言这个“小魔袋”里取出“大东西”,甚至是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仅仅关注寓言的外在形式显然是不够的,“魔袋”里的大道理无疑是理性而抽象的,但“魔袋”里常会有一个感性而直观的鲜活形象。在《揠苗助长》中,农夫就是那个生动形象、活灵活现的人物。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倡自然主义教育,认为教育要遵循自然。2~12岁的儿童属于“理性睡眠期”,他们主要通过自己的感觉而非理性去思考并了解外部的世界。因此,带着学生咬文嚼字品一品,兴致盎然演一演,寓言中的人物形象立马就会跃然纸上,“魔袋”里的大道理自然也就呼之欲出了。
  [课堂教学片断]
  1.师:读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农夫十分焦急。圈画出关键词语,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生1:我们从“天天”感受到农夫十分焦急。“天天”就是说农夫今天去,明天去,后天还去,一天也没落下。
  生2:我们从“巴望”看出农夫焦急万分。“巴望”就是特别特别希望,天天盼着。
  生3:我们也觉得农夫十分焦急,要不然他不会“总觉得禾苗一点也没长”,禾苗其实已经长高了,只是他太心急了,没有发现。
  2.师:读着农夫拔禾苗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骄阳似火的中午,农夫顾不上休息,一刻也不停息地拔禾苗。
  生2:天色已经黑了,农夫顾不上回家,一边拔禾苗一边说:“这下好了,我的禾苗终于长高了!”
  师:如果你就是那一棵棵被拔起来的禾苗,你是什么感觉啊?
  生3:我觉得好疼啊!
  生4:干吗把我拔起来啊,我感觉自己快要死掉了!
  3.师:农夫看到禾苗都枯死了,一屁股坐到了田埂上。这时,又来了一个农夫,他们之间会发生些什么呢?
  出示学习提示:在四人小组间,一人饰演揠苗助长的农夫,一人饰演后面过来的农夫,四人共同设计台词和动作。
  (学生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在品读文字、演绎角色的过程中,品为演服务,演为品提升,品演合一,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的角色体验,这无疑是感性而灵动的。由于角色的转换,学生面对所处的情境,会情不自禁地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身份、处境去思考,根据文本与同伴对角色的期待,合情合理地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和恰切的语言表述。而这种语言表述恰恰就是言语实践的过程,更是儿童言语感性彰显的过程。
  三、思、说递进,唤醒儿童言语的理性生长
  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怪东西,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因此,我们既要追求儿童言语的感性彰显,更要着力实现儿童言语的理性生长。三年级的学生的确还处于“理性的睡眠期”,我们要做的有两件事:一是不要惊动他们的这个好梦,不要让感性的“王子”破灭;二是我们有责任将他们轻轻地唤醒。如何让三年级的学生也能从寓言中捕捉到智慧的光芒呢?将寓言故事链接到我们的生活中无疑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学生从静思默想到言语表达,是需要时间的。
  [课堂教学片断]
  师:在你身边有没有像农夫这样心急的人呢?或者,你就是那个揠苗助长的小农夫?
  生1:我家养了许多小金鱼,为了让它们快快长大,我给它们喂了很多鱼食,结果把它們全都给撑死了。
  师:是喂鱼助长。还有吗?
  (教室里一片安静)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不少揠苗助长的现象呢!(播放源自生活的有关揠苗助长的漫画)能说说吗?
  (学生思考,片刻后开始交流)
  从以上教学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向着寓言文本的更深处漫溯,课堂无疑是需要等待的。有人说寓言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有儿童特点的哲学教育。哲学教育,本身就是理性的、抽象的、思辨的,它之于儿童,更是需要时间的,需要艺术的。课堂教学就是一种人对人智慧的唤醒、激发和引导的艺术,切不可少了“等待”。善“等”的教师才能收获儿童言语表达的理性生长,而这种外在的言语生长力折射出的恰恰是儿童内在思维品质的发展。
  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又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能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能发现生活的内在意义。带着学生读读讲讲、品品演演、想想说说,让儿童言语的感性得以彰显,理性慢慢生长,才能实现儿童的真性表达。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走月亮》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巧设留白、仿写练笔、续写故事等策略展开读写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读写结合;巧设留白;仿写练笔;续写故事  [中图分类号]  C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
[摘要]在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和认知空白,创设阅读情境,渗透阅读方法。而“猜想”,不失为点燃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的重要策略。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阅读《宇宙最后一本书》的导读课中,以猜为线,组织三个教学环节:取舍封面信息,猜人物身份;关注目录信息,猜故事情节;品悟关键语段,猜书籍主旨。从初步感知猜想的依据性,到让思维同时在几条相关联的线索之间来回穿梭,最后在猜中阅读,在阅读中
里约残奥会中国女运动员表现抢眼。努力拼搏的背后是为国争光的勇敢勇气!  “最美剑客”荣静  记者郑直、何军:轮椅击剑运动员荣静在里约残奥会开幕式上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  “之前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觉得首先是没有想到。”笑容如阳光般灿烂的荣静说,“我觉得挺光荣的,也是一个很神圣的责任,我只是无数残疾人或者残疾人运动员中的一个,我像他们一样,都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吧!”  “我相信,荣静的气质、形象一
[摘要]预测,也是一种阅读策略。但预测更多带有学生主观意愿,只有准确把握方向,有重点教,才能推促教学成就精彩。具体教学依据有以下重点,即得出预测结果的方法、理论,还有预测依据。  [关键词]预测;方法;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19)34-0057-01  预测也是一种阅读方法,属于多种阅读能力统整的体现。但不容否认
[摘 要]统编教材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编排模式。鉴于其特殊性,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有效落实这“双线”。教师要引领学生初读文本,总结批注的角度;细读文本,感受批注的作用;实战演练,把握批注的特点。这样教学就能在落实语文要素与人文素养的同时,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言实践;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
在东北,有一个小城,以红色闻名,被誉为“塞北延安”,她就是北安,原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所在地,被称为“英雄之城”“革命之城”“战斗之城”。    北安曾是东北军政大学、东北工兵学校、萌芽学校所在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就毕业于北安拖拉机手训练班。  北安在东北抗战和东北解放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战胜利后形成了以北安为中心的黑龙江省根据地。1945年日本投降,中共中央东北局派王堃骋、陈大凡等19
[摘 要]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为一个习作单元,其教学策略应读与写并重,讲究自我表达与他人交流的结合。在习作单元教学过程中,应树立起学生的读者意识,从学生需求、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围绕单元要素进行教学资源聚合、写作活动整合、读写训练组合,注重习作方法的指导、习作内容训练以及最后的习作评价。这样,能有效促进学生语力的提升,让习作真正成为有效的交际工具。  [关键词]习作单元;教学策略;整体教学;语力
近日,王健林谈到要想当世界首富先定下一个小的目标,“先挣它一个亿”,迅速引爆网络和朋友圈。  这段话出自某访谈节目,这也是王健林的第一次综艺节目之旅。在对话环节中,当谈到“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真的对吗?”这个话题时,王健林表示,心和舞台是一个逐渐放大的过程,做会谈时很多学生上来就说要当首富,但是却没有目标。“想做世界首富,这个奋斗的方向是对的。但是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我先挣它一个亿。你
[摘 要]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在带领学生解读文本时要从激发学生的内心需要开始。首先是通过对比来让文本解读有热度,其次是通过预习让文本解读有温度,再次是通过挖掘让文本解读有深度,这样才能让文本解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对比;预习;挖掘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3-0080-01  文本解读
[摘 要]词语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当前低年级词语教学的效率并不高。原因有很多,最根本的还是没有找准教学点。对于《端午粽》一课,教师在展开词语教学时应做到:在结构上,寻找相似,主动拓展;在意思上,关注相近,引导辨析;在作用上,突出重点,构建体系。  [关键词]统编教材;词语教学;教学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