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因式分解”——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解决“因式分解”的错因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uylu2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对于一名数学教师来说,自觉主动地去理解和掌握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心理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把握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对数学学科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笔者在因式分解复习课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
其他文献
我从事四年的业余教育工作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抓好面授考勤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关键之一.函授教育既不同于自学考试,又不同于夜大学,它是以自学
患者男性,39岁。头枕部包块1年余,不伴疼痛,无瘙痒,尤头昏、头痛和恶心不适,近来发现包块逐渐增大,遂于2011年12月1日人院。患者生命体征均正常,查体:头枕部可触及一2cnlX2cm大小质软
目的研究EZH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散发性胃癌易感性关系以及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EZH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测序仪对安徽地区311例胃癌患者及425例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p120及Bmi-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120、Bmi-1及ER、PR、c-erbB-2表达情况,并检
80%的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大多数NSCLC发现时已处于进展期,难以手术切除。长期以来所有NSCLC都采用同样的化疗方案,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应用,由于部分肺腺癌患者可
以前的课堂教学一般是由教师在讲台上讲,而学生们则机械地听课,做笔记,一堂课下来,笔记做了满满的几页纸,但一下课问学生这节课讲什么,大多数学生还是懵懵懂懂,不知所云.如果学生们在课前没有预习,课后没有去复习巩固,那么这节课就相当于没有上一样,效率差.由于高中数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对于刚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普遍认为比较难学,从而学生们对高中数学渐渐失去信心.学生怎样才能达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怎样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这里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来,这不仅是“新课标”体现义务教育性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
从某个角度来讲,直觉性思维就是一个人的一种“天赋”,而如果是有意地进行训练,也可能会促进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一、数学直觉思维概述  数学直觉性思维就是能够普遍存在但是又会在瞬间就能消失的一种思维活动.在数学的学习中,这种思维能够经常性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但是往往是突如其来,瞬间消失.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为是以形象与概念作为一种媒介来反映
提出问题是获得成功的前提,只有有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人才会成功.我们与成功者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发现不了问题更提不出问题.这一观点用在数学上同样适用.  一、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要想更好地学好数学就必须提出更多的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学习成绩差、不愿学习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问题太多,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很少让学生们提出问题或者只是象征性地问一下,这种现象在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