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标题修辞的差异性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h__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以其特有的文本语言服务于社会,由于其内容新、传播快、可信度高、影响范围广使其角色地位在信息时代显得分外重要。它承载的信息紧扣时代脉搏,其传播的方式灵动、活泼、不拘一格,其所负载历史使命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表达方式(文本制作)具有了双重品质——既朴实又新颖,既简洁又独特,新闻标题是这一品质的典型代表。本文拟以标题为例谈谈新闻语言修辞的差异性。
  
  一、倾向性
  
  (一)受众倾向性
  对于伴随新闻产生的政治倾向性我们在此不谈,只考虑大众传媒的大众性特质。尽管新闻采编受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空间及背景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是新闻人从即时发生的大量的历史事件中筛选、剪辑、整理出来的素材。但新闻文本中却很少有新闻人的主观评判,他们只是将原生的历史事件以直白的语言展现出来,而其中的评判或结论主要由受众来下。也就是说,新闻人传达给大众的主要是事实(尽管其中凝结着新闻人的心血或情感)。从这个角度说,新闻撰写、编排是以受众为本位完成的,对此理解可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其一,新闻注重历史事件描述的真实性,任何不必要的修饰都有可能使受众对其本来真相的理解发生偏移,并可能引起损害新闻的可读性、降低信息的准确度、造成传播过程的不顺畅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样的反应对于新闻传播来说往往是致命的。而言语作品的另一个极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写以追求偏移为宗旨——既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文学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两大流派也是根据其作品对现实偏移量的大小来划分的。其二,文学作品语言与新闻语言的另一个截然不同之处是:后者时时以受众为主体来组织文本语言,并将复杂繁琐的事件清楚化、条理化,使深奥晦涩的理论浅显化、具象化;而前者却是以作家为主体创作的,作家是先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生活、历史事件中,然后才宣泄到笔端的,其中的语言已经浸透了作者的感情,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卑琐与崇高等审美意识以及个人的价值取向已不自觉地与语言融为一体,成了有感情的语言。从理论上讲,读者在读文学作品时只能理解其中的一点或几点而决非全部。所以,归根到底文学语言修辞倾向于作家,而新闻中语言的修辞倾向于受众。
  
  (二)“新”的倾向性
  说新闻语言不需修饰是相对其它言语作品来讲的,这也绝对不等于说新闻语言不讲究修辞。相反,新闻语言不仅仅讲求修辞,而且有时比其它言语作品中修辞的要求更高。对于前一点比较好理解,只要是运用语言的地方就有修辞的存在,在言语作品中根本就没有用还是没用修辞的差别,只有修辞用的是高明还是拙劣的差别。对于后一点的理解:新闻可看作是帮助人类探索未知的一双眼睛,以其“新”(内容上和形式上)来满足人们对未知的渴求。内容上“新”的要求还是较易满足的,随着产业革命向纵深发展,行业间的壁垒在不断加大,也增加了人们对行业外的陌生感,这造成了潜在未知领域的增加。但信息时代信息的密集性以及信息传播的多渠道性,想让受众从铺天盖地的新闻中撷取预期的一条,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而且,并非所有的新闻都能靠内容吸引关注的,在此情况下要想提高新闻的“受视率”,修辞的运用便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的多。如
  (1)施罗德为中国而“战”(法国《法兰克福汇报》05/04/02)
  (2)血与火的“颜色革命”(美国《观察家》05/03/28)
  新闻内容的“新”固然是第一位的,而其形式的“新”也常常是不可或缺的,这也从反面说明了“新内容呼唤着新形式的出现”。而后一种情况至少包含了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修辞形式给人的感觉新——即这样的语词或表达法早已出现,但在新闻特定的文本环境下使用却让人感到似曾相识,又耳目一新。如例1中的“为中国而战”,印象中的西方列强从未为中国而战过,以此为题新意倍增,并给人以疑问。读过方知:德国总理为解除对华军售而与议会据理力争,究其缘由恐怕也未必确为中国。二是新闻标题修辞的创造性运用使语言的逻辑、表达法或构造单位实现了突破。如例2中的“颜色革命”,这样的组合肯定是超常搭配,但绝非随意捏造,有很强的理据性。在吉尔吉斯斯坦的革命之前接连发生了一系列的国家暴动,专家根据革命的性质、表现形式的差别将乌克兰的称为“橙色革命”,格鲁吉亚的为“玫瑰革命”,吉尔吉斯斯坦的为“粉红色革命”,既然革命的性质上有相似点,故可将其归为一类——“颜色革命”。
  根据对这些“新”修辞形式识别的难、易可将其分为表层修辞和深层修辞。对于前者,由于新闻语言受其题材性质、文本风格等因素的制约,其修辞的方法、手段、格式与通常言语作品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有些辞格(如拟人、夸张、排比等)在新闻标题中很少出现,而有些辞格却是新闻标题中特有而又使用频率极高的修辞形式。(如会同,例3中cctv-2《中国新闻》3月21日媒体链接部分就采用的是典型的会同格式;凸现,如例4中使重要信息提至行首,实现信息焦点化;例5在原有位置上利用形体变化实现重点信息突出。对此类辞格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已有论及,这里只举例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多为显性的,易于察觉、识别的,故称之为表层的修辞。
  (3)a.赖斯中国行
   台湾问题 朝核问题
   唱主角 (新加坡《今日报》05/03/21)
  b.赖斯访华
  表演走钢丝外交技巧(德国《德国之声》05/03/21)
  c.赖斯访华:
  用总统的声音说话(《中国青年报》05/03/21)
  d.赖斯:
  给外交一个新的重点(美国《华盛顿邮报》05/03/21)
  e.称朝鲜为“主权国家”的赖斯(韩国《韩国日报》05/03/21)
  (4)七吨半!收购站一次吃进忒多井盖(《辽沈晚报》02/12/23)
  (5)草原绿了牧民富了(《中国环境报》03/09/09)
  事实上,造成新闻标题形式上“新”的原因应更多归功于隐式的、深层的修辞,由此构成的很多标题让人倍感新颖别致,却一时又难以说出别致之处或别致的缘由,给人一种清新、舒爽的意蕴美。如:
  (6)水危机笼罩下的童心(意大利《日报》05/03/24)
  (7)“通向和平之路的一小步”(新加坡《新海峡时报》05/03/23)
  例(6)中通过整个结构营造一种的意境来达到“新”,例7的点睛之笔在“一小步”上。深层修辞使新闻标题“新”意盎然却又不失准确,活泼灵动又不失明晰,此效果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隐喻式修辞的充分运用。新修辞学以为:人们把概念话语意义的特征称为“隐喻性的”,而且人们也越来越多地承认了语言中一般性的隐喻意义。隐喻深入到了语言的各个角落,以至于达到了使我们忽略它存在的地步。而且它能把我们的思想“从一个领域带到另一个领域,也就是说,只要记住背景本身,就能记起意义的原初领域”①,理解时我们只需从中截取相关意义,复合到话语中去即可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新闻标题中采用深层次的修辞,这并不与后面将提到的可读性相冲突。深层修辞不是为了降低可读性,相反,深层修辞能帮受众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建立起深层次的联系,正是这样的联系常常会在不知不觉间将受众带进一个新的领域。
  
  二、超常性
  
  修辞研究放到语言学的背景下,将其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部分或一个分支来谈,这容易使人产生错觉,误以为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子系。那么语言学研究中得出的一般性的东西就会很自然用来规约修辞,将修辞看成是逻辑、语法规则掌控下的修辞,甚至试图以逻辑或语法规则去推演修辞。这样做的结果是,修辞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是逻辑、语法压制下的修辞。在这样思想指导下的修辞研究也不可避免的带上了教条的色彩。以海德格尔、德里达为代表的当代哲学突破了传统修辞的局限,打破了“修辞只是修辞手法”意义上的教条,而是将所有的言语行为都纳入修辞学的研究视野中来。因为所有的这些都有可能是修辞性的,这是对传统的一次超越。
  所有的言语行为都有可能是修辞性的,实现修辞的研究从关注语言内到既关注语言内又关注语言外的转向,使言语行为中所有可能影响言语或言语作品表达的因素都参与到了修辞的活动中。在所有的参与因素中,语境可能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手段,而这在新闻标题语言中只能算作参与修辞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新闻标题还有一些是其独有的、灵活的修辞的手段,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利用断句或肩题、分行、形体、话题化等方式实现。
  (8)中关系良好 对全球都有好处(马来西亚《光华日报》05/03/22)
  (9)美国、加拿大
  和墨西哥
  必需要更加靠近(俄罗斯《真理报》05/03/24)
  (10)痛心!教育基地没人管?(《辽沈晚报》03/06/10)
  例(8)中以断句的方式使前后两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得以彰显。例(9)采用分行的方式改变了视觉的效果,将信息的重点、内部的逻辑关系以及层次都直观、清晰的展现出来。北约内部的关系(除美国和加拿大以外)无法与东盟相比,更不能与欧盟相比。要面对未来,增强经济、政治的竞争力必须走得更近,尤其是与墨西哥之间。例(10)采用因果倒置的方式突出重要信息。从以上的各例中可以看出,这些标题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已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逻辑、语法范畴。
  另一种方式是利用通常言语作品中所忌讳的残缺(12)、搭配不当(11)或逻辑混乱(13),造成怪异的新闻标题,并利用新闻语言的特殊性令它们扬长避短,而且常能收到极好的表达效果。如:
  (11)兑现“希望”不再遥远(《辽沈晚报》03/07/30)
  (12)见缝插针 流汗 健康并快乐着(《人民日报》03/08/13)
  (13)他失去了视力,却开拓了视野——盲人画家绘出光明(《每周文摘》03/09/30)
  对于新闻标题中所运用的有特色的修辞手段,如果进行深入的考察会发现:这样的修辞形式已不仅仅只是一种手段、一个形式,修辞的本身就已经蕴涵一定的意义。因为它们产生于语言以及受语言影响的思维模式的背景下,因此它们必然与孕育它们的语言、思维模式、文化传统有着一种互动或互文的关系,而它们所蕴含的意义就体现在这种互文或互动性的关系中。它们不仅成了新闻语言修辞独具特色的一个标识,而且此类修辞形式的合理运用既简化了标题又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同时还增强了新闻文本本身的内在张力,使其外延得到了有效的扩大,收到一石多鸟之功效。
  
  三、过程性
  
  (一)新闻存在于一定的历史时空中,是历史的前状态,其生存周期极为短暂,也只有在这短暂的生命周期允许的范围内,才会产生出新闻独特的传播价值与历史文化蕴涵。为确保新闻价值的实现,不仅要考虑到新闻自身的价值,还必须要保证传播过程中各环节的顺畅性,新闻语言的修辞也正是应传播过程的需要产生又服务于这一过程的重要手段。从采编——发布——传播——接受的各个阶段,文本的修辞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说新闻语言的修辞是为传播的整个过程服务的,属于过程性修辞。而且,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标题采用恰当的修辞方式不仅会起到引起注意的作用,还有提取要点、辅助理解之功效。一旦传播完成,新闻便进入了准历史阶段,也就超出了新闻修辞的作用域,这标志着新闻修辞使命的完成。也可以说新闻标题的修辞只关注信息文本传递的过程,而很少关注超出文本或文本背后的意味。尽管新闻语言的背后往往浸润着宣传者的态度,而态度中又可能暗示着某种行为等等,这一切都已不属于新闻(比如央视的《央视论坛》、《与主编面对面》等都是如此),只能算作是伴随新闻而产生的副产品。对于此类与新闻传播无关的成分修辞可以完全置之不理,这也是新闻传播唯一性和排他性的一个表现。
  相对而言,其他言语作品的修辞很少服务于文本发行、传诵的过程,而且它们也并不过多地表现在这样的过程性之中,而是关注“语言指向背后的意味”②。在这样的言语作品中,创作者的道德的、宗教的、政治的信条或审美判断、价值观念、文化取向等必然会在修辞中留下或多或少的印记,恰恰这些印记可以为我们探寻修辞背后的隐含成分提供线索。在新闻语言中往往是不必要甚至干扰性的成分,而在此却成了营造意境或通向意境深处的一把钥匙。
  (二)对于新闻语言修辞的过程性特征,还可以换一种方式理解,从宣传者(创作者)、修辞文本、接受者(读者)的关系切入。新闻是以宣传为终极目的,因此新闻传播往往体现为文本与接受者的关系。所以新闻语言的修辞一开始就必须站到接受者的立场上,直到受众接受了信息才算结束,它要服务于传播过程的始终。对此评判的标准是:看它在传播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效力有多大。而通常的言语作品是以表情达意为本位的,创作者对言语作品创作、修饰时很少关心读者是谁,而只注意自己与描述对象的关系,此时修辞的运用更多服务于创作者的表达而不是读者的理解。因此,对通常言语作品中修辞运用好坏的评判表现在:创作者怎样表达内心,表达的程度有多深。
  四、可读性
  “形式服从内容”是修辞的首要原则,这对于新闻语言也不例外。但新闻语言又有其特殊性,从根本上说,新闻的编排、发布、传播是以潜在的社会全体成员为受众的,不分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出身,全民共享。因此,要保障社会所有成员均有权利、有机会、有能力获取此信息,新闻语言必须做到通俗易懂、直白、简洁。专业性强、晦涩艰深或模糊性的语词以及复杂的结构尽量少用甚至不用,这是新闻文本中所特有的文体风格。因此,要实现新闻的全民共享,其语言的修辞必须满足以下两方面的要求:
  (一)新闻文本传递信息真实性、准确性的要求
  这使新闻语言通常呈现出单义化特征,这在新闻标题中表现极为明显。尽管使新闻标题具有绝对的单义性是不可能的,但有时可以采用一些超常规的修辞手段(如违反逻辑、不合语法或造成病句、错句式的表达等)使标题尽量趋于单义化。如
  (14)中印寻求能源、安全合作 (韩国《财经新闻》05/04/05)
  (15)江丙坤率团访大陆 56年破冰(香港《大公报》05/03/29)
  (16)地震过后 担心生命(美国《华盛顿邮报》05/03/30)
  例(14)中传递的信息极为明确,中印之间的合作仅限于“能源”和“安全”。例(15)是逻辑上不能连贯起来形成完整的意义,例(16)由于语法成分残缺造成逻辑上的混乱。尽管例(15)、例(16)由于采用不合常理的修辞方法使其未能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意义,但正是这样使其核心信息得以清晰的突显出来,避免了冗余信息的干扰,使整体的意义近似的等于部分之和。类似的修辞方式运用到新闻语言中,使其具有较强的单义性。
  相比之下,通常文本中的语言则不然,对其修辞没有单义性的要求,也决不允许出现病句、错句以及类似的修辞方式,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不会有像在新闻中的效果,反而会因为有此“败笔”而成为别人的笑柄,此乃写作大忌。相反,适当地运用多义、歧义或“言外之意”等方式的表达,不仅能增强文本的艺术色彩,并能造成含蓄雅致、意境高远的表达效果。
  (二)新闻第一时间性的要求
  不仅指新闻采编、传播的第一时间性,也指信息接收、接受的第一时间性。第一时间性的语言必须是可读性强的;同时,只有可读性强的东西才有可能被快速的、第一时间地传播开来,它们是互动的。道理很简单,只有容易理解的文本才有可能被更多的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如:
  (17)令人心碎的地震(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05/03/30)
  (18)保护好日本侵略的历史证据(中国《国际先驱导报》05/04/05)
  新闻不是广告、不是传道,没有人能忍受拖泥带水、罗罗嗦嗦或模棱两可的信息。而且华词丽藻对于新闻——尤其是标题来说,不仅不必要,用的过多反而有碍于对新闻的理解。但换成通常的言语作品,总是平铺直叙式的语言会让人乏味,枯燥得让人厌倦。
  总之,新闻文本语言因其价值取向的特殊性,使其标题修辞呈现出通常言语作品中很少具有的差异性,正是这些差异使新闻语言修辞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品格。只有深入地理解了其文本自身的本质的、深层次的特征,才有可能打破常规,千人一面、千种文体一种方法的修辞学研究传统,使修辞研究各有所适、各有所长、各有所用,真正达到百家争鸣、百家齐放。
  
  附注:
  ①张文喜.《修辞在多大程度上与真理有关》,《学术研究》,2004:5,55.
  ②席扬/翁强.《文学思维活动的修辞化探寻:“文学命名”初论》,《山西师大学报》, 2002:1,22.
  
  参考文献:
  [1]林庆新.《历史叙事与修辞——论海登·怀特的话语转义学》,《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3期。
  [2]艾伦·葛络斯著,陈汝东译《当前西方修辞学研究的趋势》,《暨南学报》哲社版2000年6期。
  [3][美]肯尼斯·博克著,常昌富、顾保桐译 1998《当代西方修辞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张文喜.《修辞在多大程度上与真理有关》,《学术研究》.2004年5期。
  [5]席扬/翁强.《文学思维活动的修辞化探寻:“文学命名”初论》,《山西师大学报》,2002年1期。
  (王恩旭 郭智辉,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所谓“移就”,就是两个事物相关联时,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移过来修饰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人性”移于“物性”。例如:    ①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李白《菩萨蛮》)  ②看着他们那双懒洋洋的筷子,我的心就像翻倒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张洁《挖荠菜》)  例①把原属于人的感受的词语“伤心”移用于“绿色”。例②中的“懒洋洋”原形容人没精打采的样子,这里却移来
一、语料中有关新词时间的界定    葛本仪先生在《现代汉语词汇学》中指出,所谓新词就是指刚产生的词,或者是产生后使用时间不长久的词。我们判断新词,首先应该有一个时间概念,也就是说,必须立足于某一个时段上来认识新词。如果以唐朝建立为起点,那么唐朝之初出现的词就是新词,很显然,这些词在宋代看来,肯定就不会被认为是新词了。同样,建国之初产生的词,到改革开放时期,人们也不会认为它们是新词了。所以,新词应该
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度是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是当前我国建设市场的主要承发包手段。强化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对于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
本文作者在《对衡山方言中使用变调手段区别人称代词所有格和非所有格现象的进一步认识》中对衡山方言的一种屈折变调现象进行了分析,而在本文中作者主要针对该方言中的非语法屈折变调现象进行初步探讨。  变调现象是音变的一种。人们在进行言语活动时,不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的来念的,而是把音节组成一连串自然的“语流”。在一连串的语流中,音素之间、音节之间、声调之间会互相影响,以至于产生音变现象。音变包括变调、儿化韵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选了南朝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诗中“新妇”一词共出现10次,其中只对“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的“新妇”作了注释:“新妇,媳妇”。其余九次都无注释,自然让学习者以“媳妇”为解,但是仔细体会诗意,若全部以“媳妇”概之,似不可通。
"互联网+"战略日渐显示出其强大的影响力,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蚂蚁花呗"于2015年4月上线,前期主要面向于淘宝等线上消费,随着宣传力度加大,逐渐发展到线
一、《招标与投标》专业介绍自2000年《招投标法》实施以来,招投标在我国经济活动中日显重要并得到快速发展,涉及领域和从业队伍不断扩大,已成为各行各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各企事业
介绍了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和高速逆流色谱等几种色谱技术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以及使用模糊聚类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指纹图谱对中药进行
炼厂干气含有许多组分,其中乙烯占12%~20%[1].利用干气中的稀乙烯制取乙苯会产生副产物[2].国内外对塔底高沸物组分研究的不多,仅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定性分析[3].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