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流域农田土壤草甘膦的分布、降解及迁移特征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aohua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汾河流域是山西省重要粮食产地,长期大量施用草甘膦导致其在土壤中聚集,严重威胁着汾河流域的土壤质量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本文旨在研究草甘膦在汾河流域的分布、降解及迁移特征。[方法]测定汾河流域农田土壤中草甘膦的含量,掌握草甘膦在汾河流域农田土壤中的分布特征,通过室内培养、土柱淋溶试验,研究草甘膦在施用后的降解、迁移规律。[结果]草甘膦及其降解产物氨甲基磷酸(AMPA)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4月、7月和10月草甘膦的含量为分别为2.2~45.4、11.9~153.3和6.6~143.2μg·kg-1,AMPA的含量为11.1~165.4、71.8~361.6和20.3~342.6μg·kg-1。草甘膦在汾河流域农田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5 d,施入草甘膦30 d后,土壤中草甘膦残留量基本稳定。淋溶作用使草甘膦及AMPA沿土壤剖面迁移至35~50 cm土层,50 cm以下土层草甘膦及AMPA含量接近自然土壤。[结论]本研究通过室内培养、土柱淋溶试验初步探索了草甘膦施入土壤后的降解及迁移规律,结果可为汾河流域农田土壤草甘膦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
其他文献
<正>古代避瘟驱疫,以香药熏治最为盛行。古代燃香器具熏炉既作为祛病养生的工具,更是我国的文物瑰宝,彰显出古人的智慧与传统艺术价值。本文以满城汉墓出土熏炉为例,阐释汉代熏香历史、熏炉的种类及熏香在古代防疫发挥的作用。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暴发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和健康。为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中医药广泛参加新冠肺炎治疗,
期刊
目的: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2019)发生以来,预防性疫苗接种已经大规模开展。但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其中过敏性皮炎较为常见。发现甘肃方剂岐黄清暑避瘟方在预防新冠肺炎过程中对过敏性皮炎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岐黄清暑避瘟方对过敏性皮炎的作用机制,运用了网络药理学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预测。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高中教育特别是数学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尤其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一些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公式和步骤时,对高中数学甚至不感兴趣。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高中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三角函数的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联系代数与几何、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桥梁,并且对于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工作非常有意义,因此三角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之一。但是由于三角函数包含许多难点知识,并且公式复杂繁多,题目灵活多变,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并且三角函数的内容在纲领性文件和教材中一直有变化和改进,教师对三角函数的重难点把握可能存在误差。因此本文将对
当今世界处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巨大变革中,数学教育对培养人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思维有着重要作用。为了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人才,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数学教育改革,其中重中之重就是数学教材的改革。依据2017年修订后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我国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进行了较大的改革。高中数学教材逐步引入空间向量的内容,2019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提升了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内容的重要性。依据不同版的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
<正>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仍然存在在新课程背景下,注重“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尽量将课堂教学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将教学落到实处。但就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
期刊
与古希腊到中世纪文学对瘟疫的书写不同,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西方近现代文学,不但描述疫情概况及严重后果,真切展现人类对瘟疫源头的执着探求、悲情救治及奋争情状,也开始理性思考瘟疫冲击下人与神、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质疑传统瘟疫产生和救治的神性根源;强调积极避瘟、医药祛魅、隔离疗法的救治可能;也隐喻社会失范和人性失格、悲悯人类付出的沉重代价、透显人类对自身和瘟疫认识的不断深化;同时告诫人类要正视人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以宋明理学的特点和具体内容为视角对当下的武术现状进行比较,正确认识武术发展中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方法;以宋明理学的“思辨化”“伦理道德为核心”等特点以及“太极人极论”“理本论”“认识论”等内容为依据进行分析,为武术发展寻找新的路径,完善武术自身体系,促进自身发展,保持自身特色,对抗文化入侵,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等提供新的方法。
价值投资,是全球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投资方法。国内外市场有大量实际成功案例,也有不少文章和研究来论述价值投资的有效性。而通过数量化方法严格实证价值投资在中国A股市场有效性的研究相对较少,使得人们对价值投资在A股的适用性仍然存有一定疑问。本文介绍并验证了一种由价值投资衍生而来的价值因子投资策略。文章先介绍价值投资,从市场有效性状态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来论述价值投资在A股市场的适用性;再从朴素的价值
广西宾阳炮龙节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既是中国龙文化的遗存,又是民俗节庆活动当中的典范,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这项民俗节庆活动呈现出更加多元的社会功能与价值。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炮龙节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及价值进行梳理探究。结果发现:宾阳炮龙节具有人际整合、利益整合、文化整合的社会功能,其凸显的社会价值对于领悟炮龙文化内涵、传承民族文化基因、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联结社会人际关系、筑牢中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