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的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dmangr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者的血清中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的检测结果 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3162例呼吸道症状患儿,按年龄分为0~1岁组(486例)、1~4岁组(1206例)、4~7岁组(895例)、7~10岁组(375例)以及10~14岁组(200例);按季节分为春季组(664例)、夏季组(838例)、秋季组(626例)和冬季组(1034例).采集患儿静脉血进行支原体IgM抗体检测.观察3162例患儿支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 ,比较不同年龄、不同季节、不同性别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结果 316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1719例为MP-IgM抗体阳性,其阳性率为54.4%(1719/3162).0~1岁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最低为26.1%,7~10岁组阳性率最高为68.5%.春季组、夏季组、秋季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为56.9%、59.4%、58.7%,冬季阳性率较低为43.2%.0~1岁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与1~4岁组、4~7岁组、7~10岁组、10~14岁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5.4、9.0、215.4、91.4,P<0.05).1~4岁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与4~7岁组、7~10岁组、10~14岁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3.0、44.5、4.1,P<0.05).4~7岁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与7~10岁组、10~14岁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2.5、65.8,P<0.05).7~10岁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与10~14岁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P<0.05).春季组、夏季组、秋季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为56.9%、59.4%、58.7%,冬季阳性率较低为43.2%.春季组阳性率与夏季组、秋季组、冬季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2、12.6、29.6,P<0.05).夏季组阳性率与秋季组、冬季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3、145.0,P<0.05).秋季组阳性率与冬季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5,P<0.05).男童阳性率50.4% 低于女童的6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呼吸道感染者进行支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 显示,肺炎支原体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冬季感染阳性率最低,不同性别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也明显不同.
其他文献
诱导银杏(GinkgobilobaL.)成熟胚乳产生愈伤组织时无需胚的存在。单独使用生长素或在细胞分裂素/生长素为0.5~0.9的范围内均能诱导部分胚乳切块产生愈伤组织。并且在White+Kt2.7mg·l-
目的 研究住院烧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其病原学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病原菌分离鉴定方法,对某医院住院烧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及痰培养结果进行
  利用北京奥运会建设投资的自然实验性质,研究了奥运投资引发的奥运经济对北京税收增收的贡献,估计了政府公共开支的税收平衡作用.通过使用综合控制法(Synthetic control me
会议
  加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依据结构主义增长理论,利用总量生产函数经济增长率分解方法,基于
会议
  聚类分析一直是多元统计方法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分类方法.但是对于面板数据,由于其自身数据结构的复杂性,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面板数据在聚类分析中的相关研究.Bonzo D.C和Hermo
会议
  我国东北地区35个城市的工业劳动生产率总体上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局域相关性和异质性同时存在,分别建立全域和局域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东北地区城市工业经济集聚
  针对非对称厚尾GARCH模型参数的预选分布很难确定的问题。对模型参数空间进行数据扩张,把模型中的厚尾残差分布表示成正态分布和逆伽玛分布的混合分布,然后通过对参数的后
  政府统计数据质量严重影响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正确认识,乃至作出正确的决策。本文首先利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分析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发现地方官员干预统计数据的动机。然后
  居民最终需求已成为我国CO2排放量增长的重要原因。为了测算我国居民因最终需求而直接和间接排放的CO2,本文以1992~2007年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为基础,结合能源消费实物量,编
会议
  本文从加总数据的无偏性、有效性出发,逐一分析了加总类型、偏误的原因、无偏性特征、方差特性、计量检验方法等内容。本文强调了加总偏误问题的内生性因素,区分了非加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