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独生子女的心理成长教育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独生子女将近2亿,独生子女早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主流,成为校园学生的主体。独生子女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今天,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一、当代独生子女主要的心理问题
  案例:XC是一个看起来很文静的女孩,成绩也非常优秀,还担任班上的学习委员,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对她我是一百个放心。到了高一下学期时她突然喜欢上课讲话,成绩急剧下滑,多次找她谈心,她说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挺怕的。怕?原来同班的一名男生和她是初中校友,她是高分进来的,而那男同学却是扩招进来的,现在已经超过她了,她的优势消失了。我多次做她的思想工作,效果甚微。高二时,家长到学校办了休学,因为XC无法面对学习……
  为何会出现这场悲剧?有调查显示:部分青少年有了烦恼和痛苦多采用抽烟、喝酒、睡觉、上网聊天等消极方式对抗。青少年心理问题不能得到科学引导,极易引发轻生、犯罪、自毁前程等严重事件。
  世界卫生组织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健康,还应包括心理方面的健康。随着社会急剧变化,生活环境日趋复杂、竞争压力增大,青少年个体心智模式的变更,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也日渐凸显,他们主要存在以下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承受能力弱、自私霸道、感恩心淡漠、功利心理、个性成熟程度较低、人际交往有障碍、不具吃苦精神与毅力,且骄傲自大。
  
  二、独生子女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青少年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失当
  家庭环境是青少年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在青少年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其中,影响最为重要和突出的,则是父母的文化素质、教养方式、健康状况、夫妻关系、经济状况及父母的品德行为等因素。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娇生惯养,过分溺爱。独生子女最大的特点就是“独”,从一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与教育调查”中了解到,48.6%的家长“经常满足孩子的各种愿望”;71.3%的家长说“宁肯自己省一点,也要满足孩子”;独生子女受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的宠爱,在家庭中形成了特殊的“四二一型小宝贝”局面。过分地娇生惯养容易产生任性、放纵、自私、不合群、霸道等不良的性格。二是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此很多家长对儿童的教育不顾孩子的个性,完全凭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设计孩子的未来。分数成了孩子的命根,更是家长的命根。三是自私自利,漠不关心。少数家长考虑得更多的是自己,没有承担起做父母的责任,采取一种放任的态度。其中父母离异,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互相推诿的情况,对孩子的影响、打击尤其严重。
  2.学校教育缺失
  学校是每个独生子女学习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老师是孩子们接触最多的人,因此一所学校的办学方针和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而今我们对独生子女心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都以简单、呆板、僵化、千篇一律的思想政治工作取代一切,而从心理上分析得少;盲目追求升学率,使得独生子女的心理素质往往处于一种自发形成和盲目发展的危险状态。由于缺乏必要的交往,师生间交流互动减少,情感和思想交流渠道不畅,教师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及有偿家教、鄙视成绩差的学生等现象,更使师生心理距离越拉越大。所以说,每一位教师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你手中的“产品”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零件。
  3.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发展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新问题。在社会转型中成长的当代独生子女时刻感受和体验着竞争的无处不在,他们也必须面对成人社会为他们设定的价值取向。“金榜题名有人喝彩,名落孙山被人轻视”等思想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严重影响了独生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使他们产生焦灼、自卑、恐惧等情绪,甚至造成某些心理障碍。
  看电视时间的增加和计算机的普遍使用,也给青少年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影响。一项引起争议的新研究表明,计算机游戏正在使青少年麻木不仁并体现出远远超出父辈的暴力倾向。计算机游戏阻碍了青少年大脑的发育,影响了他们对反社会行为的控制能力,往往会产生种种心理困扰。
  
  三、有效开展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人之初,性本善”,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时,他的内心世界就是一张纯净的白纸,随着孩子的长大以及他和社会的接触,那张纯净的白纸逐渐会沾染上各种颜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潜能的发挥是受心理状况决定的。为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培养和造就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人才。
  (一)完善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方式
  1.更新家庭教育观念,重视德育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实质就是教育子女如何做人。家庭德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涉及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问题。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以诚待人,以自身树立榜样,教会孩子做人(如关心帮助别人),学会学习、劳动、生活,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志向。家庭文明行为、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温暖的家庭环境。
  2.因材施教,掌握适度原则
  对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父母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如果因为孩子是“独苗”而对他们寄予过高的期望,提出过高的要求,给予过分的关怀,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压力,使家长疲惫,结果是适得其反。“严师出高徒”,“严教出孝子”,但对孩子严教,一定要讲究方法,因时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和手段。在教育过程中,父母一定要实事求是,切不能泯灭孩子的个性,让孩子体会父母的爱和真诚,从而愉快地接受一些意见和建议。
  3.对独生子女进行能力培养
  鉴于独生子女目前的现状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当培养他们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我们的教育不能简单地把知识等同于能力,让孩子有能力比有知识更重要。孩子是在生活体验中长大的,父母的责任不是让孩子依赖自己,而是让子女能够独立。过量的保护只会扼杀子女们的独立要求,遇到问题过多地提示或者过多地要求,则会损害他们的独立性和判断力。在孩子们遇到某些问题时,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去行动,自己去学习如何处理问题,便能养成他们的独立性,提高他们的判断力。只有具备当机立断,不怕挫折的性格才会有韧性。所以要注意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包办代替。
  4.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家长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还要经常不断地自觉反省,分析教育子女的成功与失败,积累丰富的经验。也可以向专家咨询,阅读心理学、教育学之类的书籍,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父母在家庭中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学习型家庭,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孩子懂得学习知识、技能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正>~~
期刊
我们报告了1例疑似盲眼中自然消退型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例。肿瘤稳定,无眼外扩散长达20a。其他症状包括:带状角膜病变,白瞳,晶状体脱位,视网膜肿块钙化和牵引型视网膜脱离。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离开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如果词汇贫乏、对词义理解含混,就会造成语言理解和表达的障碍。英国语言学
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英语教学就与以往有所不同,下面我就几方面来谈谈在新课程下,如何进行英语教学。  首先,预习和复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增长技能的两个重要环节,二者不可或缺。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听课,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难题。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学法指导,要让学生知道预习什么和怎样预习。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和讲究课堂教学的开头——即新课引入部分,而与其相对应的结尾却常常被忽视。主要表现在结尾时的随意、盲目和仓促,缺乏艺术构思,通常是例行公事
0引言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先天性垂直斜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发生于幼儿及儿童早期,常单侧发病占70.6%,双眼占29.4%。
目的:研究血脂分析结果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之间的关系,以及2型糖尿患者合并其他系统疾病之间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包括40位糖尿病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患者和4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是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与使用权主体之间的关系不明晰.文章利用比较分析法与文献研究法,界定了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与成员之间的权利关系.
目的:回顾总结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及丝裂霉素应用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0例24眼开角型青光眼施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手术,术中巩膜床植入透
目的:评价内直肌肌细胞数与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效果的关系。方法:收集18例共同性外斜视内直肌和14例正常内直肌,行HE染色观察,用斜视积分法评价手术效果。结果:间歇性外斜视组手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