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民工市民化的长效机制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y8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口变动就是农民进城当工人。在我省苏南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世界制造业基地”的逐步形成,外来农民工急剧增加。大量农民工的涌入,不仅考验着苏南的承载能力,同时也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近年来,苏南各市在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依然使农民工处于城市和农村的边缘,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何使农民工适应城市、融入城市,根本办法在于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加快构建起农民工市民化的长效机制。
  
  转变观念和创新制度,真正落实农民工的法律地位
  
  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农民工真正拥有产业工人的身份,除了依靠国家政策外,更重要的是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尤其是要建立和健全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为他们编织一张保护网。
  一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歧视性的城乡两种身份的户籍制度是中国公民之间的最大不平等。虽然近年来苏南地区放开了城镇户籍限制和就业限制,但并没有动摇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限制的根基。因而,政府应加大改革力度,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消除城乡居民户口差别,使农民工获得与城里人一样的居民地位,不再是城市里的“二等公民”。目前,农村人口获得城市永久居住权还比较困难,改革户籍制度的重点是让农民工在城市享受国民待遇,让农民有迁徙的自由。同时,要尽力纠正“城市保护主义”的错误做法和对农民工的各种就业限制。
  二是建立涵盖外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制。在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外来农民工不能真正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因此,政府应体现社会公平,给予农民工应有的社会保障。首先,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从层出不穷的农民工工伤事故到规模惊人的农民工职业病群体,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数不清的劳资纠纷,决定了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应优先建立。其次,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农民工劳动生活条件相对较差,患病难以避免,建立医疗保障制度是其现实需要。再次,建立面向农民工的最低生活保障以及社会救助制度。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但同时也处于相对弱势,当其基本生活难以为继时,国家有义务对其进行救助。最后,建立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针对农民工从事职业及年限等具体情况,将其纳入有差别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之中。
  三是增设农民工免费法律援助机构。农民工往往缺乏法律知识,不懂得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需要设立针对农民工的免费法律援助机构,在农民工中间普及法律知识,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使农民工学会借助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消除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歧视,建立平等和谐的新老市民关系
  
   农民工进城后,他们所受的教育、在农村接受的文化观念、养成的生活习惯等,使其无法很快地融入现代城市。而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歧视,害怕他们抢走了工作机会,担心他们会影响市容和社会治安。此外,城市媒体舆论导向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对农民工进城带来的负面效应报道较多,更增加了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排斥。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排斥和不友好又导致了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的不认同、不满意,进而转化为城市居民与农民工之间在交往中的互不谅解、互不认同,有时甚至发生剑拔弩张的对抗。因此,必须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加强对市民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宣传,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平等地对待农民工,促进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政府和传媒应通过宣传和教育,引导城市居民尊重农民工的社会身份、合法劳动和权利,培育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认同感、亲和感,推动城市居民与农民工之间的社会互动关系朝良性发展,提供城市居民与农民工交流互动的机会,逐步化解城市居民与农民工之间的误解和隔阂。从而在全社会逐步造就尊重农民工的氛围,为农民工的政治参与营造良好的人文平台,促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进一步转化。
  
  加强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使其尽快融入现代城市
  
  农民工是不可能自动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的,农民工问题除了制度和政策上的限制外,教育程度、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进步和制度的变迁,不断地改变着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民工就是这种社会变迁的产物。他们远离家乡来到城市打工谋生,这本身就是其现代文明意识的一种觉醒,也是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实际行动。但这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农民工思想意识的觉醒同社会的巨大变迁还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很多传统的东西还不能从他们的思想观念中抹去,在日常生活中仍旧继续支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这也使其与现代化的城市格格不入。因此,只有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才能增强他们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不断加快他们融入城市社会的进程。
  一是要克服农民工的过客心态。由于户籍和土地流转的限制,大多数农民工将自己的未来定位于农村,加上城市中偏见与歧视的客观存在,农民工大多有过客心态,缺乏主人翁的意识,认为城市再美丽,建筑再雄伟,环境再干净,那是城市人的城市,与农民工无关。因此,必须克服农民工的过客心态,培养农民工的主体意识,增强农民工的社会责任意识,只有如此,农民工才会自强自立,才会关心社会、爱护城市,才能转变为新市民。
  二是要加强农民工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教育。首先,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农民工进行现代观念、文明准则、法制观念和城市意识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逐步引导农民工破除封闭保守、自由散漫的小农思想意识,形成与现代城市生活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水准不断跟上现代城市发展的步伐。其次,统筹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目前,农村教育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必须进一步改革农村基础教育,加强教育教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注重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在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以使更多的后备劳动力能接受到职业技能的培训。再次,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由于国家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使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形成一个难题,当前应加大改革力度,实行城乡公平、地区公平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度。
  三是加强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劳动者参与就业竞争,就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基础,掌握必要的专门知识和职业技能。对进城的农民工来说,他们大多年轻力壮,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但是与城市就业岗位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必须通过相应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只有这样,农民工才能适应城市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才能在城市中站稳脚跟,实现向新市民的转化。这就要求政府和农民工共同作出努力。一方面,政府应根据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符合多层次需要的职业培训网,发挥农民工输出地、输入地以及相关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多方合作做好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另一方面,进城的农民工应明确提高职业技能对取得市民资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提高素质的自觉性,尽快完成由农民工到新市民的内涵转化,真正成为合格的城市居民。
  (执笔人:高峰)
   责任编辑:尤展
其他文献
在纪念建党85周年之际,从党的执政理念与制度创新结合的高度,总结我党保持先进性的主要经验和基本规律,对于在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使党始终以良好的执政形象走在时代前列,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坚持执政理念与制度创新结合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我党的执政理念是党在执政过程中对执政宗旨、执政理想、执政使命、执政价值、执政性质和执政目的等所持有的总的信念,是我们党保证自身执
期刊
摘 要 为探索灵芝产业推进精准扶贫的可行性及有效途径,以精准扶贫为背景,阐述灵芝产业与梅州灵芝栽培技术概况,论述灵芝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意义,提出推进灵芝产业精准扶贫的对策。  关键词 灵芝 ;梅州 ;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 F321.42  Countermeasures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Meizhou Ganoderma lucidum i
期刊
摘 要 針对贵州烟草产区青枯病发病普遍和防治此病害研究不够深入的现状,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量的钾肥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同时测定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种类和含量,及其对烟草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抑制作用,为农业措施上防控病害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当田间施用150 kg/hm2的钾肥时,烟草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根际土壤中青枯病原菌的数量最少,
期刊
摘 要 肇庆市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近年来,由于其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而成为枢纽型门户城市。肇庆处在工业化初期,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说明其可以发挥自然生态和交通便利等优势,走“后工业化””之路,即实现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跳跃式发展。主要阐述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肇庆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肇庆 ;新能源汽车产业 ;产业转型 ;发展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 彩叶植物色彩艳丽,可以丰富景观色彩,增加观感,在园林景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兴隆热带植物园中主要彩叶植物及配置方式,以期为更好将彩叶植物应用到景观配置中提供借鉴。  关键词 彩叶植物 ;景观配置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986.2  Application of Color Leafed Plants in the Landscaping Disposition  of Xingl
期刊
摘 要 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生多样化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即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科研单位教学资源、借助社会资源加强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下海南大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相关的经验可
期刊
摘 要 结合佛山村落的现状,指出在不同阶段建设新农村的实际难题。同时,采用技术接受模型(TAM),对村民的社区化接受意愿进行实证分析。从政府、专业团队、自治组织等角度切入,结合有关社区理论与考察结果,针对不同现状的村落,提出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建设方法。  关键词 新农村 ;文化建设 ;社区化 ;技术接受模型 ;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F327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期刊
农民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我们坚持把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工作着力点,大力实施农民培训教育工程,以农民素质的提升带动农村的加快发展,为建设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构建全方位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农民教育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我们通过“四抓四建”构筑起全方位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使之有了长期健康发展的保障。  抓队
期刊
摘 要 当前形势下,科研院所推动创新文化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尤为必要。本文从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的定义及内涵、橡胶研究所建设创新文化具体的方法和途径等方面进行工作实践与探索,明确其重点及目标。以期为探索适合农业科研院所特点的文化建设新模式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文化建設 ;途径 ;实践  中图分类号 C93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Innovati
期刊
摘 要 速生桉人工林具有生長速度快、轮伐周期短的特点,大量、单一的速生桉种植给水源地的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带来潜在威胁。为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管理,开展了面向水源地保护的地块尺度桉树遥感识别方法研究。以广西南宁市重要饮用水保护区——大王滩水库为对象,基于高分一号16 m分辨率影像提取库区水域信息和边界,进而向外缓冲500 m获得研究区范围;然后以谷歌高分辨率影像为数据源,利用人机交互方法获取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