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O1(2012)3-04-01
作者:程芬兰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解决问题,而应让学生参与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国数学教学长期偏重于“问题解决”模式,没有重视“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导致我国学生习惯于回答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中国教育的缺憾。为了改变目前学生缺乏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现状,数学新课程标准把学生提出问题作为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此,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比如在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几个任意多位数,然后由教师很快判断它是否能被3整除,当师生共同验证老师的判断无误后,学生就会主动地向老师提出问题:您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能断定一个多位数能否被3整除的?可见,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来,缘于教师的激趣和创设的良好发问情境。
二、帮助消除心理障碍,使其敢于提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使人瞧不起自己。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消除“三怕”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比如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可以让其在课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可以让其个别提问;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让其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中认真去发现问题,为课堂上提问作好充分准备。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组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竞赛活动,通过比提问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小组的竞赛成绩,这样,学生将会在竞争的氛围中消除思想顾虑,大胆质疑和发问。
三、通过多说多做多想,使其勤于提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勤于提问。(1)让学生多说,学会提问。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外部表现。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保证学生有说的机会,通过多说的训练,培养学生勤于提问的习惯。比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如果让学生分别去说“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这三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将会提出问题:“零为什么不能作除数?不能是分母?不能做比的后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2)让学生多做,启发提问。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而提出问题。比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堂上组织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做成一个角的模型,并用手转动角的一条边,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认识和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等概念,而且还会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两条边重合时是什么角?如果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后继续旋转下去将得到什么角?如果这条边按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又形成什么角?”等一些很有意义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角的知识打下良好基础。(3)让学生多想,深刻提问。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作较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分析和比较,就能将问题转化,提出优化解答过程的新问题。比如在“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的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充分思考为什么要先通分再比较大小,学生将会提出“能不能化成同分子来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个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可见,只要指导学生对问题多作思考,学生就能创造性地提出更深刻的问题来。
四、教给学生提问方法
使其善于提问由于不同情况下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应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反之,提问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厌烦。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如:(1)趣问法。把问题趣味化,或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把问题引出,这种提问容易使对方的注意力集中和定向,引人入胜。(2)追问法。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顺着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到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直接采用“为什么?”。(3)反问法。是根据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其表现形式一般是“难道……?”。(4)类比提问法。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和性质的相互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5)联系实际提问法。结合某个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
(作者单位:江西婺源县中云小学333200)
作者:程芬兰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解决问题,而应让学生参与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国数学教学长期偏重于“问题解决”模式,没有重视“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导致我国学生习惯于回答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中国教育的缺憾。为了改变目前学生缺乏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现状,数学新课程标准把学生提出问题作为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此,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比如在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几个任意多位数,然后由教师很快判断它是否能被3整除,当师生共同验证老师的判断无误后,学生就会主动地向老师提出问题:您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能断定一个多位数能否被3整除的?可见,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来,缘于教师的激趣和创设的良好发问情境。
二、帮助消除心理障碍,使其敢于提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使人瞧不起自己。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消除“三怕”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比如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可以让其在课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可以让其个别提问;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让其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中认真去发现问题,为课堂上提问作好充分准备。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组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竞赛活动,通过比提问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小组的竞赛成绩,这样,学生将会在竞争的氛围中消除思想顾虑,大胆质疑和发问。
三、通过多说多做多想,使其勤于提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勤于提问。(1)让学生多说,学会提问。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外部表现。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保证学生有说的机会,通过多说的训练,培养学生勤于提问的习惯。比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如果让学生分别去说“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这三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将会提出问题:“零为什么不能作除数?不能是分母?不能做比的后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2)让学生多做,启发提问。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而提出问题。比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堂上组织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做成一个角的模型,并用手转动角的一条边,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认识和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等概念,而且还会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两条边重合时是什么角?如果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后继续旋转下去将得到什么角?如果这条边按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又形成什么角?”等一些很有意义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角的知识打下良好基础。(3)让学生多想,深刻提问。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作较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分析和比较,就能将问题转化,提出优化解答过程的新问题。比如在“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的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充分思考为什么要先通分再比较大小,学生将会提出“能不能化成同分子来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个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可见,只要指导学生对问题多作思考,学生就能创造性地提出更深刻的问题来。
四、教给学生提问方法
使其善于提问由于不同情况下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应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反之,提问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厌烦。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如:(1)趣问法。把问题趣味化,或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把问题引出,这种提问容易使对方的注意力集中和定向,引人入胜。(2)追问法。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顺着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到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直接采用“为什么?”。(3)反问法。是根据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其表现形式一般是“难道……?”。(4)类比提问法。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和性质的相互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5)联系实际提问法。结合某个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
(作者单位:江西婺源县中云小学3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