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院病原菌的检测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u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的菌种结构及其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法检测抗菌药物对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性。结果:从住院患者中(1387人)分离出病原菌475株。位居前6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9.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2%)、白色念珠菌(6.5%)、金黄色葡萄球菌(6.1%)、克雷伯杆菌(5.7%)、铜绿假单胞菌(5.7%)。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9.6%和12.8%,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耐甲氧西林金萄菌(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62.3%和44.8%。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头孢西丁等。对金葡菌耐药性较低的药物有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西丁、头孢唑啉等。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亚胺培南一西司他汀、头孢他定、阿米卡星。克雷伯菌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阿米卡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阿米卡星、哌拉西林、氧氟沙星、头孢他定等。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一西司他汀耐药菌株。结论:开展细菌药敏试验的检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对于提高疗效、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耐药性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目前,细菌的耐药性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细菌耐药性使患者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增加了患者死亡的危险性,抗感染的费用急剧增加。因此,及时对病原微生物进行药敏试验检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对提高疗效、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进行分析,为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菌株来源:所用菌株均来自我院2007年1-12月从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菌株,标准质控菌株为金葡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试验方法:K-B琼脂扩散法:以ATCC菌株作为质控菌株,药敏结果按规定的抑菌圈直径为敏感或耐药。
  
  试验结果
  
  2007年我院分离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监测情况,见表1。特殊细菌的检出率及部分阳性菌、阴性菌的药敏情况,见表2、表3、表4。
  从表1可见,2007年度从息者分离的病原菌菌株构成主要有大肠埃希菌(19.7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21%)、白色念珠菌(6.53%)、金葡菌(6.1%)、克雷伯杆菌(5.68%)、铜绿假单胞菌(5.68%)。各菌种构成比例以革兰阴性菌占优势,其次为阳性菌,再次为白色念珠菌。
  由表2可见,产EsBLS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29.6%,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12.8%。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62.3%,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检出率为44.8%。
  由表3可见,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头孢他定、阿米卡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较低的有哌拉西林、阿米卡星、氧氟沙星、头孢他定等。亚胺培南-西司他汀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100%敏感。克雷伯杆菌耐药性较为普通,对所用药物除亚胺培南一西司他汀,其余均呈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由表4可见,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敏感的有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头孢西丁、头孢唑啉等。对金葡菌敏感的有丁胺卡那霉素、头孢西丁、头孢唑啉、克林霉素等。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临床病原菌的菌种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确定对常见病原菌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进行耐药检测,并分析其耐药性产生的原因。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病菌之一。常可引起ICU、血液及神经内科等重症病房患者感染,并可经血液传播,导致菌血症和败血症。本研究显示,目前对其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亚胺培南一西司他汀、哌拉西林、氧氟沙星、头孢他定、阿米卡星等。
  


  大肠埃希菌是常见的院内感染病原菌,在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居首位,可引起泌尿系感染、胆囊炎、腹膜炎、手术切口感染、败血症等;克雷伯菌可引起典型的原发性肺炎,也可引起肠外感染,如肠炎、婴儿脑膜炎、败血症、泌尿系感染等医院内感染,也是易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长期以来B-内酰胺类抗生素特别是第3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是临床上产生Es- BLS菌株检出率逐年增加的原因。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迫在眉睫。建议临床上应限制使用青霉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氧氟沙星、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优先选用头孢他定、阿米卡星等,以降低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亚胺培南一西司他汀应用慎用。对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临床上应限制使用青霉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氧氟沙星、头孢唑啉、头孢曲松等,优先选用头孢噻肟、头孢他定、阿米卡星等。亚胺培南一西司他汀应慎用。 葡萄球菌感染是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多表现为皮肤、软组织感染,也可由此导致病情严重,危及生命的败血症、脑膜炎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居首位,其耐药机制包括产生灭活酶和修饰酶、靶位改变、外排作用等。建议对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临床上应限制使用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克林霉素、环丙沙星,优先选用头孢唑淋、头孢西丁等,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应慎用;对于由金葡菌引起的感染,临床上应限制使用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环丙沙星等,优先选用庆大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唑林、头孢西丁等。丁胺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应慎用。
  总之,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强化易引起院内感染的手术及侵入性操作,器械消毒、无菌护理等程序,方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并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药敏结果及当地药物供应情况选用最合适的抗菌药物,方能有效降低病原菌耐药菌株的发生。
其他文献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105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是病程长,常反复发作的呼吸道疾病。其基本病变是由于支气管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使支气管壁损坏变形和持久的扩张。本病多发生于青年和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我科2003~2005年共收治此类病人32例,在治疗时,我们采取抢救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期刊
摘 要 目的:为减少药液外渗,探讨Z型肌肉注射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36例患者,采用普通方法及Z型法进行肌肉注射,并进行自身对照。结果:普通法注射36例,药液外溢31例;Z型法注射,药液外溢1例。两者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Z性肌肉注射法可防止药液外溢,有利于药物剂量的准确性,可减轻注射时的痛苦。  关键词 肌肉注射 Z性肌肉注射 药液外渗  doi:10.3969/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116    患者,女,31岁,身高125cm,体重44kg,2007年10月10日入院。入院后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孕26周、甲状腺功能减退、孕1产0、中度贫血。孕前间断用药,孕早期在我科门診建立孕期保健手册,在内分泌与产科医师指导下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胎儿发育情况。入院后提检相关检查,心电图:ST段改变;各项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护理。方法:1999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病人16例,通過加强护理,收到较好效果。  关键词 多形红斑型药疹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129    资料与方法    1999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病人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24~55岁,平均45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128    典型案例    患者,男,57歲,既往身体健康。因胸闷、心前区痛20分钟来我院急诊科就诊。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状态差,面色苍白,大汗,呼吸浅快。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立即给予卧床、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随即患者发生抽搐,意识丧失,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迟钝,颈动脉搏动消失,叹息样呼吸,
期刊
摘 要 对小儿烧烫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本组82例,热液烫伤77例(94%);火焰烧伤5例(6%);热液烫伤中,1~4岁48人(62%),4~10岁29例(38%)。从年龄特点,烧烫伤类型及原因、居住环境和家长的安全意识几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热液烫伤、火焰烧伤、电烧伤、化学烧伤的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  关键词 儿童烧伤 事故预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
期刊
摘 要 2008年2月17日收治1名TIA病人,入院后TIA频繁发作,病人情绪极不稳定,紧张、恐惧、焦虑,又时常忧心重重,思想负担重,存在很大的心理问题。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对病人做全面细致的评估,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配合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使病人能够放下心理包袱,解除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机体得以康复出院。  关键词 TIA频繁发作 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034    我们总结了2004年3月~2006年7月对57例急性白血病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臨床资料  本组57例,男45例,女12例,年龄17~58岁,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及部位出血、贫血、发热。9例并发DIC,死于颅内出血,48例住院60~80天后骨髓象完全缓解,缓解率84.2%。    护理体会    心理护理: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148    病历资料    患者,女 ,77岁,入院诊断:左下肢动脉血栓。患者入院时神清语明,行走时出现下肢疼痛,之后出现剧烈疼痛,不能忍受,大声喊叫,同时诉左侧肢体麻木似针扎样,动脉波动减弱或消失,左侧肢体皮温较右侧明显减低,左手及左足皮肤颜色变青紫。血管彩超:左侧颈动脉内膜不光滑,可见小斑块附壁,左侧桡动脉内膜不光滑,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使用麦氏点横切口及分层缝合减少术后疲痕及切口感染。方法:首先标记好麦氏点斜切位置,然后将标志线旋转至与皮肤纹理一致形成横切口位置,通过该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腹外斜肌腱膜后,使用斜切口的投影位置切开逐层入腹,阑尾手术方法与常规方法一致。结果:使用横切口及分层缝合切口后。对切口周围组织损伤明显减少,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凹陷及瘢痕增生。结论:通过使用横切口阑尾切除能够减少切口瘢痕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