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是地理教学贯于始终的教学目标。地图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学生可以通过閱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地理教学,可帮助学生形成其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制图的能力。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如何在地理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谈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地图 多媒体技术 读图能力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它具有感官刺激强、信息容纳量大、表述简明扼要等优点,它能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因此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这一点通过近些年的各级考试命题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地图就是表示一个区域内不同地理事物的不同侧面,把地图上标明的事物在大脑中复活成鲜明的形象较困难,学生不易整体把握。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采用的先进的教学手段,它的优势在于有助于突出教学难点、重点,对于传统教学中,一些教师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物体的运动等,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放大、动画模拟、过程演示、动作的突出等手段予以解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速度和质量。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读图的习惯和兴趣
培养学生看图用图的习惯是关键,而兴趣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用图的动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用图态度、用图技巧和艺术都对学生形成用图习惯和培养对地图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首先用好图,然后才能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和兴趣。例如,高中地理第一章是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有学生关注的天文知识,使用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使学生进入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介绍“八大行星系图”时,可以在课前5分钟,播放《彗星撞击》的影视片段,以悦耳的音乐、美丽的星空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让学生有犹如亲临其境的感觉。这一方面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来,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能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让学生处于这样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读图直观化
高中地理课中有相当多重点、难点,有时只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相当困难,而多媒体的地理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地表达教学效果,突出主题、突出重点。多媒体的地理教学既可增加动态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二分二至地球公转图”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出公转一周的示意图,借助于动画的效果,用停顿、闪烁的方法显示春分、秋分、冬至、夏至时地球的位置,看出当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教师就容易给学生介绍清楚,在四个点的位置上,表现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教师上课时的画图时间,还可以让学生有一个相对直观的视觉感应,减少教学的难度。多媒体的运用,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读图空间能力
例如:在讲“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周年变化规律”时,运用传统教学手段,一定会出现教师讲不清、学生难理解的现象,若用多媒体制成三维模拟动画,实现虚实、远近、快慢的转换,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观察,就会大大降低教学难度,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又如:在讲述“黄赤交角”时,可以通过加深颜色或闪耀的方法来突出这一角度,这样可以避免传统地图中线段繁多、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解决学生由于还没有学习二面角的几何知识而带来的困惑。在介绍昼夜长短和极昼、极夜现象时,也可以通过加深颜色或闪烁的方法,比较同一个纬度上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得出当地的昼夜长短现象,通过闪烁的面积,可以来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判断大致的时间和大致的太阳直射点纬度。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在脑海中也可以形成正确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格局。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读图思维能力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地图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地图是地理事物和现象客观的反映,它表达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如在高三复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时可先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学生很容易看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地区人口稠密。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呢?学生各抒己见,但总结起来不外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这时可让学生回顾五带分布图,得出人口稠密区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回顾地形图观察出大部分位于平原广阔的近海地区。也可与耕地分布图比较,得出人口稠密区也是耕地的主要分布区。各要素明了后再综合总结不难得出:人口稠密区是自然条件好的温暖湿润的平原地区。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地图是最常用到的辅助教具,可以这样说,地理教学一刻也离不开地图。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学会读图析图,培养学生用图的习惯和能力,这是每位地理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必须做好它。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对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詹秋香.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
[2]曾惠顿.运用CAI手段,实现优化教学[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
[3]汪忠,刘恩山.地理课程标准解读[J].地理教育,2002.
[4]杨红.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整合应用[J].现代教育论坛,2007.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地图 多媒体技术 读图能力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它具有感官刺激强、信息容纳量大、表述简明扼要等优点,它能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因此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这一点通过近些年的各级考试命题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地图就是表示一个区域内不同地理事物的不同侧面,把地图上标明的事物在大脑中复活成鲜明的形象较困难,学生不易整体把握。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采用的先进的教学手段,它的优势在于有助于突出教学难点、重点,对于传统教学中,一些教师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物体的运动等,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放大、动画模拟、过程演示、动作的突出等手段予以解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速度和质量。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读图的习惯和兴趣
培养学生看图用图的习惯是关键,而兴趣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用图的动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用图态度、用图技巧和艺术都对学生形成用图习惯和培养对地图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首先用好图,然后才能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和兴趣。例如,高中地理第一章是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有学生关注的天文知识,使用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使学生进入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介绍“八大行星系图”时,可以在课前5分钟,播放《彗星撞击》的影视片段,以悦耳的音乐、美丽的星空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让学生有犹如亲临其境的感觉。这一方面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来,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能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让学生处于这样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读图直观化
高中地理课中有相当多重点、难点,有时只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相当困难,而多媒体的地理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地表达教学效果,突出主题、突出重点。多媒体的地理教学既可增加动态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二分二至地球公转图”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出公转一周的示意图,借助于动画的效果,用停顿、闪烁的方法显示春分、秋分、冬至、夏至时地球的位置,看出当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教师就容易给学生介绍清楚,在四个点的位置上,表现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教师上课时的画图时间,还可以让学生有一个相对直观的视觉感应,减少教学的难度。多媒体的运用,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读图空间能力
例如:在讲“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周年变化规律”时,运用传统教学手段,一定会出现教师讲不清、学生难理解的现象,若用多媒体制成三维模拟动画,实现虚实、远近、快慢的转换,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观察,就会大大降低教学难度,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又如:在讲述“黄赤交角”时,可以通过加深颜色或闪耀的方法来突出这一角度,这样可以避免传统地图中线段繁多、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解决学生由于还没有学习二面角的几何知识而带来的困惑。在介绍昼夜长短和极昼、极夜现象时,也可以通过加深颜色或闪烁的方法,比较同一个纬度上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得出当地的昼夜长短现象,通过闪烁的面积,可以来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判断大致的时间和大致的太阳直射点纬度。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在脑海中也可以形成正确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格局。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读图思维能力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地图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地图是地理事物和现象客观的反映,它表达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如在高三复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时可先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学生很容易看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地区人口稠密。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呢?学生各抒己见,但总结起来不外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这时可让学生回顾五带分布图,得出人口稠密区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回顾地形图观察出大部分位于平原广阔的近海地区。也可与耕地分布图比较,得出人口稠密区也是耕地的主要分布区。各要素明了后再综合总结不难得出:人口稠密区是自然条件好的温暖湿润的平原地区。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地图是最常用到的辅助教具,可以这样说,地理教学一刻也离不开地图。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学会读图析图,培养学生用图的习惯和能力,这是每位地理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必须做好它。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对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詹秋香.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
[2]曾惠顿.运用CAI手段,实现优化教学[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
[3]汪忠,刘恩山.地理课程标准解读[J].地理教育,2002.
[4]杨红.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整合应用[J].现代教育论坛,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