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制、品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542023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手工制作活动是幼儿直接用双手借助各种工具对点、线、面和块状等可变性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和资源再利用的过程。在提倡节能环保的今天,如何让幼儿利用废旧材料通过创新改造表现出直观多变的美工作品?我认为,需帮助他们不断积累美工活动的素材,并锻炼他们运用多种技能技巧进行科学协调性锻炼,增强他们对美的事物的感知经验。
  一、幼儿手工活动的“拾”
  “拾”是幼儿手工制作活动的准备阶段,也是让幼儿储备操作材料和对这些材料初步认识的过程。教师在该阶段有针对性地对制作材料来源和途径等进行引导将会提升该制作活动的教学意义。通常,这些制作原材料一般可由以下三个途径获得:
  1 储藏性收集
  在日常教学中倡导幼儿收集生活中可利用的废旧材料,并按点、线、面、块等形状进行分类。如点状材料有植物或瓜果的种子、服饰上的装饰扣等;块状材料有包装盒、塑料瓶和塑料(或纸)棍等;线状材料有柔软的金属丝和毛线等;面状材料有报纸和五颜六色的包装纸等。这些废旧材料就是手工制作的“资源储备库”。通过该收藏活动,也能潜移默化培养幼儿的绿色能源再利用意识(图1)。
  2 针对性收集
  教师可根据手工主题活动带领幼儿有针对性地收集制作材料。如制作《秋叶宝宝》时,教师带领幼儿到花园拾落叶,通过观察树叶颜色和形状等,指导幼儿对树叶作出归类和收藏;制作《种子畅想曲》时,让幼儿收集植物果实,观察这些果实的颜色和形状:制作《石头大变脸》时,让幼儿采集颜色鲜明的石头,感受石头的奇形怪状和缤纷色彩。这些有针对性的收藏活动不但培养了幼儿对手工制作活动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对自然事物的感知经验(图2)。
  3 社区资源性收集
  这是一种因地制宜的特色性收集。比如我园是高校附属幼儿园,因此各个学院实验室或标本馆里的实验标本都是我园幼儿手工制作最充足的资源库,如昆虫标本、植物种植资源、色彩斑斓的服装布料、质地不同的木料和矿物材料、蚕茧蚕丝等(图3)。
  二、幼儿手工活动的“制”
  “制”是幼儿手工制作活动的核心阶段,是幼儿实现心随手动再现真实生活和巩固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科学协调性锻炼的关键过程。要使该阶段幼儿的制作活动获得满意的结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活动过程的自主性
  教师要充分认识幼儿间的个体差异,尊重和发挥幼儿的“个性能力”,提供展示他们个性的平台。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与幼儿建立平等、民主、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充分给予他们自由支配的“特权”,如时间支配权、材料选择权、动手操作权、发表建议权、寻求帮助权、创作个性作品权和对同伴作品评价权等(图4)。
  2 教学选择的科学性
  科学选择活动内容是关系活动能否正常、成功开展的重点。首先,教师设计和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幼儿年龄和班级特征、内容的趣味性和多样化,以及教育意义和艺术性等。其次,让幼儿多与制作材料和工具接触,了解材料与工具间的关系,并使他们能安全灵活地使用工具进行手工操作,如在纸盒汽车制作过程中,先要让他们了解剪刀的用途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图5)。最后,手工制作活动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原则。
  3 实践操作的针对性
  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思维发展特征选择相适宜的教学内容。小班幼儿是具象性思维,开展手工制作活动是在“玩耍”中发现像什么东西才决定做什么的“借物造像”过程,如在玩包装纸时,他们将五颜六色的包装纸撕成长长的条状,于是就想到了面条和头发等线状物体;中班幼儿已从具象性过渡到了抽象性思维,能够根据操作材料的外形进行简单的想象,如在玩彩色面团时幼儿会通过压、团和搓等动作使面团形状发生变化进而联想到糖葫芦、元宵和饼干等:大班幼儿逐步向抽象性思维发展,会根据作品的内容做到“意在手先”地选择材料,如在制作神舟七号时,有的幼儿用了废旧卷纸筒组合,有的幼儿则选用了废旧袜子和蛋壳等制作原料(图6)。
  4 画龙点睛的美妙性
  幼儿手工制作活动中绘画能起到非凡的“点晴”作用。如折纸活动“孔雀”时,幼儿给孔雀加上眼睛和漂亮羽毛使白纸孔雀顿时“活”了。而我们其他众多成功的幼儿手工作品也都是在绘画基础上才达到栩栩如生效果的,如卷纸桶娃娃的五官和服饰、纸杯龟的龟壳、菊花的花瓣、石头脸谱、蛋宝宝的情绪、神舟七号飞船等(图7)。
  三、幼儿手工活动的“品”
  “品”的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反思阶段,也是检验和增强教学效果的最主要的途径。教师通过激发幼儿自由欣赏、评价作品,为创作更好的作品提供感知经验。
  1 宝物展示台
  在活动区专设“宝物展示台”,让幼儿在一个充满手工制作的良好氛围中进行学习,一方面可以调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为幼儿的手工制作提供蓝本和创作思路。这些“宝物”可来源于幼儿的手工作品,也可是购买的手工作品,如泥人、面人、刺绣、玻璃制品和陶瓷等(图8)。
  2 赏佳作积经验
  让幼儿欣赏佳作是教学手工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能铺垫开阔幼儿眼界,也能为创作手工作品提供“灵感”。一般从三个方面入手:①同一材料不同作品,如紫砂茶具、紫砂花瓶和紫砂人物等,让幼儿知道同一种材料的多种可塑性:②不同材料同一种作品,如泥人、竹编人、面人、石雕人和纸盒人等,让幼儿辨别同一个作品的多样性;③不同材料不同作品,如苏州茶锈、杭州丝绸和扬州玉器等,让幼儿感受到材料、颜色搭配和各种部件创作的作品的独特性(图9)。
  3 善引导培思维
  在活动中教师应是个“大小孩”,通过和幼儿一起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记一记、画一画、做一做,让幼儿在轻松生动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创作思维(图10)。具体方法除了用提问法外,还可结合儿歌和谜语、音乐和数学游戏等手段。如用彩色面团制作熊猫活动时,我就以猜谜语的方式,引导幼儿的思维。
  (注:文中图片由西南大学幼儿园大班组老师提供)
其他文献
怎样看待2岁半至3岁的幼儿画?  罗彦军    答:2岁半至3岁的幼儿,喜欢画画是由于发现笔能画出痕迹。可见,幼儿的涂画是没有规律的,也不受外界的任何干扰,完全凭借对画笔的好奇心。这一时期的幼儿正处于绘画的萌芽阶段,所播下的。画种需要家长们的细心观察和耐心培育,家长应及时调换幼儿使用的画笔颜色,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新鲜感。  随着幼儿对画道和握笔熟练程度的进步,开始出现了某种形状,画的圆仍像个大问号,
人体内含有60多种元素,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元素,人称必需元素,共有20多种。人体内含量较多的有氢、碳、氧、氮、磷、硫、氯、钠、镁、钾、钙等,约占体重的99.95%。这些生命必需元素中,除碳、氢、氧、氮主要以有机物质形式存在外,其余各元素均为无机的矿物质。  礦物质,又称无机盐,是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  矿物质中,人体含量大于体重的0.01%的各种元素,被称为常量元素,有钙、磷、钾、
油画棒画  刘耀华(6岁)  辅导教师:孙雅丽  包头市金草原少儿美术活动基地  孩子的话:我最喜欢看篮球比赛了,长大了我也要打篮球。  老师寄语:人物造型朴拙大方。画面气氛热烈,富有生机。同时,背景还画了几个篮球,恰恰反映幼儿无拘无束的大胆表现力和独特创造力。  专家点评:好精彩的篮球比赛呀!作品紧紧围绕两个运动员在球场上的激烈对抗,把比赛的氛围描绘得很激烈。作品构图饱满、色彩对比强烈、线条质朴
事件  土地、空气、水等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到底有多大影响?近日,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环保系统官员和专家共同聚焦国内食品安全关键问题,探讨了如何客观、科学地认识食品安全以及环境与食品之间的关系。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  国内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环境影响下的食品安全问题,是更困难的问题,也
  
瓷器源于中国,而欧洲瓷器源于德国。德国瓷器有300年的历史,它影响着西方的餐桌文化、饮食文化和艺术审美。1708年1月15日,被视为是欧洲瓷器的诞生日。那一天,在萨克森的威腾堡,炼金术士贝特格第一个破译了中国陶瓷密码,制作了欧洲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件陶瓷。后来,萨克森国王奥古斯特二世害怕制瓷技术外泄,将陶瓷工厂迁到了一座叫梅森的小城。  梅森瓷器颇有皇家气派的高雅大气,三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由梅森瓷器逐
都说我是中国兴奋剂检测专业的创始人,那是大家对我的好意吧。只能说我接触这一领域早一些,大概是在1985年。当时决定于1990年在北京举行第11届亚运会,举办国要负责对运动员进行兴奋剂检测。中国那时还没有这方面的机构,也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设施和工作经验。1985年,承接这一工作的国家体委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找我,希望我们能够参加这个工作。同时他们也分别找了其他一些单位,后来由于一些原因,中间有一
1989年,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雷斯顿地区的一个猴舍里暴发埃博拉病毒感染。该猴舍属于一家进口供科学研究使用的灵长类动物的公司。埃博拉病毒是当今最危险的病毒之一,患者如果被感染,往往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出血热,死亡率最高可达90%。不过,到目前为止,人群中的埃博拉病毒感染仅在非洲发生过。所以,可以想象一下,这样一种烈性病毒在美国首都附近出现,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效应。  不幸中的万幸,在雷斯顿地区猴舍里传播
立方体(荷兰):  建于1984年的方块屋由38个立方体组成,坐落在一座人行天桥的顶部。在建筑师皮埃特·布洛姆的构想中,每个立方体都代表一颗抽象的树——所有的立方体合在一起,就如同一片森林。看着它倾斜的屋顶,你是否在担心着什么?
课题:手绘鞋  类型:造型·表现  适用对象:有一定中国画学习经验的中班或大班幼儿。  教学目标:  1 了解纺织纤维颜料的特性。  2 引导幼儿把中国画元素作为一种符号,描绘在生活中常见和常用的运动鞋上。  3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使幼儿身边更多的人接受中国画,并成为中国画的观众和爱好者。  教学重点:中国画符号的使用、颜色的搭配、构图的设计、新材料的特性。  教学难点:设计的内涵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