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敬畏之心,行传统文化复兴之事(二)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青少年的人格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是现代的根基,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 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 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 成为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传统文化进校园,意义重大。
  作为旅居世界的跨文化教育学者,康长运博士曾特意把在加拿大出生的两个儿子送回国学习传统文化,参与创办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学校品牌管理》杂志本期推出康长运博士专栏(二),对传统文化进校园以及中小学校的落实与操作等层面进行详细解读。
  教师更有责任找到教育的原点
  其实大家都知道,即便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连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集会时都提到要向2500年前的孔子学习,学习孔子的智慧,包括教育的智慧,那么我们当代中国教育工作者更有責任更有条件汲取先贤的智慧,来找到教育的原点,更加清晰地看到人类和教育的未来,用中国传统文化植入教育的内容,植入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塑造他们的品格。
  另一方面,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西方现代科学的成果,不能忽视现代教育手段,教学方式发生的变化。其实我们现在所倡导的诸如西方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项目式学习等等,这些好的学习方式,实际上也是和我们的传统教育思想不矛盾的。我们学习西方的一些教学手段,比方说利用信息技术让孩子们获得知识,运用到学习当中,其实不是为了让他们做知识的奴隶,而是让他们更好的去驾驭知识,去变成有思考力有创新能力的人。这样,我们才可能避免走西方社会已经走过的弯路。因为我们有先人留下来的文化这种先进的教育智慧,我们更应该有条件走过教育的陷阱,去建立一套中国人的教育体系。所谓的中国模式,也只有建立好中国模式,我们才能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始终讲我们中国最大的智慧是中庸智慧,是《易经》的智慧。在易经智慧里,这个“易”字,它至少有三层含义,一层含义,“易”本身就是变化,易经又成为变经;但是易经里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不易。不易是什么,不易的是我们教育的目标,我们要易是为了不易,就是守住我们的原点,守住我们的精神世界,这是阴阳的两极。
  中庸智慧也是说我们要不偏不倚,走中道,这是中国教育的智慧,我们今天来弘扬传统文化,并不是为了简单的复古,而是为了创新,为了更好的弘扬文化,能够与时俱进,让我们的文化能够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随着技术革新的变化,能够适应变化,能够更好的守住教育最本质的原则,这就是易的第三层含义。
  说到我们今天教育的现实,虽然近一百年来我们的主旋律是向西方学习,当然学习的同时,我们的教育也确实建立了现代的教育体系,建立了现在的学校制度,这一切毕竟还是人类的进步。那么,今天我们解决的是现代教育的弊端,解决的是现代教育的一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世界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人类面临的挑战,我们要创立更好的教育,我们比任何国家都更有条件从我们中国的传统中汲取智慧,建立更好的教育,那么我们应该切切实实地用行动,在学校教育的主战场去改善我们的教育,所以,我想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行动,就是切切实实地一种行动,而不是一种形式。
  有一大批人坚持“戴着镣铐跳舞”
  时下,无论在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有一大批教师、校长在应试教育的怪圈里“戴着镣铐跳舞”,在应试教育的有限空间里面,真正去做一些非常宝贵的探索。比方说在山东曲阜,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孔府家学,就是今天的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学校校长叫李成泉,他就带领着老师和孩子们,在10年之前就提出要“办一所体现孔子思想的学校”,把培养新时代少年君子作为学校培养目标。进行了10多年的摸索,他们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所建立的君子教育体系,就是吸取了传统智慧又继承了君子教育的道德内涵,同时又赋予它新的时代含义,和我们国家所倡导的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李校长提出,中国人就是少年君子,是具有中国心、民族魂、文化根和创新力的现代化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君子就是有修养的人,身体健康的人,充满智慧和品味的人。所以他在学校就倡导:“你做君子,我做君子,大家都做君子;今天做君子,明天做君子,我们永远做君子”。他从这样的君子概念把学校的教育目标和行动都一一落实,是对我们国家教育培养目标很具象地让老百姓更容易理解的标准,你说他是复古吗?我更觉得他是一个传承中的创新。所以,现在他们提出要建设一个让经典浸润的校园生活,他们把《论语》作为教育的圣经,在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读《论语》,背《论语》,更重要的是用《论语》,讲《论语》故事,演《论语》戏剧等等,像这样把《论语》作为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材料,作为一个很鲜活的创造。他们建立了孩子们的晨诵、午读、暮省的制度,让经典浸润校园生活,我觉得这就是真正意义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因为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课程,或者是一本书,而是倡导一种充满文化的教育,他们继承了周公旦让孔子心驰神往的礼乐教育。
  在民办学校,像南怀瑾先生创办的太湖大学堂现在依然书声琅琅,我的儿子也曾在那里学习。当年曾仕强先生率他的弟子们(也包括我在内)在罗浮山创办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事实上就是想在一个特殊环境当中来传承文化,而且提出了“先做人,为家国”的办学目标,真正把中国的这种家国文化植入孩子们的心灵。
  在罗浮山国学院,把《易经》、《道德经》和《论语》很自然的用万物关联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模式,有机地、自然地融入各学科。我的小儿子5岁多就入学,现在才6岁多一点,就已经能把《易经》背诵大半部,有些易经的成语张口就来,而且能够坚持写毛笔字,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爱好。我觉得,这样真正的把传统文化植入到课程当中,变成中国独有的学问,把中国独有的思维方式变成孩子们学习和研究的方式,中国的国学和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地扎下根。只有把中国的文化变成浸润孩子们的土壤,让学校里的文化始终有浓浓的中国文化的味道,充满文化的气息,真正地“润物细无声”,让有经典浸润的生活变成孩子们的生活方式,变成自然的生活方式,才能融入他们的血肉,才能真正的变成他们的精神底色。
  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坐落在道家圣地,是葛洪先师修道的地方。道家所谓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我们探求中国真正的教育的追求,去物与欲,克服外界纷扰,寻找个人内心的宁静。像诸葛亮所提出来的“大道至简”,《易经》中的“天行健”,坤卦所提倡的厚德载物,道家所提倡的宁静致远,这样无比丰富的、相互补充的、浑然一体的中国文化元素,能够通过传统文化的载体,结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这样丰富的形式,能伴随着孩子们成长,能把它变成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当时孔子时代的君子教育和今天我们倡导的有品质、有创造力的社会主义新人教育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那是我们真正的中国教育的希望,真正的重新塑造中国的模式,叫世界教育中国模式的希望。
  康长运,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山东曲阜辅仁书院理事长。山东曲阜人,200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2005至2007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曾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育与社会工作学院中国教育中心主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项目特别顾问,LDC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国际合作项目、“档案袋伴我学”项目中方发起人。曾担任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新世纪版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教材总编委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助理等。在第八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期和中期任组织者和协调人,国家2049全民科学素质标准项目协调人,教育部“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联络人。曾独立承担一系列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其他文献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渐渐成为了业内共识。无论是教育局领导,还是教师、学生及家长都非常希望遇到一位好校长。好校长能否成就一所好学校,除了校长本人自身条件外,还要适宜的土壤、完善的法治和开明的政府,当这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三心”:治校之本  当好校长,要令学生开心。要当好校长,首先要创造一个愉悦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喜欢学校,爱上学。在办学设施上,我们要积极争取上
期刊
生活于20万年前的“穴居人”也叫尼安德特人,是冰河时期的王者,拥有与现代人几乎相同的大脑,曾和现代人一起生活在地球上,但最后因被环境淘汰而消失了。想不到的是,“穴居人”近年来似乎却穿越到中国中小学校,且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强者”。  德国一位心理学曾这样阐释“强者”——把自己可控制的范围当作一个洞穴,并自认是洞穴王者,大小事务完全由他掌控。这样的“洞穴”可能是一所学校、一个年级、一个班……在这样
期刊
3月24日,在“第二届糖酒会食品产业高峰论坛”现场,“板块式生存与崛起”的主题演讲结束后,一位企业家感慨到:“板块式生存容易,但崛起太难”。  这几乎是所有发展中的区域型企业面临的问题,甚至成了许多急欲发展的企业的噩梦。  为什么板块式生存相对容易些?在大本营市场,当地企业是守方,是有历史、政治、地缘、人缘等方面优势的。因此,在这些优势构筑的“城防”后面,加上这是企业最后的饭碗,势所必救,企业当然
期刊
王同聚,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电教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兼职教授和硕士生导师,民盟广州市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首批名教师培养对象优秀学员,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广东省、广州市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二批名教师培养对象实践导师,全国十佳科技教师,全国杰出机器人教练,全国十佳机器人教练,全国教师创客联盟创客导师,“智创空间”创始人。
期刊
学校举办校庆、毕业典礼、开学典禮等活动,本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有时候也会发生突发状况,使场面尴尬,甚至引发舆论抨击,有损学校形象。下面的几个反面案例,可以给您提个醒儿。  看好天气  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实验小学的某次秋季学年开学典礼上,数千名小学生头顶烈日,而几位女教师却打着太阳伞。照片一经网络论坛曝出,就引发了众多网友的批评,打伞女教师被指“只要美白”,不注重师德修养。  同样的,换作是雨天,
期刊
新生入学,送一套校园明信片,让他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与诚意;学生毕业,亦送一套校园明信片,让他感受到来自学校的不舍与祝福。同时,这些校园明信片将经过学生们的手,送达五湖四海,走进千家万户,无形之中宣传了学校品牌。现已有很多高校都开发了自己的校园明信片,但中小学校相对较少。在此,我梳理出基本流程,或有助思考。  首先,成立校园明信片小组,安排至少一名学校领导分管此事,如由团委书记或办公室主任全权负责
期刊
新丰县,早在南齐武帝永明元年(公元483年)就建置,取“物产丰富”之意。2015年,学品策划团队为新丰实验小学进行顶层理念策划,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新丰县物产丰富,名不虚传。正因如此,我们在确定学校文化主题时,颇费了一番功夫。最终,从当地最富盛名的文化资源中,找到了契合点,提炼出“丰碑教育”的理念,并赋予了其新的内涵。  学校:全力打造优质样板  新豐县实验小学是一所新学校,2013年12月正式动工
期刊
众所周知,美术院校是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其师生作品总会天马行空,出人意料。那么,这些院校的最新毕业季有什么不一样的惊喜呢?以下这三所院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央美院:谜样瓜田  2017年6月1日,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在一片瓜地中“成熟”。凌晨1点,来自北京大兴的数辆卡车将3000多个西瓜运到中央美院花家地校区的草坪空地上,连瓜带秧地摆好时已是凌晨4点。有网友笑评道:“央美学子一觉醒来便都成
期刊
毕业,既是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主动了解学生的择业期望,便于学校有针对性地培養学生 ,帮助其成长成才。我们曾根据初步调研情况,对某所多数学生家长从商的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展开调查,所得结果或让同行们有所启发。  (作者系《学校品牌管理》策划部记者)  对于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哪些素养,84.89%教师和77.78%的家长、59.02%的高中部学生、68.62%的初中部学生认为是“社会责任”;61.
期刊
从美国的那夏理女士飘洋过海到广州创办真光书院那一刻起,真光的教育品牌就充满了故事性。时至今日,真光的教育故事仍响彻大江南北。  本世纪初,真光中学从自身的历史低谷中迅速崛起,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优进尖出”的品牌逆袭,重返广州名校行列,引发了众多窥探者的好奇心。正当真光中学再焕辉煌之际,校长的更替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到此。经历了上一个十年发展期的辉煌,当上一任校长的接力棒传递到下一任手中时,真光
期刊